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以致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认识论基础
1
作者
陈刚
石晋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9,共8页
科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一种“用以致学”型教学范式,体现出从“学习是知识的认知”到“学习是知识的运用”的学习观转变。然而,如何理解这种新型教学范式的认知机制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杜威和波...
科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一种“用以致学”型教学范式,体现出从“学习是知识的认知”到“学习是知识的运用”的学习观转变。然而,如何理解这种新型教学范式的认知机制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杜威和波兰尼的参与式认识论立场来看,“用以致学”表现出“from辅助意识to焦点意识”的认知结构,蕴含着“局部—整体”和“普遍—特殊”两种认知逻辑;在过程规范、认知策略、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方面分别表现出遵循“反省式思维”、高阶驱动低阶、创生与复用并举和默会优先明言四重特征;并且,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边缘—焦点”“具体—抽象”“规范—个人”以及“明言—默会”四对关键的认知张力。理解“用以致学”的认识论,对于广大教师在科学教育改革中践行“用以致学”,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用以致学
认识论
反省式思维
默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以致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认识论基础
1
作者
陈刚
石晋阳
机构
扬州大学教育技术学系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9,共8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初中生学业增值评价的模型构建与监测研究”(项目编号:BHA220133)
扬州大学教改课题“面向师范生混合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ZUJX2023_D5)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科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一种“用以致学”型教学范式,体现出从“学习是知识的认知”到“学习是知识的运用”的学习观转变。然而,如何理解这种新型教学范式的认知机制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杜威和波兰尼的参与式认识论立场来看,“用以致学”表现出“from辅助意识to焦点意识”的认知结构,蕴含着“局部—整体”和“普遍—特殊”两种认知逻辑;在过程规范、认知策略、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方面分别表现出遵循“反省式思维”、高阶驱动低阶、创生与复用并举和默会优先明言四重特征;并且,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边缘—焦点”“具体—抽象”“规范—个人”以及“明言—默会”四对关键的认知张力。理解“用以致学”的认识论,对于广大教师在科学教育改革中践行“用以致学”,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用以致学
认识论
反省式思维
默会认知
Keywords
science education
utilizing for learning
epistemology
reflective thinking
tacit knowing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以致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认识论基础
陈刚
石晋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