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光谱影像的玉米LAI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翟羽娟 张艳红 +1 位作者 刘兆礼 刘宝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58-61,共4页
以吉林省长春西部地区合心与合隆镇为研究区,利用高光谱Hyperion遥感影像,结合与其同步实测LAI数据,分别建立影像波段与玉米LAI线性及非线性统计回归模型,最终选出以SAVI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y=1.717e1.064x为最优反演模型,其估测精... 以吉林省长春西部地区合心与合隆镇为研究区,利用高光谱Hyperion遥感影像,结合与其同步实测LAI数据,分别建立影像波段与玉米LAI线性及非线性统计回归模型,最终选出以SAVI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y=1.717e1.064x为最优反演模型,其估测精度高达96.8%。经实验证实,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大范围、快速、较精确地获取玉米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影像 玉米叶面积指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舰船内部磁场的反演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保委 张俊洪 +3 位作者 刘胜道 周国华 唐烈峥 宗敬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0,共7页
积分方程法被广泛应用于舰船磁场反演建模当中,但模型要求有足够多的测量点用于获取舰船在特定深度的磁场。针对积分方程法利用近场磁场建模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增加约束方程的改进措施,并分别开展了薄钢板模型和三维舰船模型磁... 积分方程法被广泛应用于舰船磁场反演建模当中,但模型要求有足够多的测量点用于获取舰船在特定深度的磁场。针对积分方程法利用近场磁场建模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增加约束方程的改进措施,并分别开展了薄钢板模型和三维舰船模型磁场数值仿真。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舰船内部测量点进行初始化选择,基于舰船内部磁场测量值构建了反演模型,采用奇异值分解法求解磁源参数并预测船外空间磁场,舰船外部空间磁场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2%。舰船舱段模型磁场推算实验表明,由舱段内部磁场预测外部磁场的均方根误差约为13%,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以改善传统反演模型的不稳定和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舰船闭环消磁的算法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方程法 舰船磁场 反演 内部磁场 闭环消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局地气候的反演建模及其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林振山 史芳斌。王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利用天津月平均温度T、气压P和雨量R的时间序列反演出一组近似描写天津(T-P-R)局地气候的动力方程,并对其演化特性及内部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反演 局地气候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licz准范‖·‖_ρ与其亲模ρ的关系及其反演问题
4
作者 王建 王见勇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2,共5页
讨论了线性空间X上的模数ρ与其生成的Orlicz准范‖·‖,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六个关系命题;提出了准范的反演问题,得到了两个重要结果:线性空间上的任何β-范数(0<β<1)都是可反演的,而任何范数(β=1)都是不可反演的.
关键词 反演问题 反演模 Orlicz准范 线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反演滑模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俊 徐德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1-804,共4页
对一般形式的仿射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研究了一种具有任意小跟踪误差的稳定控制器的设计新方法 .结合反演 (backstepping)设计和变结构控制 ,提出了反演变结构控制策略 .对存在非匹配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的系统 ,设计的反演变结... 对一般形式的仿射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研究了一种具有任意小跟踪误差的稳定控制器的设计新方法 .结合反演 (backstepping)设计和变结构控制 ,提出了反演变结构控制策略 .对存在非匹配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的系统 ,设计的反演变结构控制器实现了鲁棒输出跟踪 ,闭环系统在有限时间进入滑动模态 .仿真算例证实了理论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反演控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面波最大模频散曲线的反演解释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彦礼 单娜琳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8,共7页
