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抗偏移性WPT系统双端补偿网络参数设计
1
作者 唐坪 陈海川 +3 位作者 林海燕 邱泓瑞 胥莹虹 李聪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针对传统谐振SS、LCC-S补偿拓扑对耦合系数较敏感,输出功率波动程度较大的问题,考虑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追求宽耦合系数范围内的平稳功率传输,依据电路理论,在发射端失谐状态下引入“反Γ型补偿网络”并基于失谐系统对补偿网络参数进行设... 针对传统谐振SS、LCC-S补偿拓扑对耦合系数较敏感,输出功率波动程度较大的问题,考虑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追求宽耦合系数范围内的平稳功率传输,依据电路理论,在发射端失谐状态下引入“反Γ型补偿网络”并基于失谐系统对补偿网络参数进行设计,实现了接收端输出功率波动程度可任意配置且提升了系统输出功率等级;依据阻抗变换理论,通过在接收端引入“阻抗逆变网络”并对补偿网络参数进行设计,实现了宽耦合系数范围内的输出功率稳定,扩展了受电设备的空间自由度。搭建WPT系统抗偏移特性实验平台并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0.055,0.097)、(0.114,0.189)、(0.206,0.362)耦合系数区间范围内,输出功率波动程度低于10%,系统能量传输效率高于72%,验证了所提参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抗偏移特性 失谐 Γ型补偿网络 阻抗逆变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车削误差反贴补偿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永新 龙华 +1 位作者 赵北辰 喻楠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6-38,44,共4页
为发挥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潜能、充分利用其自动控制功能,将切削变形误差量反贴到理想零件的轮廓上形成"误差零件",并按"误差零件"编程修正切削变形误差,实现切削过程反向变形补偿的数控车削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工艺可以将切... 为发挥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潜能、充分利用其自动控制功能,将切削变形误差量反贴到理想零件的轮廓上形成"误差零件",并按"误差零件"编程修正切削变形误差,实现切削过程反向变形补偿的数控车削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工艺可以将切削变形误差减少到原来误差的1/3~1/4。采用这种办法可修正由工件加工变形引起的误差,使车削变形误差可控,为发掘数控车床的加工能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切削误差 补偿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技术的翘曲分析及反变形补偿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秀梅 翟豪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0,共4页
针对注塑件加玻璃纤维引起的翘曲变形,传统方法很难做到精确地预测,为产品反变形补偿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基于CAE技术,运用Moldex3D软件对添加玻纤的某"C"型产品进行"冷却+充填+保压+冷却+翘曲"分析,得到各方向翘曲... 针对注塑件加玻璃纤维引起的翘曲变形,传统方法很难做到精确地预测,为产品反变形补偿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基于CAE技术,运用Moldex3D软件对添加玻纤的某"C"型产品进行"冷却+充填+保压+冷却+翘曲"分析,得到各方向翘曲位移量。采用反变形原理修改原始方案产品结构设计,试模验证模拟的可靠性,误差控制在5%以内。依据Moldex3D模拟结果的翘曲变形量,指导产品变更设计的反变形补偿量,成功解决了"C"型产品的翘曲变形问题。随机抽样测量15组产品,最大翘曲量为0.04 mm,远小于0.2 mm的精度要求。CAE技术为降低产品的开发风险提供了保障,反变形技术为注射成型时翘曲变形的控制、模具及工艺设计的选择和预留变形量的确定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翘曲变形 变形补偿 CAE MOLDEX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语音检测系统反正切补偿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晏春回 王挺峰 +2 位作者 张合勇 吕韬 赵彦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32,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激光语音检测系统,提出一种引入参数估计误差的反正切解调补偿算法,并建立了系统总谐波失真与关键参数及其误差的定量数学关系式。文中用总谐波失真(THD)和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分别表征系统微振动信号解调效果和可以与大... 通过理论分析激光语音检测系统,提出一种引入参数估计误差的反正切解调补偿算法,并建立了系统总谐波失真与关键参数及其误差的定量数学关系式。文中用总谐波失真(THD)和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分别表征系统微振动信号解调效果和可以与大干扰信号(阻塞信号)相区别的最小信号值。实现了非接触、远距离、高灵敏度的微振动信号检测。通过实验和仿真均验证了反正切补偿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检测音频范围内的微弱振动,在现有光学硬件平台基础上,利用文中提出的反正切补偿算法,能在35 m范围内较好地还原语音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切补偿算法 总谐波失真 无杂散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收缩补偿法在框板类结构切割下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娄毓彦 郭世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18-219,共2页
框板类结构在火焰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切割变形,特别是收缩变形,很难通过常用的变形控制措施解决;采用反收缩补偿法在数控编程时预先给于工件尺寸一定的收缩补偿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结构的收缩变形问题,切割后工件完全满足工艺尺寸要求。
关键词 框板 火焰切割 收缩变形 收缩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补偿反步控制及其在四旋翼编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国元 邓嘉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0,50,共8页
