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DMC/C11AM疏水缔合聚两性电解质的合成、表征与溶液性质 被引量:11
1
作者 安会勇 宋春雷 +3 位作者 徐昆 李文波 刘畅 王丕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08-2312,共5页
通过Ritter反应合成弱阴离子型疏水单体丙烯酰胺基十一烷基酸(C11AM).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基十一烷基酸(C11AM)为原料,在水介质中合成新型疏水缔合聚两性电解质AM/DMC/C11AM.利用1H NMR确证了... 通过Ritter反应合成弱阴离子型疏水单体丙烯酰胺基十一烷基酸(C11AM).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基十一烷基酸(C11AM)为原料,在水介质中合成新型疏水缔合聚两性电解质AM/DMC/C11AM.利用1H NMR确证了疏水单体和共聚产物的分子结构.流变性和芘荧光探针的研究结果表明,AM/DMC/C11AM系列疏水缔合聚两性电解质由于兼具疏水缔合性质和反聚电解质效应,使其具有较好的耐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疏水单体 疏水缔合两性电解质 疏水缔合 反聚电解质效应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盐浓度敏感性两性聚电解质微球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媛 宁志刚 +4 位作者 宋春雷 李洋 张文德 安会勇 王丕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8,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在乙醇介质中制备出对pH值、盐浓度双敏感的两性聚电解质微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IR)方法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电解质微球在不...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在乙醇介质中制备出对pH值、盐浓度双敏感的两性聚电解质微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IR)方法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电解质微球在不同pH值溶液及NaCl、CaCl2盐溶液中粒径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步中反应制备的微球粒径为1 177 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81;相比第一步反应制备的微球(d=764 nm;PDI=0.069)其粒径明显增大,PDI数值略有增加。当溶液pH<4.3时,微球的粒径随溶液pH值的减小而逐渐增加;当pH>4.3时,微球的粒径随溶液pH值的变大逐渐增加;pH=4.3时,微球的粒径具有最小值。盐溶液的pH值接近等电点时,在单价态NaCl溶液中,两性聚电解质微球表现出典型反聚电解质效应;而在多价态CaCl2溶液中,其粒径先增长再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性 盐浓度响应性 两性电解质 反聚电解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P(AM-DMAPAAS)的盐溶液性质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伟 毛程 +3 位作者 韦兆水 李明 于涛 曲广淼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将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胺(DMAPAA)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下反应20 h,合成了3-(丙烯酰胺丙基二甲胺基)丙磺酸盐(DMAPAA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A... 将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胺(DMAPAA)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下反应20 h,合成了3-(丙烯酰胺丙基二甲胺基)丙磺酸盐(DMAPAA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AAS);对该两性离子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溶解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在NaCl溶液中的粘度比在纯水中的大,在Mg2+和Ca2+盐溶液中的粘度更大,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升高相同温度,两性离子共聚物的粘度保留率是普通聚丙烯酰胺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合物 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两性共聚物的表征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韩玉贵 王秋霞 +2 位作者 宋新旺 祝仰文 刘坤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7-512,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两性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两性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乌氏黏度计对其溶解性及溶液的黏度进行了测定。表征结果显示,对于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FTIR谱图中1187cm-1处出现明显的SO3-的特征吸收峰,AM与DMPS的质量比与原料配比基本吻合,在低于300℃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中DMPS含量越高,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差;随外加盐浓度的增大,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的溶解性变好、特性黏数和比浓黏度增大,具有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乳液 两性合物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 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 反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盐响应型两性离子聚合物的饱和盐水钻井液 被引量:23
5
作者 蒋官澄 贺垠博 +2 位作者 崔物格 杨丽丽 叶晨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5-390,共6页
基于带有等量阴、阳离子电荷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特殊的反聚电解质效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分别研制了高分子量低离子度(HvL)与低分子量高离子度(LvH)两种盐响应型两性离子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与流变性测试分别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与... 基于带有等量阴、阳离子电荷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特殊的反聚电解质效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分别研制了高分子量低离子度(HvL)与低分子量高离子度(LvH)两种盐响应型两性离子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与流变性测试分别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与盐响应特性。利用饱和盐膨润土基浆对HvL与LvH进行了单剂评价,并考察了两者配比对基浆表观黏度与滤失量的影响,发现HvL具有更有效的降滤失作用而LvH更利于保持低黏度。以HvL、LvH为核心研制了一种配方简单的饱和盐水钻井液,研究表明,盐响应型聚合物的性能优于钻井液常用的两种抗盐聚合物AM-AMPS阴离子共聚物与AM-AMPS-DMDAAC两性离子共聚物;研制的钻井液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与抗膨润土、泥页岩屑污染的性能,并有一定的抗CaCl2能力;盐响应型聚合物也适用于饱和KCl钻井液,普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响应性 反聚电解质效应 两性离子合物 饱和盐水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盐溶液性质 被引量:5
