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冷却猪肉中生物胺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振 孟勇 +3 位作者 朱志远 徐幸莲 吴光红 周光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2-84,共3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同时测定冷却猪肉中多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0.4 mol/L高氯酸提取后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流动相为乙腈和水,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Ex)340 nm,发射波长(Em)5...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同时测定冷却猪肉中多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0.4 mol/L高氯酸提取后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流动相为乙腈和水,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Ex)340 nm,发射波长(Em)515 nm。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8种生物胺能在25 min内得到很好分离。线性范围为0.5-20μg/mL(R^2〉0.99),回收率在82.43%-97.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rp-hplc) 生物胺 冷却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麦汁中的草酸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景 李崎 顾国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46,共3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麦汁中的草酸含量。对各种色谱条件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色谱柱Hypersil ODS 4.0×125mm,流动相为0.5%KH2PO4-0.5mmol/L TBA(tetrabutylammonium salt,四丁基铵盐)水溶液,pH2.0,紫外检测波长220n...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麦汁中的草酸含量。对各种色谱条件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色谱柱Hypersil ODS 4.0×125mm,流动相为0.5%KH2PO4-0.5mmol/L TBA(tetrabutylammonium salt,四丁基铵盐)水溶液,pH2.0,紫外检测波长220nm。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离麦汁中的草酸和酒石酸,准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并且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啤酒生产中草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rphplc) 草酸 麦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异构颗粒酒花中的异α-酸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天 李崎 顾国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异构颗粒酒花中异α-酸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5%):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 aceticacid)二钠盐(0.2mol/L)(770:210:5:1)、流速为1.0ml/min时,方法的精...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研究异构颗粒酒花中异α-酸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5%):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 aceticacid)二钠盐(0.2mol/L)(770:210:5:1)、流速为1.0ml/min时,方法的精密度为1.09%,外加标回收率91.4%~97.1%之间。RP-HPLC的色谱柱为EC250/4Nuclesoil,100-5C18(4.0×250nm,5μm),保护柱为CC8/4Nuclesoil100-5C18。该方法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异构颗粒酒花中异α-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Α-酸 异构颗粒酒花 反相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半夏泻心汤物质基准的质量
4
作者 王野谌 邱智东 +2 位作者 王俪颖 王茂旭 董雪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0-688,共9页
为研究半夏泻心汤(BXD)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题示研究。以15批BXD物质基准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对比指认其中的共有峰,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进行相... 为研究半夏泻心汤(BXD)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题示研究。以15批BXD物质基准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对比指认其中的共有峰,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15批BXD物质基准中人参,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差异成分。结果显示:建立了15批除人参以外的BXD物质基准HPLC指纹图谱,得到21个共有峰,指认出11个成分(腺苷、尿苷、鸟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表小檗碱、6-姜辣素、甘草酸铵),相似度均大于0.900;对人参皂苷Rg1、Rb1、Re、Rf进行TLC定性鉴别,结果一致性良好。CA、PCA和OPLS-DA均将15批BXD物质基准分为4类,PCA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598%,OPLS-DA得到12个对BXD物质基准整体质量贡献率大的差异成分,包含汉黄芩素、盐酸巴马汀、甘草酸铵和9种未知物,分别归属于黄芩、黄连和甘草等,进而说明上述3种饮片对BXD物质基准的质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 薄层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防腐材抗流失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景朋 蒋明亮 张斌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究嘧菌酯(azoxystrobin)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及抗流失性能,旨在确定嘧菌酯处理材的抗流失性能,为其户外使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及C_(18)反相色谱柱,通过优化检测波长、流动相组成及配比、柱温及... 【目的】探究嘧菌酯(azoxystrobin)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及抗流失性能,旨在确定嘧菌酯处理材的抗流失性能,为其户外使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及C_(18)反相色谱柱,通过优化检测波长、流动相组成及配比、柱温及流动相流速等色谱条件,确定分析嘧菌酯的色谱条件,采用外标法对嘧菌酯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并进行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精密度、准确度等分析;参照GB/T 29905—2013《木材防腐剂流失率试验方法》开展流失试验,并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各处理材流失液中嘧菌酯的质量浓度,以确定防腐材的抗流失性能。【结果】优化得到嘧菌酯分析的色谱条件:V(甲醇):V(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嘧菌酯标准溶液在质量浓度为1~80 mg·L^(-1)内,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6,线性相关性强;2个分析样品的变异系数为0.45%和0.59%,样品的回收率为98.2%~100.4%。抗流失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材中嘧菌酯的抗流失性较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处理材的流失率分别为8.4%~18.8%、8.2%~21.0%和8.8%~19.0%。3种处理材之间的嘧菌酯流失率差异不大,均表现为低质量分数制剂处理材的流失率大于高质量分数制剂处理材的规律;乙醇溶解嘧菌酯处理材的流失率稍高于2种水基化制剂处理材的流失率。【结论】采用HPLC测定嘧菌酯的质量浓度,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高,能准确分析嘧菌酯的质量浓度;嘧菌酯的2种水基化制剂的抗流失性能较好,可用于户外木材及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保护 嘧菌酯 高效液相(hplc) 防腐材 抗流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有效成分含量