针对多无人机受模型偏差和外部扰动导致的编队构型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模型补偿控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CFO)的模型补偿反步控制器并应用于编队协同控制,把编队协同控制问题转化为传统控制问题,实现多无人机在复... 针对多无人机受模型偏差和外部扰动导致的编队构型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模型补偿控制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CFO)的模型补偿反步控制器并应用于编队协同控制,把编队协同控制问题转化为传统控制问题,实现多无人机在复杂外部扰动下的编队集合、飞行和队形切换。所提出的控制器不仅保留了基于Lyapunov准则的全局指数渐近稳定性,还采用CFO来准确估计模型偏差和干扰并补偿到控制器中,有效增强了编队系统整体的抗扰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模型补偿步控制 补偿函数观测器 编队抗干扰控制 虚拟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补偿技术在提高探地雷达分辨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苏茂鑫 田钢 +3 位作者 曾昭发 黄玲 石双虎 杨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4-167,184,共5页
电磁波传播理论与弹性波的传播理论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遵循同一形式的波动方程,因此可以把石油地震勘探的高频补偿技术引入到探地雷达的资料处理中。但该技术是在对近地表微测井直达波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高频补偿的... 电磁波传播理论与弹性波的传播理论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遵循同一形式的波动方程,因此可以把石油地震勘探的高频补偿技术引入到探地雷达的资料处理中。但该技术是在对近地表微测井直达波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高频补偿的一种方法,而在实际的探地雷达探测中一般都不会同时去做一套微测井资料。基于这样的情况,通过对探地雷达反射子波的分析,总结一套直接利用探地雷达的原始记录就可以做频率补偿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数据分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补偿 吸收补偿滤波器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精度控制分析及优化
8
作者 祝世超 丁雨露 +4 位作者 施书杰 龙兵 陈荣华 尹飞鸿 赵景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为了解决薄壁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过程中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问题,保证成形精度,以SLM制备的钛合金雷达屏蔽器为研究对象,使用固有应变法对其进行变形分析和应力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仿真模型的反变形... 为了解决薄壁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过程中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问题,保证成形精度,以SLM制备的钛合金雷达屏蔽器为研究对象,使用固有应变法对其进行变形分析和应力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仿真模型的反变形补偿方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SLM制备的屏蔽器残余应力和位移较大,最大分别达831 MPa和0.61 mm。经过反变形补偿后,屏蔽器表面区域的整体变形量偏差从0.582 mm下降到0.438 mm以内,误差减少24.7%,从而保证了屏蔽器的打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固有应变法 有限元分析 变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位公差中相关原则的应用
9
作者 全林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本文对最大实体原则和反补偿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反补偿虽然未纳入国家标准,但它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作者提出了一种处理反补偿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 最大实体原则 反补偿 形位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转动惯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动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明 牛里 +1 位作者 王宏佳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4-849,共6页
用于伺服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一般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可能使得电机的机械时间常数小于电磁时间常数。电流环在动态过程中不能有效抑制反电动势的扰动,电流的动态响应明显变差。为了减小反电势在转速动态过程中对电流环产生的扰动,两对... 用于伺服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一般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可能使得电机的机械时间常数小于电磁时间常数。电流环在动态过程中不能有效抑制反电动势的扰动,电流的动态响应明显变差。为了减小反电势在转速动态过程中对电流环产生的扰动,两对比研究2种不同的补偿方法:改进电流环控制器的方式和在电流调节器输出处对反电动势进行的补偿方式。在仿真研究基础上,确定采用反电动势补偿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当电机惯量较小时加入补偿措施后可以使电机在恒加速时反馈电流无差的跟随给定电流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小惯量 电流环 电势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精确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东 王田苗 +1 位作者 刘敬猛 魏洪兴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5,共6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环节中,电阻、电感等参数的变化影响控制器的性能;随着转速的升高,反电势使电流跟随性能变差。