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迟文涛 江瀚 王凯军 《中国沼气》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利用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以自配水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产甲烷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单级反应器中去除硝酸盐和水中有机质的目的。反应器开始接种的污泥是产甲烷颗粒污泥,通过不断提高进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使厌氧颗粒污泥逐... 利用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以自配水为基质,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和产甲烷作用成功实现了在单级反应器中去除硝酸盐和水中有机质的目的。反应器开始接种的污泥是产甲烷颗粒污泥,通过不断提高进水中硝酸盐的浓度,使厌氧颗粒污泥逐渐适应水中的硝酸盐,反硝化剩余的有机碳源转化为甲烷气体。在硝酸盐负荷为0.75 kgNO3--N.m-3d-1和COD负荷为14.1 kgCOD.m-3d-1的稳态下,硝酸盐和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0.1%以上。对反应器产生的气体所进行的气体组成测试表明,加入的硝酸盐全部转化为氮气,这一结果表明发生了真正的反硝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产甲烷 厌氧循环悬浮颗粒污泥 反硝化产甲烷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寓姣 左剑恶 陈莉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UASB成功运行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小试基础上,针对反应器内颗粒污泥,通过构建古菌和细菌的16SrDNA基因文库、RADAR遗传变异分型和测序比对等技术进行了微生物系统发育关系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颗粒污泥的古菌中,产甲烷髦毛菌和产... 在UASB成功运行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小试基础上,针对反应器内颗粒污泥,通过构建古菌和细菌的16SrDNA基因文库、RADAR遗传变异分型和测序比对等技术进行了微生物系统发育关系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颗粒污泥的古菌中,产甲烷髦毛菌和产甲烷杆菌是主要菌群,随机选出的88个古菌克隆子,这两类古菌的16SrDNA序列分别占古菌总量71.59%和22.73%;而颗粒污泥中细菌的多样性要高于古菌,低GC革兰氏阳性菌和ε变型菌纲分支的细菌是细菌的主要菌群,在随机选出的133个细菌克隆子中,这2类细菌的16SrDNA序列分别占细菌总量的49.62%和1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产甲烷硝化 颗粒污泥 16S rDNA基因文库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与恢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军 李嘉睿 +4 位作者 李东岳 吴耀东 梁东博 丁凡 边雪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3-2031,共9页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时间慢等问题,进行了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常温储存及活性恢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经过60d的常温储存后,颗粒的结构基本能保持稳定,但是颗粒污泥的活性大幅度降低,污染物去除率仅有储...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时间慢等问题,进行了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常温储存及活性恢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经过60d的常温储存后,颗粒的结构基本能保持稳定,但是颗粒污泥的活性大幅度降低,污染物去除率仅有储存前的30%~40%.将常温储存的颗粒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经过一定的调控手段,可以在60d内恢复好氧颗粒污泥的功能及活性.此外,经过储存与恢复,好氧颗粒污泥的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大部分的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变化可逆,经过储存和恢复可以恢复至储存前的状态(包括Defluviicoccus(GAOs)和Flavobacterium(PAOs)),重构同步脱氮除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同步硝化内源硝化除磷 常温储存 活性恢复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调控电子受体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内源反硝化脱氮除磷
4
作者 李冬 李雨朦 +2 位作者 蒋鹏飞 王天朔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26-5434,共9页
