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魏利
王艳君
+1 位作者
马放
张建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投加抑制物质如硝酸盐、反硝化细菌等对硫酸盐还原菌本身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代谢途径的抑制研究,加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对该机理在我国大庆油田的应用提出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反硝化抑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反硝化抑制剂原花青素对土壤氮转化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涛
张萱
+1 位作者
沈阿林
苏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56-1562,共7页
我国农业生产氮肥投入量大,但利用率低,氮素损失严重。其中,由反硝化过程产生的氮素损失占比最高可达50%以上,有效调控土壤反硝化过程对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氮素损失、降低氮素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反硝化抑制剂(biodenitrificatio...
我国农业生产氮肥投入量大,但利用率低,氮素损失严重。其中,由反硝化过程产生的氮素损失占比最高可达50%以上,有效调控土壤反硝化过程对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氮素损失、降低氮素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反硝化抑制剂(biodenitrification inhibitors,BDIs)是一类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的原花青素已被证实可促进土壤氮素储存并增加作物产量,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氮素调控物质。本文系统梳理了BDIs的发现及其反硝化抑制机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BDIs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BDIs施用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及现代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反硝化抑制
剂
反
硝化
原花青素
反
硝化
微生物
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尹志轩
谢丽
+1 位作者
王蕊
周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640-3646,共7页
以木薯酒精废水为碳源,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600 mg·L-1 3NO-N-后的最终产酸量与空白反应器相差不大,但是投加相同浓度亚硝酸盐后产酸受到严重抑制,最终产酸量仅为空白反应器...
以木薯酒精废水为碳源,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600 mg·L-1 3NO-N-后的最终产酸量与空白反应器相差不大,但是投加相同浓度亚硝酸盐后产酸受到严重抑制,最终产酸量仅为空白反应器的1.8%。而硝酸盐还原过程中厌氧产酸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反硝化中间产物亚硝酸盐的存在,低投加量的亚硝酸盐即可对厌氧产酸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持续性,且对各产酸组分的影响作用:正丁酸>丙酸>乙酸。随着2COD/NO-N-的降低,亚硝酸盐的还原率由74.9%降低至22.2%。当游离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浓度为0.05 mg·L-1以上时,亚硝酸盐还原几乎被完全抑制(90%以上)。此外,随着2COD/NO-N-的增加,反硝化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而DNRA过程(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逐渐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N0-2-N比
厌氧产酸
抑制
反硝化抑制
硝酸盐异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苯甲酸对反硝化细菌氮素转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睿琦
张新星
+2 位作者
高志岭
廖文华
刘春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选取苯甲酸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铜绿假单胞菌及脱氮副球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苯甲酸于细菌培养液中并厌氧培养,动态监测其细菌生长情况pH、反硝化氮素产物、最终苯甲酸含量及相关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
选取苯甲酸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铜绿假单胞菌及脱氮副球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苯甲酸于细菌培养液中并厌氧培养,动态监测其细菌生长情况pH、反硝化氮素产物、最终苯甲酸含量及相关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苯甲酸为1、2 mmol/L时,铜绿假单胞菌N_(2)O产生量分别增加了62.3%和28.4%,3、4 mmol/L时降低了29.7%和92.6%;不同浓度苯甲酸均可抑制脱氮副球菌N_(2)O产生,抑制率为19.3%~99.8%;(2)苯甲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高浓度苯甲酸对其反硝化的限速步骤在NO_(3)^(-)的还原;(3)各浓度苯甲酸对脱氮副球菌的生长均呈抑制作用,苯甲酸对脱氮副球菌的NO_(3)^(-)还原影响较小,高浓度苯甲酸可抑制NO_(2)^(-)还原过程。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和脱氮副球菌的反硝化过程对苯甲酸浓度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别。研究揭示了不同特性反硝化细菌对苯甲酸浓度响应差异性机制,为深入理解苯甲酸类物质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抑制
剂
氮素转化
苯甲酸
反
硝化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魏利
王艳君
马放
张建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马里兰大学城市环境与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052)
文摘
根据目前油田杀灭硫酸盐还原菌的状况,提出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设想.综述了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机理,及其在国外油田污水处理中工程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机理研究中,加强蛋白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投加抑制物质如硝酸盐、反硝化细菌等对硫酸盐还原菌本身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代谢途径的抑制研究,加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对该机理在我国大庆油田的应用提出一些研究思路.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反硝化抑制