讨论了高阶模态面波位移幅度占优势并由于高阶模态面波的影响、难以提取完整的基阶模态面波的频散曲线的情况下,利用"最大模"频散曲线进行反演解释的必要性.对软夹层型和地表为高速层两种高阶模态面波位移幅度较强的地层结构... 讨论了高阶模态面波位移幅度占优势并由于高阶模态面波的影响、难以提取完整的基阶模态面波的频散曲线的情况下,利用"最大模"频散曲线进行反演解释的必要性.对软夹层型和地表为高速层两种高阶模态面波位移幅度较强的地层结构的理论和实测"最大模"频散曲线进行反演研究,获得了比仅利用基阶模态面波解释更好的效果.同时还讨论了初始模型建立和反演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面波勘探 基阶 高阶 拟牛顿算法 “最大”频散曲线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格重力异常建模反演在二连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高印 王君恒 闫后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6-330,共15页
二连盆地由众多小凹陷组成,伊和凹陷是其中之一.重力资料在盆地"探边摸底"、"定凹选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利用2.5D建模反演技术对其中横跨主洼槽的两条测线进行可视化建模及正演拟合... 二连盆地由众多小凹陷组成,伊和凹陷是其中之一.重力资料在盆地"探边摸底"、"定凹选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利用2.5D建模反演技术对其中横跨主洼槽的两条测线进行可视化建模及正演拟合.其中,初始模型的几何参数取自二维地震解释结果;物性参数中的纵向密度取自测井声波波速与密度的相关公式.正演拟合为建模反演技术的关键环节,密度横向变化,是在拟合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试错调整实现.通过正演拟合,揭示了主洼槽沉积层横向和纵向均存在较大的密度不均匀性,主洼槽有利于油气生成.与地震解释结果对比,二者在赛汉组-第四纪、腾格尔组深度相差不大,但凹陷底部拟合结果与地震解释结果有明显差异.通过钻井结果验证,正演拟合各沉积层深度与钻井揭示的各层深度结果一致,二维地震解释结果偏浅,其可能原因是时深转换选取的速度值偏小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伊和凹陷主洼槽 布格重力异常 反演 正演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多元地质统计学的电—震联合建模约束反演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博 张祥国 +1 位作者 刘展 徐凯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0-677,I0016,共9页
随着待勘探目标地质体越来越复杂且埋深增大,单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突显,综合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技术及相应数据已成为现今必然趋势。为此,提出基于多元地质统计学的交叉—变差函数建立速度与电阻率之间的岩石物理关系... 随着待勘探目标地质体越来越复杂且埋深增大,单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突显,综合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技术及相应数据已成为现今必然趋势。为此,提出基于多元地质统计学的交叉—变差函数建立速度与电阻率之间的岩石物理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引导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的多重约束反演,实现电—震联合建模。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电—震联合建模约束反演可逐步降低单一地球物理方法的多解性,提高对目标地质体的识别能力。非地震与地震方法所得结果相互印证,展示了该联合建模约束反演技术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多元地质统计学 联合建约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光谱特征变量反演颗粒物污染生菜的生理信息
9
作者 孔丽娟 隋媛媛 +6 位作者 刘爽 陈丽梅 周丽娜 刘春慧 姜玲 李松 于海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8-1135,共8页
叶类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与其净光合速率息息相关,秋冬季节受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温室大棚内叶菜的光合作用受到制约,对生理信息的准确预测不利。以采收期生菜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颗粒物污染生长环境下,基于高光谱技术建立并对比生菜净光合... 叶类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与其净光合速率息息相关,秋冬季节受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温室大棚内叶菜的光合作用受到制约,对生理信息的准确预测不利。以采收期生菜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颗粒物污染生长环境下,基于高光谱技术建立并对比生菜净光合速率的反演模型的最优方法。获得生菜的净光合速率和高光谱数据;选取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视化气压阻抗指数(VARI)、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垂直植被指数(PVI)和植被衰减指数(PSRI)的原始和一阶变换共14个光谱植被指数;用相关矩阵法优选出最优波长位置,而非选择既有的固定波长,计算得到最优植被指数,与光谱位置变量(红边幅值,Dr)及光谱面积变量,即红边面积(SDr)、红边面积与蓝边面积的比值(SDr/SDb)、红边面积与黄边面积的比值(SDr/SDy)共同作为光谱特征变量,建立颗粒物污染环境下生菜净光合速率的反演模型。