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反演降水在华北极端降水监测中的适用性评估
1
作者 陈双 陈涛 +1 位作者 符娇兰 谌芸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3-891,共19页
基于2000~2023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基本站降水量日值资料,从极端降水指标统计、极端强降水事件分析等角度,对三种常用卫星反演降水(GSMaP_GNRT6/IMERG_V6E/IMERG_V6L)日值产品在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监测分析中的适用性特征进行了评估,结... 基于2000~2023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基本站降水量日值资料,从极端降水指标统计、极端强降水事件分析等角度,对三种常用卫星反演降水(GSMaP_GNRT6/IMERG_V6E/IMERG_V6L)日值产品在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监测分析中的适用性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GSMaP_GNRT6倾向低估降水,尤其在山前区域低估明显,IMERG则倾向高估降水,尤其在山东半岛高估明显,且以IMERG_V6L高估更显著;(2)降水量、降水强度指数普遍在高原平原过渡区相关性高于其他区域,强降水频次指数则在降水较多区域相关性高于降水较少区域,GSMaP_GNRT6三类指数普遍出现低估,IMERG则对降水量指数出现高估、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指数出现低估;(3)卫星反演降水能捕捉到极端降水日,但绝对强度普遍显著偏弱,利用百分位和TOP值(历史排位,下同)等相对阈值,其能反映降水极端性的空间分布,但范围偏大,尤以GSMaP_GNRT6偏大最明显,IMERG_V6L表现最好,但较IMERG_V6E优势不明显。总体来看,GSMaP和IMERG在华北夏季极端降水监测分析具备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全球降水观测(GPM) 极端降水 监测分析 适用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蒙 黄安宁 +2 位作者 计晓龙 王梦瑶 谭雨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2,共9页
利用2000—2012年青藏高原附近地区251个台站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CMOR.PH、PERSI—ANN、TRMM3B41RT、TRMM3B42RT和TRMM3B42V7等5种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表明,5种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均能较好地表征降水... 利用2000—2012年青藏高原附近地区251个台站的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CMOR.PH、PERSI—ANN、TRMM3B41RT、TRMM3B42RT和TRMM3B42V7等5种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表明,5种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均能较好地表征降水量在青藏高原地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和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的特征。通过分析相对误差和空间相关系数表明,5种卫星资料在夏季的反演效果最好、冬季最差,白天好于夜间。相对于其他4种资料,TRMM3B42V7资料与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最小,除了冬季一段较短时间内空间相关系数较低外,一年之中大部分时段空间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CMORPH仅次于TRMM3B42V7,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也较好;对不同等级降水频数的反演效果表明,CMORPH和TRMM3B42V7反演的小雨降水频数与台站观测值基本一致,高估了大雨和暴雨的降水频数,而TRMM3B42V7对中雨降水频数的反演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适用性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误差随时空分辨率和雨强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旷达 沈艳 +1 位作者 牛铮 王李娟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4期75-81,100,共8页
卫星反演降水产品作为降水资料获取的一种重要途径,其精度往往因时空尺度和雨强的不同而变化。本文以美国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0年夏季中国东部的降水格点分析场为参考值,以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误差分析指标,... 卫星反演降水产品作为降水资料获取的一种重要途径,其精度往往因时空尺度和雨强的不同而变化。本文以美国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0年夏季中国东部的降水格点分析场为参考值,以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误差分析指标,定量化地探究了CMORPH产品的误差随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雨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误差随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增大呈现递减的趋势,随雨强的增大而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空间分辨率对误差的影响规律可以采用y=a*e-b*x函数进行拟合,时间分辨率和雨强对误差的影响规律可以采用y=a*x-b函数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CMORPH产品随时空分辨率和雨强等3种因素而变化的误差模型σr=a*e-b*A*T-c*Rd。针对误差模型的适用性分析表明:误差公式在多数研究区均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误差估计 时空分辨率 雨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时间窗长度对太行山区雷达反演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烽 周新尧 +3 位作者 孔凡超 杨永辉 郭迎春 孙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8-547,共10页