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参数辨识校正控制器的系数和实现反电势补偿的电流环精确控制方法:根据面装式永磁同步电... 在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环节中,电阻、电感等参数的变化影响控制器的性能;随着转速的升高,反电势使电流跟随性能变差。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参数辨识校正控制器的系数和实现反电势补偿的电流环精确控制方法:根据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i_d=0的矢量控制特点,使用统计均值的方法辨识电机的电感,在此基础上根据波波夫超稳定理论设计了电阻和磁通的模型参考辨识方法。电阻和电感的辨识值校正PI控制器的系数,电感和磁通的辨识值用于反电势的补偿环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参数辨识对控制器系数的校正和反电势的补偿实现电流环的精确控制,电流环控制性能优于PI控制和普通反电势补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环 参数辨识 系数校正 电势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极化的铁电聚合物驻极体极化强度的估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飞鹏 夏钟福 +1 位作者 张晓青 安振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052-1053,共2页
本文首次根据栅控恒压电晕充电组合反极性电晕补偿充电法的实验结果计算出电晕极化的PVDF铁电聚合物驻极体的极化强度。实验结果说明:PVDF铁电聚合物驻极体在180MV/m极化电场下可能形成约35mC/m2的高极化强度。电晕充电组合反极性电... 本文首次根据栅控恒压电晕充电组合反极性电晕补偿充电法的实验结果计算出电晕极化的PVDF铁电聚合物驻极体的极化强度。实验结果说明:PVDF铁电聚合物驻极体在180MV/m极化电场下可能形成约35mC/m2的高极化强度。电晕充电组合反极性电晕补偿充电法是研究极性驻极体材料电极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强度 极性电晕补偿充电法 铁电聚合物驻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反靠法”制造凸轮靠模
13
作者 刘兴富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0年第1期10-11,共2页
凸轮靠模是在凸轮磨床上磨削凸轮轴工件时必须具备的工艺装备。目前各发动机制造厂普遍采用“反靠法”制造凸轮靠模。可是,由于反靠过程中机床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尽管反靠时标准凸轮(原始靠模)的精度很高,但是通过“反靠”往往不能获得... 凸轮靠模是在凸轮磨床上磨削凸轮轴工件时必须具备的工艺装备。目前各发动机制造厂普遍采用“反靠法”制造凸轮靠模。可是,由于反靠过程中机床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尽管反靠时标准凸轮(原始靠模)的精度很高,但是通过“反靠”往往不能获得合格的凸轮靠模。机床动态因素的影响,成为凸轮靠模制造中的一个难题。以往,为了获得合格的凸轮靠模,一是事先排除反靠过程中机床动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是反靠后直接用手工修正靠模。但上述两方法一般不易做到。为此,我们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制造容易,靠模精度高,制造周期短的靠模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靠模 制造 补偿靠法
原文传递
DCT域视频图像转码的下采样算法
14
作者 王国忠 覃团发 唐振华 《电讯技术》 2006年第4期73-78,共6页
研究了DCT域视频图像转码的下采样算法,包括DCT域帧内编码帧I帧的两种下采样算法———线性内插法和DCT系数截断法,以及DCT域帧间编码帧P帧的下采样算法———DCT域反运动补偿和DCT域运动补偿算法。对stefan视频序列第一帧(I帧)分别采... 研究了DCT域视频图像转码的下采样算法,包括DCT域帧内编码帧I帧的两种下采样算法———线性内插法和DCT系数截断法,以及DCT域帧间编码帧P帧的下采样算法———DCT域反运动补偿和DCT域运动补偿算法。对stefan视频序列第一帧(I帧)分别采用两种下采样算法进行转码下采样,通过峰值信噪比(PSNR)值的比较说明线性内插法转码下采样的效果要优于DCT系数截断法。采用DCT域反运动补偿算法实现在DCT域重构stefan视频序列第四帧(P帧)的帧内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 DCT 转码 下采样 DCT域运动补偿 DCT域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 state feedback compensa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石铁 高宪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36-643,共8页
A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non-affine SISO systems. In order to approximate the unknown nonlinear function, an affine type neural network(ATNN) and neural state feedback c... A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non-affine SISO systems. In order to approximate the unknown nonlinear function, an affine type neural network(ATNN) and neural state feedback compensation are used, and then to compensate the approximation error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a robust control term is employed. By Lyapunov s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closed-loop system, it is proven that tracking errors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zero. Moreover, an observer i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system states because all the states may not be available for measurements. Furthermore, the adaptation laws of neural networks and the robust controller are