采用多项式拟合和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偏最小二乘(PLS)和主成分回归(PCR)光谱建模组合方法进行反演预测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波长位置的PSRI(515,499)和DI(515,499)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最大,可以反映颗粒物污染下生菜的更多生理信息,采用光谱预处理建模组合方法按精度从高到低排序为:SG+MSC+PCR>SG+SNV+PLS>SG+SNV+PCR>SG+MSC+PLS,其中,SG+MSC+PCR组合建模方法的精度最高,决定系数为R_(c)=0.9011,R_(p)=0.9458,基于最优光谱植被指数建模效果最佳;光谱面积变量(SDr/SDb)的拟合精度最高(R^(2)=0.9365),可以实现生菜净光合速率的可靠预测,是基于光谱位置变量和面积变量建立生菜净光合速率的最优方法。该工作对颗粒物污染环境下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植物的生理信息反演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最优光谱指数 特征变量 净光合速率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及其应用——以涠洲11-1N油田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方小宇 姜平 +3 位作者 欧振能 李茂文 杨朝强 王瑞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套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再用该初始波阻抗模型约束进行地震反演,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精度。本文提... 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套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即采用地质建模技术精确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再用该初始波阻抗模型约束进行地震反演,进一步提高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精度。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在涠洲11-1N油田进行了应用,储层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解决了该油田生产中遇到的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初始波阻抗 储层预测 涠洲11-1N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周期性变化的地下水埋深预测自记忆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荣峰 沈冰 张金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7,共4页
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现有的各种预测方法普遍难以在实际中应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针对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首先消除不同周期内地下水埋深均值和变幅的影响,并生成新的... 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现有的各种预测方法普遍难以在实际中应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针对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首先消除不同周期内地下水埋深均值和变幅的影响,并生成新的时间序列;将新的时间序列视为地下水系统的特解,运用系统自记忆性原理,反演导出系统微分方程;由微分方程进一步建立了地下水埋深预测的自记忆模型。实例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方便实用且预测结果接近于实际观测值,可推广应用于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其它时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周期性变化 预测 反演 自记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局地非线性气候动力统计模型及其预报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杰 陶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根据反演建模理论 ,在引入一次样条函数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局地非线性气候动力统计模型及其一整套反演方案。其实质是用逐段线性化的方法研究局地气候系统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作为初步试验 ,利用云南省 1 8个测站 1 956年 1月— 1 990... 根据反演建模理论 ,在引入一次样条函数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局地非线性气候动力统计模型及其一整套反演方案。其实质是用逐段线性化的方法研究局地气候系统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作为初步试验 ,利用云南省 1 8个测站 1 956年 1月— 1 990年 1 2月逐月温度距平和逐月雨量距平率的时间序列 ,反演得到一组近似描述云南省局地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统计方程 ,应用反演获得的此非线性动力统计方程进行了云南省 1 8个测站 1 991年 1月— 1 994年 1 2月逐月温度距平和逐月雨量距平率的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温度距平和雨量距平率的拟合准确率分别约为 78%和 64 % ;温度距平和雨量距平率的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为 75 %和 63 %。表明此模型具有一定的拟合和预报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试验 非线性 动力统计 时间序列 反演 局地气候 温度距平 雨量距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埋深动态预测的DAMSM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荣峰 沈冰 张金凯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运用动态数据反演建模方法和自记忆性方程,建立了地下水埋深动态预测的DAMSM模型。该模型将动力学计算与用历史数据估计参数相结合,预测时无需分析影响地下水埋深动态的各种因素,只需要有一定长度的地下水埋深动态观测序列资料,避免了... 运用动态数据反演建模方法和自记忆性方程,建立了地下水埋深动态预测的DAMSM模型。该模型将动力学计算与用历史数据估计参数相结合,预测时无需分析影响地下水埋深动态的各种因素,只需要有一定长度的地下水埋深动态观测序列资料,避免了众多数据的收集整理。实例预测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预测 反演 自记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水生植物生物量遥感估算
