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激式DC-DC变换器滑模控制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晓冰 戚枭宏 +3 位作者 李冰 罗国军 王建平 王钦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2期67-72,共6页
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作为光伏逆变器的前级电路,具有转换效率高、转换开关电压应力小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研究一种DC-DC变换电路混杂系统建模和滑模控制策略。本文首先分析所提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并根据该拓扑电路的工作方式... 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作为光伏逆变器的前级电路,具有转换效率高、转换开关电压应力小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研究一种DC-DC变换电路混杂系统建模和滑模控制策略。本文首先分析所提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并根据该拓扑电路的工作方式,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该拓扑的系统数学模型,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来控制系统状态之间的切换,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验证该变换器拓扑的实用性和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式dc-dc变换器 滑模控制 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激式DC-DC变换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泽中 马吉祺 张法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3-856,共4页
针对电池电源管理中的开关变换器应用,采用NCP1200电流型PWM控制芯片设计了一种多路隔离输出的反激式DC-DC变换器。给出了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对电路中的各种寄生参数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和测量,并根据这些... 针对电池电源管理中的开关变换器应用,采用NCP1200电流型PWM控制芯片设计了一种多路隔离输出的反激式DC-DC变换器。给出了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对电路中的各种寄生参数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和测量,并根据这些参数设计了钳位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阻容二极管(RCD)钳位和阻尼电路对减小开关管应力和电压振荡是有效的,有利于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寄生参数 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驱动有源缓冲器的GaN基高效准谐振反激式功率变换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忠 曹通 +1 位作者 王福学 边国辉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驱动有源缓冲器的GaN基高效准谐振(QR)反激式功率变换器,以解决准谐振反激式功率变换器中开关管关断时电压过高的问题。电路以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器件为主开关管和同步整流器开关管,自驱动有源缓冲器由钳位电...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驱动有源缓冲器的GaN基高效准谐振(QR)反激式功率变换器,以解决准谐振反激式功率变换器中开关管关断时电压过高的问题。电路以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器件为主开关管和同步整流器开关管,自驱动有源缓冲器由钳位电容和有源开关管组成。该变换器在主开关管关断期间将开关管的电压浪涌钳位为恒定电压,由于有源开关管驱动信号由变压器的次级侧电流控制,因此不需要单独的控制电路。为验证所提出的变换器和控制电路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60 W的AC-DC功率变换器,测试结果表明,主开关管的最大电压浪涌约为450 V,具有高达91.6%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电压浪涌 自驱动有源缓冲器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dc-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族正反激组合式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方华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7-162,共6页
提出了一族正反激双向DC-DC变换器。它采用正激和反激组合的形式,在变换器的一侧绕组串联,另一侧并联。这种结构的双向变换拓扑解决了电流型一电压型组合式拓扑的开关管电压尖峰问题和启动问题。正激和反激组合式的拓扑,减小了反激变压... 提出了一族正反激双向DC-DC变换器。它采用正激和反激组合的形式,在变换器的一侧绕组串联,另一侧并联。这种结构的双向变换拓扑解决了电流型一电压型组合式拓扑的开关管电压尖峰问题和启动问题。正激和反激组合式的拓扑,减小了反激变压器传递的功率,而使一部分功率以正激形式传递,为其在较大功率场合的应用提供了拓扑基础。文章以有源箝位正反激双向变换器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开关时序问题和软开关实现问题,并推导了其稳态工作基本关系。通过构建试验样机平台,证明正反激双向DC-DC变换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一族基于正反激原理的双向DC—DC变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 组合双向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功率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晋斌 刘金彪 +1 位作者 梁晓霞 屈克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29-137,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拓扑。利用变压器漏感与开关管并联电容、钳位电容间的谐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ZVS),并消除了开关管关断时所产生的电压尖峰,减小了电压应力。该变换器具有拓扑简单、实现软开关动作、输出电流纹...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拓扑。利用变压器漏感与开关管并联电容、钳位电容间的谐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ZVS),并消除了开关管关断时所产生的电压尖峰,减小了电压应力。该变换器具有拓扑简单、实现软开关动作、输出电流纹波小以及控制简单等优点。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以及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上述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 变换器 软开关 拓扑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锂电池组均衡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卫军 朱玉玉 武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94-1596,1736,共4页
针对大容量锂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锂电池组均衡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和驱动电路控制双向同步反激式变换器实现电池能量的双向转移,配合相应的均衡策略,进而实现电池组的双向均衡。采用12路串联... 针对大容量锂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锂电池组均衡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和驱动电路控制双向同步反激式变换器实现电池能量的双向转移,配合相应的均衡策略,进而实现电池组的双向均衡。采用12路串联锰酸锂电池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使用灵活,均衡效率高,均衡电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组 双向均衡 变换器 电池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的三相单开关反激式高增益AC-DC整流变换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议锋 杨良 +1 位作者 王成山 孟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33-241,共9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小型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基于开关电容的三相反激式高增益整流变换器。在传统三相单开关电路交流输入侧引入带开关电容的倍压单元,本文所提出的变换器可以实现高电压增益,且该增益随输入电压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电路不仅... 提出一种适用于小型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基于开关电容的三相反激式高增益整流变换器。在传统三相单开关电路交流输入侧引入带开关电容的倍压单元,本文所提出的变换器可以实现高电压增益,且该增益随输入电压的升高而降低,使得电路不仅具有较好的低输入电压工作特性,且有效拓宽了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工作范围。电路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DCM)模式下,从而可实现稳态时的输入电流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此外,电路未采用电解电容,可实现极低输入电压下微弱能量的收集,有效提高小风机系统的风能利用率。为了验证该拓扑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300W的样机,额定条件下变换效率可以达到85%,输入电流的总谐波失真(THD)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容 倍压电路 高电压增益 三相单开关 A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变换器的变压器线圈涡流损耗机制分析与新型损耗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毛行奎 陈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5,共7页
