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反螺旋理论的新型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星宇
王威
陈辛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4,共4页
利用反螺旋理论探索新的简单有效的独立悬架导向机构,提出了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创新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综合得到了现所有的闭链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同时得到了4种新型悬架导向机构。对其中一种新型转向轮悬架导向机构建立ADAMS模型,通过...
利用反螺旋理论探索新的简单有效的独立悬架导向机构,提出了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创新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综合得到了现所有的闭链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同时得到了4种新型悬架导向机构。对其中一种新型转向轮悬架导向机构建立ADAMS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寻找仅对单一目标变量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量,针对每个目标变量分别进行初步优化,然后联合Isight软件利用第二代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精优化,结果表明该悬架导向机构拥有较好的导向性能,从而验证了悬架导向机构创新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螺旋理论
悬架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螺旋理论的少自由度机器人速度反解及奇异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大昌
方跃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采用螺旋理论对少自由度(自由度少于6)机器人的速度反解及奇异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机器人反螺旋系统确定了笛卡尔操作空间到关节空间的速度映射关系,并由螺旋及反螺旋理论所获得的雅可比矩阵对少自由度机器人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
采用螺旋理论对少自由度(自由度少于6)机器人的速度反解及奇异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机器人反螺旋系统确定了笛卡尔操作空间到关节空间的速度映射关系,并由螺旋及反螺旋理论所获得的雅可比矩阵对少自由度机器人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4自由度Stanford型机器人的仿真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自由度机器人
螺旋
与
反螺旋理论
速度
反
解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UCR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程刚
葛世荣
蒋世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基于反螺旋理论与虚拟机构法对一种特殊3-UCR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支链与动平台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此并联机构在螺旋坐标系下的瞬态运动数学模型,得出了一阶影响系数矩阵只与机构输入参数和机构构...
基于反螺旋理论与虚拟机构法对一种特殊3-UCR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支链与动平台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此并联机构在螺旋坐标系下的瞬态运动数学模型,得出了一阶影响系数矩阵只与机构输入参数和机构构型有关的结论。提出的建模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欠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特性分析,运用该数学模型,可得到任意瞬态的螺旋系节距。分析表明,该机构具有两转动一平动的瞬态运动特性,并利用动静平台平行位姿时的具体数值实例,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反螺旋理论
虚拟机构法
瞬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避免设计位形下发生平台奇异的三自由度转动并联机器人设计方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郭盛
方跃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设计一种基于反螺旋理论的系统方法,给出了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的设计要求。分析了产生平台奇异时三条支链所提供的反螺旋的线性关系,利用三条支链对平台所提供的特殊约束,避免设计位形下发生平台奇异现象。给出了设计该类...
设计一种基于反螺旋理论的系统方法,给出了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的设计要求。分析了产生平台奇异时三条支链所提供的反螺旋的线性关系,利用三条支链对平台所提供的特殊约束,避免设计位形下发生平台奇异现象。给出了设计该类结构的运动副组成类型和空间放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反螺旋理论
设计位形
平台奇异
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于姿态调节的并联机器人设计方法
5
作者
郭盛
方跃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6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反螺旋理论的设计,给出了用于调节姿态的具有3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产生平台奇异时3条支链的反螺旋的线性关系。结合这一分析,利用3条支链对平台所提供的特殊约束,彻底避免平台奇异现象。得出设计这...
提出一种基于反螺旋理论的设计,给出了用于调节姿态的具有3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产生平台奇异时3条支链的反螺旋的线性关系。结合这一分析,利用3条支链对平台所提供的特殊约束,彻底避免平台奇异现象。得出设计这一类结构的运动副组成类型和空间放置原则。最后,用这一方法设计几个新的机构作为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并联机器人
反螺旋理论
平台奇异
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反螺旋理论的新型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星宇
王威
陈辛波
机构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4,共4页
文摘
利用反螺旋理论探索新的简单有效的独立悬架导向机构,提出了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创新方法,并且利用该方法综合得到了现所有的闭链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同时得到了4种新型悬架导向机构。对其中一种新型转向轮悬架导向机构建立ADAMS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寻找仅对单一目标变量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量,针对每个目标变量分别进行初步优化,然后联合Isight软件利用第二代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精优化,结果表明该悬架导向机构拥有较好的导向性能,从而验证了悬架导向机构创新方法的实用性。
关键词
反螺旋理论
悬架优化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inverse screw theory
suspension optimization
muh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螺旋理论的少自由度机器人速度反解及奇异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大昌
方跃法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文摘
采用螺旋理论对少自由度(自由度少于6)机器人的速度反解及奇异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机器人反螺旋系统确定了笛卡尔操作空间到关节空间的速度映射关系,并由螺旋及反螺旋理论所获得的雅可比矩阵对少自由度机器人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4自由度Stanford型机器人的仿真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少自由度机器人
螺旋
与
反螺旋理论
速度
反
解
奇异性
Keywords
Low-DoF robot
Screw and reciprocal screw theory
Inverse velocity
Singularity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UCR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程刚
葛世荣
蒋世磊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可靠性与救灾机器人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资助项目(No.2006AA04Z208)
文摘
基于反螺旋理论与虚拟机构法对一种特殊3-UCR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支链与动平台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此并联机构在螺旋坐标系下的瞬态运动数学模型,得出了一阶影响系数矩阵只与机构输入参数和机构构型有关的结论。提出的建模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欠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特性分析,运用该数学模型,可得到任意瞬态的螺旋系节距。分析表明,该机构具有两转动一平动的瞬态运动特性,并利用动静平台平行位姿时的具体数值实例,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反螺旋理论
虚拟机构法
瞬态运动
Keywords
parallel manipulator
principal screw theory
imaginary mechanism method
transient mo- tion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避免设计位形下发生平台奇异的三自由度转动并联机器人设计方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郭盛
方跃法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5001)
文摘
设计一种基于反螺旋理论的系统方法,给出了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的设计要求。分析了产生平台奇异时三条支链所提供的反螺旋的线性关系,利用三条支链对平台所提供的特殊约束,避免设计位形下发生平台奇异现象。给出了设计该类结构的运动副组成类型和空间放置原则。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反螺旋理论
设计位形
平台奇异
转动
Keywords
parallel manipulator
theory of reciprocal screw
platform singularity
design configuration
rotation
分类号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姿态调节的并联机器人设计方法
5
作者
郭盛
方跃法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6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5001)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反螺旋理论的设计,给出了用于调节姿态的具有3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产生平台奇异时3条支链的反螺旋的线性关系。结合这一分析,利用3条支链对平台所提供的特殊约束,彻底避免平台奇异现象。得出设计这一类结构的运动副组成类型和空间放置原则。最后,用这一方法设计几个新的机构作为范例。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并联机器人
反螺旋理论
平台奇异
转动
Keywords
automatic control technique
parallel manipulator
theory of reciprocal screw
platform singularity
rotational motion
分类号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反螺旋理论的新型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唐星宇
王威
陈辛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螺旋理论的少自由度机器人速度反解及奇异性分析
朱大昌
方跃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UCR并联机构的瞬态运动学研究
程刚
葛世荣
蒋世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避免设计位形下发生平台奇异的三自由度转动并联机器人设计方法
郭盛
方跃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于姿态调节的并联机器人设计方法
郭盛
方跃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