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反脆弱性发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宏伟 屈锡华 严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从受灾群体的主位角度来说,汶川地震的主要危害在于,它迫使受灾群体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受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从而导致了受灾群体原有社会关系被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灾后重建是受灾群体进行社会再适应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社会... 从受灾群体的主位角度来说,汶川地震的主要危害在于,它迫使受灾群体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受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从而导致了受灾群体原有社会关系被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灾后重建是受灾群体进行社会再适应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关系的重建。因此,灾后重建必须凸显和实现受灾群体的主体性价值,亦即受灾群体必须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灾后重建,在参与式重建中实现社会关系的重建和社会再适应。而灾后重建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修复因地震所致的破坏,恢复到震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社会经济秩序,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实现受灾地区的反脆弱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再适应 社会关系重建 参与式重建 反脆弱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在反脆弱性发展中的作用和路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向德平 刘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农民因为生存环境和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反脆弱性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调查发现,积极获取完整的市场信息,不断... 农民因为生存环境和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反脆弱性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调查发现,积极获取完整的市场信息,不断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合作社成员的能力,可以提高农民合作社在抵御市场风险方面的能力。优化农民合作社的建设和经营方式,增强农民合作社的治理能力,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是农民合作社实现反脆弱性发展的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脆弱性 反脆弱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脆弱性发展:突破发展陷阱的路径——基于西藏城镇社区发展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
3
作者 李雪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4,共7页
先发地区的社区发展采用"先导式发展"路径,贫困落后地区难以遵照此路径,因为多重脆弱性叠加是贫困落后地区社区发展的陷阱,突破发展陷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助强的同时,补齐短板,建构"反脆弱性发展"。脆弱性分析... 先发地区的社区发展采用"先导式发展"路径,贫困落后地区难以遵照此路径,因为多重脆弱性叠加是贫困落后地区社区发展的陷阱,突破发展陷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助强的同时,补齐短板,建构"反脆弱性发展"。脆弱性分析是揭示一定区域内社会、社区结构的范式,将其具体化为社区脆弱性分析框架并应用于解释社区脆弱性及其应对时,可理解为三个环节。用社区脆弱性框架分析西藏社区发展,可见其外部脆弱性与内部脆弱性叠加、累积式脆弱性与冲击式脆弱性叠加、结构性脆弱与胁迫性脆弱叠加。反脆弱性发展中,"政府服务社区"是反脆弱性社区发展的主体格局建构,"增强地域力"是反脆弱性社区发展的能力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脆弱性发展 发展陷阱 变革路径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