6
作者 刘吉成 李小金 +3 位作者 吴张静 陆鸣 唐成志 姚茂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提升和完善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处方中的山银花、连翘、桔梗、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处方中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 为提升和完善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处方中的山银花、连翘、桔梗、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处方中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山银花)、连翘苷(连翘)、桔梗、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防风)及相对应的斑点且斑点明显,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11.27~450.80μg/mL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为0.38%。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和评价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花感冒颗粒(无糖型) 质量标准 薄层(TLC) 高效液相(hplc)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残留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慧婧 张蓓蓓 +3 位作者 崔冬妮 李佩纹 王荟 胡冠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7-2088,共12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普遍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开发准确、可靠的测定水中痕量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本文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建立测定水中23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普遍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开发准确、可靠的测定水中痕量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本文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建立测定水中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采用酸性条件(pH=4)萃取水样,上样的流速为2 mL·min^(−1),用4 mL甲醇-4 mL5%氨水甲醇进行洗脱,浓缩定容后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以2 mmol·L^(−1)乙酸铵+0.05%(V/V)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23种NSAIDs在相关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1—0.9992),回收率为80.2%—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5%,方法检出限为0.20—4.84 ng·L^(−1).将该方法应用于10份地表水的检测,结果显示有10种NSAIDs检出,质量浓度在ND—83.5 ng·L^(−1)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高效,可应用于环境水体中NSAID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 非甾体抗炎药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样品溶剂对中药成分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冬旭 张彤 +4 位作者 丁越 张永 杨正燕 王申澍 张新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7-1027,共11页
目的探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样品溶剂对中药成分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5种中药,参照各药材含量测定项下要求进行HPLC法测定,初步研究龙胆苦苷-龙胆、紫丁香苷-刺五加、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目的探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中样品溶剂对中药成分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5种中药,参照各药材含量测定项下要求进行HPLC法测定,初步研究龙胆苦苷-龙胆、紫丁香苷-刺五加、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秦皮甲素-秦皮、腺苷-冬虫夏草受样品溶剂影响产生的色谱峰异常行为,深入探讨溶剂效应的机理,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5种中药化学成分的色谱异常行为表现为保留时间漂移、色谱峰展宽、前延及裂分,产生上述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溶解样品的溶剂和流动相存在某种不匹配,导致样品在溶剂与流动相中所处状态出现差异(溶剂效应)。消除溶剂效应的首选方法是用流动相或相近的溶剂溶解样品,此外,减小进样量和使用溶剂效应消除器可作为辅助手段。结论溶剂效应容易引起色谱峰异常,影响对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应该在日常中药分析工作中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 样品溶剂 溶剂效应 流动相 峰形异常 溶剂效应消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系统分析维生素D3软胶囊(油性基质)(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梦瀚 丁雪梅 梁建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开发维生素D3软胶囊(油性基质)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系统中的含量测定和杂质分析方法。方法 RP-HPLC系统的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 目的开发维生素D3软胶囊(油性基质)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系统中的含量测定和杂质分析方法。方法 RP-HPLC系统的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65 nm,柱温25℃,流速1 mL/min。以乙腈混合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乙醇为流动相,探究这4种流动相组分对维生素D3及其3种同分异构体在C18柱上保留行为的影响。根据保留行为研究选择合适的流动相进行含量测定和杂质分析。结果以纯乙腈为流动相时,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仅为80.55%~84.37%;而以V(乙腈)∶V(水)=90∶10为流动相时回收率显著改善(98.07%~103.23%,RSD<1.69%),同时可改善峰形,适用于含量分析。该方法呈现良好的线性[(0.52~5.2)×10-4μmol/L,R2>0.999]和精密度(RSD<2.32%)。以V(乙腈)∶V(水)=95∶5为流动相能够排除空白油性基质峰对杂质峰的干扰,可用于杂质分析。结论本方法能在RP-HPLC系统中简单而准确地进行维生素D3软胶囊(油性基质)的含量测定和杂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体 油性基质 保留行为 反相高效液相(rp-hplc) 维生素D3 软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威 翁凌霄 +1 位作者 高明霞 张祥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1-612,共12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离分析复杂生物样品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工具。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离分析复杂生物样品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工具。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从肽段分离,延伸到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的分离,随着分析物的分子质量不断增大,其结构和组成复杂性也持续增加,分子特性也发生改变。面对不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分离模式、分离条件以及固定相参数是进行深度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实验室常用的液相色谱分离模式,包括反相色谱(RPLC)、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以及其不同的组合模式与质谱联用在自下而上(bottom-up)分析、自上而下(top-down)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中应用的研究。具体分析了色谱流动相与被分析对象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色谱流动相与质谱兼容性问题,以及多维色谱中不同色谱模式之间流动相的兼容性问题。