为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加强对有限碳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1组厌氧/好氧/缺氧(A/O/A)和3组不同好氧时间分配的厌氧-两级短时好氧/缺氧(A/(O/A)_(2))序批式反应器,探究定向调控电子受体下污泥的颗粒化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富集情况.结... 为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加强对有限碳源的高效利用,设置了1组厌氧/好氧/缺氧(A/O/A)和3组不同好氧时间分配的厌氧-两级短时好氧/缺氧(A/(O/A)_(2))序批式反应器,探究定向调控电子受体下污泥的颗粒化及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两级短时好氧/缺氧的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结构更加致密、沉淀性能更好,缺氧段及好氧段电子受体更充足,DGAOs储存内碳源的能力得以强化,系统中反硝化聚糖菌和DGAOs对碳源的竞争达到平衡状态,系统有更高的内源反硝化脱氮率,实现了深度脱氮除磷.其中,两级短时好氧时间分配时间为前段60min/后段30min的R2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DGAOs含量最高,且颗粒沉降性能最佳.第45d,R2的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52%、85.71%、92.73%,内源反硝化效率达到58.59%,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电子受体 脱氮除磷 内碳源 硝化聚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同步产甲烷反硝化系统颗粒污泥形成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姗姗 周鑫 +2 位作者 海岩 赵瑞强 韩瑞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微氧改良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COD 4000 mg/L,NO3--N质量浓度300 mg/L),通过预曝气和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经过89 d运行成功培养出具有同步产甲烷反硝化(SMD)功能的颗粒污泥。当HRT为12 h... 采用微氧改良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COD 4000 mg/L,NO3--N质量浓度300 mg/L),通过预曝气和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方式,经过89 d运行成功培养出具有同步产甲烷反硝化(SMD)功能的颗粒污泥。当HRT为12 h时,甲烷产量可达(9054.9±1261.2)mL/d,同时COD去除率为92.4%±1.5%,TN去除率为88.1%±3.3%,SMD处理效能最佳。污泥由最初的絮状污泥转变为圆润紧实的大粒径颗粒污泥。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分析显示,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显著增加。三维荧光光谱表征发现,成熟微氧颗粒污泥具有旺盛的EPS分泌和代谢能力。高通量测序证实,成熟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和反硝化菌均得到了快速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颗粒污泥 水力停留时间 产甲烷 硝化 形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载体颗粒污泥反应器短程反硝化运行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宜涛 刘永红 +2 位作者 王宁 马瑞婕 曹含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250,共7页
在氮负荷为0.4~1.2 kg/(m^(3)·d)和高低COD/NO_(3)^(-)-N(3~2)条件下运行2个完全相同的USB反应器(R1无载体,R2以聚乙烯醇凝胶为载体),以探究添加聚乙烯醇(PVA)凝胶载体对短程反硝化(PD)过程中NO_(3)^(-)-N到NO_(2)^(-)-N的转化率(N... 在氮负荷为0.4~1.2 kg/(m^(3)·d)和高低COD/NO_(3)^(-)-N(3~2)条件下运行2个完全相同的USB反应器(R1无载体,R2以聚乙烯醇凝胶为载体),以探究添加聚乙烯醇(PVA)凝胶载体对短程反硝化(PD)过程中NO_(3)^(-)-N到NO_(2)^(-)-N的转化率(NTR)的影响,并对R1和R2中颗粒污泥物化及微生物菌群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58天时R1、R2 PD系统均启动成功,第82~96天时R2平均NTR(84.65%)大于R1(81.60%),R2最大NTR(94.85%)大于R1(92.47%);(2)第96天时R2颗粒污泥结构较R1更密实紧凑,表面微生物更加紧密、丰富;R1的污泥体积指数和胞外聚合物含量均高于R2,而PVA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明显优于R1;(3)高通量测序表明,R1与R2 PD颗粒污泥中Proteobacteria菌门占短程反硝化系统的主导地位;R2物种丰富度低但PD相关优势菌属丰度(20.81%)高于R1(18.41%),PVA载体的加入强化了功能菌的选择性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聚乙烯醇载体 颗粒污泥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颗粒污泥脱氮效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春爽 李伟 +5 位作者 于海彤 张慧娟 张璐瑶 赵东风 刘芳 赵朝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2,共6页