14
作者 龚良琛 徐东坡 +2 位作者 匡箴 凡迎春 董佳慧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58,共8页
水生植物在河流湖泊的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生物量作为水生植物的重要生物理化指标,不仅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还在评估水体中氮、磷储量及固碳量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针对乌梁素海复杂湖泊植被环境下水生植物生... 水生植物在河流湖泊的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生物量作为水生植物的重要生物理化指标,不仅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还在评估水体中氮、磷储量及固碳量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针对乌梁素海复杂湖泊植被环境下水生植物生物量难以全面实地调查,并充分考虑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的光谱响应差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遥感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即结合Landsat 8影像和32个实地样点数据,基于ENVI和Matlab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乌梁素海水生植物生物量反演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生物量反演模型的估算精度分别达92.93%和79.80%,这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适用于小样本条件下水生植物生物量的反演,在复杂湖泊植被环境中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精度。乌梁素海在2023年6月和9月水生植物总生物量分别为78.16×10^(4)和79.19×10^(4) t,挺水植物占比分别为78.03%和76.82%。相较于2023年6月,乌梁素海在9月挺水植物面积减少,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增长、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沉水植物生物量则呈现明显增长,面积增加,接近1988年历史最高值(102.06 km^(2))。本文为乌梁素海后续湖泊生态管理、健康评估、水质修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水生植物 生物量反演 偏最小二乘回归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拉底、扩漏和出矿全过程的底部结构安全性颗粒流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明涛 史存丁 余传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1,共7页
为探明自然崩落法从拉底崩落至出矿全过程中底部结构节理连续扩展过程与破坏过程规律,采用PFC2D软件,结合Roc Lab软件反演节理岩体参数,建立229 m×129 m的岩体扩大模型,对拉底崩落至出矿过程进行连续综合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模拟... 为探明自然崩落法从拉底崩落至出矿全过程中底部结构节理连续扩展过程与破坏过程规律,采用PFC2D软件,结合Roc Lab软件反演节理岩体参数,建立229 m×129 m的岩体扩大模型,对拉底崩落至出矿过程进行连续综合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及破坏现象与现场监测结果相近,建模与细观参数反演方法适用于该类岩体工程研究;裂纹扩展贯通导致岩体失稳破坏,破坏过程与裂纹扩展具有相对应的阶段特征,裂纹扩展分为崩落前稳定扩展期,崩落与聚矿槽开挖过程加速扩展期和后续持续扩展期;结构破坏分为蕴育过程,扰动失稳过程和宏观破坏过程;较大范围的宏观破坏主要在出矿阶段。该模拟方法与结果可为底部结构维护以及节理岩体长期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结构 节理扩展演化 破坏过程 颗粒流方法 与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旗剖面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新学 李俊健 +4 位作者 刘俊昌 辛建伟 代涛 牛永强 张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1-1309,共9页