利用雷达估算太行山降水对于海河流域水循环解析、变化预测及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3和2014年6—9月太行山东部中低山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Z)产品和自动雨量站降水(I)数据,采用不同滑动时间窗(1~5h)估算Z-I关系,利... 利用雷达估算太行山降水对于海河流域水循环解析、变化预测及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3和2014年6—9月太行山东部中低山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Z)产品和自动雨量站降水(I)数据,采用不同滑动时间窗(1~5h)估算Z-I关系,利用2013—2014年45次降水事件验证不同时间窗Z-I关系在小雨、中雨和暴雨情况下的精度,并针对2013年7月9日降水事件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滑动时间窗Z-I关系反演降水精度不同,误差随滑动时间窗增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2h滑动时间窗误差最小。对于不同量级降水的反演,2h滑动时间窗Z-I关系对中雨的改进最大。个例分析表明:滑动时间窗Z-I算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改善其他算法对雨强较大降水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降水反演 Z-I关系 滑动时间窗Z-I算法 太行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D卫星微波资料反演湖南地区强降水
5
作者 王陶然 吴莹 +2 位作者 马靖雯 黄媛媛 付琪嘉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219,共8页
为减轻强降水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该文利用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的一级亮温数据,结合与之匹配的二级降水产品,基于极化订正温度(polarization-corrected temperature,PCT)及散射指数(scatter index,SI),建立湖南地区陆面强降水... 为减轻强降水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该文利用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的一级亮温数据,结合与之匹配的二级降水产品,基于极化订正温度(polarization-corrected temperature,PCT)及散射指数(scatter index,SI),建立湖南地区陆面强降水降水率反演模型,进而通过个例对所建立的反演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FY-3D卫星一级亮温数据反演的降水率与二级产品所获降水结果基本一致;反演所得降水率在降水量低值区略偏大,而在高值区中心区域偏小;升轨反演模型的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v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vror,RMSE)分别为0.8761,0.7711 mm/h和1.1514 mm/h,降轨反演模型的R、MAE和RMSE分别为0.9113,1.1304 mm/h和1.8322 mm/h;反演得到的降水分布范围比二级产品的分布范围有所增大;相较于二级产品,该模型反演结果在与站点实测值的对比中体现出更高的精度。该研究比较成功地反演了湖南地区陆面强降水的分布区域,可为研究微波亮温与降水的关系,以及陆面强降水降水率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D/MWRI PCT-SI算法 降水 降水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雷达降水反演算法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琼 尹红刚 +3 位作者 陈林 商建 谷松岩 卢乃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以全球降水测量卫星(GPM)Ku PR的实测资料作为代理数据,评估了风云三号G星降水测量雷达(FY-3G PMR)原型算法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降水率和质量加权平均直径(R-D_(m))初始关系、降水相态以及不均匀波束充塞效应(NUBF)订正因子(param NU... 以全球降水测量卫星(GPM)Ku PR的实测资料作为代理数据,评估了风云三号G星降水测量雷达(FY-3G PMR)原型算法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降水率和质量加权平均直径(R-D_(m))初始关系、降水相态以及不均匀波束充塞效应(NUBF)订正因子(param NUBF)进行了降水反演的敏感性分析。首先对调层云和对流云的R-D_(m)初始关系,比较初值调整前后滴谱廓线、雷达反射率因子廓线及降水率廓线的变化;其次设计敏感性试验,分析相态的误判对降水反演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的param NUBF,评估param NUBF对降水反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FY-3G PMR原型算法反演的降水结构及强弱分布和GPM Ku PR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演的相对误差小于10%,相关系数大于0.95。敏感性分析显示雷达反射率因子廓线和降水率廓线的反演对R-D_(m)初始关系不敏感,但滴谱廓线的反演对R-D_(m)初始关系比较敏感。0℃亮带层相态误判尤其是混合相态和固态以及混合相态和液态的误判,影响0℃层附近的空中降水反演,但对地面降水反演影响不大。param NUBF作为高敏感性因子,与真值的差异越大降水率廓线反演的误差越大。开展星载雷达降水反演算法的敏感性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降水反演理论和算法的认识,提高降水反演精度,还可以为FY-3G PMR即将开展的外场试验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 FY-3G PMR 降水反演 相态 NUBF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北斗PPP-B2b服务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及香港地区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安坤 王敏 +2 位作者 孟欣 季锐 孙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B2b服务)通过卫星B2b信号向用户发送改正信息,摆脱了对外部通信的依赖,为实时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利用试验分析了PPP-B2b服务反演PWV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PPP...