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冷反硝化聚磷菌筛选及其养殖尾水处理应用
1
作者 黄秋溶 刘勇 +1 位作者 江兴龙 杨若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3-1635,共13页
为解决低水温条件下的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除磷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嗜冷反硝化聚磷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鳗鲡养殖尾水中的应用。通过平板培养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从鳗鲡养殖池底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嗜冷反硝化聚磷功能的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 为解决低水温条件下的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除磷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嗜冷反硝化聚磷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鳗鲡养殖尾水中的应用。通过平板培养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从鳗鲡养殖池底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嗜冷反硝化聚磷功能的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PL^(-1)菌株,其是一种γ溶血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对菌株去除总磷和硝酸盐氮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乙酸钠为碳源、水温为15.9℃、pH为6.52、接种量为1.64%、C/N为5.19、振荡速度为100 r·min-1的条件下氮、磷处理效果最佳,总磷和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86.07%和50.66%;在美洲鳗鲡养殖尾水处理的应用中,在平均水温10℃、水力停留时间2.1 d的条件下PL^(-1)菌株的总磷和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76.12%和46.50%。研究表明,该菌株有良好的嗜冷反硝化降磷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冷 硝化 鳗鲡养殖尾水 硝酸盐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好氧反硝化聚磷气单胞菌D8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爽 袁野 +3 位作者 周佳 赵帅 赵雷真 屈建航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2,共6页
分离筛选高效好氧反硝化聚磷细菌,探究氮代谢途径,优化最佳脱氮除磷条件,为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提供菌种资源及技术参考。基于BTB鉴别培养基以稀释涂布法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高效反硝化聚磷细菌,结合形态观察和16S r RNA基因系... 分离筛选高效好氧反硝化聚磷细菌,探究氮代谢途径,优化最佳脱氮除磷条件,为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提供菌种资源及技术参考。基于BTB鉴别培养基以稀释涂布法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高效反硝化聚磷细菌,结合形态观察和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完成种属鉴定;通过中间代谢产物检测和氮平衡分析探究脱氮途径;单因素实验法优化菌株的脱氮除磷条件。分离筛选到高效反硝化聚磷细菌D8,鉴定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在富氮富磷培养基中24 h时PO_(4)^(3-)-P、NO_(3)^(-)-N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2.24%和87.20%;菌株D8具有氨同化、硝酸盐还原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三种复合氮代谢途径;最佳脱氮除磷条件为Na Ac为碳源、C/N为9、p H 7.0~9.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硝化 脱氮 除磷 脱氮途径 气单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除磷系统菌群及N_(2)O积累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苗志加 安贺銮 +5 位作者 薛世玉 宋学强 刘鹏 文超 云玉攀 赵志瑞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2,I0007,共10页
反硝化除磷(DPR)工艺可充分利用原水碳源、降低污泥产量,广泛适用于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深度脱氮除磷,但其运行过程中常存在N_(2)O积累问题,在当今“双碳”背景下,强温室气体N_(2)O的积累及排放不容忽视。通过文献分析和整理,归纳了DP... 反硝化除磷(DPR)工艺可充分利用原水碳源、降低污泥产量,广泛适用于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深度脱氮除磷,但其运行过程中常存在N_(2)O积累问题,在当今“双碳”背景下,强温室气体N_(2)O的积累及排放不容忽视。通过文献分析和整理,归纳了DPR工艺中功能性微生物(反硝化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糖菌)的菌群种类、各分支的培养条件及对电子受体的利用能力,梳理了N_(2)O还原酶(NOS)基因与N_(2)O积累的成因关联,总结并归纳了近年来DPR系统N_(2)O积累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展望了未来应考虑明确多菌群间协同代谢机制、探究NOS作用机理,为DPR工艺工程应用降低N_(2)O积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除 硝化 硝化聚糖 N_(2)O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调控电子受体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内源反硝化脱氮除磷
4
作者 李冬 李雨朦 +2 位作者 蒋鹏飞 王天朔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26-5434,共9页
