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叟反犹太主义思想辨 被引量:2
1
作者 汤玲 张小号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145,共3页
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女修道士的故事"中看似反犹太主义的情节安排,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误读。然而,诗人对所处时代基督教会的认知、女修道士之不可靠故事叙述者的身份、故事题材和诗人在故事中独创的细节,都指向诗人鞭笞... 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女修道士的故事"中看似反犹太主义的情节安排,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误读。然而,诗人对所处时代基督教会的认知、女修道士之不可靠故事叙述者的身份、故事题材和诗人在故事中独创的细节,都指向诗人鞭笞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叟 反犹太主义 女修道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研究中的三个论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雄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8,共8页
《论犹太人问题》无论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来看,还是从其具体内容来说,都透露出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对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的执着关注。同样,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也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不得要领”,... 《论犹太人问题》无论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来看,还是从其具体内容来说,都透露出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对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的执着关注。同样,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也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不得要领”,因为与鲍威尔对政治解放的盲目自信不同,马克思透过犹太人问题看到了政治解放的内在缺陷,所以才提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另外,尽管马克思是犹太出身,深受犹太传统的熏陶,但不得不承认,《论犹太人问题》时期的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已经远远超越了犹太文明的民族狭隘性。因此,在回应争论中重新思考《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论性质,无论对于澄清马克思的犹太观来说,还是对于在当代语境中彰显以人的解放为内涵的共产主义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反犹太主义 鲍威尔 政治解放 犹太出身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西欧犹太人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亚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22-27,共6页
在西欧社会中,与其它民族一样,犹太民族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过重要作用。但从中世纪起,西欧历史上多次发生反犹、排犹事件,这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以土地分封为纽带的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等级社会中,犹太人因与土地没有... 在西欧社会中,与其它民族一样,犹太民族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过重要作用。但从中世纪起,西欧历史上多次发生反犹、排犹事件,这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以土地分封为纽带的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等级社会中,犹太人因与土地没有联系而被排斥在社会的等级之外,但又因其从事的商业和手工业在封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从商不再成为特殊的经济活动,犹太人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权利。在以基督教为唯一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坚持自己宗教信仰的犹太人被视作异教徒遭到社会的排斥,宗教偏见隔绝了犹太人和所居住的地区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加剧了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因经济矛盾导致的社会矛盾,在宗教的掩护下出现了反犹太主义的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 中世纪西欧 反犹太主义 基督教 社会地位 宗教信仰 西欧社会 意识形态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犹太文学 被引量:2
4
作者 陆凡 《文史哲》 1979年第5期52-60,共9页
犹太人在美国的历史开始于十七世纪。一六五四年,有二十三个犹太人从巴西移居于美国现在的纽约市,成为最早的美国犹太人。从那时起到十九世纪陆续有一些犹太人为了逃避政治、经济压迫,从英、法、德等国移居美国。到一八八○年,犹太人在... 犹太人在美国的历史开始于十七世纪。一六五四年,有二十三个犹太人从巴西移居于美国现在的纽约市,成为最早的美国犹太人。从那时起到十九世纪陆续有一些犹太人为了逃避政治、经济压迫,从英、法、德等国移居美国。到一八八○年,犹太人在美国已有七十几万人。他们建立犹太教堂、慈善机关,也出版报纸、杂志和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犹太 美国犹太文学 索尔·贝娄 犹太作家 小说集 美国人 反犹太主义 短篇小说 马拉默德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庄于谐 寓悲于乐——《芬克勒问题》喜剧艺术及主题解读
5
作者 韩江红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霍华德.雅各布森的《芬克勒问题》以BBC前广播制作人朱利安.特拉斯拉夫及他的两个犹太朋友为主线,展现了英国伦敦犹太人的生活境况,讨论了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反犹太主义等问题,是一部犹太史的缩影。本文旨在解读这部以喜剧小说为写作手... 霍华德.雅各布森的《芬克勒问题》以BBC前广播制作人朱利安.特拉斯拉夫及他的两个犹太朋友为主线,展现了英国伦敦犹太人的生活境况,讨论了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反犹太主义等问题,是一部犹太史的缩影。本文旨在解读这部以喜剧小说为写作手法、充满了"睿智与幽默、忧伤与感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克文学奖 反犹太主义 喜剧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论祖国作为“存有本身”的“大地和自然”维度
6
作者 何光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海德格尔将“祖国”阐释为“存有本身”是与其“大地和自然”思想密切关联的,是在古希腊日耳曼(德意志)与犹太基督教(或天主教)两大欧洲传统的对峙中展开的。海氏关于希腊的“第一次开端”和德国的“另一次开端”的叙事指向了对于犹太... 海德格尔将“祖国”阐释为“存有本身”是与其“大地和自然”思想密切关联的,是在古希腊日耳曼(德意志)与犹太基督教(或天主教)两大欧洲传统的对峙中展开的。海氏关于希腊的“第一次开端”和德国的“另一次开端”的叙事指向了对于犹太主义的批判,是关联着家乡大地和本真自然的生存的;建构存在论意义的祖国,就是从时间出发以寻找德国精神的源头,是民族的历史性此在时间与创造者时间的实现;作为“存有本身”的“祖国”和海氏的基础存在论相关,是穹苍、大地、终有一死者、诸神所共属的命运,是不断涌现和沉落的孤独者和憔悴者,是与资本和技术对立的幽然自闭的存在;海氏对“祖国”作为“存有本身”的审美性建构,要旨在于将祖国建造为庇护人之诗意存在的居所,但其在伦理学上还相对欠缺一种共享或大享精神,也当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 存有本身 大地和自然 反犹太主义 大享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斯大林晚期苏联历史案件的特点
7
作者 郝承敦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3期72-77,共6页
论斯大林晚期苏联历史案件的特点郝承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的政治生活曾有过短暂的和谐时期。1947年5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废除死刑,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30年代苏共“党内斗争”的间接否定。但从19... 论斯大林晚期苏联历史案件的特点郝承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的政治生活曾有过短暂的和谐时期。1947年5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废除死刑,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30年代苏共“党内斗争”的间接否定。但从1948年开始,苏联政治生活中又相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犹太 列宁格勒 苏联历史 土耳其 克里米亚 格鲁吉亚 反犹太主义 二次世界大战 亚美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談肖洛姆·阿萊汉姆和他的作品——紀念肖洛姆·阿莱漢姆誕生一百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珍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Z1期91-97,共7页
近代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汉姆是今年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位現实主义的幽默大师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犹太人民最伟大的天才作家,是专制制度和民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犹太人民追求幸福的热情的歌手。他以敏銳的眼光观察了... 近代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汉姆是今年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位現实主义的幽默大师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犹太人民最伟大的天才作家,是专制制度和民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犹太人民追求幸福的热情的歌手。他以敏銳的眼光观察了人民的痛苦的生活,以他幽默的手法无情的揭露了資本主义的丑恶,并以对人民深厚的爱表达了他們对美好的未来的理想,从而奠定了近代犹太进步文学的基础。肖洛姆·阿萊汉姆(他的真名字是肖洛姆·諾胡莫維奇·拉宾諾維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 作品 犹太作家 俄罗斯 生活 文学活动 幽默大师 反犹太主义 小人物 沙皇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