采用改进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温度为30℃条件下,逐渐缩短HRT(水力停留时间)由9.6 d到0.9 d,经过160 d运行,成功培养出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颗粒污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16S rRNA分析等方法研究... 采用改进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温度为30℃条件下,逐渐缩短HRT(水力停留时间)由9.6 d到0.9 d,经过160 d运行,成功培养出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颗粒污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16S rRNA分析等方法研究颗粒结构和微生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耦合颗粒污泥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脱除速率分别为588.9和523 mg·L^(-1)·d^(-1),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活性达95.2 mg·L^(-1)·d^(-1),出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小于40 mg·L^(-1),总氮去除率达92.5%;耦合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0.76 mm,与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相比增加了1.46倍;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主要位于耦合颗粒污泥外层,厌氧氨氧化菌位于耦合颗粒污泥内部;主要的厌氧氨氧化菌为Candidatus Brocadia,主要的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细菌为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古菌为Candidatus Methanopered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厌氧甲烷氧化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快速启动与强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解舒婷 代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76-5983,共8页
为了探究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的快速启动,本研究首先通过饥饿-饱食、逐步缩短沉淀时间的培养方式进行污泥造粒;其次通过定期投加30mg/L的NO_(2)--N,提供高浓度亚硝酸盐环境以强化氮磷去除;最后进一步提高系统氮负荷,考察其... 为了探究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的快速启动,本研究首先通过饥饿-饱食、逐步缩短沉淀时间的培养方式进行污泥造粒;其次通过定期投加30mg/L的NO_(2)--N,提供高浓度亚硝酸盐环境以强化氮磷去除;最后进一步提高系统氮负荷,考察其运行氮磷去除效率。系统在28天的培养下实现污泥快速颗粒化,MLSS稳定在5.6~6.2g/L,SVI30/SVI5达到0.96,颗粒沉降性能良好。通过亚硝酸盐强化,系统厌氧释磷量从3.51mg/L提升至29.4mg/L,同时NOB活性被抑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在C/N/P质量比为420/80/10的条件下,实现了99.85%的总氮去除与99.43%的磷去除。微生物群落分析表示在该启动策略下Acinetobacter菌属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硝化 强化除磷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和反硝化生物膜系统深度脱氮对比研究
9
作者 王明山 季洋 李志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对比分析了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和反硝化生物膜系统在不同进水条件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COD较高即外部碳源较为充足时,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和反硝化生物膜系统脱氮效果接近;而当进水总氮浓度较高即外部... 对比分析了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和反硝化生物膜系统在不同进水条件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COD较高即外部碳源较为充足时,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和反硝化生物膜系统脱氮效果接近;而当进水总氮浓度较高即外部碳源受限时,生物膜系统的脱氮效果优于颗粒污泥系统。在不同的HRT条件下(3~6 h),反硝化生物膜系统的深度脱氮效果均优于反硝化颗粒污泥系统,且当HRT=5 h时,两系统的脱氮性能均达到最高。实验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膜系统在脱氮性能方面略胜一筹。但是,结合经济性和去除性能进一步分析可知,与生物膜系统相比,颗粒污泥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无载体成本等低成本的显著优势,在既有工艺出水深度脱氮的工程实践中,可优先选择反硝化颗粒污泥工艺,并可通过控制颗粒粒径和系统运行参数等措施强化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脱氮 硝化颗粒污泥 硝化生物膜 进水条件 水力停留时间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志 任洪强 +2 位作者 张蓉蓉 魏翔 王晓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0-654,共5页
从反应器脱氮性能和好氧颗粒污泥理化性状方面研究了pH值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微生态环境的形成,大大增强其耐酸碱冲击负荷能力,在pH值8~9范围内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在pH值6~9范围... 从反应器脱氮性能和好氧颗粒污泥理化性状方面研究了pH值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微生态环境的形成,大大增强其耐酸碱冲击负荷能力,在pH值8~9范围内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在pH值6~9范围内,好氧颗粒污泥理化性状稳定,没有发生解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PH值 同步硝化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景峰 王暄 +2 位作者 季民 卢姗 杨造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在本实验条件下,厌氧-好氧序批式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处理人工配水,结果表明,GM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当进水TOC及氨氮分别为160.9~308.4mg/L、29.8~83.6mg/L时,GMBR的TOC、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5... 