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B2b服务)通过卫星B2b信号向用户发送改正信息,摆脱了对外部通信的依赖,为实时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利用试验分析了PPP-B2b服务反演PWV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PPP-B2b服务反演结果与采用CODE事后精密星历产品的差值RMS为3.70 mm,STD为3.61 mm,与ERA5再分析数据差值的RMS和STD分别为4.80和4.07 mm,与探空结果差值的RMS和STD分别为3.75和7.16 mm,验证了采用PPP-B2b服务的PWV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最后,通过分析香港地区暴雨过程的实际降水量与PWV反演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初步验证了BDS PPP-B2b服务用于暴雨灾害短时预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反演 精密单点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卫星轨道钟差改正 暴雨灾害短时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M卫星微波成像仪资料的陆面降水反演 被引量:20
8
作者 闵爱荣 游然 +1 位作者 卢乃锰 石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5-272,共8页
为了探讨微波亮温与降水的关系,用TRMM卫星上微波降水雷达PR、微波辐射计TMI资料和973资料组提供的2002年6~7月120站的每小时自记降水记录,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反演陆面降水。通过资料匹配分析显示,由于时空匹配问题,站点降水与微波辐射... 为了探讨微波亮温与降水的关系,用TRMM卫星上微波降水雷达PR、微波辐射计TMI资料和973资料组提供的2002年6~7月120站的每小时自记降水记录,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反演陆面降水。通过资料匹配分析显示,由于时空匹配问题,站点降水与微波辐射计亮温及亮温的组合因子的相关性并不高,明显低于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PR与微波辐射计亮温及其组合因子的相关程度,因此仅用微波亮温和站点降水难以建立较好的反演算式。结合时空匹配较好的TRMM卫星降水雷达PR、微波辐射计TMI资料,建立新的算式,并且和其它算式进行比较。就反演降水结果而言,新算式比原有算式有一定改善,但对6~10mm/h的降水来说,新算式与原有算式反演结果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卫星 资料匹配 反演降水 算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量数据缺失条件下基于实测流量的北京市“23·7”极端暴雨降水反演
9
作者 张旭旻 陈颖冰 +3 位作者 李永坤 卢亚静 薛志春 胡晓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
以永定河与大清河流域雨量站损毁严重、实测降水数据可靠性较差的5个典型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23·7”极端暴雨实测流量数据,利用动态系统响应曲线(DSRC)反演方法对实际降水量进行反演,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PEARSON... 以永定河与大清河流域雨量站损毁严重、实测降水数据可靠性较差的5个典型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23·7”极端暴雨实测流量数据,利用动态系统响应曲线(DSRC)反演方法对实际降水量进行反演,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PEARSON相关系数与纳什效率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检验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实测降水(反演前)、反演降水(反演后)与实际降水(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后的降水数据近似)不同历时的降水特征值对反演降水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SRC反演方法在5个典型流域中均能够对流域面平均降水过程进行有效反演,反演前后的降水过程与实际降水过程的平均RMSE分别为5.97、3.86 mm,平均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与0.82,平均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27与0.67;DSRC反演方法对降水特征值的反演效果与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以及雨量站实测雨峰的准确度密切相关;在雨量站数据传输中断后,DSRC反演方法仍能够对实际降水进行有效反演,反演的降水过程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系统响应曲线 降水反演 “23·7”极端暴雨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M卫星降水反演数据在珠江流域的适用性研究——以东江和北江为例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兆礼 钟睿达 +3 位作者 赖成光 陈晓宏 李军 黄泽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为评估最新一代TRMM 3B42-V7卫星降水反演数据产品在珠江流域的精度和适用性,选取位于珠江流域下游的东江和北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地面雨量站点数据评估了该产品的精度和适用性,并结合可变下渗容量(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 为评估最新一代TRMM 