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若干札记
1
作者
潘凯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4-87,共4页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若干札记潘凯雄在接受文学理论的启蒙教育时,记住了这样一句古老的名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由此也有了后来争议颇多的“镜子说”。倘若撇开论争中的是是非非而纯粹从语义...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若干札记潘凯雄在接受文学理论的启蒙教育时,记住了这样一句古老的名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由此也有了后来争议颇多的“镜子说”。倘若撇开论争中的是是非非而纯粹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此说倒也形象他说明了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社会现实
文学创作
现实
生活
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
现实
主义冲击波
文化产业
作品
大学教师
新潮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特戏剧《山地语言》的现实主义精神
2
作者
张艳霞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山地语言》是英国剧作家品特的后期代表作。该剧是一部超短政治主题戏剧,共有四个戏剧场景。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阐释该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文艺创作提出的主要观点之一。...
《山地语言》是英国剧作家品特的后期代表作。该剧是一部超短政治主题戏剧,共有四个戏剧场景。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阐释该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文艺创作提出的主要观点之一。现实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注重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典型性和批判性,即文学作品要表现客观世界、反映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主义精神
现实
主义理论
文艺创作
戏剧场景
文学作品
品特戏剧
反映社会现实
19世纪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翼文学影响下的抗战版画运动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瑛
乐融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30-32,共3页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发端于一场“革命文学”的论争,标志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使左翼文化辐射于中国美术,开创了中国美术的新写实主义,在他悉心...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发端于一场“革命文学”的论争,标志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使左翼文化辐射于中国美术,开创了中国美术的新写实主义,在他悉心指导下,一大批青年木刻家迅速成长起来,创作出反映社会现实、时代特征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主义
左翼文学
革命文学
左翼文化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反映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闻总入《夷坚志》”——浅谈《聊斋志异》的文学继承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敦彦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3期23-29,共7页
“新闻总入《夷坚志》”——浅谈《聊斋志异》的文学继承张敦彦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元石葬荒丘。北邙荒草年年绿,碧血青磷恨不休。此诗题为《感愤》(十九日得...
“新闻总入《夷坚志》”——浅谈《聊斋志异》的文学继承张敦彦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元石葬荒丘。北邙荒草年年绿,碧血青磷恨不休。此诗题为《感愤》(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呈刘子孔集、孙子树百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夷坚志》
蒲松龄
洪迈
反映社会现实
《容斋随笔》
新闻
封建
社会
文学继承
文言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聊斋诗《蝗来》赏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敦彦
《蒲松龄研究》
199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聊斋诗《蝗来》赏析张敦彦蝗来蝗来蔽日影纵横,下上扰扰如雷轰。风骤雨急田中落,垂垂压禾禾欲倾。老农顿足何嗟及,唇干舌燥瞠双睛。老妇解破襦,竿头悬结为旗旌;稚子无所计,破釜断作双鸣钲。手挥口叫惊始去,到头回看复已盈。禾头...
聊斋诗《蝗来》赏析张敦彦蝗来蝗来蔽日影纵横,下上扰扰如雷轰。风骤雨急田中落,垂垂压禾禾欲倾。老农顿足何嗟及,唇干舌燥瞠双睛。老妇解破襦,竿头悬结为旗旌;稚子无所计,破釜断作双鸣钲。手挥口叫惊始去,到头回看复已盈。禾头公然相牝牡,或言旬日遗虫生。甍甍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蒲松龄
短篇小说之王
现实
主义
农民
艺术魅力
反映社会现实
劳动人民
七言古诗
语气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怀珍
《蒲松龄研究》
1996年第4期102-107,116,共7页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赵怀珍蒲松龄爱写诗,以诗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爱憎。他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尚不清楚。他二十岁与挚手张历友李希梅等结郢中诗社,写诗开始在这之前是无疑的。他的绝笔诗《除夕》是在他病逝前二十二天写...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赵怀珍蒲松龄爱写诗,以诗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爱憎。他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尚不清楚。他二十岁与挚手张历友李希梅等结郢中诗社,写诗开始在这之前是无疑的。他的绝笔诗《除夕》是在他病逝前二十二天写的,可见写诗贯穿他的一生。据高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反映社会现实
农民
田家苦
封建统治者
现实
主义
诗学史
统治阶级
表现手法
内容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背景下喜剧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7
作者
李侑珊
《人文天下》
2020年第21期32-37,共6页
喜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现象,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李笠翁喜剧选》指出:“于嘻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使忠孝节义之心,得此愈显。”至今,许多作家留下了优秀的喜剧作品,对于喜剧蓬勃健康发展具有重...
喜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现象,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李笠翁喜剧选》指出:“于嘻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使忠孝节义之心,得此愈显。”至今,许多作家留下了优秀的喜剧作品,对于喜剧蓬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作品
李笠翁
忠孝节义
困境与出路
反映社会现实
寓教于乐
喜剧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教育不能忽视——浅谈美育中的音乐教育
8
作者
耿国朝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音乐,做为一种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通过演唱、演奏,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着其他学科...
