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德民 赵国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774-776,共3页
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K)对于胶团各种性质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已有不少方法用于K值的测定,其中以离子选择电极法最为方便,且此法赋予K值的含义也与热力学要求相同。但据我们所知,不同文献的具体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各有不足。如... 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K)对于胶团各种性质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已有不少方法用于K值的测定,其中以离子选择电极法最为方便,且此法赋予K值的含义也与热力学要求相同。但据我们所知,不同文献的具体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各有不足。如文献中假定CMC后活度系数不变;文献要求溶液浓度必须远大于CMC而忽略胶团形变对K的影响以及大量存在的胶团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本文报道我们的改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团 表面活性剂 反离子结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F和电导率法对SDS胶束体系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建晓 王栋 +1 位作者 周集体 郑攀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1-666,共6页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进而获得了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实验数据表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Kass降低,反离子与胶束表面的结合逐渐弱化,在289~328K测量了SDS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Cmc值,发现随温度的变化Cmc曲线存在一个最低点.由Cmc与温度T的关系,计算了胶束化热力学参数△micG^0、△micH^0和△micS^0.结果表明,△micG^0在整个实验范围内均为负值,胶束化过程可以自发进行;△micH^0的值相对于T△micS^0小很多,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以上特征参数的确定,可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各种应用以及处理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 EMF 临界胶束浓 反离子结合度 电导率 胶束化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BS胶束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琼 王栋 卜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80,共4页
文章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研究对象,在(25±0.02)℃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不同浓度的电动势(EMF),求出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得出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在25~50℃范围内,每隔5℃电导率随温度的变... 文章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研究对象,在(25±0.02)℃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不同浓度的电动势(EMF),求出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得出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在25~50℃范围内,每隔5℃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求出对应温度下的cmc及其相应的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胶束化可以自发进行;焓变为正值,胶束化过程吸热,且属于熵驱动过程,有18.67%的T△micS0增加对胶束稳定性增加有贡献,以上特征参数的确定,可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各种应用以及处理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BS EMF 临界胶束浓 反离子结合度 电导率 胶束化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状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燕 顾大明 +5 位作者 刘国宇 杨刚 赵秀丽 陈成 李睿 徐克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4-88,99,共6页
为研究枝状连接基对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Br2),其中n=10,12,14.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 为研究枝状连接基对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Br2),其中n=10,12,14.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计算25℃时胶束形成的各项性能参数:临界胶束浓度(ccmc)、表面饱和吸附量(Γcmc)、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最小横截面积(Amin)、效率因子(pC20)和表面压(πcmc)等.结果表明,不同链长的3种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所有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ΔGm)均为负值,说明常温常压下胶束的形成是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电导法 胶束反离子结合度 胶束形成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