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反讽性话语中的回声提述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罗钱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4,共9页
Sperber与Wilson提出反讽的回声提述论,认为某话语之所以成为反讽,一个必要的语义条件是该话语必须为解释性表征中的提述性用法,而且是回声式提述。文章以语料事实为依据,探讨了回声提述视角下反讽的识别和解读、反讽语力产生的限制性条... Sperber与Wilson提出反讽的回声提述论,认为某话语之所以成为反讽,一个必要的语义条件是该话语必须为解释性表征中的提述性用法,而且是回声式提述。文章以语料事实为依据,探讨了回声提述视角下反讽的识别和解读、反讽语力产生的限制性条件,总结了三类回声提述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回声认定的相关变量,最后指出回声提述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性话语 回声提述 解释表征 语用非真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的“未定性”到“未定性”的批评——从《解读叙事》谈米勒解构主义叙事观的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德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7-229,共3页
作为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代表作,米勒的《解读叙事》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返观经典叙事学的新的理论视角,更重要的是还为当下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省思。米勒在宣讲叙事的“未定性”的同时也悬置了批评的“确定性”。本文从互... 作为解构主义叙事理论的代表作,米勒的《解读叙事》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返观经典叙事学的新的理论视角,更重要的是还为当下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省思。米勒在宣讲叙事的“未定性”的同时也悬置了批评的“确定性”。本文从互文性批评、认知型批评(以文化研究为代表)与文本阐释的断定性问题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此作了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批评 无源 认知型批评 反讽性 未定 《解读叙事》 批评实践 方法论意义 解构主义 米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诗歌的语言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昌龙 王泽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8期105-108,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诗歌有了新的媒介和载体,网络诗歌随之出现。受社会环境、创作主体、网络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诗歌的语言在继承传统诗歌语言特征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可归纳为口语性、叙事性和反讽性,每种特征都...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诗歌有了新的媒介和载体,网络诗歌随之出现。受社会环境、创作主体、网络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诗歌的语言在继承传统诗歌语言特征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可归纳为口语性、叙事性和反讽性,每种特征都有其显著的表现形态、成因以及意义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诗歌 语言特征 口语 叙事 反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玩笑”与“嬉闹”背后的中国镜像——读长篇小说《哎嗨哟》 被引量:3
4
作者 梁鸿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玩笑 镜像 中国 果戈理 反讽性 历史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ny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涂靖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从言语行为层面切入 ,分析了反讽的语用实质。文章对反讽作了相应的语用分类 ,论证了反讽与言外行为规则的关系 。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语用实质 语用分类 言外行为规则 阐述 指令 承诺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宕、小历史与多元伦理——论《半个喜剧》的先锋品质
6
作者 孙伟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1,共4页
作为国产喜剧的中坚力量,开心麻花团队对于百态社会和丰富人性有着一贯独特的观察视角,既以丰沛的情感矛盾为动力输出深刻的喜剧效果,又在嬉笑怒骂之间深刻观照着中国社会的病症。从这个角度来看,《半个喜剧》可谓是开心麻花团队在21世... 作为国产喜剧的中坚力量,开心麻花团队对于百态社会和丰富人性有着一贯独特的观察视角,既以丰沛的情感矛盾为动力输出深刻的喜剧效果,又在嬉笑怒骂之间深刻观照着中国社会的病症。从这个角度来看,《半个喜剧》可谓是开心麻花团队在21世纪第2个10年间的总结性作品——娴熟的喜剧工艺铸就其肌理,敏锐的社会批判意识塑造了它的灵魂,将人和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以及人类命运的反讽性纳入了创作的命题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麻花 人类命运 喜剧效果 动力输出 延宕 反讽性 观察视角 情感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