音乐,做为一种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通过演唱、演奏,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还对其他各育起着促进和激励作用。一、音乐是进行传统教育的基础车尔尼雪夫斯系在美学原则中支出,“艺术是现实的反映”。“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在我们读到的文学作品、课本知识里,所反映的各个生活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
传统教育
美育
文学作品
思想教育
音乐教师
反映社会现实
美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DE几点思考
9
作者
党晓贤
《黄河之声》
2005年第1期27-27,共1页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它具有认识社会、教育人民和满足人们需求的作用。因而在学校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可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它具有认识社会、教育人民和满足人们需求的作用。因而在学校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可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能力,培养其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的素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重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个性、高尚情操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特征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
几点思考
非智力因素
心理特征
音乐审美
反映社会现实
意志品质
音乐情感
情感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若干札记
1
作者
潘凯雄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4-87,共4页
文摘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若干札记潘凯雄在接受文学理论的启蒙教育时,记住了这样一句古老的名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由此也有了后来争议颇多的“镜子说”。倘若撇开论争中的是是非非而纯粹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此说倒也形象他说明了文...
关键词
反映社会现实
文学创作
现实
生活
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
现实
主义冲击波
文化产业
作品
大学教师
新潮文学
分类号
I02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特戏剧《山地语言》的现实主义精神
2
作者
张艳霞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文摘
《山地语言》是英国剧作家品特的后期代表作。该剧是一部超短政治主题戏剧,共有四个戏剧场景。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阐释该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文艺创作提出的主要观点之一。现实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注重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典型性和批判性,即文学作品要表现客观世界、反映社会现实.
关键词
现实
主义精神
现实
主义理论
文艺创作
戏剧场景
文学作品
品特戏剧
反映社会现实
19世纪中期
分类号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翼文学影响下的抗战版画运动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瑛
乐融
机构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
出处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30-32,共3页
文摘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发端于一场“革命文学”的论争,标志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使左翼文化辐射于中国美术,开创了中国美术的新写实主义,在他悉心指导下,一大批青年木刻家迅速成长起来,创作出反映社会现实、时代特征的作品。
关键词
新写实主义
左翼文学
革命文学
左翼文化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反映社会现实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闻总入《夷坚志》”——浅谈《聊斋志异》的文学继承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敦彦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3期23-29,共7页
文摘
“新闻总入《夷坚志》”——浅谈《聊斋志异》的文学继承张敦彦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元石葬荒丘。北邙荒草年年绿,碧血青磷恨不休。此诗题为《感愤》(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呈刘子孔集、孙子树百两...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夷坚志》
蒲松龄
洪迈
反映社会现实
《容斋随笔》
新闻
封建
社会
文学继承
文言小说
分类号
I02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聊斋诗《蝗来》赏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敦彦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文摘
聊斋诗《蝗来》赏析张敦彦蝗来蝗来蔽日影纵横,下上扰扰如雷轰。风骤雨急田中落,垂垂压禾禾欲倾。老农顿足何嗟及,唇干舌燥瞠双睛。老妇解破襦,竿头悬结为旗旌;稚子无所计,破釜断作双鸣钲。手挥口叫惊始去,到头回看复已盈。禾头公然相牝牡,或言旬日遗虫生。甍甍飞...
关键词
蝗虫
蒲松龄
短篇小说之王
现实
主义
农民
艺术魅力
反映社会现实
劳动人民
七言古诗
语气表达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怀珍
出处
《蒲松龄研究》
1996年第4期102-107,116,共7页
文摘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赵怀珍蒲松龄爱写诗,以诗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爱憎。他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尚不清楚。他二十岁与挚手张历友李希梅等结郢中诗社,写诗开始在这之前是无疑的。他的绝笔诗《除夕》是在他病逝前二十二天写的,可见写诗贯穿他的一生。据高翰生...
关键词
蒲松龄
反映社会现实
农民
田家苦
封建统治者
现实
主义
诗学史
统治阶级
表现手法
内容丰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背景下喜剧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7
作者
李侑珊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人文天下》
2020年第21期32-37,共6页
文摘
喜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现象,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李笠翁喜剧选》指出:“于嘻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使忠孝节义之心,得此愈显。”至今,许多作家留下了优秀的喜剧作品,对于喜剧蓬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喜剧作品
李笠翁
忠孝节义
困境与出路
反映社会现实
寓教于乐
喜剧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教育不能忽视——浅谈美育中的音乐教育
8
作者
耿国朝
机构
任丘市议论堡中学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文摘
音乐,做为一种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通过演唱、演奏,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还对其他各育起着促进和激励作用。一、音乐是进行传统教育的基础车尔尼雪夫斯系在美学原则中支出,“艺术是现实的反映”。“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在我们读到的文学作品、课本知识里,所反映的各个生活方面。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
传统教育
美育
文学作品
思想教育
音乐教师
反映社会现实
美学原则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DE几点思考
9
作者
党晓贤
机构
山西省吉县三中
出处
《黄河之声》
2005年第1期27-27,共1页
文摘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它具有认识社会、教育人民和满足人们需求的作用。因而在学校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可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能力,培养其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的素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重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个性、高尚情操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特征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
几点思考
非智力因素
心理特征
音乐审美
反映社会现实
意志品质
音乐情感
情感个性
分类号
G633.9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若干札记
潘凯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品特戏剧《山地语言》的现实主义精神
张艳霞
《文学艺术周刊》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左翼文学影响下的抗战版画运动
何瑛
乐融
《上海艺术评论》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闻总入《夷坚志》”——浅谈《聊斋志异》的文学继承
张敦彦
《蒲松龄研究》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聊斋诗《蝗来》赏析
张敦彦
《蒲松龄研究》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说蒲松龄的悯农诗
赵怀珍
《蒲松龄研究》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时代背景下喜剧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李侑珊
《人文天下》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音乐教育不能忽视——浅谈美育中的音乐教育
耿国朝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DE几点思考
党晓贤
《黄河之声》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