在本实验条件下,厌氧-好氧序批式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处理人工配水,结果表明,GM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当进水TOC及氨氮分别为160.9~308.4mg/L、29.8~83.6mg/L时,GMBR的TOC、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5.7%~98.6%、85.4%~98.9%及66.1%~95.1%.对于GMBR典型周期TOC、胞内聚口羟基丁酸(PHB)、氨氮、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物主要在厌氧阶段去除并以胞内多聚物PHB形式储存,氨氮在好氧阶段经由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去除,并且反硝化碳源主要来自胞内储存物质PHB.以外源溶解性基质及胞内储存物质为碳源的批式实验表明,以外源基质为碳源的缺氧反硝化速率为胞内储存物质的4.2倍;以外源基质及胞内PHB为碳源的好氧SND效率分别为49.9%、82.5%.胞内储存物质PHB的慢速降解特性使得硝化与反硝化过程能够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膜生物应器(GMBR) 胞内储存物质 同步硝化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在UASB反应器中的实现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莉莉 左剑恶 +1 位作者 楼俞 缪冬塬 《中国沼气》 2006年第2期3-7,共5页
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小试UASB反应器,以含葡萄糖和NaNO3(COD:NO3^- -N=10:1)的自配水为进水,温度在35℃左右,HRT在14~20h之间,经过76天的运行,成功实现了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功能。UASB反应器的COD和NO3^- -N的负荷分别为15.55kg... 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小试UASB反应器,以含葡萄糖和NaNO3(COD:NO3^- -N=10:1)的自配水为进水,温度在35℃左右,HRT在14~20h之间,经过76天的运行,成功实现了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功能。UASB反应器的COD和NO3^- -N的负荷分别为15.55kgCOD·m^-3d^-1和1.55kgNO3^- -N·m^3d^-1时,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接近100%;当反应器的负荷继续提高至25kgCOD·m^-3d^-1和2,5kgNO3^- -N·m^-3d^-1时,反应器对COD和NO3^- -N的去除率均持续下降,颗粒污泥逐渐解体,降低负荷至10kgCOD·m^-3d^-1和1.0kgNO3^- -N·m^-3d^-1并运行20d,仍未见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 产甲烷 硝化 同时产甲烷硝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对好氧颗粒污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彦灼 李军 +3 位作者 陈光辉 卞伟 李芸 王昌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3-830,共8页
利用SBR(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不同ρ(Na Cl)、曝气时间、ρ(CODCr)、进水ρ(NH4+-N)对AGS(好氧颗粒污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温度和ρ(DO)为8.0、30℃和3 mgL条件下,以及ρ(Na Cl)、曝气时间、ρ(CODCr)和ρ(NH4+-N... 利用SBR(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不同ρ(Na Cl)、曝气时间、ρ(CODCr)、进水ρ(NH4+-N)对AGS(好氧颗粒污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温度和ρ(DO)为8.0、30℃和3 mgL条件下,以及ρ(Na Cl)、曝气时间、ρ(CODCr)和ρ(NH4+-N)为20 gL、8 h、600 mgL和70 mgL时,ηA(NH4+-N去除率)和NAR(NO2--N积累率)达到最佳.当进水ρ(Na Cl)为10 gL时,NOB(亚硝酸盐氧化菌)被完全抑制,AOB(氨氧化菌)能够保持正常活性.ρ(CODCr)较高时能够促进NAR的提高.经过116 d的培养,AGS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耐盐极限为50 gL,此时ηA小于50%,AOB被严重抑制,AGS丧失硝化能力.AGS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明显,SND(同步硝化反硝化率)平均值为24.2%,SNDV(同步硝化反硝化比速率)平均值为0.63 h-1,低ρ(DO)比高ρ(DO)下的SND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短程硝化硝化 ρ(DO) NH4+-N NO2--N 曝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A-O模式下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杰 杨杰 +1 位作者 李冬 高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26-5334,共9页
