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反讽性话语中的回声提述机制 |
罗钱军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2
|
从叙事的“未定性”到“未定性”的批评——从《解读叙事》谈米勒解构主义叙事观的方法论启示 |
韩德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3
|
试论网络诗歌的语言特征 |
胡昌龙
王泽龙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2
|
|
|
4
|
“玩笑”与“嬉闹”背后的中国镜像——读长篇小说《哎嗨哟》 |
梁鸿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5
|
Irony言语行为研究 |
涂靖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0 |
12
|
|
|
6
|
延宕、小历史与多元伦理——论《半个喜剧》的先锋品质 |
孙伟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