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动态照应——基于组合性原则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众 刘振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目前,语言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具有长距离照应的特点,即"自己"可以跨出本身所在辖域寻找先行语。而从组合性原则看,"自己"与候选先行语之间的照应有强弱之分,影响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句... 目前,语言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具有长距离照应的特点,即"自己"可以跨出本身所在辖域寻找先行语。而从组合性原则看,"自己"与候选先行语之间的照应有强弱之分,影响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句法、语义、认知等多个因素,即"自己"与先行语之间的动态照应受句子的各个成分及连接这些成分的规则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自己” 动态照应 组合性原则 照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反身代词习得考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月圆 杨素英 +1 位作者 高立群 崔希亮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60,共12页
本文报告我们对日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两组留学生习得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情况的研究。“自己”受长距离约束,具有主语倾向性,这是普遍语法中长距离反身代词的特征。研究发现,在接受“自己”受长距离主语先行词约束方面,日语组明显好于英... 本文报告我们对日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两组留学生习得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情况的研究。“自己”受长距离约束,具有主语倾向性,这是普遍语法中长距离反身代词的特征。研究发现,在接受“自己”受长距离主语先行词约束方面,日语组明显好于英语组;在判断双宾语句型的测试中,两组学生接受主语先行词明显多于接受宾语先行词,但是两组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宾语先行词,而且接受程度一致。这些情况表明普遍语法和母语在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汉语反身代词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长距离反身代词 普遍语法 母语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炜 蒋晨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146,共9页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反身代词系统呈现出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迹象和印记,这种迹象和印记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反身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反身代词系统呈现出了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迹象和印记,这种迹象和印记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反身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自个、各自"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自己各儿、各自"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世纪中叶的"自、自己、自家"阵容,其间的删汰整合昭然。就反身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自"由18世纪兴盛到19世纪式微直至20世纪没落;(2)"自己"由18世纪对"自"首度超越到19世纪独领风骚直至20世纪依然一枝独秀;(3)"自家"由18世纪式微到19世纪持续衰落直至20世纪难觅踪影;(4)"自个"200年一路沉寂;(5)"自己各儿"19世纪昙花一现;(6)"各自"由18世纪首度现身到19世纪衰落直至20世纪消失。这便是北京话反身代词自1750年至1950年的发展演变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反身代词 历时 演变 语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理论与英汉反身代词语法功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华 杨惠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构建了以管辖的概念为基础的一套约束理论,其中规定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英语和汉语的反身代词属于乔姆斯基名词词组分类中的照应语,两种语言中的反身代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文章拟用乔姆斯基的...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构建了以管辖的概念为基础的一套约束理论,其中规定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英语和汉语的反身代词属于乔姆斯基名词词组分类中的照应语,两种语言中的反身代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文章拟用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其在语法功能上的相似性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理论 第一约束原则 英汉反身代词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畴类型逻辑的汉语反身代词指代歧义的消解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2,F0003,共8页
范畴类型逻辑利用词条在类型λ-演算语言中的意义,不仅可以决定从自然语言到语义表示语言的组合翻译,而且还可以决定对象语言的组合解释;通过证明树中词条的不同毗连顺序以及对同一词条指派不同的范畴,可以从逻辑推演和计算的双重视角... 范畴类型逻辑利用词条在类型λ-演算语言中的意义,不仅可以决定从自然语言到语义表示语言的组合翻译,而且还可以决定对象语言的组合解释;通过证明树中词条的不同毗连顺序以及对同一词条指派不同的范畴,可以从逻辑推演和计算的双重视角对汉语反身代词的指代歧义进行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类型逻辑 反身代词 指代歧义 指代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指代消解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汪玉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指代消解是语言理解和产出的核心环节,是理论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使用精确度毫秒级的眼动研究范式,以汉语母语使用者为对象,探讨汉语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的实时指代消解。研究表明在早期加工阶段局部辖域内的近距... 指代消解是语言理解和产出的核心环节,是理论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使用精确度毫秒级的眼动研究范式,以汉语母语使用者为对象,探讨汉语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的实时指代消解。