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基于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文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1-683,686,共4页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 在0.05mol·L^-1盐酸介质中,雷尼替丁(RNTD)经质子化的RNTD+与AuCl4^-络阴离子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RNTD+·AuCl4^-,用正辛醇5mL将其萃取入有机相。萃取液作为样品溶液注入流动注射分析仪中,由载流正辛烷载带至汇合点与由鲁米诺溶液与CTMAC的正辛烷-环乙烷溶液所组成的反胶束的纳米微反应剂混合液汇合并流入反应盘管中完成由从离子缔合物中释出的AuCl4^-与鲁米诺在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中的化学发光反应,并测得其化学发光强度,由此间接测得RNTD的含量。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与RNTD浓度在0.001~10mg·L^-1之间保持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5)为0.03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雷尼替丁的片剂和针剂,还测定了人尿及血浆中RNTD的含量。测得结果与药典法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分析 反胶束纳米微反应介质 雷尼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特性与Fe_3O_4纳米微粒制备 被引量:22
2
作者 成国祥 张仁柏 +2 位作者 万怡灶 沈锋 姚康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30,共4页
利用电导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研究了水/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异辛烷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结构和内核水的特性,并以此为微反应器,使FeCl3、FeCl2与NH4OH反应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分光... 利用电导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手段,研究了水/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异辛烷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结构和内核水的特性,并以此为微反应器,使FeCl3、FeCl2与NH4OH反应制备了Fe3O4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仪等对所得纳米微粒的特性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反应 纳米 粒制备 四氧化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特性与ZnS纳米微粒制备 被引量:48
3
作者 成国祥 沈锋 +1 位作者 姚康德 孙平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本文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水/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研究了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总体结构和内核水的特征,讨论了温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添加... 本文以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水/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导率仪、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研究了反相胶束微反应器的总体结构和内核水的特征,讨论了温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添加物对体系的影响,总结了制备纳米微粒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ZnS纳米微粒的制备,通过透射电镜和紫外光谱考察了制得的纳米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反应 内核水 纳米 硫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拟纳米微环境的反胶束法结合圆二色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华 高愈希 陶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1-135,共5页
简要阐明了构成纳米微环境的反胶束的工作原理,强调其可以模拟细胞中纳米尺度空间的特点,以三种基础蛋白质:髓磷脂蛋白、溶菌酶和细胞色素C为例,简单介绍利用圆二色技术测试它们在反胶束中的结构变化和反应动力学。
关键词 纳米环境 胶束 圆二色 蛋白质结构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微乳液法制备纳米ZnO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富荣 郭晓洁 匡亚琴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90-691,694,共3页
以CTAB/煤油/正辛醇/氨水反胶束微乳体系,采用双微乳液混合法制备了纳米ZnO,考察了CTAB和反应物浓度对ZnO粒径的影响,利用TEM、XRD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ZnO为球形六方晶体,粒径为20~70 nm,且分散性较好.
关键词 乳液 胶束 纳米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微乳液法合成纳米SrTiO_3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月峰 赖琼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5-918,F011,共5页
The precursors of SrTiO3 were prepared by inverse micell microemulsion method. SrTiO3 nano-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s at 800 ℃ in air for 4 hours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TG, SEM. ... The precursors of SrTiO3 were prepared by inverse micell microemulsion method. SrTiO3 nano-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s at 800 ℃ in air for 4 hours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TG,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herical SrTiO3 nano-particles have narrow distribution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40 nm. The surfacta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hape and size of nano-particles, and combined surfactant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single surfac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乳液法 表面活性剂 合成 纳米 钛酸锶 电子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反胶团体系在纳米超微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邵庆辉 古国榜 章莉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综述了微乳状液体系的应用现状 ,对微乳反胶团反应器的原理、形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并进一步阐述了微乳反应器在纳米超微颗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乳液 胶团 反应 纳米颗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体系中的酶催化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功 杨兴江 +2 位作者 杨子松 余列 李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047-11048,11066,共3页