机理
Keywords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de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反硝化抑制剂原花青素对土壤氮转化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涛
张萱
沈阿林
苏瑶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浙江环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56-1562,共7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1202)。
文摘
我国农业生产氮肥投入量大,但利用率低,氮素损失严重。其中,由反硝化过程产生的氮素损失占比最高可达50%以上,有效调控土壤反硝化过程对于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氮素损失、降低氮素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反硝化抑制剂(biodenitrification inhibitors,BDIs)是一类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的原花青素已被证实可促进土壤氮素储存并增加作物产量,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氮素调控物质。本文系统梳理了BDIs的发现及其反硝化抑制机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BDIs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BDIs施用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及现代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物
反硝化抑制
剂
反
硝化
原花青素
反
硝化
微生物
植物生长
Keywords
biode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enitrification
procyanidin
denitrifying microorganism
plant growth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尹志轩
谢丽
王蕊
周琪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640-36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26)~~
文摘
以木薯酒精废水为碳源,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600 mg·L-1 3NO-N-后的最终产酸量与空白反应器相差不大,但是投加相同浓度亚硝酸盐后产酸受到严重抑制,最终产酸量仅为空白反应器的1.8%。而硝酸盐还原过程中厌氧产酸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反硝化中间产物亚硝酸盐的存在,低投加量的亚硝酸盐即可对厌氧产酸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持续性,且对各产酸组分的影响作用:正丁酸>丙酸>乙酸。随着2COD/NO-N-的降低,亚硝酸盐的还原率由74.9%降低至22.2%。当游离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浓度为0.05 mg·L-1以上时,亚硝酸盐还原几乎被完全抑制(90%以上)。此外,随着2COD/NO-N-的增加,反硝化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而DNRA过程(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逐渐占优势。
关键词
COD
N0-2-N比
厌氧产酸
抑制
反硝化抑制
硝酸盐异化还原
Keywords
COD/NO-2-N ratio
inhibition of anaerobic acidogenesis
de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DNRA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苯甲酸对反硝化细菌氮素转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睿琦
张新星
高志岭
廖文华
刘春敬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基金
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苯甲酸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No.3003181)。
文摘
选取苯甲酸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铜绿假单胞菌及脱氮副球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苯甲酸于细菌培养液中并厌氧培养,动态监测其细菌生长情况pH、反硝化氮素产物、最终苯甲酸含量及相关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苯甲酸为1、2 mmol/L时,铜绿假单胞菌N_(2)O产生量分别增加了62.3%和28.4%,3、4 mmol/L时降低了29.7%和92.6%;不同浓度苯甲酸均可抑制脱氮副球菌N_(2)O产生,抑制率为19.3%~99.8%;(2)苯甲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高浓度苯甲酸对其反硝化的限速步骤在NO_(3)^(-)的还原;(3)各浓度苯甲酸对脱氮副球菌的生长均呈抑制作用,苯甲酸对脱氮副球菌的NO_(3)^(-)还原影响较小,高浓度苯甲酸可抑制NO_(2)^(-)还原过程。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和脱氮副球菌的反硝化过程对苯甲酸浓度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别。研究揭示了不同特性反硝化细菌对苯甲酸浓度响应差异性机制,为深入理解苯甲酸类物质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反硝化抑制
剂
氮素转化
苯甲酸
反
硝化
细菌
Keywords
de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nitrogen conversion
benzoic acid
denitrifying bacteria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机理及应用
魏利
王艳君
马放
张建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反硝化抑制剂原花青素对土壤氮转化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刘涛
张萱
沈阿林
苏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亚硝酸盐对厌氧产酸耦合反硝化工艺的影响
尹志轩
谢丽
王蕊
周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苯甲酸对反硝化细菌氮素转化的影响机制
李睿琦
张新星
高志岭
廖文华
刘春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