重点关注存在不兼容问题时研究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此外,本文还评述了HPLC-MS结合样本前处理的方法在外泌体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总之,文章聚焦于近年来HPLC-MS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未来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 反相液相 亲水相互作用 疏水作用 离子交换 体积排阻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秦岭21种蕨类植物中槲皮素与山柰酚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洪叶岚 马骥 +2 位作者 肖娅萍 乐圆 张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4-297,共4页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21种蕨类植物中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Shimadzu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8℃。各对...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21种蕨类植物中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Shimadzu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8℃。各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重复性,槲皮素、山柰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和95%。采用该方法分别对采自秦岭的21种蕨类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测定,地上部分有19种含槲皮素、15种含山柰酚,其中毡毛石韦中槲皮素含量最高(2.11 mg/g),蜈蚣草中山柰酚含量最高(19.80 mg/g);而地下部分除有边瓦韦、大瓦韦含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11、0.12 mg/g)外,其余根状茎中几乎没有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表明槲皮素与山柰酚在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槲皮素 山柰酚 反相高效液相(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黄酒和葡萄酒中有机酸的含量 被引量:29
12
作者 吕旭聪 黄志清 +3 位作者 黄若兰 黄彬红 饶平凡 倪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黄酒和葡萄酒中酒石酸、甲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等7种有机酸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XB-C18(5μm,150mm×4.6mm),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确定的最优色谱条件是:0....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黄酒和葡萄酒中酒石酸、甲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等7种有机酸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XB-C18(5μm,150mm×4.6mm),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确定的最优色谱条件是:0.02mol/LKH2PO4-乙腈(98∶2),pH2.3,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0μL,冲洗方式为等度洗脱。利用此方法分析测定有机酸的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3.17%~117.3%,变异系数在3.1%~5.8%。利用研究所构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地对黄酒和葡萄酒中的有机酸进行测定,满足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 同时分析测定 黄酒 葡萄酒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煮制的猪肉及其汤汁中的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21
13
作者 顾伟钢 张进杰 +4 位作者 辛梅 姚燕佳 纪蓉 吕兵兵 陈健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1045,共5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检测用不同方法煮制的猪肉及其汤汁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样品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采用Nova-PakTM C18色谱柱分离,以AccQ.Tag Eluent A稀释液、乙腈和超纯...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检测用不同方法煮制的猪肉及其汤汁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样品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采用Nova-PakTM C18色谱柱分离,以AccQ.Tag Eluent A稀释液、乙腈和超纯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8 nm,在47 min内实现了17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各氨基酸在1~100μmol/L(胱氨酸在0.5~50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17种氨基酸的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为0.29~0.96μmol/L;在汤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6.5%~101.0%。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分离效果好,是检测肉及其汤汁中氨基酸的有效手段,可应用于肉制品的质量评定和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 柱前衍生 游离氨基酸 猪肉 汤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四种生育酚 被引量:29
14
作者 于瑞祥 张欣 +2 位作者 张秀芹 方晓明 丁卓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4-767,共4页
建立了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4种生育酚的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氮吹至干,甲醇定容后过有机相滤膜,反相C30柱(4.6 mm i.d.×250 mm,5μm)分离,甲醇-水-叔丁基甲醚(60∶15∶25)作流动相等度洗脱,荧光检测... 建立了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4种生育酚的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氮吹至干,甲醇定容后过有机相滤膜,反相C30柱(4.6 mm i.d.×250 mm,5μm)分离,甲醇-水-叔丁基甲醚(60∶15∶25)作流动相等度洗脱,荧光检测(λex=290 nm,λem=340 nm)。结果表明,4种生育酚的质量浓度在0.050~1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在加标水平为0.50、50.0、500.0 mg/kg时,4种生育酚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3%~93.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及δ-生育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0.10、0.05、0.05、0.02mg/kg。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 荧光检测 生育酚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50
15
作者 施新琴 崔为正 +2 位作者 裘立群 段祖安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以0.05 mol/L HC l为溶剂提取蚕粉和桑叶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并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FMOC)为衍化剂,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DNJ-FMOC络合物,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分离测定。... 以0.05 mol/L HC l为溶剂提取蚕粉和桑叶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并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FMOC)为衍化剂,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DNJ-FMOC络合物,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分离测定。结果表明,反应产物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DNJ-FMOC的峰面积与DNJ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0.7%。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测定家蚕、桑叶及有关药物样品中DNJ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野尻霉素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 紫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53
