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大反腐败力度 努力保障新世纪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
1
作者 刘有志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21世纪 新闻出版业 反腐败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拟修改刑法加大反腐败力度
2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9-19,共1页
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8月2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进行初次审议,修正案针对刑法实施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修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由五年有期徒刑提高至十年有期徒刑。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反腐败力度 修改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有期徒刑 第四次会议 焦点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捐赠、反腐力度与信贷融资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会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以2009-2017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断强化的反腐败背景,研究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对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慈善捐赠影响银行信贷决策,为民营企业争取到了更多信贷资金;不断强化的反腐力度,改变了捐赠等外部因素对... 以2009-2017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断强化的反腐败背景,研究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对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慈善捐赠影响银行信贷决策,为民营企业争取到了更多信贷资金;不断强化的反腐力度,改变了捐赠等外部因素对信贷资金配置的干预,弱化了民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进行融资寻租的预期;慈善捐赠干预信贷资金配置在市场化程度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反腐力度的强化有效抑制了民营企业寻租行为,促进了信贷资金配置的公平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慈善捐赠 信贷融资 政治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的腐败和反腐败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南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印度 腐败现象 贪污受贿 敲诈勒索 挪用公款 透明国际 社会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反腐败“灰色地带”
5
作者 郝吾辈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0-21,共2页
“在某月某日之前上缴非法所得的,可免予追究”,“将礼金打入廉政账户的,不视为受贿”……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像这样的介乎于情理与法理、党纪与国法之间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地进人人们的视野,并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凸显出... “在某月某日之前上缴非法所得的,可免予追究”,“将礼金打入廉政账户的,不视为受贿”……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像这样的介乎于情理与法理、党纪与国法之间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地进人人们的视野,并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凸显出来,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灰色地带 非法所得 廉政账户 腐败案件 受贿 法理 党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老虎”如何影响公众腐败感知差异?——基于广东省的准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孙宗锋 杨丽天晴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107,共19页
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腐败感知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得到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共同关注,研究如何将政府反腐败成果转化为公众对政府清廉环境的正面认识。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并不必然降低公众对政府的腐败感知水平。研究利... 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腐败感知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得到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共同关注,研究如何将政府反腐败成果转化为公众对政府清廉环境的正面认识。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并不必然降低公众对政府的腐败感知水平。研究利用广东省GZ市和JY市两地级市市委书记被调查的契机,结合2014年广东省清廉指数调查的主观数据,进行了一个探究腐败感知度影响因素的准实验研究。通过倾向值匹配发现,在短期内,反腐败力度加大不仅不会降低公众的腐败感知水平,反而导致公众腐败感知水平平均2.3分(范围0-100)的增幅感知水平。该发现在理论层面增进了人们对腐败感知影响因素的知识积累,回应了公共管理学的经典问题:绩效产出与绩效结果之间是何种关系。同时,在现实层面,则回应了外交部与透明国际关于中国2014年清廉指数得分下降、排名骤跌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腐败感知 倾向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高官落马的腐败公式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忠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共1页
一连串省部级高官落马,使人们对加大反腐败力度的呼声很高,对廉洁从政的期许很大!2013年中国的反腐,从最高层的集体认识到普通百姓的关切程度,都同频共振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体表现为“五个体现”和“九个前所未有”。五个体现... 一连串省部级高官落马,使人们对加大反腐败力度的呼声很高,对廉洁从政的期许很大!2013年中国的反腐,从最高层的集体认识到普通百姓的关切程度,都同频共振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体表现为“五个体现”和“九个前所未有”。五个体现,即体现了求真务实、以民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廉洁从政 普通百姓 求真务实 以民为本 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权腐败:贪官逍遥法外的护身符?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建群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5B期26-29,共4页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力度逐步加大,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也有一些手执权柄的领导干部至今仍执迷不悟,绞尽脑汁不“断创新”腐败的形式和手法,使自己手中的权力转化为腰包里的金钱。权力期权化就是其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这...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力度逐步加大,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也有一些手执权柄的领导干部至今仍执迷不悟,绞尽脑汁不“断创新”腐败的形式和手法,使自己手中的权力转化为腰包里的金钱。权力期权化就是其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这已成为腐败的一种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期权化 护身符 逍遥 贪官 权力腐败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监督机制是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
9
作者 王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监督机制 防治腐败 健全 反腐败力度 保证措施 领导制度 工作制度 载体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败的温床——官场权谋文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艳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59,共2页
近几年,虽然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然而仍不时披露出涉案金额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案。这样的反腐败效果不能令国人完全满意,“严厉惩处”、“杀一做百”的震慑作用也不甚明显。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铲除官场权... 近几年,虽然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然而仍不时披露出涉案金额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案。这样的反腐败效果不能令国人完全满意,“严厉惩处”、“杀一做百”的震慑作用也不甚明显。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铲除官场权谋文化重视不够,对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只有铲除权谋文化,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力度 权谋文化 官场 温床 制度文化建设 涉案金额 监督机制 执政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89-91,共3页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反腐败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腐败问题却仍然突出,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严重动摇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也将被葬送。本文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客观地剖析国企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反腐败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腐败问题却仍然突出,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严重动摇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也将被葬送。本文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客观地剖析国企腐败案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对策措施。一、国有企业腐败案件发生原因分析(一)廉洁教育缺失。英国评论家斯麦尔芬有句名言:“构成罪恶根源的东西并非金钱,而是对金钱的追求。”任何腐败行为首先是有其动机,然后才有腐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一部分国企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出现了混乱。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变“公仆”为“主人”,不是带领职工为企业谋发展、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贡献,而是利用权力千方百计为个人、家庭或小集团谋私利。如中国石化查处的某石化催化剂厂原厂长王某,他将公款600万元转移到南非,作为个人办厂、供其妻儿购车、买房等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案件 国有企业 原因分析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改革开放 中国石化 反腐败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加大党内监督的力度
12
作者 孙继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党内监督 反腐败力度 惩治腐败 党中央 干部 领导 十五大 胡长清 成克杰 严惩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病者”缘何能一路畅通无阻
13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4,共2页
当前,随着中央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甚至边腐边升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干部“带病提拔”,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党的形象的损害是巨大的。如何防范和治理“带病提拔”,已成为一... 当前,随着中央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甚至边腐边升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干部“带病提拔”,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党的形象的损害是巨大的。如何防范和治理“带病提拔”,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反腐败力度 从严治党 党的形象 公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不聊生”背后的激励偏差
14
作者 谢宝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0,共1页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和作风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虎”“苍蝇”相继落马。在民众一致欢呼的同时,公务员群体却有点风声鹤唳,不时泛起“官不好当了”“官不聊生”等感叹。
关键词 激励偏差 反腐败力度 作风建设 公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