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线圈涡流损耗为高频功率磁元件线圈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以及通过分解线圈电流分析了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线圈涡流损耗机制,发现其线圈窗口磁场兼有电感器和变压器磁场的特征。... 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线圈涡流损耗为高频功率磁元件线圈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应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以及通过分解线圈电流分析了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线圈涡流损耗机制,发现其线圈窗口磁场兼有电感器和变压器磁场的特征。据此机制,研究了减小其线圈涡流损耗的方法,指出该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线圈窗口磁场的构成。通过研究其线圈窗口磁场的正交性,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线圈损耗解析模型。有限元数值仿真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变压器 变压器 线圈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潘赛虎 曹秋娟 +1 位作者 史国栋 徐权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9,84,共7页
利用变压器原副边电流安匝和作为状态变量之一,建立了具有两条安匝和边界的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离散时间模型,并采用Jacobi矩阵求特征值导出了最大Lyapunov指数。进一步地,利用分岔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谱,进行了反激式变换器的分岔... 利用变压器原副边电流安匝和作为状态变量之一,建立了具有两条安匝和边界的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离散时间模型,并采用Jacobi矩阵求特征值导出了最大Lyapunov指数。进一步地,利用分岔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谱,进行了反激式变换器的分岔分析和工作状态域估计。PSIM电路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了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在参数变化时,存在倍周期分岔、边界碰撞分岔、混沌、周期窗等复杂非线性现象,有着周期态、CCM鲁棒混沌态和DCM弱混沌态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电流控制 离散时间模型 非线性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序列控制反激式变换器边界碰撞分岔与电路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正华 王国云 +2 位作者 包伯成 冯霏 曹秋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2-268,共7页
通过分析一个开关周期内输出电容电荷的变化量,建立了脉冲序列(PT)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一维离散映射模型,研究了负载电阻变化时的边界碰撞分岔行为。基于一维离散映射理论给出了PT控制反激式变换器在周期1-周期3等不同周期行为时的... 通过分析一个开关周期内输出电容电荷的变化量,建立了脉冲序列(PT)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一维离散映射模型,研究了负载电阻变化时的边界碰撞分岔行为。基于一维离散映射理论给出了PT控制反激式变换器在周期1-周期3等不同周期行为时的不动点表达式以及存在的负载电阻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PT控制反激式变换器始终工作在稳定的多周期状态,不会出现混沌现象。利用PSIM电路仿真软件,给出了不同负载电阻时的时域波形。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序列 变换器 一维离散映射 边界碰撞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琳芸 程晓维 史春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786-4789,4796,共5页
针对外置式大功率AC/DC电源的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的器件进行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电路和相关波形。应用... 针对外置式大功率AC/DC电源的待机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单端反激式功率叠加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主要的器件进行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并给出了电路和相关波形。应用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用于大功率场所,功率密度高、稳定性好、变换效率高,维护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叠加 DC/DC变换器 单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高压反激变换器升压时间动态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旭朋 李亮 +2 位作者 薛宇博 冯鹏程 杜永龙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1,共5页
直列式引信高压电路的升压时间决定了引信的三级解保时间,是引信全电子安全系统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引信高压电路中反激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建模,推导出输出电压的动态模型,揭示了升压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引信高压电路的参数优... 直列式引信高压电路的升压时间决定了引信的三级解保时间,是引信全电子安全系统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引信高压电路中反激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建模,推导出输出电压的动态模型,揭示了升压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引信高压电路的参数优化设计和闭环控制提供指导。通过Simulink建立引信高压反激变换器的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动态模型的正确性和升压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闭环反馈控制来达到升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列引信 高压电路 变换器 升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补偿对反激式变换器工作状态域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国栋 曹秋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57-61,共5页