为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加强对有限碳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1组厌氧/好氧/缺氧(A/O/A)和3组不同好氧时间分配的厌氧-两级短时好氧/缺氧(A/(O/A)_(2))序批式反应器,探究定向调控电子受体下污泥的颗粒化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富集情况.结... 为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加强对有限碳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1组厌氧/好氧/缺氧(A/O/A)和3组不同好氧时间分配的厌氧-两级短时好氧/缺氧(A/(O/A)_(2))序批式反应器,探究定向调控电子受体下污泥的颗粒化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两级短时好氧/缺氧的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结构更加致密、沉淀性能更好,缺氧段及好氧段电子受体更充足,DGAOs储存内碳源的能力得以强化,系统中反硝化聚糖菌和DGAOs对碳源的竞争达到平衡状态,系统有更高的内源反硝化脱氮率,实现了深度脱氮除磷.其中,两级短时好氧时间分配时间为前段60min/后段30min的R2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DGAOs含量最高,且颗粒沉降性能最佳.第45d,R2的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52%、85.71%、92.73%,内源反硝化效率达到58.59%,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电子受体 脱氮除磷 内碳源 硝化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及富集污泥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2 位作者 孙彦富 周遗品 刘洁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依据DPB原理,利用SBR动态反应器和静态释/聚磷装置。以A2/O厌氧段污泥为种泥,进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并对富集有反硝化聚磷菌的污泥进行了反硝化聚磷活性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利用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 依据DPB原理,利用SBR动态反应器和静态释/聚磷装置。以A2/O厌氧段污泥为种泥,进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并对富集有反硝化聚磷菌的污泥进行了反硝化聚磷活性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利用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存在于A2/O厌氧段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为23%,该种污泥可作为反硝化聚磷工艺的种泥;由于常规的聚磷菌被淘汰聚磷菌的数量由6.8×107个/mL减少到1.1×103个/mL,但通过选择和富集聚磷菌总数由1.1×103个/mL增加到8.2×104个/mL,且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总数的比例也由23%提高到94%,磷酸盐去除率由最初的9.86%上升到95.2%,出水磷酸盐的浓度为0.79mg/L;通过改变进水中不同磷酸盐浓度验证体系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硝酸盐 硝化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短程反硝化除磷菌的鉴定与生物学利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晖 孙彦富 +3 位作者 崔英德 周康群 顾雪婷 陈仪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58-1766,共9页
依据短程反硝化除磷原理,在SBR装置中加入厌氧池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工艺,投入亚硝酸盐以富集短程反硝化除磷菌(SDPB),并进行SDPB的筛选、分离,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手段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进行不同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 依据短程反硝化除磷原理,在SBR装置中加入厌氧池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工艺,投入亚硝酸盐以富集短程反硝化除磷菌(SDPB),并进行SDPB的筛选、分离,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手段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进行不同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菌的生物学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一株新的兼性厌氧菌株,具有同步短程反硝化和除磷功能。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培养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属,相似性高达99.3%,该种尚未见文献报道。Gi菌的最佳碳源为乙酸钠。此菌不仅可以利用NO-2也可以利用NO-3为电子受体。Gi菌的最佳pH值为7。温度为25℃时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最好,适宜的温度为20~35℃。当温度为10℃时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温度高于35℃时活性下降。磷、氮的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82.94%和8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除 短程硝化除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亚硝酸盐的反硝化除磷菌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晖 周康群 +2 位作者 刘开启 周遗品 刘洁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6,41,共4页
反硝化聚磷菌(DPB)是一类能够在厌氧状态下释磷,缺氧存在硝酸盐(NO3-)或亚硝酸盐(NO2-)的情况下聚磷,并同时反硝化的聚磷菌。实验证明:传统A2/O工艺缺氧段污泥确实存在利用亚硝酸盐的反硝化聚磷菌,PO、PON和PONO各占聚磷菌的40.7%、38.5... 反硝化聚磷菌(DPB)是一类能够在厌氧状态下释磷,缺氧存在硝酸盐(NO3-)或亚硝酸盐(NO2-)的情况下聚磷,并同时反硝化的聚磷菌。实验证明:传统A2/O工艺缺氧段污泥确实存在利用亚硝酸盐的反硝化聚磷菌,PO、PON和PONO各占聚磷菌的40.7%、38.5%,20.8%。最佳的进水C/N/P为16∶4∶1且COD<200mg/L;pH值为7~7.5。聚磷菌在ORP<-80mV开始吐磷,在ORP值在-150mV左右能较好地吐磷,投加亚硝盐使ORP>-80mV,开始反硝化聚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化 缺氧 PO PON PO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法研究Sludge bio-membrane(SB)系统中反硝化聚磷菌的变化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晖 孙彦富 +3 位作者 周康群 顾雪婷 刘洁萍 陈捷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7-1174,共8页