为构建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设置四组厌氧/好氧/缺氧(AOA)以及不同后置曝气时间(5min、10min、20min)的AOA-O序批式反应器,探究不同运行模式下污泥颗粒化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后置短时曝气的反应器... 为构建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设置四组厌氧/好氧/缺氧(AOA)以及不同后置曝气时间(5min、10min、20min)的AOA-O序批式反应器,探究不同运行模式下污泥颗粒化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后置短时曝气的反应器颗粒污泥结构致密、沉淀性能良好,可强化内碳源储存并分泌更多的胞外聚合物(EPS),具有更高的脱氮除磷率及DPAOs占比.其中,短时曝气时间10min的R3生物量最高,平均粒径最大,达到986μm,颗粒成熟且稳定.批次试验和三维荧光分析表明其聚磷菌中45.85%为DPAOs且EPS含量最高.稳定运行期间,R3的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4.13%、89.41%、96.11%,内碳源储存效率为98.09%,具有良好的处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脱氮除磷 内源硝化 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谢丽 陈金荣 周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9-597,共9页
厌氧体系中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因具有同时去碳脱氮的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工艺的原理及物质和电子流向,总结了反硝化产甲烷工艺中微生物种群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 厌氧体系中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因具有同时去碳脱氮的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工艺的原理及物质和电子流向,总结了反硝化产甲烷工艺中微生物种群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分析认为,还需要优化反硝化和产甲烷各自的电子流分量、探索更加合适的COD/NO-x-N比,合理分配电子流使产生的气体具有能源价值;污泥形态也影响同时反硝化产甲烷过程的进行,厌氧颗粒污泥或生物膜能缓解氮氧化物对产甲烷的抑制,更适合应用于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但是还需考虑传质阻力以及进水高SS对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硝化产甲烷 物质流和电子流 微生物种群 碳源 回流比 污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与除磷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军 张宇坤 +3 位作者 韦甦 王亚宜 马骁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1,共6页
以普通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人工配制生活污水,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通过在缺氧段投加硝酸盐氮和控制选择压,经98 d的培养与调整在SBR中获得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稳定运行的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0.3~0.5 mm,SVI约为45 m... 以普通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人工配制生活污水,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通过在缺氧段投加硝酸盐氮和控制选择压,经98 d的培养与调整在SBR中获得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稳定运行的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0.3~0.5 mm,SVI约为45 mL/g,ρ(MLSS)约为4 000 mg/L.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对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8%、96%和90%.通过分析磷的去向及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可知存在颗粒污泥的磷酸盐沉淀除磷现象.培养的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除生物除磷外,还具有磷酸盐固化于污泥颗粒方式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硝化除磷 颗粒污泥 选择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硝化聚磷菌的颗粒污泥的培养 被引量:20
17
作者 何理 高大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9,共7页
采用SBR反应器,利用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反硝化聚磷菌颗粒污泥,在提高污泥氮磷去除率的同时,实现污泥的颗粒化,结果表明,经过三个阶段45d的培养,体系达到稳定状态,利用其处理模拟生活废水时,磷的去除率在90%左右,氨氮、... 采用SBR反应器,利用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反硝化聚磷菌颗粒污泥,在提高污泥氮磷去除率的同时,实现污泥的颗粒化,结果表明,经过三个阶段45d的培养,体系达到稳定状态,利用其处理模拟生活废水时,磷的去除率在90%左右,氨氮、COD的去除率在95%左右,单位硝态氮反硝化吸磷量达到0.876mg/mg,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的比例为74.36%.污泥的平均粒径在1.0~2.0ram之间,平均沉降速度为44~72m/h.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调节溶解氧,使污泥处于厌氧、缺氧及好氧状态,可以实现基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污泥颗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聚磷菌 颗粒污泥 颗粒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好氧颗粒污泥脱氮过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阮文权 陈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共5页