16
作者 冯德明 张洋 +2 位作者 赵惠明 孙国昌 孙培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建立了1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酒中9种有机酸的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250×4.6mm),以0.08mol/LKH2PO4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15nm,将黄酒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 建立了1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酒中9种有机酸的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250×4.6mm),以0.08mol/LKH2PO4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15nm,将黄酒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一次性分离;并测定了国内市售的3种黄酒中的有机酸含量。除丙酮酸外各种有机酸的回收率>90%,变异系数<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 黄酒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少洲 吕飞杰 +2 位作者 东惠茹 台建祥 付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向日葵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美国Alltech公司的ALLTIMAC18 柱(250mm×4.6mmID,5μm) ,流动相为乙腈 -2 %(φ)乙酸溶液 (体积比15∶85) ,流速为1.0mL/min ,紫外检测波长327nm ;向日葵仁中绿原... 建立了同时测定向日葵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美国Alltech公司的ALLTIMAC18 柱(250mm×4.6mmID,5μm) ,流动相为乙腈 -2 %(φ)乙酸溶液 (体积比15∶85) ,流速为1.0mL/min ,紫外检测波长327nm ;向日葵仁中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和咖啡酸(caffeicacid)在18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 ,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高效液相 向日葵 绿原酸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饮料中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35
18
作者 莫海涛 杜玉兰 +1 位作者 黎庆涛 秦菊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发酵饮料中10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方法。应用反相C18柱,3%CH3OH-0.05mol/L Na2HPO4(pH2.50)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5nm时,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发酵饮料中常见的1...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发酵饮料中10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方法。应用反相C18柱,3%CH3OH-0.05mol/L Na2HPO4(pH2.50)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5nm时,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发酵饮料中常见的10种有机酸和Vc。方法相对标准偏差0.048%~4.416%,回收率98.6%~101.9%,各成分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应用于发酵饮料中有机酸和V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 有机酸 抗坏血酸 发酵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酚酸类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刘江云 杨学东 +1 位作者 徐丽珍 杨世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 ,对 12种天然酚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 ,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 ;同时探讨了流动相的酸度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以及酚酸结构与保留行为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以确定的最佳分离条件对 1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 ,对 12种天然酚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 ,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 ;同时探讨了流动相的酸度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以及酚酸结构与保留行为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以确定的最佳分离条件对 12种天然酚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测定了各个化合物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检测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实验结果显示 ,各个化合物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 0 9980~ 0 9999,检测限为 0 96ng~ 4 10ng ,相对标准偏差RSD≤ 2 6 4 % ,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酚酸类化合物 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 pH优化 保留行为 苯甲酸 肉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食品中组胺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胡家伟 高榕 +4 位作者 曹敏杰 蔡秋凤 张凌晶 苏文金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83-288,共6页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水产食品中组胺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中样品经三氯乙酸提取、丹磺酰氯衍生,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70%乙腈和30%超纯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254 nm波长处紫外检测.结果显示,组胺保留时间为5....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水产食品中组胺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中样品经三氯乙酸提取、丹磺酰氯衍生,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70%乙腈和30%超纯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254 nm波长处紫外检测.结果显示,组胺保留时间为5.5 min,组胺在1~500μg/rnL范围内线性系数为0.999 9,仪器检出限(RSN=3)为0.5 μg/mL,定量限(RSN=10)为1.0 μg/mL,且重复性良好;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6种水产品和19种水产加工食品中的组胺,结果显示含量在0~~682.22 mg/kg之间;样品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组胺的回收率为89.54%~101.92%.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水产食品中组胺的测定.采用该方法检测了鲣鱼、鲭鱼和蓝圆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组胺变化情况,结果发现,3种鱼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组胺含量明显低于高温贮藏条件下的含量,表明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组胺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食品 组胺 丹磺酰氯 柱前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 低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