采用SB同步脱氮除磷系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利用平板分离法和PCR-DGGE技术,进行微生物种群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平板法分离到的微生物主要为棒状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莫拉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共7种... 采用SB同步脱氮除磷系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利用平板分离法和PCR-DGGE技术,进行微生物种群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平板法分离到的微生物主要为棒状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莫拉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共7种,富集后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副球菌属4种,富集后系统内细菌种类减少,与采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池富集的反硝化聚磷菌不同。采用PCR-DGGE法发现富集前以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副球菌属、紫色杆菌属、赤细菌属为主,富集后以产碱杆菌属、副球菌属、紫色杆菌属为主,副球菌属是唯一通过2种办法获得确认的反硝化聚磷菌株。采用PCR-DGGE和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的同步反硝化聚磷菌都以变形门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PCR-DGGE法 SB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添加反硝化聚磷菌的SBR脱氮除磷主要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守中 陈立伟 +2 位作者 钱丽花 李鹏 蔡天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0,135,共4页
以添加反硝化聚磷菌株后获得稳定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的SBR装置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因素对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5℃,系统出水COD、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3%、88.1%和96.2%;进水pH为7.0时,释磷率达到8.1mg·... 以添加反硝化聚磷菌株后获得稳定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的SBR装置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因素对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5℃,系统出水COD、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3%、88.1%和96.2%;进水pH为7.0时,释磷率达到8.1mg·L-.1h-1,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最好;系统最佳HRT为厌氧2h、缺氧4h;系统污泥龄为10d时,系统污泥含量和性能正常,厌氧释磷能力较强,运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温度 PH HRT 污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富集、筛选及其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贾学斌 王强 +4 位作者 杜丛 孙静文 姜欣欣 王春丽 马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反硝化除磷机理和提供脱氮除磷功能菌株,对A2SBR快速富集驯化并筛选其中反硝化聚磷菌功能菌.采用控制A2SBR进水及运行方式对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快速富集筛选,并将所筛菌株进行复配研究,为构建脱氮除磷菌剂奠定基础.两段进水... 为进一步探讨反硝化除磷机理和提供脱氮除磷功能菌株,对A2SBR快速富集驯化并筛选其中反硝化聚磷菌功能菌.采用控制A2SBR进水及运行方式对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快速富集筛选,并将所筛菌株进行复配研究,为构建脱氮除磷菌剂奠定基础.两段进水和提高注水比的运行方式能使反硝化聚磷菌在反应器中迅速成为优势菌.实验分离得到效果较好的反硝化聚磷菌,通过脂肪酸鉴定其到属.所筛菌株复配效果最好的是b204和16,吸磷率达85.78%,脱氮率为75.02%,相对于单菌株均表现出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采用两段进水和高注水比运行方式对快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较为有效,适当复配方案对提高处理效果有一定效果,b204和菌16组合可以作为潜在脱氮除磷菌剂生物强化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富集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反硝化聚磷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4
11
作者 马放 王春丽 王立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及异染颗粒和PHB颗粒染色辅助检验,从稳定运行的厌氧/缺氧SBR反应器中分离筛选出4株高效反硝化聚磷菌H16、H19、H24和Xg.经鉴定,前3者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 为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及异染颗粒和PHB颗粒染色辅助检验,从稳定运行的厌氧/缺氧SBR反应器中分离筛选出4株高效反硝化聚磷菌H16、H19、H24和Xg.经鉴定,前3者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后者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测定了这4株菌的生长曲线,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这4株菌的生长及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的生长最适温度均在35℃左右,除磷反应的最适温度均在25℃左右;在中温条件下,H16、H19和H24生长的最适pH为6~8,菌株xg生长的最适pH值为7~9;4株菌除磷反应的最佳pH值均为中性偏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筛选 温度 PH值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SBR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与浓度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2 位作者 孙彦富 王宝娥 周遗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5-711,共7页