研究表明在早期加工阶段局部辖域内的近距离先行词不能被优先提取,不支持句法优先提取假说。在晚期加工进程中,简单反身代词倾向近距离先行词,复合反身代词倾向远距离先行词。两类反身代词在加工机制上体现出质的不同,这和他们句法属性不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反身代词 复合反身代词 指代消解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照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礼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往针对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照应的研究大都做出了有说服力的、理由充足的解释,但也有一些研究所做的解释不够充分可信。本文力图分析、论述反身代词“自己”长距离照应研究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重点分析题元等级、NP显著性计算法、... 以往针对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照应的研究大都做出了有说服力的、理由充足的解释,但也有一些研究所做的解释不够充分可信。本文力图分析、论述反身代词“自己”长距离照应研究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重点分析题元等级、NP显著性计算法、长距离照应的阻断效应、有生性条件及次(成分)统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反身代词 长距离照应 题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习者英语反身代词约束特性的习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明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3-585,共13页
文章运用E-Prime编程对英语反身代词约束特性的习得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L2学习者在单子句中和母语者几乎没有差异,拒绝宾语约束反身代词,表现出很强的主语倾向性;但在双子句中,L2学习者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 文章运用E-Prime编程对英语反身代词约束特性的习得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L2学习者在单子句中和母语者几乎没有差异,拒绝宾语约束反身代词,表现出很强的主语倾向性;但在双子句中,L2学习者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在单子句中允许主语约束、在限定性双子句中拒绝远程先行语约束和在非限定性双子句中接受近位主语约束的准确率都有显著提高。部分学习者在非限定性双子句中,受远程主语的显著性地位影响,接受远程约束;部分学习者认为英语和汉语一样,显著性可以压倒局部性,所以在拒绝接受远程约束时表现出不定性和易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约束理论A原则 参数化的约束理论A原则 相对化的约束理论A原则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叶以来北京官话反身代词的演变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丹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通过对清中叶以来的语料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官话反身代词系统先后有"自家"的消失、"各自"和"各自各儿"的出现、"自己个儿"和"自个儿"的出现等演变,并最终整合为"自己"和&qu... 通过对清中叶以来的语料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官话反身代词系统先后有"自家"的消失、"各自"和"各自各儿"的出现、"自己个儿"和"自个儿"的出现等演变,并最终整合为"自己"和"自个儿"两种各有分工的形式。北京官话反身代词系统内部的演变,与北京话的减音等现象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官话 北京官话 历时演变 减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反身代词看第二语言的句法习得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晋湘 《外语研究》 2004年第6期50-54,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两组不同学习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的测试 ,借助相对化大主语观点为理论依据 ,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语法的有效性 ,并试图验证第二语言反身代词的习得是普遍语法、母语知识及第二语言输入共同作用... 本文通过对两组不同学习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反身代词习得的测试 ,借助相对化大主语观点为理论依据 ,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语法的有效性 ,并试图验证第二语言反身代词的习得是普遍语法、母语知识及第二语言输入共同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第二语言习得 普遍语法 母语干扰 第二语言输入 相对化大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单子句中反身代词的照应习得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晋湘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6期56-58,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单子句中反身代词习得的测试,借助相对化大主语观点,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语法的有效性.并对普遍语法、母语知识、第二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否共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本文通过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单子句中反身代词习得的测试,借助相对化大主语观点,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语法的有效性.并对普遍语法、母语知识、第二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否共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普遍语法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单子句中反身代词的受约束状态时,直接发挥作用;母语知识不影响参数重设;第二语言输入有利于参数的重设,但其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语法 第二语言习得 母语知识 第二语言输入 反身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汉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问题的范畴类型逻辑(Bi)LLC
12
作者 贾青 石运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0,共5页