3B42-V7卫星降水反演数据产品在珠江流域的精度和适用性,选取位于珠江流域下游的东江和北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地面雨量站点数据评估了该产品的精度和适用性,并结合可变下渗容量(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水文模型进行了水文模拟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网格尺度上,大多数网格日尺度相关系数达到0.60以上,月尺度相关系数达到0.90以上,3B42-V7产品表现出较好的精度,在区域尺度上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水文模拟验证分两种情景下进行,情景Ⅰ的结果表明,当水文模型由地面雨量站点数据率定时,3B42-V7产品数据的水文模拟效果不佳,个别区间内存在对洪峰流量明显的低估;情景Ⅱ的结果表明,由3B42-V7产品数据重新率定水文模型时径流模拟效果有了较大改善,说明该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资料缺乏地区的降水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降水反演数据 TRMM 3B42-V7 VIC模型 水文模拟检验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双频测雨雷达航空校飞试验降水反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琼 杨虎 +3 位作者 商建 郭杨 尹红刚 卢乃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6,共8页
2010年9月6日到10月20日,在江苏东台黄海附近进行了中国首次星载双频(Ku和Ka波段)测雨雷达的外场校飞试验,获得了宝贵的机载雷达数据。利用所探测的有效降水资料,对机载雷达的降水探测能力进行了性能分析。对比机载测雨雷达和同步星载... 2010年9月6日到10月20日,在江苏东台黄海附近进行了中国首次星载双频(Ku和Ka波段)测雨雷达的外场校飞试验,获得了宝贵的机载雷达数据。利用所探测的有效降水资料,对机载雷达的降水探测能力进行了性能分析。对比机载测雨雷达和同步星载测雨雷达(Precipation Radar,PR)探测的反射率因子廓线可以发现,机载雷达反射率因子廓线在1.55 km高度的探测结果和PR较为一致,尤其是融化层一致性更好,表明机载雷达有探测降水垂直结构的能力。为了进行Ka波段机载雷达的降水反演,利用卫星数据模拟器(Satellite Data Simulator Unit,SDSU)计算了k-Z_e和R-Z_e关系的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衰减订正以及雨强的反演。结果表明,Ku和Ka波段反演的雨强廓线基本一致,证实了反演系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雨雷达 外场校飞 降水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可降水量反演的武汉市大雾生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劭峰 秦豪 +1 位作者 王新桥 黄良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162-166,共5页
介绍了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反演原理。利用GAMIT软件解算IGS站数据得到PWV,用逐时分析PWV的方法研究了武汉市一月份大雾生成和消散各个阶段能见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大雾过程中PWV的变化,确定大雾所处的阶... 介绍了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反演原理。利用GAMIT软件解算IGS站数据得到PWV,用逐时分析PWV的方法研究了武汉市一月份大雾生成和消散各个阶段能见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大雾过程中PWV的变化,确定大雾所处的阶段;同时对比了一月份雾天和晴天、雨天的PWV数据,分析了雨天和雾天的湿度、温度、露点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大雾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顶对流层延迟 地基GPS 降水反演 大雾生消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小时降水量融合产品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179
13
作者 沈艳 潘旸 +2 位作者 宇婧婧 赵平 周自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6,共10页
基于全国自动站观测降水量和CMORPH(CPC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资料,采用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和OI(optimal interpolation)两步融合方法生成了中国区域1h、0.1°×0.1°分辨率的降水量融合产品。... 基于全国自动站观测降水量和CMORPH(CPC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资料,采用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和OI(optimal interpolation)两步融合方法生成了中国区域1h、0.1°×0.1°分辨率的降水量融合产品。本文分别从产品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降水量级和不同累积时间下的产品质量、三种站网密度下的融合效果以及对强降水过程监测能力等方面对比评估了融合降水产品质量。结果表明,融合降水产品有效利用了地面观测和卫星反演降水各自的优势,在降水量值和空间分布上均更为合理;融合产品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减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不大且区域性分布特征减弱;融合产品与融合前的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相比在中雨(1.0~2.5mm/h)、中到大雨(1.0~8.0mm/h)、暴雨及以上(≥8.0mm/h)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675%、小于15.0%、30.0%左右,且随着累积时间的增加,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该产品能准确抓住强降水过程,在定量监测强降水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融合降水产品 自动气象站 卫星反演降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密度匹配法对中国区域卫星降水资料的改进 被引量:82
14
作者 宇婧婧 沈艳 +2 位作者 潘旸 赵平 周自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4-553,共10页
