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TLR4/NF-κB通路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影响 |
孟宗德
吕静静
赵霞
|
《中成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和失眠的关联性: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吴千言
徐小港
张清源
张敬文
章德林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
高慧霞
郑晓娜
郭金依
邵智愚
苏秀贞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4
|
李素云从“聚于胃,关于肺”辨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思想探析 |
白海春
杨建雅
李素云
姚富科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5
|
反流性食管炎85例胃酸及胆汁反流的同步监测 |
朱爱勇
李兆申
邹多武
许国铭
于凤海
王雯
尹宁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6
|
不同方式建成3种反流性食管炎模型 |
王雯
李兆申
许国铭
王烈
邹多武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7
|
|
7
|
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腺癌组织中P16、P53、PC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叶萍
李兆申
许国铭
倪灿荣
富克远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8
|
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等的影响 |
王学习
路莉
李少海
千维娜
王艳
祁永福
赵健雄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9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研究 |
孙丽伟
吴建良
金娟
黄丽萍
王志勇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7
|
|
10
|
袁红霞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6例 |
杜昕
史业骞
仇涓蓉
袁红霞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23
|
|
11
|
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X线钡餐与内镜检查动力学对比研究 |
叶萍
李兆申
许国铭
邹多武
卢任华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12
|
磷酸铝凝胶、康复新液对溶血卵磷脂相关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组织学和IL-8、PGE2的影响 |
林海玲
李国坚
吴继周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5
|
|
13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
陈世耀
马丽黎
刘天舒
姚礼庆
王吉耀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4
|
一氧化氮及血管活性肠肽在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于凤海
王雯
李兆申
许国铭
邹多武
倪灿荣
屠振兴
龚燕芳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5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探讨 |
孙源源
邵建国
陈萍
贲美英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6
|
旋金降逆汤联合电针足三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 |
黄天生
郭召平
罗瑞萍
尚莹莹
杨伟
吴晓华
肖定洪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9 |
15
|
|
17
|
从“脾胃气机”角度浅探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理 |
姜璇
袁红霞
丁沛
张鹏
贾瑞明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3 |
16
|
|
18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临床研究 |
叶萍
李兆申
许国铭
卢任华
张梅琴
邹多武
尹宁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9
|
益气除痞汤对酸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血清胃动素以及胃泌素的影响 |
李吉彦
陈大朋
滕娆
胡凤林
王靖宇
尚东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20
|
袁红霞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初探 |
刘清君
刘彩梅
黄霞
巩婷
袁红霞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