贾戈尔给出了处理英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问题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LLC,但汉语反身代词的复杂性使得LLC并不能对其加以处理,为了弥补LLC在处理汉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中的缺陷我们才要对其进行修正,进而得到系统(Bi)LLC。汉语反身代词在回指... 贾戈尔给出了处理英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问题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LLC,但汉语反身代词的复杂性使得LLC并不能对其加以处理,为了弥补LLC在处理汉语反身代词回指照应中的缺陷我们才要对其进行修正,进而得到系统(Bi)LLC。汉语反身代词在回指照应问题上具有"长距离约束"、主语倾向性、"次统领约束"和先行语后置等特殊性,范畴类型逻辑系统(Bi)LLC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回指照应 范畴类型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反身代词做动词宾语的用法例析
13
作者 梁成功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77,共3页
反身代词是一种表示反射或强调的代词。它的基本用法是:通过反身代词指代主语,使施动者把动作在形式上反射到施动者自己。因此,反身代词与它所指代的名词或代词形成互指关系,在人称、性质、数上保持一致。反身代词在句中可以用作同位语... 反身代词是一种表示反射或强调的代词。它的基本用法是:通过反身代词指代主语,使施动者把动作在形式上反射到施动者自己。因此,反身代词与它所指代的名词或代词形成互指关系,在人称、性质、数上保持一致。反身代词在句中可以用作同位语、表语、宾语,特定情况下也可用作主语。本文主要讨论反身代词用作动词宾语的几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动者 反身代词 基本用法 同位语 主语 互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论与反身代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纵观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文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论证Chomsky关于语言习得受普遍语法制约的观点 ,许多学者以Chomsky(1981,1986 )的“原则与参数理论”为视点 ,对第二语言习得是否也受制于普遍语法这一论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验证 ,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本文着重对这一批... 为论证Chomsky关于语言习得受普遍语法制约的观点 ,许多学者以Chomsky(1981,1986 )的“原则与参数理论”为视点 ,对第二语言习得是否也受制于普遍语法这一论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验证 ,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本文着重对这一批学者考察约束论并以此来反观反身代词第二语言习得这一理论研究作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论 反身代词 第二语言习得
全文增补中
汉语动词的指向对反身代词句内回指的制约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明波 陈振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7,共8页
从动词语义的角度,采用次范畴化的方法是研究代词回指问题收效较好的方法之一。根据动词指向的内容的不同,将指向分为直接指向、间接指向1和间接指向2;根据动词指向的方向的不同,把指向分为内向、双向、外向。把动词指向的内容与方向进... 从动词语义的角度,采用次范畴化的方法是研究代词回指问题收效较好的方法之一。根据动词指向的内容的不同,将指向分为直接指向、间接指向1和间接指向2;根据动词指向的方向的不同,把指向分为内向、双向、外向。把动词指向的内容与方向进行相互配对,可以得到动词指向的次范畴系统,动词的不同次范畴对反身代词"自己"的句内回指具有不同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的指向 反身代词 自己 长距离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三身及反身代词的语义所指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小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在吕叔湘先生对近代汉语三身代词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汉语代词语义所指分析理论和方法,对近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实例说明代词的本用与活用以及这些代词之间的转换。
关键词 近代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反身代词 语义所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语反身代词的传意功能类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雪英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了让德语学习者获得反身代词sich的整体概念,正确理解和使用德语反身代词,本文就其各种用法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传意功能类型进行探讨。Helbig和Buscha曾对德语反身代词进行过分类,主要着眼于句子结构这一侧面,本文则就其传意... 为了让德语学习者获得反身代词sich的整体概念,正确理解和使用德语反身代词,本文就其各种用法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传意功能类型进行探讨。Helbig和Buscha曾对德语反身代词进行过分类,主要着眼于句子结构这一侧面,本文则就其传意功能进行划分。德语反身代词的用法可笼统地归纳为下列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句子结构 功能类型 传意 功能词 反身 德语语法 用法 性表现 功能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反身代词的指称、意义和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荣建 《外国语文》 1993年第2期34-38,共5页
根据词源学的解释,英语反身代词reflexive一词的基本意义可以从该词的分解中获得,如reflexive=re(back)+flectere(bend)。英语的反身代词由代词+self/selves构成,并通过与动词、介词或名词短语的结合体现其反身意义。
关键词 反身代词 英语 和分布 名词短语 基本意义 词源学 结合体 介词 人称代词 说话人和听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反身代词用法的语义功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澄 《外语研究》 1988年第3期38-42,共5页
关于英语反身代词的用法,转换生成语法有一条必用规则规定:同一子句中如出现两个指称相同(coreferential)的名词词组,后者须根据前者的人称和数变成相应的反身代词:(1)He saw himself in the mirror.[2]John wanted my sister to say so... 关于英语反身代词的用法,转换生成语法有一条必用规则规定:同一子句中如出现两个指称相同(coreferential)的名词词组,后者须根据前者的人称和数变成相应的反身代词:(1)He saw himself in the mirror.[2]John wanted my sister to say something about her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身代词 名词词组 人称代词 指称 转换生成语法 用法 可预测性 介词词组 语义单位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及物动词+反身代词”固定词组的用法
20
作者 吕铁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0期57-58,共2页
在英语中,有一类由“及物动词+反身代词”构成的固定词组。现把中学教材中常见的这类词组的用法归纳如下:
关键词 固定词组 反身代词 及物动词 用法归纳 中学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