为考察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适用性,基于逐日和逐时我国地面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PDF方法,分别对逐日0.25°×0.25°水平分辨率和逐时0.1°×0.1°水平分辨率的CMOR... 为考察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适用性,基于逐日和逐时我国地面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PDF方法,分别对逐日0.25°×0.25°水平分辨率和逐时0.1°×0.1°水平分辨率的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降水产品的系统误差进行订正。在分析CMORPH卫星降水产品误差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资料不同的时空分辨率和误差特点,调整概率密度匹配时选取样本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设计相应的订正方案。评估结果表明:PDF方法订正后,两种分辨率卫星降水资料在中国区域系统误差均显著减小,达到了理想的订正效果。在我国站点稀疏的西部地区,订正后的CMORPH卫星降水产品仍保持卫星观测的降水空间分布,降水量也明显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量。可见,PDF方法是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地面观测降水 系统误差 概率密度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卫星降水产品在中国区域的精度特征评估 被引量:49
15
作者 廖荣伟 张冬斌 沈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0-979,共10页
采用2012—2013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格点化数据和TRMM(3B40RT、3B41RT、3B4 2RT)、CMORPH、GSMaP、HYDRO共6种0.25°×0.25°卫星反演降水数据,从中国区域、中国东部区域及中国西部区域3种空间尺度综... 采用2012—2013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格点化数据和TRMM(3B40RT、3B41RT、3B4 2RT)、CMORPH、GSMaP、HYDRO共6种0.25°×0.25°卫星反演降水数据,从中国区域、中国东部区域及中国西部区域3种空间尺度综合验证和比较了日尺度上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对降水描述的准确性高于冬季。相关性、均方根误差等指标随季节变化明显,且差异较大,夏季每种降水产品的评估指标均优于冬季。不同区域之间定量评估指标差异明显,具有月尺度变化特征。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对冬季小降水及固态降水的反演能力有限。对于中国区域的大范围降水事件,每种降水产品可以较好进行再现,但均以多传感器联合后的产品质量较高,单一微波、红外或可见光的效果较差。TRMM的3B42RT在夏季对降水反演的落区较好,但极值偏大,CMORPH的综合评价较好。卫星降水产品精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反演降水 格点降水 评估 精度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和卫星降水产品对台风莫拉克降水监测能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潘旸 宇婧婧 +1 位作者 廖捷 余予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本文以2009年台风莫拉克为例,利用分布密集的自动站观测降水资料比较分析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地面降水分析产品CPAP和卫星反演降水产品CMORPH、FY2C等对强天气过程降水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CPAP准确地把握了这次台风登陆过程中降... 本文以2009年台风莫拉克为例,利用分布密集的自动站观测降水资料比较分析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地面降水分析产品CPAP和卫星反演降水产品CMORPH、FY2C等对强天气过程降水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CPAP准确地把握了这次台风登陆过程中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强度,但由于海洋区域无站点分布,CPAP无法展现一个完整的台风降水空间结构;CMORPH能够合理地描述完整的台风降水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但与地面观测相比,其降水中心的位置差异较大,且量值普遍偏低;FY2C的降水在陆地与海洋出现了严重的结构不连续的现象,对台风降水空间结构的描述不如CMORPH合理。由此可见,选择对降水空间结构描述完整且合理的卫星降水产品与精度较高的地面观测降水融合,结合两者的优势,是发展高质量降水分析产品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降水监测 自动站观测 卫星反演降水 资料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CMORPH卫星降水产品的误差订正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福增 何山 +2 位作者 谷晓平 于飞 杨玲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4,共9页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的特点,其时空分布相对均匀、独立,但是CMORPH本质上是通过间接手段反演得到,其降水精度无法与地面观测降水精度相比,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结合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采用概率密度匹配法对...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的特点,其时空分布相对均匀、独立,但是CMORPH本质上是通过间接手段反演得到,其降水精度无法与地面观测降水精度相比,并且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结合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采用概率密度匹配法对贵州地区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进行系统误差订正,该方法将每个格点的卫星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和地面降水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匹配,获取降水误差订正值;其中误差订正效果受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拟合曲线的影响,而考虑到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是非正态分布,因此选用Gamma分布拟合降水累积概率分布曲线。