反胶束是新的酶催化反应的介质工程,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的性质与在水溶液中相比有较大区别。综述了含酶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反胶束体系中影响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在反胶束体系中酶的活性及动力学特性,介绍了反胶束体系下酶催化反应... 反胶束是新的酶催化反应的介质工程,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的性质与在水溶液中相比有较大区别。综述了含酶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反胶束体系中影响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在反胶束体系中酶的活性及动力学特性,介绍了反胶束体系下酶催化反应的优点及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酶催化反应 介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辛酯衍生物载药微纳米胶束的合成及释药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美西 王艳芳 +3 位作者 陈秀琼 窦文杰 颜慧琼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80-1786,1856,共8页
为了拓宽海藻酸盐的应用范围,以1-溴辛烷为疏水改性剂,采用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制备海藻酸辛酯衍生物(OAD),通过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采用TGA、XRD、荧光光谱(FM)、表面张力(SFT)、TEM、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 为了拓宽海藻酸盐的应用范围,以1-溴辛烷为疏水改性剂,采用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制备海藻酸辛酯衍生物(OAD),通过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采用TGA、XRD、荧光光谱(FM)、表面张力(SFT)、TEM、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基侧链的接枝使OAD的分子内氢键断裂,热稳定性下降,失重率增大,同时伴随微晶结构的改变。并且海藻酸钠(SA)与OAD的临界聚集质量浓度(CAC)分别为1.09和0.34 g/L,其SFT也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步降低。相比SA,OAD胶束的水动力学粒径(dH)由446.7 nm变为342.0 nm,Zeta电位由-36.4 mV降为-39.3 mV,说明OAD具有一定的胶体界面活性。OAD胶束对负载的布洛芬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药物的释放过程属于Non-Fickian扩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海藻酸辛酯衍生物 临界聚集浓度 纳米胶束 缓释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新概念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景河 丁丽芹 +2 位作者 何力 梁生荣 付兴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9,共6页
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剂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如何形成胶... 扼要回顾了润滑油清净剂金属化工艺技术70年来的发展,简要归纳了清净剂金属化化学反应历程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清净剂金属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释了用现代纳米化学的微乳液微反应器理论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如何形成胶束的反应机理新概念;最后,据此示例提出了若干运用新概念分析清净剂金属化工艺规律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清净剂 金属化 纳米粒子 反应 乳液 胶束 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法”合成的CdS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恒达 王庆伟 +1 位作者 翟宏菊 李文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73-1577,共5页
反相胶束是指由介于油和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稳定、且均匀分散于连续油介质中的微液滴。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合成性能优良的CdS粒子。文章研究了反相胶束的W值(W=[水]/[表面活性剂])、[Cd2+]与[S2-]的比例和Cd2+和S2-离... 反相胶束是指由介于油和水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稳定、且均匀分散于连续油介质中的微液滴。它可以作为"微反应器"合成性能优良的CdS粒子。文章研究了反相胶束的W值(W=[水]/[表面活性剂])、[Cd2+]与[S2-]的比例和Cd2+和S2-离子的起始浓度对CdS纳米粒子发光特性均有明显影响。回流处理可以对CdS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修饰,可以使CdS粒子的缺陷发光减弱并消失而显著增强激子发射,同时可增大粒径使激子发射峰位红移,体现了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所得材料的室温最大荧光量子效率高达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颗粒 胶团 反应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海霞 曹劲松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3,共4页
综述了反胶束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离蛋白质和氨基酸,反胶束体系还可以作为酶催化反应介质,具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胶束萃取技术 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 工业应用前景 胶束体系 反应介质 氨基酸 蛋白质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法制备CdS半导体纳米粒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恒达 徐占林 +1 位作者 翟宏菊 李文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0-1042,共3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水/CTAB/正己醇/正庚烷的四元反相胶束体系,利用该体系制备了尺寸可控、均一、单分散的半导体CdS纳米材料,其中反相胶束体系被认为是一个"微反应器"。...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水/CTAB/正己醇/正庚烷的四元反相胶束体系,利用该体系制备了尺寸可控、均一、单分散的半导体CdS纳米材料,其中反相胶束体系被认为是一个"微反应器"。获得了一个CdS纳米微粒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研究CTAB四元反相胶团体系的成相区域、稳定性、微液滴大小和尺寸分布和胶团组成,得出了反相胶团组成与胶团中微液滴大小的关系,采用TEM、XRD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CdS纳米颗粒进行了性能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颗粒 胶团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en-60+Span-80/异戊醇/环己烷微乳液法制备纳米F_e3O_4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红丽 琚行松 底兰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5,共3页
采用W/O型Tween-60+Span-80/异戊醇/环己烷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合成纳米磁性Fe3O4粒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粒子磁化率均随着反应温度、pH、铁离子的浓度比例ω(=[Fe2+]/[Fe3+])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优的制备条件为反应... 采用W/O型Tween-60+Span-80/异戊醇/环己烷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合成纳米磁性Fe3O4粒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粒子磁化率均随着反应温度、pH、铁离子的浓度比例ω(=[Fe2+]/[Fe3+])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优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30℃、ω=1.2:2、pH=11。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AFM图片表明所得纳米Fe3O4为均匀分散的球形微粒,平均粒径为7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乳液 纳米FE3O4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福全 王航 +2 位作者 韩雁明 储富祥 吴义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0-175,共6页
