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格化、反类型与“生活流”——论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的艺术创新与文化记忆
1
作者 苏涛 袁旭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63-70,共8页
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创作者以高度风格化的方式对原著进行了新的阐释,导演张大磊采用长镜头呈现日常生活,通过视点、镜头调度及色彩、音乐等手段,呈现了一段“生活流”。创作者突破了固有的悬疑类型范式,并以... 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创作者以高度风格化的方式对原著进行了新的阐释,导演张大磊采用长镜头呈现日常生活,通过视点、镜头调度及色彩、音乐等手段,呈现了一段“生活流”。创作者突破了固有的悬疑类型范式,并以悬疑的日常化、风格化推进叙事、观照人性。该剧对原著小说主题及主要人物命运的改写,体现了创作者对文学、电视剧两种媒介差异的精准把握,表现出不同于原著的艺术风格和生命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编 《平原上的摩西》 “生活流” 反类型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善神话电影的类型与反类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乌尔善深谙商业化美学策略,并且认同电影的拍摄不能违背观众的快感与道德平衡。在其神话电影中,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形象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显示出乌尔善自觉的类型化美学追求。同时,乌尔善的神话电影又展现... 乌尔善深谙商业化美学策略,并且认同电影的拍摄不能违背观众的快感与道德平衡。在其神话电影中,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形象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显示出乌尔善自觉的类型化美学追求。同时,乌尔善的神话电影又展现出反类型的一面,如打破系统,为叙事加入不确定性;弱化人与妖的对立,世俗伦理暧昧化;舍掉了大量传统神话类型片中的商业元素,增加了电影的叙事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善 神话电影 类型 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耳悬疑小说的反类型叙事研究
3
作者 周羽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8期54-56,72,共4页
田耳的悬疑小说以其创新性突破了传统悬疑小说的框架,展现反类型化特征。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并置、缓慢叙事节奏以及生活化场景描写,洞悉人物心理,展现社会现实。其作品常以宿命感和开放式结局引发读者深思,小说内容雅俗兼具。同时,反类... 田耳的悬疑小说以其创新性突破了传统悬疑小说的框架,展现反类型化特征。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并置、缓慢叙事节奏以及生活化场景描写,洞悉人物心理,展现社会现实。其作品常以宿命感和开放式结局引发读者深思,小说内容雅俗兼具。同时,反类型化悬疑小说也在形成新的悬疑小说类型,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耳 悬疑小说 反类型 叙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好奇害死猫》中的类型和反类型元素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2-34,共3页
在类型片未成规模的中国当下的电影环境中,《好奇害死猫》是比较典型的类型片创作,在人物、环境、结构,以及符号系统等方面,都严谨地遵循了类型片的创作规律,但除此之外,本片的创作者在某些环节上,还表现出了含蓄的、耐人寻味的反类型倾... 在类型片未成规模的中国当下的电影环境中,《好奇害死猫》是比较典型的类型片创作,在人物、环境、结构,以及符号系统等方面,都严谨地遵循了类型片的创作规律,但除此之外,本片的创作者在某些环节上,还表现出了含蓄的、耐人寻味的反类型倾向,从而体现出其对复杂主题的潜在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反类型 符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犯罪电影反类型的人物和叙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9-81,共3页
21世纪以来,韩国犯罪电影一边在汲取着好莱坞与中国香港犯罪电影的类型经验,一边打破千篇一律的类型模式进行本土化的特色改写,通过对犯罪电影中人物形象、叙事策略进行反类型的创作,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创建了独属于韩国犯... 21世纪以来,韩国犯罪电影一边在汲取着好莱坞与中国香港犯罪电影的类型经验,一边打破千篇一律的类型模式进行本土化的特色改写,通过对犯罪电影中人物形象、叙事策略进行反类型的创作,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创建了独属于韩国犯罪电影的类型模式。影片中通过融入复杂人性的思辨和社会正义的缺失来进行现实表达,辐射出底层人民的生存境遇、价值追求及其民族内涵,也为韩国犯罪电影自身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犯罪题材 反类型 现实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类型片《警戒结束》的艺术特征
6