通过对2018年5月三次降水过程的订正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逐时的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存在明显的非独立系统误差,误差范围随降水量级的变化而变化,存在低值高估的特点;(2)在小时尺度下地面降水的累积概率密度呈指数衰减分布,而CMORPH的降水累积概率密度分布更加复杂,其在中雨、大雨区间内的降水概率较高;(3)通过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CMORPH与订正前相比降水空间结构更加贴近地面降水,强降水中心的量级和范围明显减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减小,其中偏差订正值在0.114~0.468 mm/h,均方根误差订正在0.24~1.49 mm/h之间。经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精度明显提升,更加接近于实际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 地面降水 概率密度匹配法 误差订正 Gamma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02)批卫星微波氧气吸收通道降水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淼 卢乃锰 +1 位作者 谷松岩 张文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30,共8页
我国新一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2)批计划2012年发射。该文利用UWNMS模拟2005年Katrina飓风的结果作为基础数据集,借助VDISORT微波辐射传输模式对风云三号(02)批计划装载的微波探测仪器中50~60 GHz和新增的118.75 GHz频点的降水... 我国新一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2)批计划2012年发射。该文利用UWNMS模拟2005年Katrina飓风的结果作为基础数据集,借助VDISORT微波辐射传输模式对风云三号(02)批计划装载的微波探测仪器中50~60 GHz和新增的118.75 GHz频点的降水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通过晴空权重函数匹配,选择出50~60 GHz与118.75 GHz频点匹配关系较好的4对通道。敏感性分析表明:各通道对各种水凝物粒子均很敏感,可用于改进现有业务降水反演算法。分别选取50~60 GHz 4个通道、118.75 GHz 4个通道、50~60 GHz及118.75 GHz全部通道3种不同的通道组合进行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将50~60 GHz及118.75 GHz通道联合起来进行降水反演可提高降水反演的精度,并可以更好地区分降水区与非降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温度计 微波湿度计 降水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M降水产品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9
作者 陈汉清 鹿德凯 +3 位作者 周泽慧 朱自伟 任英杰 雍斌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从IMERG、DPR和水文模拟3方面综述了GPM降水产品的评估工作。GPM降水产品在复杂地形和高海拔地区均表现不佳,甚至出现不可靠的情况,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夏秋两季的表现较好,春冬两季表现相对较差。指出GPM对微量降水、固... 从IMERG、DPR和水文模拟3方面综述了GPM降水产品的评估工作。GPM降水产品在复杂地形和高海拔地区均表现不佳,甚至出现不可靠的情况,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夏秋两季的表现较好,春冬两季表现相对较差。指出GPM对微量降水、固态降水和极端降水的观测还需进一步的完善,未来的卫星降水评估工作应从传感器层面上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降水观测 多卫星联合降水反演 降水产品 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ERG系列产品在大汶河流域的降水监测能力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震 王超 +2 位作者 邸燕 刘强 王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7,共9页
为探究高分辨率多卫星联合反演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卫星降水产品在大汶河流域的监测精度与适用性,以2001~2019年较长系列地面雨量站实测数据为基准,采用探测率、虚报率等11个指标,对IMERG系列Early、L... 为探究高分辨率多卫星联合反演IMERG(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卫星降水产品在大汶河流域的监测精度与适用性,以2001~2019年较长系列地面雨量站实测数据为基准,采用探测率、虚报率等11个指标,对IMERG系列Early、Late、Final产品在研究区的降水监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日、月、年尺度下,Final产品的精度最好,Early、Late两个产品的精度基本一致,在时间上,IMERG系列产品均能较好反映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分配;在空间上,表现为整体高估研究区降水量,低估泰山区域降水量(相对偏差小于-20%)。(2)在不同强度日降水探测能力方面,IMERG系列产品间差异不大,仅对小雨有较好的命中率(探测率>0.6)。各产品探测能力一般,整体表现为误报率较高(误报率>0.7)、探测率与关键成功率较低,同时,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大,各产品探测能力呈下降趋势。(3) IMERG系列产品均具有一定的极端降水监测能力,Final产品评价结果更优、表现更为稳定,在参与评价的5个指数中,Final产品有4个指数结果最优,Late产品有1个最优,Early产品则有4个指数结果优于Late产品。总体上,IMERG系列数据均能较好反映大汶河流域(除泰山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与极端降水情况,Final产品整体精度最高,Early、Late产品精度较为接近,其中,Early产品在极端降水监测中的表现好于Late产品,而对不同强度日降水事件的监测能力差于Late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降水反演 IMERG 精度评估 极端降水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