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DL的MODIS影像地表蒸散发参数反演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邓世赞 张友静 +2 位作者 张子衡 谢丽军 王文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1,共5页
针对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所需要的地表蒸散发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利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SEBAL(地表能量平衡)模型,并结合ENVI/IDL二次开发语言构建了流域陆面蒸散发反演系统.以黄河三花间(三门峡一花园口区间)流域为... 针对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所需要的地表蒸散发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利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SEBAL(地表能量平衡)模型,并结合ENVI/IDL二次开发语言构建了流域陆面蒸散发反演系统.以黄河三花间(三门峡一花园口区间)流域为例,编程实现了地表温度、植被指数、水体指数、不透水面指数等蒸散发计算所需相关地表参数的提取和日陆面蒸散发量的计算,并利用IDL的统计分析功能,通过随机采样,综合分析了地表参数与蒸散发量的关系.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特点,人机交互友好,可作为独立模块加入水文分析等专业系统,有效解决了通用遥感软件缺乏专业信息提取功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蒸散发参数 反演系统 SEBAL模型 MODIS影像 ENVI/IDL 黄河三花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星的灾害特征信息自动反演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邓钟 池天河 +1 位作者 张新 彭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231-233,253,共4页
针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的载荷特点,设计一种以环境星2级数据产品为主要数据源的灾害特征信息自动反演系统。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的需求,采用B/S架构,集成25个灾害特征参数反演算法模块,并依据各个反演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 针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的载荷特点,设计一种以环境星2级数据产品为主要数据源的灾害特征信息自动反演系统。根据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的需求,采用B/S架构,集成25个灾害特征参数反演算法模块,并依据各个反演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流程关系,设计一套自动化批处理流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延伸HJ星信息产品链,为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实时信息产品,并降低普通用户应用遥感信息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星 灾害 特征信息 自动反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大面积海温反演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其茂 黄润恒 金振刚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44,共7页
本文介绍了使用日本GMS卫星的红外单通道遥感资料,计算海洋表面温度的算法。对在计算海面温度过程中使用的大气削弱订正和云检测的方法,也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给出了此系统软件的流程图和试运行结果。
关键词 海温 反演系统 太平洋 海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海表面温度反演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宏 许华 +3 位作者 李家国 余涛 顾行发 李虎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2期76-80,85,共6页
海表面温度(SST)是重要的海洋物理参数,对海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遥感数据反演是目前获取SST数据的主要方法之一。遥感反演数据具有反映大区域尺度的海温连续分布状况,且数据获取及时稳定等特点。本文基于IDL构建了面向EOS/MODIS数... 海表面温度(SST)是重要的海洋物理参数,对海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遥感数据反演是目前获取SST数据的主要方法之一。遥感反演数据具有反映大区域尺度的海温连续分布状况,且数据获取及时稳定等特点。本文基于IDL构建了面向EOS/MODIS数据的SST反演系统,讨论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反演处理流程,对系统中采用的SST反演算法和云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以我国东海海域为例,将反演结果与多年观测资料对比,表明系统反演得到的SST分布规律与多年观测资料一致,同时还利用同步观测的浮标数据和NASA MODIS SST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系统反演的SST平均误差为1℃。数据精度满足海洋预报和其他科学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SST 反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反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琪 李小英 +3 位作者 程天海 张兴赢 葛曙乐 张玉贵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6期67-76,共10页
文章基于“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AIUS)数据,采用最优化反演算法,建立了大气成分廓线反演的业务化处理系统,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该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和模块化设计思路,具有手动和自动业务化处理... 文章基于“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AIUS)数据,采用最优化反演算法,建立了大气成分廓线反演的业务化处理系统,并对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该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和模块化设计思路,具有手动和自动业务化处理的功能。将系统反演结果与微波临边探测仪(MLS)的2级官方产品和先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O3反演产品在14~50km范围与MLS产品的相对偏差小于15%;H2O反演产品在18~70km范围与MLS产品的相对偏差小于15%;HCl反演产品在14~40km范围与MLS产品的相对偏差小于10%;N2O反演产品在10~35km范围与MLS产品的相对偏差小于10%;CO反演产品在14~55km范围与先验廓线的相对偏差小于15%。上述结果表明,反演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为中国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算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星观测 大气成分廓线 反演系统 “高分五号”卫星 最优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因子遥感反演系统”获软件登记
6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7-977,共1页
2012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申请的软件“中亚干旱区生态环境因子遥感反演系统”获登记证书。(登记号2012SR099314)。
关键词 生态环境因子 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反演系统 干旱区 软件 遥感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实测气象参数在GNSS水汽反演中的适用性
7