given based on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Finally, two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Finally, two simulation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exhibits strong robustness, fast response and small tracking error, even for the non-affine nonlinear system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which confirm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neural networks uncertain non-affine systems state feedback Lyapunov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to linear and nonlinear systems 被引量:2
16
作者 H Ebrahimi MOLLABASHI A H MAZINAN H HAMI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98-105,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a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along with sliding mode control techniqu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alize a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along with sliding mode control technique.The proposed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parts.In a word,the first part provid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nd the fast convergence response,as long as the second one improves transient response.In this research,the genetic algorithm in line with the fuzzy logic is designed to calculate constant controller coefficients and optimize the control effort.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is demonstrated by servo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and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with DC motor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parallel-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model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stroke
17
作者 纪雯 王建辉 +1 位作者 方晓柯 顾树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29-635,共7页
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the intelligent model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stroke was proposed,combining with the case-based reasoning(CBR) and interval type-2 fuzzy reasoning(IT2FR).The mo... In view of the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the intelligent model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stroke was proposed,combining with the case-based reasoning(CBR) and interval type-2 fuzzy reasoning(IT2FR).The model consists of two parts:the setting model based on CBR and the feedback compensation model based on IT2FR.The former presets the valu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and the latter carries on the feedback compensation of the preset valu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ercentage error of two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s is 0.074%.The two programs are made by the intelligent model and rehabilitation physician.That is,the two different programs are nearly identical.It means that the intelligent model can make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odel interval type-2 fuzzy reasoning case-based reasoning UNCERTAINT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STRO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式双提拉窗框挤出模的设计
18
作者 施桢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8,共4页
以美式双提拉窗框为例 ,根据该类型材挤出模技术中的难点 ,分别介绍了口模中的整体型芯结构、内筋采用内腔供料和两侧汇流的供料方式、单臂在口模的补偿量和它与定型模的匹配 ;定型模中功能尺寸的控制、真空与冷却水的排布 ;以及加工和... 以美式双提拉窗框为例 ,根据该类型材挤出模技术中的难点 ,分别介绍了口模中的整体型芯结构、内筋采用内腔供料和两侧汇流的供料方式、单臂在口模的补偿量和它与定型模的匹配 ;定型模中功能尺寸的控制、真空与冷却水的排布 ;以及加工和调试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式双提拉窗框 挤出模 设计 口模 内筋供料 定型模 整体型芯 斜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