依据DPB原理,以SBR反应器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各阶段的泥水混合液中微生物浓度与种群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的浓度分别增加为原来的94和75倍。第2段运行后,常规聚磷菌和部分放线菌被淘汰,污泥沉降比(SV)的变... 依据DPB原理,以SBR反应器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各阶段的泥水混合液中微生物浓度与种群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的浓度分别增加为原来的94和75倍。第2段运行后,常规聚磷菌和部分放线菌被淘汰,污泥沉降比(SV)的变化为反应器细菌变化提供了指示作用。好氧段中硝化菌、亚硝化菌浓度明显比厌氧段的高。好氧段中亚硝化菌下降为原来的0.63倍,但硝化菌的浓度增加为最初的19.3倍。反硝化菌、聚磷菌的浓度比反硝化聚磷菌多。反硝化菌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第2段淘汰了常规的反硝化菌。反应器中有一定量的发酵菌和产乙酸菌,但无产甲烷菌。富集后聚磷菌的种类减少且集中,反硝化聚磷菌以假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为主,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硝化 微生物浓度 微生物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反硝化聚磷菌生长及脱氮除磷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强 王继华 +3 位作者 张晓琦 姜欣欣 杜丛 马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40-1544,共5页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a typical 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bacteria(DPB...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a typical 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bacteria(DPB) which was isolated by previous experiment were studied.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lectron acceptors on the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was investigated by pure bacteria and reactor statics simulation tests.The growth curve of the DPB was typical,and its incubation period was less than 1 h and the logarithmic phase about 14 h.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tain could utilize both nitrite and nitrate as different electron acceptors to take up phosphorus.And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P removal and NO-3-N removal during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The sensitivity to nitrite of the strain was low.The effect of electron acceptors on phosphorus removal was not significant.The efficiency of removal for phosphorus and the nitrate was both above 60%,and that for nitrite was 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硝化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好氧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及水质净化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聂毅磊 贾纬 +4 位作者 曾艳兵 罗立津 陈星伟 庄鸿 陈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染色试验,筛选获得两株具有脱氮除磷特性的菌株,命名为N1和N2。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N1和N2分别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sp)。将菌株N1和N2复配,获得脱氮除磷复合菌FIM-1。考察了菌株对人工合成污水和富营养化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两株菌在含磷量较低的水体中,对磷的去除率较高,相对于单菌,复合菌表现出更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硝化 脱氮除磷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富集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荣新 陈泽涛 +3 位作者 刘钢 骆其金 邓伟光 林伟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3-48,共6页
采用从厌氧/好氧(A/O)运行方式快速诱导普通聚磷菌(PAOs)到厌氧/缺氧(A/An)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强化富集的驯化方式,并对5个不同驯化阶段内(1#:原污水厂污泥;2#~5#:两驯化阶段中、后期的污泥菌种)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采用从厌氧/好氧(A/O)运行方式快速诱导普通聚磷菌(PAOs)到厌氧/缺氧(A/An)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强化富集的驯化方式,并对5个不同驯化阶段内(1#:原污水厂污泥;2#~5#:两驯化阶段中、后期的污泥菌种)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强化富集诱导DPB的驯化方式,获得了DPB菌的成功富集;在驯化最后阶段分离得到了Clostridium sp.和Beta proteobacterium,前者为革兰氏阳性的高效除磷菌属,后者为革兰氏阴性的变型杆菌,为严格厌氧的聚磷微生物.同时还检测到大量未经培养菌种,其菌种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dpb)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污泥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乔卫敏 周振 +2 位作者 王罗春 胡大龙 邢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共4页
反硝化聚磷菌(DPB)兼具反硝化和除磷的性能,在节省能耗、减少污泥产生量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过程中存在的碳源竞争和泥龄差异的矛盾。介绍了DPB的除磷机理,并总结了目前DPB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贡献率,阐述了影响DPB除磷效果的主... 反硝化聚磷菌(DPB)兼具反硝化和除磷的性能,在节省能耗、减少污泥产生量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过程中存在的碳源竞争和泥龄差异的矛盾。介绍了DPB的除磷机理,并总结了目前DPB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贡献率,阐述了影响DPB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硝酸盐 碳源 污泥龄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脱氮除磷效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放 杨菲菲 +3 位作者 张倩 李昂 姜欣欣 张晓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2-47,共6页