6
作者 毛程 丁伟 +1 位作者 于涛 曲广淼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5期5-8,95,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DM)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下反应20 h,合成了2-(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胺基)磺酸盐(DMAP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 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DM)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下反应20 h,合成了2-(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胺基)磺酸盐(DMAP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S)。对该两性离子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乌氏黏度计以及布氏黏度计对该聚合物的溶解性以及其盐溶液黏度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盐溶液中的黏度比在纯水中的大,并且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聚合物特性黏数也随之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且该共聚物在Mg2+、Ca2+盐溶液中的黏度相对于普通聚电解质更大;升高相同温度,两性共聚物的黏度保留率是普通聚丙烯酰胺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合物 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共聚物AM/DAC/AMPS的合成、表征与溶液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安会勇 张春静 宋春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以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DAC/AMPS系列两性共聚物(简称AMACAS系列)。对共聚产物进...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以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DAC/AMPS系列两性共聚物(简称AMACAS系列)。对共聚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与投料比相近。对两性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电荷密度适当且阴、阳离子比例接近1的两性聚合物(AMACAS-5-5)溶液粘度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高温老化后粘度保留率达45.6%,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耐盐、抗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共 反聚电解质效应 耐盐 抗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瓜尔胶衍生物溶液的流变特征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建芳 张黎明 Perter S.Hui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借助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一种两性瓜尔胶衍生物(E-AMPHO-S)溶液的流变特征,考察了衍生物浓度、外加盐和温度对E-AMPHO-S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实验条件下,E-AMPHO-S溶液呈非牛顿流体特征,具有剪切变稀特性;随改性瓜尔胶浓度增大,E-AMP... 借助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一种两性瓜尔胶衍生物(E-AMPHO-S)溶液的流变特征,考察了衍生物浓度、外加盐和温度对E-AMPHO-S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实验条件下,E-AMPHO-S溶液呈非牛顿流体特征,具有剪切变稀特性;随改性瓜尔胶浓度增大,E-AMPHO-S溶液具有增强的触变性质;在一定浓度盐溶液中,E-AMPHO-S可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粘性行为;E-AMPHO-S溶液的零切粘度可由Spencer-Dillon方程外推得出,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服从Arrhenius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瓜尔胶衍生物 增稠剂 流变性能 假塑性流体 触变性 反聚电解质溶液行为 零切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瓜尔胶及其水溶液的流变特征
9
作者 朱海林 胡志勇 熊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96-499,共4页
采用一步法合成新型两性离子瓜尔胶(ZGG),研究了ZGG水溶液的流变特征,并考察浓度、外加盐等对ZGG水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G水溶液的比浓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ZGG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的黏性行为... 采用一步法合成新型两性离子瓜尔胶(ZGG),研究了ZGG水溶液的流变特征,并考察浓度、外加盐等对ZGG水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G水溶液的比浓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ZGG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的黏性行为;ZGG水溶液呈假塑性流体特征,具有剪切变稀特性,并具有较强的触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瓜尔胶 合成 反聚电解质溶液 流变性能 假塑性流体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t-g-AA-DMAPAA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在盐水中的溶胀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梓民 石海信 +3 位作者 王爱荣 爨珊珊 何强 王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3,189,共5页
以木薯淀粉(CSt)、丙烯酸(AA)和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DMAPAA)为主要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CSt-g-AA-DMAPAA吸水树脂。使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红外同步分析(TGA-DTG-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评价了样品在纯... 以木薯淀粉(CSt)、丙烯酸(AA)和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DMAPAA)为主要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CSt-g-AA-DMAPAA吸水树脂。使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红外同步分析(TGA-DTG-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评价了样品在纯水和不同浓度NaCl、CaCl_(2)或AlCl_(3)盐水中的溶胀性能并分析溶胀动力学。结果表明:样品在20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CSt从结晶态转变为无定型;样品在纯水中的溶胀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浓度5%的NaCl、CaCl_(2)或AlCl_(3)盐水中,溶胀倍率分别为18.09g/g、18.25g/g或19.24g/g;样品在超高浓度盐水中不聚沉,表现出良好的耐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吸水树脂 丙烯酸 反聚电解质效应 两性离子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