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萃沉淀法制备草酸铜超细粉体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磊 李金英 +7 位作者 赵志军 侯艳丽 纪存兴 唐占梅 李中平 凡金龙 廖云志 张东翔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2-1298,共7页
采用反萃沉淀法,以H2C2O4-乙醇水溶液反萃CCl4-TOA-CuCl2组成的有机相中的铜离子,利用相界面传质反应过程获取CuC2O4超细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SEM和TEM)、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考察了有机相铜浓度、反萃液中乙醇的浓... 采用反萃沉淀法,以H2C2O4-乙醇水溶液反萃CCl4-TOA-CuCl2组成的有机相中的铜离子,利用相界面传质反应过程获取CuC2O4超细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SEM和TEM)、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考察了有机相铜浓度、反萃液中乙醇的浓度、反萃温度以及反萃时间等操作条件对草酸铜超细粉体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萃沉淀过程中,有机相中铜浓度、反萃液中乙醇浓度、反萃温度对草酸铜沉淀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影响较大,反萃时间的影响小;在适宜条件(有机相中TOA40%(体积比)和Cu2+浓度0.1mol/L,反萃液中草酸浓度0.1mol/L和乙醇浓度80%(体积比),反萃温度15℃以及反萃时间2h)下,可制备粒径约100nm的草酸铜超细粉体,粉体为蓝青色单斜晶系结构的球形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沉淀法 草酸铜 超细粉体 界面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Fe^(3+)和氨水-乙醇反萃沉淀法制备α-Fe_2O_3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凌云 管航敏 +1 位作者 黎汉生 江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85,共3页
以磷酸二异辛基酯(P204)为萃取剂,CCl4为溶剂,从Fe(NO3)2水溶液中萃取铁离子,以氨的乙醇溶液反萃含铁的有机相,通过优化控制相间传质过程,获得了Fe(OH)3前驱体,经煅烧后得α-Fe2O3粉体,采用TEM、FTIR、XRD等测试技术对α-Fe2O3进行表征... 以磷酸二异辛基酯(P204)为萃取剂,CCl4为溶剂,从Fe(NO3)2水溶液中萃取铁离子,以氨的乙醇溶液反萃含铁的有机相,通过优化控制相间传质过程,获得了Fe(OH)3前驱体,经煅烧后得α-Fe2O3粉体,采用TEM、FTIR、XRD等测试技术对α-Fe2O3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油水相比为1∶1,水相c(Fe3+)=0.10 mol/L(pH=3.0)、油相P204为V(P204)∶V(CCl4)=1∶3、平衡时间为20 min,Fe3+萃取率达98.44%;反萃取溶液V(氨水)∶V(乙醇)=1∶7、陈化温度约10.0℃,制备纳米α-Fe2O3的煅烧温度为600℃较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沉淀法 Α-FE2O3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萃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航 张东翔 徐文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1-645,共5页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为萃取剂,CCl4为稀释剂,H2C2O4—CH3CH2OH—H2O溶液为反萃沉淀剂,采用反萃沉淀法制备前躯体二水合草酸锌,经450℃煅烧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锌粉体,用TEM,SEM,TG,XRD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为萃取剂,CCl4为稀释剂,H2C2O4—CH3CH2OH—H2O溶液为反萃沉淀剂,采用反萃沉淀法制备前躯体二水合草酸锌,经450℃煅烧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锌粉体,用TEM,SEM,TG,XRD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部分氧化锌为六角形的多微孔材料,平均粒径约为32 nm.基于Langmuir模型和Photo-Layer模型对氧化锌降解亚甲基蓝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机制,反应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利用Photo-Layer模型可估算出不同反应条件下光反应层中的.OH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沉淀法 氧化锌 光催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