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符号还是视听符号:政府反诈短视频中符号对情感唤醒及价值共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敏 张可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40,共14页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反诈短视频中的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对用户情感唤醒与价值共创效果的影响,将情感唤醒体验作为联结符号互动与价值共创的中介因素,以揭示政务短视频价值共创过程机理。[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情境模拟的实验方法收集用户...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反诈短视频中的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对用户情感唤醒与价值共创效果的影响,将情感唤醒体验作为联结符号互动与价值共创的中介因素,以揭示政务短视频价值共创过程机理。[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情境模拟的实验方法收集用户体验数据,采用远程眼动仪收集情感唤醒数据,采用问卷量表收集价值共创效果数据,之后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对用户情感唤醒和价值共创效果造成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情感唤醒的中介效应检验。[结论/发现]政务短视频中的视听符号越丰富,用户情感唤醒和价值共创效果越好;身份符号中,受害者和诈骗罪犯符号带来的情感唤醒和价值共创效果最好,警察符号次之,明星符号最差,当自变量为视听符号-多,身份符号-受害者时,情感唤醒对价值共创效果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创新/价值]采用非介入性的眼动实验方法收集情感数据,证明了在多模态信息刺激下,眼动信号用于情感识别的可行性;基于符号互动理论,从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两个角度阐释了政务短视频用户在微观心理层面的情感与认知互动机理,为提升政务短视频与用户深入的意义互动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 身份符号 视听符号 情感唤醒 价值共创 反诈短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