作者 杜寒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电影《警戒结束》是一部反类型片,不同于其他警匪电影,该片并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警匪故事,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线索,而是融入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用崭新的视角展现了美国街头巡警的工作和生活。《警戒结束》又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主... 电影《警戒结束》是一部反类型片,不同于其他警匪电影,该片并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警匪故事,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线索,而是融入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用崭新的视角展现了美国街头巡警的工作和生活。《警戒结束》又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主旋律电影,塑造了街头巡警平凡质朴的英雄形象之外,也将美国文化和主流意识融入其中。本文通过分析该片的暴力美学、平凡英雄人物以及"搬演"意识下的电影语言,进一步解读该片的创作方式和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戒结束》 主旋律 反类型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与反类型——21世纪中国谍战片创作的双重图景
7
作者 赵晓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2-86,共5页
谍战片于中国电影而言,有着较为悠久的创作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谍战电影,呈现出类型与反类型的双重创作图景。一方面,关乎个体与家国两种维度的谍战叙事,从分化走向共构,即个体情感被整合进时代的宏大叙事体系。在这一演变过程中... 谍战片于中国电影而言,有着较为悠久的创作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谍战电影,呈现出类型与反类型的双重创作图景。一方面,关乎个体与家国两种维度的谍战叙事,从分化走向共构,即个体情感被整合进时代的宏大叙事体系。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家国意识、传奇影像等各种元素得以重新整合。另一方面,小众或曰实验性的艺术电影对谍战题材,亦有持续性的创作介入,谍战片原有的类型边界与定义,被不断的延展、拓宽、突破,甚至彻底翻转,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谍战片的类型标准,并丰富了其艺术表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谍战片 新主流电影 类型实践 反类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意”的阿利坎特国家韵律体操赛训中心——解读反类型体育建筑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莹峰 《中外建筑》 2006年第5期13-18,共6页
已逝的加泰隆尼亚建筑师恩里克·米拉耶斯(下称米氏)是一位活跃在20世纪末世界建筑舞台上的新象征派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充满着丰富的象征语言,也为我们留下了20世纪现代建筑中反理性主义一支的一道线索,阿利坎特韵律体操赛训中心这... 已逝的加泰隆尼亚建筑师恩里克·米拉耶斯(下称米氏)是一位活跃在20世纪末世界建筑舞台上的新象征派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充满着丰富的象征语言,也为我们留下了20世纪现代建筑中反理性主义一支的一道线索,阿利坎特韵律体操赛训中心这一作品是他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个代表作,本文介绍米氏通过一种“反类型”的写意型设计手法,传达他的反理性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利坎特 韵律体操 写意 反类型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类型、超类型与反类型:当下国产青春电影的类型发展态势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林玉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6期15-22,共8页
在一个年轻观众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青春"作为一种类型思维被广泛采纳,几乎所有类型电影都试图在各自的框架内与"青春"对话。作为类型的国产青春片尚处在形成之中,它广泛借鉴其他类型的表现手法,试图勾连观众以... 在一个年轻观众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青春"作为一种类型思维被广泛采纳,几乎所有类型电影都试图在各自的框架内与"青春"对话。作为类型的国产青春片尚处在形成之中,它广泛借鉴其他类型的表现手法,试图勾连观众以往的类型观影经验,努力溢出"青春"的拘囿,进入主流文化的界域。得益于年轻观众对类型创新的包容度较强,青春片成为跨类型实验的演练场,近年来国产青春亚类型十分活跃,这类影片尚未形成类型成规,还有长足的类型发展空间。相比美国青春片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走过了效仿其他类型以及自我复制的历程,转而向有深度的超类型青春片迈进,国产青春片在迅速走过了短平快的发展阶段后,也开始尝试深度模式,出现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具有超类型与反类型特质的青春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青春电影 类型 类型 反类型 元青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类型化的类型创作:曹保平电影中的警察形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名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2-85,共4页