在植物纤维原料中,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结构复杂且不同类型木质素结构性能差异,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废料或低价值副产品。微纳米木质素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发展方向,可为木质素产品高值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木质... 在植物纤维原料中,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结构复杂且不同类型木质素结构性能差异,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废料或低价值副产品。微纳米木质素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发展方向,可为木质素产品高值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木质素微纳米球是一种具有规整结构的微纳米木质素,其自组装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反溶剂法、气溶胶的流式反应器法和界面细乳液聚合法。利用四氢呋喃、二氧六环和乙醇等溶剂对木质素或化学修饰木质素进行溶解,然后滴加反溶剂去离子水可获得木质素微纳米球,然而溶剂-反溶剂法获得的木质素微纳米球悬浮液在干燥过程中存在微纳米球团聚问题;气溶胶的流式反应器法能将木质素溶液直接雾化自组装成气溶胶;界面细乳液聚合法可使木质素分子在非共价自组装形成微纳米球基础上实现共价键结合。相比实心微纳米球,中空微纳米球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木质素微纳米球当前主要应用于药物载体、紫外防护和纳米填料等方面。采用木质素包载疏水药物,能提高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实现可控释放,延长作用时间,降低毒副作用;将木质素微纳米球用于光敏性农药的包载,能使其具有可控释放和抗光降解功效;将木质素微纳米球对酶进行包载,能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通过调控木质素自组装过程,可使其微纳米球具有相对亲水或疏水外表面,使微纳米球与相应亲水或疏水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时具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此外,木质素微纳米球亦可用于吸附材料、聚集诱导发光纳米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方面。目前,木质素微纳米球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简单可行的可控构筑方法及其高值化应用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界面细乳液聚合法能使木质素分子自组装过程中实现非共价键和共价键协同作用,且通过该方法可获得中空木质素微纳米球,为新型中空结构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开发提供了新方向;木质素具有自发荧光特性,且自组装制备微纳米球过程中木质素分子会产生J-聚集增强其荧光强度,为新型木质素基发光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纳米 自组装 溶剂-溶剂 气溶胶的流式反应 界面细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芝华 李珺杰 林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4-1789,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紫外-可见光辐照辅助,在反胶束体系中一步双原位合成银/聚苯胺(Ag/PANI)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X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四探针仪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此外,...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紫外-可见光辐照辅助,在反胶束体系中一步双原位合成银/聚苯胺(Ag/PANI)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X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四探针仪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此外,还考察不同苯胺与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比(n(An)/n(AgNO3))及水乳比W0对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SDS反胶束体系中,紫外光可在还原银离子的同时引发苯胺聚合,形成聚苯胺包覆银纳米复合粒子;n(An)/n(AgNO3)及水乳比的增大对复合粒子的粒径有增大的影响;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较PANI有很大提高,并且随着n(An)/n(AgNO3)的减小而先增大后减小,当n(An)/n(AgNO3)=1/2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50.24 S/cm;随着水乳比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W0=22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95.89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 AG 胶束 乳液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PAA两嵌段共聚物组装行为的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17
作者 温丽 林群芳 +1 位作者 谭李炼 周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的胶束化行为,探讨了胶束对A gNO3的增溶作用以及胶束内A gNO3的还原反应。结果表明:PS-b-PAA在二甲苯中可以形成直径在40 nm^100 nm之间的胶束;PS-b-PAA胶束对A gNO3具有明显的增... 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的胶束化行为,探讨了胶束对A gNO3的增溶作用以及胶束内A gNO3的还原反应。结果表明:PS-b-PAA在二甲苯中可以形成直径在40 nm^100 nm之间的胶束;PS-b-PAA胶束对A gNO3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但胶束溶液对A gNO3的溶解能力较弱,络合银的羧酸基团占总羧酸基团的7.4%。还原剂的用量及胶束内A gNO3的渗入量是影响胶束内银纳米粒子生成及形态的重要因素,随着还原剂加入量的增多,胶束中生成的银粒子尺寸减小,每个胶束中出现多个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 组装行为 胶束 反应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维硫化镍纳米晶的湿化学制备方法
18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3,共1页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维硫化镍纳米晶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以油包水型微乳液为反应介质,以无机镍盐、二硫化碳、尿素为反应物,在反应釜中直接水热处理合成硫化镍一维纳米针、管或二维纳米薄层片晶。油包水型微乳液为“十六烷基...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维硫化镍纳米晶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以油包水型微乳液为反应介质,以无机镍盐、二硫化碳、尿素为反应物,在反应釜中直接水热处理合成硫化镍一维纳米针、管或二维纳米薄层片晶。油包水型微乳液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戍醇/正已烷/水”和“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异丙醇/环已烷/水”两种体系。水热在120~200℃下处理5~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制备方法 硫化镍 纳米 低维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油包水型 反应介质 主要特征 二硫化碳 水热处理 乳液 反应 反应 曲拉通 正已烷 环已烷 异丙醇 镍盐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言
19
作者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0-1120,共1页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分离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材料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特殊结构、高分离效能或高选择性的新型固定相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分离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材料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特殊结构、高分离效能或高选择性的新型固定相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科学 研究与开发 流动相 亲水性物质 纳米技术 柱效 分离介质 复杂基质 反应 周期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