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D系统对不同类别小分子量PAHs的响应分析
1
作者 白芷瑄 闫业宇 +4 位作者 吉建涛 金宝丹 刘叶 杜京京 王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1250,共10页
为了探究内源短程反硝化(EPD)系统对不同种类小分子量多环芳烃(PAHs)的耐受性,同时探索提高EPD系统抗冲击能力的方法,首先采用20mg/LPAHs(菲、蒽)分别驯化EPD系统,再通过批次实验向驯化的EPD系统中加入0~80mg/L其他种类的PAHs(蒽、菲、... 为了探究内源短程反硝化(EPD)系统对不同种类小分子量多环芳烃(PAHs)的耐受性,同时探索提高EPD系统抗冲击能力的方法,首先采用20mg/LPAHs(菲、蒽)分别驯化EPD系统,再通过批次实验向驯化的EPD系统中加入0~80mg/L其他种类的PAHs(蒽、菲、萘)分析驯化的EPD系统对不同种类PAHs的耐受性机理.结果表明,EPD系统在菲和蒽胁迫下,保持了高达86%的NO_(2)^(-)-N积累率和50%的PO_(4)^(3-)-P去除能力.蒽系统中的微生物分泌出更多的胞外聚合物来保护自身,而菲系统富集了更多的PAH-RHD GNF/R和PAH-RHD GPF/R基因来提高对PAHs的耐受性.菲和蒽的引入显著富集了反硝化聚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经菲驯化的EPD系统反硝化菌活性为(167.429±2.321)mgN/(gVSS·h),且在萘和蒽的胁迫下仍保持良好的除磷能力,经蒽驯化的EPD系统,在萘和菲的胁迫下保持高NO_(2)^(-)-N积累能力,且反硝化菌活性为(220.137±0.575)mgN/(gVSS·h).本研究为EPD系统对于小分子量PAHs耐受性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对于优化EPD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短程硝化 多环芳烃 耐受性 功能基因 群结构 反硝化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