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文思蓝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小滨 王向涛 +1 位作者 李沙 侯新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2,共1页
目的 :研究伊文思蓝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状况 ,为研究脑靶向脂质体奠定基础。方法 :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伊文思蓝脂质体 ,用凝胶柱分离的方法测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2 5 .0 7% ,比较了伊文思蓝脂质体和伊文思蓝水溶液在小鼠体内的组... 目的 :研究伊文思蓝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状况 ,为研究脑靶向脂质体奠定基础。方法 :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伊文思蓝脂质体 ,用凝胶柱分离的方法测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2 5 .0 7% ,比较了伊文思蓝脂质体和伊文思蓝水溶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状况。结果 :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对伊文思蓝脂质体的包封率有较大的影响 ;尾静脉注射后 2~ 4h时脂质体组在脑中伊文思蓝的浓度高于水溶液组。结论 :伊文思蓝可作为检测脂质体跨血脑屏障的模型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蓝脂质体 小鼠 反相蒸发法 体内分布 凝胶柱分离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穆筱梅 钟振声 陈焕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325,360,共4页
以大豆卵磷脂为包封材料,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同时用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进行包覆。实验结果表明,PVA在脂质体外形成了一层膜,而且包覆量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比较于未包覆的脂质体,PVA包覆的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较小... 以大豆卵磷脂为包封材料,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同时用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进行包覆。实验结果表明,PVA在脂质体外形成了一层膜,而且包覆量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比较于未包覆的脂质体,PVA包覆的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较小的泄露率。当ρ(PVA)=3g/L时,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为58%,当ρ(PVA)=4g/L时,脂质体的泄漏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聚乙烯醇 大豆卵磷脂 反相蒸发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用果酸脂质体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穆筱梅 钟振声 +1 位作者 杨梅 陈焕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9,共3页
用反相蒸发法制得平均粒径为 164nm的果酸脂质体。研究了果酸的质量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脂质体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对泄漏率的影响 ,稳定剂丙二醇的较佳质量浓度。结果表明 ,当果酸质量浓度是0 3mg/mL时可以得到 2 8%的包封率 ,丙二... 用反相蒸发法制得平均粒径为 164nm的果酸脂质体。研究了果酸的质量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脂质体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对泄漏率的影响 ,稳定剂丙二醇的较佳质量浓度。结果表明 ,当果酸质量浓度是0 3mg/mL时可以得到 2 8%的包封率 ,丙二醇的较佳质量浓度是 5g·L-1~ 15g·L-1,温度升高使脂质体的泄漏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化妆品 果酸 卵磷脂 脂质体 包封率 泄漏率 稳定剂 反相蒸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若干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范明辉 许时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本实验首先比较了薄膜法、超声法、冻融法和反相蒸发法对红景天苷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苷低浓度下,不同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影响依次为冻融法>反相蒸发法>超声法>薄膜法,高浓度下的包封率影响不大。粒径测定... 本实验首先比较了薄膜法、超声法、冻融法和反相蒸发法对红景天苷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苷低浓度下,不同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影响依次为冻融法>反相蒸发法>超声法>薄膜法,高浓度下的包封率影响不大。粒径测定表明粒子均处于纳米尺度。其次,对影响红景天苷纳米脂质体制备的反相蒸发法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载量的降低包封率呈现上升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胆固醇/卵磷脂质量比1:2的嵌入量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最高。吐温80对脂质的增溶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2%质量分数可使得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约80%。水合介质的离子强度对包封率的影响较大,脂质体在0.05mol/L、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包封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红景天苷 纳米脂质体 制备 包封率 反相蒸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勇 纪金童 +2 位作者 黄曙光 陶凯雄 王国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0-722,726,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Zetapal无机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利用紫外-Sephadex G-50法测定其包封率,... 目的探讨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Zetapal无机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利用紫外-Sephadex G-50法测定其包封率,利用磁测仪测量其磁响应性。用比色法分析其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磁性阿霉素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293.4±20.6)nm,包封率为(30.8±3.3)%,磁响应性50.28emu,其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阿霉素无显著差异。结论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的磁性阿霉素脂质体平均粒径小,达到纳米级,磁响应性高,抑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阿霉素纳米脂质体 反相蒸发法 制备 胃癌细胞 体外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