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寻找消除氮素对水体污染的途径。在反应器中培养了好氧条件下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的颗粒污泥,进行脱氮过程研究。好氧颗粒污泥为无载体结构,直径2~3 mm,其构成松隙,具有厌(兼)氧与好氧微生物... 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寻找消除氮素对水体污染的途径。在反应器中培养了好氧条件下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的颗粒污泥,进行脱氮过程研究。好氧颗粒污泥为无载体结构,直径2~3 mm,其构成松隙,具有厌(兼)氧与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环境;反应液中氨氮浓度为201 mg·L-1时,6 h反应周期内氨完全被氧化,出水中检测不到NO2--N,仅残留2 mg·L-1的N03一N,硝化与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了脱氮反应,颗粒污泥中存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改变反应器中进水有机物浓度,发现COD浓度越大,氮去除率越低,硝化细菌在高有机物浓度下反应活性受抑制,自养硝化细菌竞争氧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能力弱于异养细菌;在好氧条件下(4 mgO2·L-1),进水中不加有机碳源,反应6 h后NH4+-N去除率达75%,反应过程中pH值下降,说明颗粒污泥中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硝化反应产酸降低反应器中pH值;在厌氧条件下,进水COD和NO3--N浓度分别为227.25 mg·L-1和103.63 mg·L-1,反应结束后,NO3--N去除率为74%,反应过程中pH值呈上升趋势,证明了好氧颗粒污泥中存在厌氧反硝化细菌,且反硝化细菌生长于颗粒污泥内部的厌氧区域,反硝化产碱使反应液pH值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硝化 硝化 好氧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 被引量:16
19
作者 阮文权 陈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0,64,共5页
对同步脱氮过程中影响N2O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反硝化反应影响,COD/NH+4—N比值为2,3时产生较多的N2O,分别为15mg/L和25mg/L;而比值为4,5时N2O生成量较少.同样,较高的溶氧质量浓度(3,4mg/L)减小了颗粒污泥内部的反硝化... 对同步脱氮过程中影响N2O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反硝化反应影响,COD/NH+4—N比值为2,3时产生较多的N2O,分别为15mg/L和25mg/L;而比值为4,5时N2O生成量较少.同样,较高的溶氧质量浓度(3,4mg/L)减小了颗粒污泥内部的反硝化区域,反应产生较多的N2O,控制DO质量浓度在1~2mg/L,有利于减少N2O的排放.脱氮过程中添加NO-2—N和NO-2—N较NO-3—N更易3—N,反应产生大量的N2O,最多可以达到75mg/L.实验发现,NO-形成N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硝化 溶解氧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颗粒污泥的培养、特性及活性恢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曦 李亚峰 +3 位作者 武利 杨继刚 李倩倩 陈金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3-797,共5页
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通过调整运行条件诱导培养反硝化聚磷菌(DPB)颗粒污泥,实现反硝化过程和聚磷过程的有效结合。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DPB颗粒污泥对COD、TP、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 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通过调整运行条件诱导培养反硝化聚磷菌(DPB)颗粒污泥,实现反硝化过程和聚磷过程的有效结合。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DPB颗粒污泥对COD、TP、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系统具备缺氧条件下同步反硝化聚磷的能力。获得的DPB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1.0~2.0mm,平均沉速为50~70m/h,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沉降性能,有利于减小污泥处理负荷,提高脱氮除磷效率。DPB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明显提高,其中多糖和蛋白质分别为从原接种污泥的21.58、11.22mg/g提高到56.32、34.15mg/g;搁置30d后的DPB颗粒污泥,可在SBR重启30d内恢复原有活性及反硝化聚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聚磷菌 颗粒污泥 沉降性能 活性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