作为在主流商业类型体系创作内颇具个人化风格的导演,曹保平在其导演的一系列犯罪片中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警察形象,或粗粝,或邪魅,或土里土气。不管出场时间长短,不管在叙事链条中参与度大小,这些警察形象都成为曹保平电影显著的标... 作为在主流商业类型体系创作内颇具个人化风格的导演,曹保平在其导演的一系列犯罪片中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警察形象,或粗粝,或邪魅,或土里土气。不管出场时间长短,不管在叙事链条中参与度大小,这些警察形象都成为曹保平电影显著的标签之一。除了完美契合影片的基调,这些形象的去符号化意味,叙事进程中有意无意的缺席,以及尽在掌握的终极审判,都以一种反类型化的方式完成了类型化的独特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 警察形象 反类型 类型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类型叙事看达米恩·查泽雷的作者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0,共5页
达米恩·查泽雷是好莱坞新晋蹿红的新锐编剧及导演,他凭《爆裂鼓手》《爱乐之城》和《登月第一人》三部作品,频繁入围近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并在2017年斩获了第89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通过对其三部代表作的分析,笔者对达米... 达米恩·查泽雷是好莱坞新晋蹿红的新锐编剧及导演,他凭《爆裂鼓手》《爱乐之城》和《登月第一人》三部作品,频繁入围近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并在2017年斩获了第89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通过对其三部代表作的分析,笔者对达米恩·查泽雷独树一帜的反类型叙事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剖析,归纳出其具备作者性的“追求从艺至境不惜一切”的一贯表达,并进一步关注作为作者的达米恩·查泽雷是如何平衡着表达与呈现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抵达具备个人风格性的自洽与调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类型 叙事策略 作者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迷失Z城》看好莱坞冒险片的反类型特征与冒险精神的表达
12
作者 陆天怡 徐明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6期95-96,共2页
2017年6月2日上映的传记动作冒险片《迷失Z城》,无论在外在的反类型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以及当时政治历史背景的展现上都是极其精细考究的,可以说是去年最被低估的电影。该片以反冒险片的形式,颂扬真正的冒险精神。下面将试图从一是视听... 2017年6月2日上映的传记动作冒险片《迷失Z城》,无论在外在的反类型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以及当时政治历史背景的展现上都是极其精细考究的,可以说是去年最被低估的电影。该片以反冒险片的形式,颂扬真正的冒险精神。下面将试图从一是视听语言的呈现,二是叙事层面的表达来探讨《迷失Z城》的反类型特征以及其中冒险精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类型 迷失Z城 视听语言 冒险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谈《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反类型”特征
13
作者 张瑞雪 《艺术科技》 2014年第3期123-123,共1页
许鞍华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干将,其作品量之多、类型之丰富使她多次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摘得桂冠。而家庭伦理片作为香港电影史中相当重要的一种类型片,从早期的陶秦、秦剑到新浪潮时期的方育平、许鞍华,在时代的变迁中家庭伦理片的创... 许鞍华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干将,其作品量之多、类型之丰富使她多次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摘得桂冠。而家庭伦理片作为香港电影史中相当重要的一种类型片,从早期的陶秦、秦剑到新浪潮时期的方育平、许鞍华,在时代的变迁中家庭伦理片的创作风格也随之变化。本论文通过许鞍华在2008年导演的家庭伦理片《天水围的日与夜》中淡化的人物性格和"反传统"的人物关系来谈论新世纪香港家庭伦理片的反类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家庭伦理片 许鞍华 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偶像剧的类型化与反类型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泽华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9期163-166,共4页
偶像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类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出现了一套类型化的剧情模式、人物设定、拍摄手段。本文主要从编剧视角出发,着眼于现代偶像剧,以《你是我的荣耀》《流行花园》等为例,浅析偶像剧的类型化与近些年来偶像剧的反类... 偶像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类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出现了一套类型化的剧情模式、人物设定、拍摄手段。本文主要从编剧视角出发,着眼于现代偶像剧,以《你是我的荣耀》《流行花园》等为例,浅析偶像剧的类型化与近些年来偶像剧的反类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剧 类型 反类型 现代偶像剧 《你是我的荣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社会》:类读港产犯罪片反类型特征
15
作者 张广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60,共3页