作者 朱童 张克非 +3 位作者 李龙江 孙鹏 张明浩 赵东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针对未配备气象传感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通常利用再分析数据、经验模型替代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问题,定量分析地面气压(P)和加权平均温度(Tm)在反演PWV中的适用性: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 针对未配备气象传感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通常利用再分析数据、经验模型替代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问题,定量分析地面气压(P)和加权平均温度(Tm)在反演PWV中的适用性: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RA5)、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数据、第二代和第三代全球气压和温度模型(GPT2和GPT3)、全球格网非线性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GNTm)计算P和Tm;然后以探空站实测气象数据为参考,评估不同P和Tm的精度及其对PWV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1)ERA5、NCEP、GPT2、GPT3获取P的偏差(bias)绝对值小于1 h Pa,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5.5 h Pa;2)在获取Tm方面,ERA5、NCEP、GGNTm、GPT3的bias绝对值小于2.5 K,RMSE小于5.5 K;3)将ERA5、NCEP、GPT2+GGNTm、GPT3获取的气象参数应用到PWV反演中,PWV偏差绝对值小于0.5 mm,RMSE小于3 mm。分析得出应用非实测气象参数反演的GNSS大气可降水量也可获得较高精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实测气象参数 探空数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 再分析数据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反演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俊 徐德民 +1 位作者 宋保维 严卫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讨论一类非匹配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结合反演 ( Backstepping)设计方法和变结构控制 ,提出了反演变结构控制策略。对存在非匹配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的系统 ,设计的反演变结构控制器实现鲁棒输出跟踪 ,闭环系统在有限时间... 讨论一类非匹配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结合反演 ( Backstepping)设计方法和变结构控制 ,提出了反演变结构控制策略。对存在非匹配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的系统 ,设计的反演变结构控制器实现鲁棒输出跟踪 ,闭环系统在有限时间进入滑动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匹配 不确定性 非线性系统 反演设计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物体内部多磁源反演技术
9
作者 荀宇洁 姜春宇 +3 位作者 王逸群 张宝顺 曾中明 吴东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808-10814,共7页
为解决对小尺度物体内部多个磁场源反演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小尺度物体内部多磁源反演技术。利用原子磁强计采集磁源信号,基于弱磁理论反演磁源分布,引入分布源模型、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优化求解过程,开展正反演模型验证。同时,采用点... 为解决对小尺度物体内部多个磁场源反演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小尺度物体内部多磁源反演技术。利用原子磁强计采集磁源信号,基于弱磁理论反演磁源分布,引入分布源模型、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优化求解过程,开展正反演模型验证。同时,采用点源模型去卷积操作提升磁源的空间分辨率,去卷积前系统空间分辨率约为10 mm,去卷积后小于4 mm。结果显示磁源反演的空间位置分布大致接近真实,验证了反演技术的正确性,可用于精密仪器内部磁源的识别应用。该研究开辟了部分精密仪器内部多磁源探测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源分布 磁源反演系统 分布源模型 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 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洪水预报系统误差反演的多河段联合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一昕 梁忠民 +2 位作者 胡义明 李彬权 王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4-1924,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洪水预报误差系统反演的多河段联合校正方法.采用马斯京根法矩阵方程描述多河段多区间入流的河道汇流过程,基于动力系统反演理论建立洪水预报误差的递推方程,最后利用修正后的多河段状态变量经演算得到预报断面的洪水过程,... 提出一种基于洪水预报误差系统反演的多河段联合校正方法.采用马斯京根法矩阵方程描述多河段多区间入流的河道汇流过程,基于动力系统反演理论建立洪水预报误差的递推方程,最后利用修正后的多河段状态变量经演算得到预报断面的洪水过程,进而达到多河段联合校正目的.对大渡河上游的应用示例结果表明:多河段联合校正方法考虑了河系中断面间的水力联系及预报误差在时程上的传递规律,可充分利用上游多断面实测和校正信息进行下游预报断面的误差修正,因此具有更高的校正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误差修正 多河段联合校正 马斯京根法矩阵模型 系统反演 复杂河流系统 大渡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水库上游梯级电站库容反演方法研究
11
作者 程翔 刘晖 +5 位作者 瞿思敏 蒋语珣 包为民 杨庆一 石朋 江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
富春江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洪水期间干流梯级电站的调控对入库洪水过程影响很大,该影响还会与坝前倒三角地形嵌套产生放大作用,严重影响富春江水库洪水调控。通常采用地形测量法确定不同水位时的梯级电站库容,但该方法不仅技术要求... 富春江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洪水期间干流梯级电站的调控对入库洪水过程影响很大,该影响还会与坝前倒三角地形嵌套产生放大作用,严重影响富春江水库洪水调控。通常采用地形测量法确定不同水位时的梯级电站库容,但该方法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和时间。因此,以富春江水库2019~2020年受梯级电站调控影响较大的5场洪水为例,提出水文模型分析与系统微分响应反演技术结合的方法确定库容。结果表明,采用系统微分响应反演确定的库容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江水库 梯级电站 水文模型 系统微分响应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自适应识别吸收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雄 李国发 +1 位作者 刘立彬 桂志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2-1071,共10页
地下介质的吸收衰减效应严重降低了地震信号的探测深度,限制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发展。反Q滤波技术是补偿地层吸收衰减、提高地震分辨率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反Q滤波方法本身并不具备信号识别能力,在补偿地震信号的同时会放大噪声... 地下介质的吸收衰减效应严重降低了地震信号的探测深度,限制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发展。反Q滤波技术是补偿地层吸收衰减、提高地震分辨率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反Q滤波方法本身并不具备信号识别能力,在补偿地震信号的同时会放大噪声干扰。为此,文中提出一种信号自适应识别的多道吸收补偿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地震信号的空间构造特征提升吸收补偿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该方法主要实施流程包括四步:首先,利用空间预测算子对反射信号的空间构造特征进行数学表达;再根据信号预测算子构造空间反射结构约束项;然后,将反射结构约束项加入多道吸收补偿目标函数,得到吸收补偿反演系统;最后,求解多道反演目标函数,得到吸收补偿结果。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还可保护补偿结果的空间构造特征和信噪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识别 吸收补偿 正则化约束 黏弹性 反演系统 反射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仿真赤道东太平洋SST的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韧 蒋国荣 李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表温度场 ,利用Matlab中的NeuralNetwork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表温度场 ,利用Matlab中的NeuralNetwork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动力结构和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行的预报效果 ,可在一定时效内预测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温的变化趋势。由于所建系统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预报模型 ,因此不仅可直接用于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NETWORK 系统仿真反演 赤道东太平洋SST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