为研究二连一东乌旗贺根山一带成矿构造环境,提供矿产资源勘查、预测、评价的地质背景依据,跨贺根山和锡林浩特板块缝合带一线布设了26个超宽频带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点,点距3~6 km,剖面长度100 km,在对获取的资料采用Robust变换、互参... 为研究二连一东乌旗贺根山一带成矿构造环境,提供矿产资源勘查、预测、评价的地质背景依据,跨贺根山和锡林浩特板块缝合带一线布设了26个超宽频带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点,点距3~6 km,剖面长度100 km,在对获取的资料采用Robust变换、互参考处理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电性主轴,并采用二维共轭梯度反演技术,解剖了沿剖面120 km深度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反演结果表明,沿剖面以贺根山和锡林浩特缝合带为界分为壳幔结构差异较大的四大构造单元:锡林浩特缝合带南壳内高导层埋深约在25km,存在深达90 km的高阻块体;贺根山缝合带北壳内高导层埋深约15 km,莫霍面埋深约在50 km;两缝合带之间没发现壳内高导层,地壳表现为相对完整的高阻体;贺根山缝合带为两条岩石圈断裂控制,宽度约1 5 km,分布有串珠状局部南倾的高导体和上地幔局部隆起,下地壳底界约在25 km,上地幔高导层深度约在55 km,古亚洲洋壳向南俯冲迹象明显;锡林浩特缝合带盖层下宽度约6 km,与壳内高导层连通.缝合带位置均具备壳、幔源物质向上运移的通道,其控制的次级断裂构造系统具备成矿流体聚集、运移、沉淀成矿的有利条件,具备良好的成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 锡林浩特东乌旗 缝合带 反演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非线性振荡理论研究云南局地气温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杰 陶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7,共6页
将描述局地气温变化的非线性振荡方程应用到云南省17个测站局地气温演变研究中,根据各测站1958年1月—2000年12月逐旬气温距平资料和反演理论获得具体描述各测站局地气温变化的非线性振荡方程。以经典非线性振荡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云南... 将描述局地气温变化的非线性振荡方程应用到云南省17个测站局地气温演变研究中,根据各测站1958年1月—2000年12月逐旬气温距平资料和反演理论获得具体描述各测站局地气温变化的非线性振荡方程。以经典非线性振荡理论为依据,研究了云南省17个测站的局地气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云南局地气温系统是弱的非线性系统;其演变的固有周期大致在6~10旬之间;在无外源强迫的条件下,云南局地气温振幅随时间增加总是衰减;考虑外源强迫的作用后,云南局地气温系统在其演变过程中只随外源强迫的振荡而振荡。应用反演获得的描述各测站局地气温变化的有外源强迫非线性振荡方程做出未来云南局地气温演变趋势预报,其平均预报准确率约为78.9%。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和预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荡 动力统计 反演 局地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地面气温演变的非线性振荡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 陈小敏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将描述局地气温变化的非线性振荡方程应用到青藏铁路沿线9个测站(安多、当雄、托托河、班戈、格尔木、那曲、西宁、拉萨及五道梁)局地年气温演变研究中,根据各测站1966—1997年逐年年气温距平资料和反演理论获得具体描述各测站局地气温... 将描述局地气温变化的非线性振荡方程应用到青藏铁路沿线9个测站(安多、当雄、托托河、班戈、格尔木、那曲、西宁、拉萨及五道梁)局地年气温演变研究中,根据各测站1966—1997年逐年年气温距平资料和反演理论获得具体描述各测站局地气温的非线性振荡方程。在不考虑外源强迫项的情况下,以经典非线性力学理论为依据,研究青藏铁路沿线9个测站的气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9个测站局地气温系统是明显的非线性系统,其演变周期大致在3~6年之间,气温振幅随时间增加而衰减。其平均预报准确率为75.4%,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荡 动力统计 时间序列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北部地区结晶基底研究
19
作者 冯国志 阎汉杰 +1 位作者 胡加山 王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为了详细描述济阳坳陷北部结晶基底的构造形态,开展了重力场源分离、重震统计推断建模反演的应用性研究。基于场论,利用独立变量的数学特性,把密度仅当作地质模型参数,解决了因缺乏地层及密度测试资料而难以理论建模的矛盾;利用重震之... 为了详细描述济阳坳陷北部结晶基底的构造形态,开展了重力场源分离、重震统计推断建模反演的应用性研究。基于场论,利用独立变量的数学特性,把密度仅当作地质模型参数,解决了因缺乏地层及密度测试资料而难以理论建模的矛盾;利用重震之间的对应关系,按重震特征点、区域控制点、模型伪样品点建模,应用该方法进行反演并编绘了重震统计推断济阳坳陷北部结晶基底构造图,在沾化一车镇地区的潜山油气勘探中,辅助地震发现了车古25西、邵54东等潜山目标。该方法为重震联合反演技术的发展开拓了简捷的建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函数 结晶基底 统计推断 反演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传感器阵列布置形式对铁磁目标磁场信息量获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安明 虞伟乔 郭成豹 《中国舰船研究》 2012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进行铁磁目标磁场的精确建模,利用磁传感器阵列测量了铁磁目标周围特定区域的磁场分布,根据测量数据重建铁磁目标的磁源分布,并以观测矩阵的奇异值坡度为评价标准对磁传感器阵列所获得的铁磁目标磁场信息量进行评估。通过将理想和简... 为进行铁磁目标磁场的精确建模,利用磁传感器阵列测量了铁磁目标周围特定区域的磁场分布,根据测量数据重建铁磁目标的磁源分布,并以观测矩阵的奇异值坡度为评价标准对磁传感器阵列所获得的铁磁目标磁场信息量进行评估。通过将理想和简化布置形式下的磁传感器三分量阵列和垂直分量阵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垂直分量阵列相比,三分量阵列更具优势,而简化三分量阵列则因其具有可获得充分的磁场信息、能减少测量点数、占地最小等优点成为实际工程中最可取的阵列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目标磁场 磁传感器阵列 评价标准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