《黑社会》作为银河映像犯罪电影中的里程碑之作,更是反类型犯罪片中的集大成者,国际国内获奖极多,口碑更是一时无两。从中所呈现的港产犯罪电影中的种种反类型特征无一不是戏谑经典范式之所在,影片在承袭致敬以往港产犯罪电影类型套路... 《黑社会》作为银河映像犯罪电影中的里程碑之作,更是反类型犯罪片中的集大成者,国际国内获奖极多,口碑更是一时无两。从中所呈现的港产犯罪电影中的种种反类型特征无一不是戏谑经典范式之所在,影片在承袭致敬以往港产犯罪电影类型套路的同时,还融入了自我独到的社会体察,更是鲜有地将视角完全进驻到现代香港黑社会的选举体制,以期展现香港时年更为真实贴切的地下场景。本文以《黑社会》影片中独有的类型元素来类读"银河映像"港产犯罪电影的反类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 港产犯罪电影 反类型 以小见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与反类型:科幻电影的中国式书写
16
作者 王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4-77,共4页
在走过“前类型”时代后,国产科幻电影吸收外部经验,并充分考虑了本土文化背景与电影人个人表达欲望,如今已在创作上形成了类型与反类型并存的图景。从大部分国产科幻片的快感导向叙事,影像修辞与奇观打造,以及对各类型元素的纯熟运用... 在走过“前类型”时代后,国产科幻电影吸收外部经验,并充分考虑了本土文化背景与电影人个人表达欲望,如今已在创作上形成了类型与反类型并存的图景。从大部分国产科幻片的快感导向叙事,影像修辞与奇观打造,以及对各类型元素的纯熟运用中不难看出电影人的类型化追求。与此同时,电影人又争取着更为高级或另类的表达,不断对科幻电影进行“破格”。这种类型与反类型的对立、共生与互渗,共同成就了科幻电影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反类型 国产科幻电影 中国式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电影《第三度嫌疑人》的反类型研究
17
作者 喜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凭借着《无人知晓》而在日本影坛声名鹊起,被认为是日本新时代代表人物的是枝裕和,一直不断通过家庭题材影片确立自己的影像风格,早已被视为侯孝贤的台湾写实主义和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的家庭伦理片的继承者。而其新作《第三度嫌疑... 凭借着《无人知晓》而在日本影坛声名鹊起,被认为是日本新时代代表人物的是枝裕和,一直不断通过家庭题材影片确立自己的影像风格,早已被视为侯孝贤的台湾写实主义和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的家庭伦理片的继承者。而其新作《第三度嫌疑人》则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悬疑题材,让人看到了是枝裕和似乎对转型有所期待。但不难发现,《第三度嫌疑人》绝非典型的悬疑类型片,在电影中,是枝裕和甚至有意进行了反类型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 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电影的反类型特征与跨文化传播路径
18
作者 陈晓 凌敏洋 《艺苑》 2023年第5期13-18,共6页
地方电影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生产出的符合大中华价值观的电影。反类型电影是针对类型电影进行的改写与重构,它在类型电影的创作前提下,加入了反常规的叙事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地方电影中反类型特征,并说明这些... 地方电影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生产出的符合大中华价值观的电影。反类型电影是针对类型电影进行的改写与重构,它在类型电影的创作前提下,加入了反常规的叙事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地方电影中反类型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在电影国际市场传播中的作用。中国地方电影反类型特征在题材方面表现为以地方空间作为主体场景,在叙事方面表现为多种叙事模式并存的情节创作方法,在人物方面表现为打造携带地方基因的鲜活人物,在思想方面表现为呈现地方文化及其精神气质的主题。通过题材创新、关注少数群体、揭示社会问题、展现本土文化价值、融合多元文化等方式,中国地方电影将进一步提升与世界电影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地方电影 反类型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架空历史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的反类型化书写
19
作者 蒋卡春 蔡爱国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9-54,共6页
《长安十二时辰》作为一本架空历史小说,在表现出架空历史小说类型化特点的同时又带有反类型的倾向,具体表现在“架空叙事与思辨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叙事模式”“‘主角光环’与悲剧色彩相交织的人物建构方式”“民间立场与精英立场相结合... 《长安十二时辰》作为一本架空历史小说,在表现出架空历史小说类型化特点的同时又带有反类型的倾向,具体表现在“架空叙事与思辨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叙事模式”“‘主角光环’与悲剧色彩相交织的人物建构方式”“民间立场与精英立场相结合的思想价值取向”等3个方面。文章以《长安十二时辰》为观照,认为对架空历史小说中典型元素的合理运用,以及对传统历史小说中优秀元素与思想价值的巧妙融合,或许是实现架空历史小说的经典化转向与经典文本的大众化阅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十二时辰》 架空历史小说 反类型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与反类型:怪异黑色喜剧《寄生虫》剧本解析
20
作者 王慧敏 张娟 《影视制作》 2020年第12期72-75,共4页
《寄生虫》在保持类型化叙事的前提下,具有反类型的"作者电影"特征。本文主要从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两个方面分析影片的类型化叙事与反类型化叙事,同时分析了影片在这两方面创作的突破与瓶颈。
关键词 《寄生虫》 反类型 类型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