高效的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离及脱氮除磷效能的研究对于反硝化聚磷机理及脱氮除磷工艺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专性培养基,从稳定运行的A/O/A SBR反应器中分离得到16株反硝化聚磷菌.通过poly-P染色试验、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及脱氮效... 高效的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离及脱氮除磷效能的研究对于反硝化聚磷机理及脱氮除磷工艺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专性培养基,从稳定运行的A/O/A SBR反应器中分离得到16株反硝化聚磷菌.通过poly-P染色试验、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及脱氮效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的反硝化聚磷菌Q-hrb05.实验结果表明:经16S rDNA初步鉴定菌株Q-hrb05为芽孢杆菌,相似度为99%.菌株Q-hrb05的16S rDNA序列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GU214826.结合生理生化结果,确定菌株Q-hrb05为芽孢杆菌.菌株Q-hrb05属于好氧反硝化菌,且除磷效率高,在12 h内除磷率可达85%.经过厌氧/缺氧培养,发现菌株Q-hrb05的吸磷率与菌株内PHB的变化呈正相关.厌氧段,PHB在菌体内合成,约占细胞干质量的12%,释磷率为66%;缺氧段,菌体内PHB质量下降,吸磷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硝化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 除磷 聚-β-羟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反硝化除磷代谢及N_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苗志加 薛桂松 +2 位作者 翁冬晨 曹贵华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01-2207,共7页
以乙酸钠/丙酸交替为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为研究对象,母反应器内种泥在厌氧/好氧的运行条件下已培养340d,聚磷菌富集纯度达到92%±3%,考察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44.64、70.3、94.33... 以乙酸钠/丙酸交替为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为研究对象,母反应器内种泥在厌氧/好氧的运行条件下已培养340d,聚磷菌富集纯度达到92%±3%,考察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44.64、70.3、94.33、112.36mg NO2--N.L-1)为电子受体对聚磷菌缺氧吸磷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未经缺氧驯化的高纯度聚磷菌也可以进行反硝化除磷代谢。在缺氧反应过程中NO2--N还原速率、PO34--P吸收速率、PHA降解速率随着亚硝酸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但是在初始亚硝酸盐氮浓度最高为112.36mg NO2--N.L-1条件下,代谢并未停止,此时亚硝酸盐还原速率与磷酸盐吸收速率仍可以分别达到2.61mgNO2--N.(g MLSS)-1.h-1和3.0mg PO34--P.(g MLSS)-1.h-1。聚磷菌在以细胞内PHA作为碳源以NO2--N作为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代谢过程中,由于初始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使NO2--N还原速率大于N2O还原速率,从而产生大量的N2O积累。初始投加NO2--N浓度为44.64、70.3、94.33、112.36mg NO2--N.L-1时,产生的N2O占TN的比例分别为63.5%、49.0%、30.2%、24.0%。在底物充足的条件下,代谢中积累的N2O可以通过延长缺氧搅拌时间,使其转化为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化 N2O EB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培养富集及处理生活污水的稳定运行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琦 赵骥 +3 位作者 但琼鹏 李夕耀 张琼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28-4834,共7页
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以C/P比大于50的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成功驯化富集聚磷菌,平均厌氧释磷量为15 mg·L^-1,出水PO4^3--P浓度稳定小于0.5 mg·L^-1。在系统运行的第74 d调整... 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以C/P比大于50的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成功驯化富集聚磷菌,平均厌氧释磷量为15 mg·L^-1,出水PO4^3--P浓度稳定小于0.5 mg·L^-1。在系统运行的第74 d调整运行模式为厌氧-缺氧-好氧,在缺氧开始时短期投加NO3^--N配水以驯化培养反硝化聚磷菌。保持系统内NO3^--N浓度不变,在进水COD浓度为250 mg·L^-1时,反硝化除磷效果最佳,平均反硝化除磷量占除磷量的比为87.1%。不同pH下反硝化除磷速率的小试证明,在pH=7.0时得到最大的比吸磷速率2.1 mg P·(g VSS·h)^-1。此时调整NO3--N进水为另一个全程硝化反应器的出水,并加大排水比增加缺氧初的进水量使得反应器内缺氧时的pH接近7.0,与未改变pH时对比表明前者在缺氧段反硝化除磷速率加快。反应器共运行160 d,稳定完成COD的去除与反硝化除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厌氧 缺氧 曝气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菌剂种子液制备条件及除磷机理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文艺 陈晶 +2 位作者 邓文 陈萍 周新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5,共7页
为获取高效反硝化聚磷菌(DNPAOs)菌剂种子液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从安徽省天长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的恶臭假单胞菌B8( Pseudo‐monas putida sp .)。利用多聚磷酸盐颗粒(Poly‐P)染色... 为获取高效反硝化聚磷菌(DNPAOs)菌剂种子液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从安徽省天长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的恶臭假单胞菌B8( Pseudo‐monas putida sp .)。利用多聚磷酸盐颗粒(Poly‐P)染色得到具有高Poly‐P含量的B8菌剂种子液。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p H 6.5~7.0,温度30~32℃,溶解氧相当于70%~88%饱和溶解氧(摇床转速120~140 r/min),培养时间15~20 h。所得的反硝化聚磷菌种子液B8具有良好的同步反硝化除磷效果,对于污水厌氧/缺氧( A/A )处理,其聚磷率、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9.73%和53.48%,而经厌氧/好氧(A/O)处理磷去除率最高可达94.09%。通过B8胞外聚合物(EPS)提取与磷去除实验表明其对磷酸盐去除源于B8胞内的吸收,而非胞外的生物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种子液 多聚酸盐颗粒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