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揭示、间离、反思:细论反身模式纪录片的观念和手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唐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根据反身模式(Reflexive Mode)纪录片的研究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构成条件、传播效果、价值诉求等方面对这一模式的观念和手法进行研究。反身模式纪录片旨在让观众了解作品建构社会现实的方式与过程,因此其对拍摄...
根据反身模式(Reflexive Mode)纪录片的研究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构成条件、传播效果、价值诉求等方面对这一模式的观念和手法进行研究。反身模式纪录片旨在让观众了解作品建构社会现实的方式与过程,因此其对拍摄状况的揭示是有意图的而非偶然的,是"主观干预性"的而非"客观描述性"的。这类纪录片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自我表述"实现拍摄主客体间的视点转换,从而产生"间离"的审美效果,培养观众的自主意识,这与当今网络场域的接受语境相契合;在网络文化的助推下,一些艺术性"陌生化"手法不断出现,形成基于现实、更为张扬的发散性建构。反身模式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促使制作者和观众对所谓的"真实影像"及其手法进行反思,而非迷信客观复原的神话,注重通过坦诚的文本促进双方的协商。在摆脱形而上学真实性观念束缚的过程中,纪录片的思维空间和表现领域得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模式
现实建构
自我表述
间离效果
主观干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揭示、间离、反思:细论反身模式纪录片的观念和手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唐俊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文摘
根据反身模式(Reflexive Mode)纪录片的研究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构成条件、传播效果、价值诉求等方面对这一模式的观念和手法进行研究。反身模式纪录片旨在让观众了解作品建构社会现实的方式与过程,因此其对拍摄状况的揭示是有意图的而非偶然的,是"主观干预性"的而非"客观描述性"的。这类纪录片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自我表述"实现拍摄主客体间的视点转换,从而产生"间离"的审美效果,培养观众的自主意识,这与当今网络场域的接受语境相契合;在网络文化的助推下,一些艺术性"陌生化"手法不断出现,形成基于现实、更为张扬的发散性建构。反身模式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促使制作者和观众对所谓的"真实影像"及其手法进行反思,而非迷信客观复原的神话,注重通过坦诚的文本促进双方的协商。在摆脱形而上学真实性观念束缚的过程中,纪录片的思维空间和表现领域得以拓展。
关键词
反身模式
现实建构
自我表述
间离效果
主观干预性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揭示、间离、反思:细论反身模式纪录片的观念和手法
唐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