研究了在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中引入的斜坡补偿电流对其工作状态域的动力学作用机理。基于安匝和,建立了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分析了补偿电流斜率变化时的动力学行为,导出了轨道状态转移时的两条分界线方程... 研究了在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中引入的斜坡补偿电流对其工作状态域的动力学作用机理。基于安匝和,建立了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分析了补偿电流斜率变化时的动力学行为,导出了轨道状态转移时的两条分界线方程,并由此划分了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的三种工作状态域。PSIM电路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说明了斜坡补偿电流不仅可以消除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式变换器中的次谐波振荡现象,也可以使其工作模式从DCM转移至C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斜坡补偿 工作状态域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witch-GX反激式变换器的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云兰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21期179-181,185,共4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反激式变换器以其设计简单,体积小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其中,高频变压器承担了传递功率、隔离等作用,是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介绍TOPSwich-GX系列芯片的工作原理,并以...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反激式变换器以其设计简单,体积小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其中,高频变压器承担了传递功率、隔离等作用,是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介绍TOPSwich-GX系列芯片的工作原理,并以一个基于它的单输出反激式变换器为例,详细阐述了高频变压器设计的原理和步骤,对设计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WITCH-GX 变换器 高频变压器 开关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软开关切换反激式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费小平 苏艳苹 薛晓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76,88,共5页
针对现有的软开关切换反激式变换器辅助开关无法达到软切换及轻载时不能实现软切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切换反激式变换器,借助所加入的软开关辅助电路,和辅助开关上串联二极管,不仅能使主开关工作在零电压状态下切换,其辅助开... 针对现有的软开关切换反激式变换器辅助开关无法达到软切换及轻载时不能实现软切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切换反激式变换器,借助所加入的软开关辅助电路,和辅助开关上串联二极管,不仅能使主开关工作在零电压状态下切换,其辅助开关亦能在零电流状态下切换,也能避免辅助变压器的饱和。此外,所加入之辅助开关并非浮接而是和主开关共地,所以辅助开关的控制信号无需隔离,因而降低了控制电路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电路的主、辅开关在满载和轻载时都工作在软性切换状态,提高了电路在整个负载范围内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软开关切换 零电压 零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6565的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学武 秦会斌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10期1284-1286,共3页
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减小开关电源的体积和电磁干扰(EMI),降低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介绍了一种基于L6565的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利用功率开关管自身的输出电容与变压器原边电感产生谐振,通过适当的控制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 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减小开关电源的体积和电磁干扰(EMI),降低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介绍了一种基于L6565的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利用功率开关管自身的输出电容与变压器原边电感产生谐振,通过适当的控制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与传统的反激式硬开关变换器相比,它能有效地减小开关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准谐振 零电压导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锂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聪 莫易敏 熊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5-1421,共7页
串联锂电池组大多采用相邻电池单体间能量转移的方式进行均衡,均衡效率低、时间长。为提高锂电池组的均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主动均衡电路拓扑。该电路拓扑包含4个均衡模块,利用耦合电感作为储能元件将能量从电量高的电池单... 串联锂电池组大多采用相邻电池单体间能量转移的方式进行均衡,均衡效率低、时间长。为提高锂电池组的均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主动均衡电路拓扑。该电路拓扑包含4个均衡模块,利用耦合电感作为储能元件将能量从电量高的电池单体转移至其余电池单体。该拓扑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且各模块可同时均衡,有效提高均衡效率、缩短均衡时间。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与传统多电感均衡电路和基于双层Buck-Boost均衡电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均衡电路效率高且能达到较高精度,有效提高均衡速度,缩短均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均衡 变换器 耦合电感 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高频环节AC-AC变换器并联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盛 陈道炼 《电源学报》 2011年第2期24-28,50,共6页
针对反激式高频环节AC-AC变换器输出容量小的特点,提出并研究了这类变换器多模块主从式并联控制策略。并联控制外环采用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内环取各模块的副边电感电流平均值作为均流控制变量,从而去控制各从变换器的工作,使各从变换... 针对反激式高频环节AC-AC变换器输出容量小的特点,提出并研究了这类变换器多模块主从式并联控制策略。并联控制外环采用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内环取各模块的副边电感电流平均值作为均流控制变量,从而去控制各从变换器的工作,使各从变换器副边电流与主变换器一致,达到并联均流的目的。文中给出了两个变换器模块并联实例,并对其进行了稳态和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类并联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负载适应能力和电压调整能力,均流程度好,稳压性较好,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为这类变换器在大容量场合的应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C变换器 高频环节 主从并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激式变换器的漏感能量缓冲回馈单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占鹏 全书海 张弘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5,108,共7页
针对传统高频变压器阻容式(RC)漏感缓冲吸收电路使用电阻耗散漏感能量,致使整机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能量缓冲回馈单元,以处理高频变压器漏感的能量。对该能量缓冲回馈单元的拓扑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搭... 针对传统高频变压器阻容式(RC)漏感缓冲吸收电路使用电阻耗散漏感能量,致使整机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能量缓冲回馈单元,以处理高频变压器漏感的能量。对该能量缓冲回馈单元的拓扑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搭建实验平台。漏感能量缓冲吸收电路,不仅能将开关管在关断时因变压器漏感谐振引起的电压尖峰抑制在关断电压的1. 2倍内,且吸收的漏感能量能被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 变换器 漏感 缓冲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能量转换模式下的反激变换器的性能分析
20
作者 赵志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3-85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零电流关断 ( ZCS)的反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 ( PF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工作在完全能量转换方式 ( DCM)下 ,综合了电流谐振技术与 PFC技术。分析了这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并在输出 30 W条件下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完全能量转换模 变换器 功率因数 电流谐振 脉宽调制 二极管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