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现时代精神 反映时代特色——评介《历史教育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祝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13-113,共1页
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特色———评介《历史教育学》祝明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和对学科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一批较系统的研究学科教育的著作相继问世。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理... 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特色———评介《历史教育学》祝明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和对学科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一批较系统的研究学科教育的著作相继问世。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历史教育学作为学科教育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育学 时代精神 历史教学法 反映时代 学科教育学 素质教育思想 历史教师素质 非智力因素 教学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
2
作者 张振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93-94,共2页
马克思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个时代”;列宁也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所描绘的俄国生活的图画和体现的全部观点,“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反映了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活... 马克思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个时代”;列宁也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所描绘的俄国生活的图画和体现的全部观点,“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反映了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活的“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因而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可见,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以反映自己的时代为己任,以最大的限度把时代风云摄照到自己的作品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艺术家乃是“时代的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时代 作家 文艺作品 文学 艺术家 英雄人物 人的头 反映 俄国实际 《人间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生活视野 反映时代变革——省作协组织作家到工厂农村访问写作
3
作者 创连 《当代文坛》 1987年第5期80-80,共1页
作协四川分会今年以来连续组织、安排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编辑深入基层参观、访问,了解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新的生活气息,扩大眼界,提高对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认识,同时也积累创作素材。 今年开春,八十多岁高龄... 作协四川分会今年以来连续组织、安排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编辑深入基层参观、访问,了解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新的生活气息,扩大眼界,提高对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认识,同时也积累创作素材。 今年开春,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作家艾芜兴致勃勃地专程前往广汉,访问了农村专业户。作家周克芹除不断在川西农村深入生活、进行长篇小说创作外,四月中旬还同松鹰、栈桥等结伴前往著名钢铁基地攀枝花市,采访战斗在四化建设第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作家克非长住绵阳青义镇,同农村生活保持着血肉联系,不断写出中、长篇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反映时代 四化建设 川西农村 农村生活 文学评论 编辑工作 农村专业户 创作素材 社会主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应反映时代精神——兼谈哲学体系的改革
4
作者 陈进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4期68-70,共3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改造旧哲学的产物,它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改造。哲学的特点,就是以理论化、系统化的形式集中表现时代的本质、发展趋势和特点,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哲学思想处在社会意识的最高层次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改造旧哲学的产物,它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改造。哲学的特点,就是以理论化、系统化的形式集中表现时代的本质、发展趋势和特点,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哲学思想处在社会意识的最高层次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恩格期选集》第一卷,第120页)因此,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哲学的使命不仅要回首过去,而且要面对现在,更要瞩目未来。这就要求哲学要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反映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哲学思想 哲学理论 哲学派别 精华 马恩 理论思维 何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反映时代、反映改革和今后创作方面的几点想法
5
作者 云照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32-39,共8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九八○年以前恢复机构、平反、落实政策,解决一大堆“文革”中遗留的问题,解决了一大批各种矛盾。在此基础上,一九八○年召开了自治区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九八○年以前恢复机构、平反、落实政策,解决一大堆“文革”中遗留的问题,解决了一大批各种矛盾。在此基础上,一九八○年召开了自治区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关怀下,我们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提倡思想解放、创作自由,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贯彻执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新老作家,培养文艺新人,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和去外地访问学习,在内蒙古大学和师范大学分别举办了蒙文、汉文包括文学、戏剧的文学研究班,召开过许多次创作和评论讲习班,文学讲座、讨论会、座谈会等等。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作家 文学艺术 几点想法 反映时代 文艺创作 文艺理论 深入生活 创作质量 地区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的顺承性与反省性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9,共1页
《艺坛》1993年3—4期发表徐复观《以庄学玄学为基底的艺术精神》,说:艺术是反映时代、社会的,但艺术的反映,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向.一种是顺承性的反映,一种是反省性的反映.前者对于它所反映的现实,会发生推动、助成的作用,因而它的意义... 《艺坛》1993年3—4期发表徐复观《以庄学玄学为基底的艺术精神》,说:艺术是反映时代、社会的,但艺术的反映,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向.一种是顺承性的反映,一种是反省性的反映.前者对于它所反映的现实,会发生推动、助成的作用,因而它的意义,常决定于被反映的现实的意义.中国的山水画,则是在长期专制政治的压迫,及一般士大夫的利欲薰心的现实之下,想超越向自然中去,以获得精神的自由,保持精神的纯洁,恢复生命的疲困而成立的,这是反省性的反映.顺承性的反映,对现实有如火上加油,反省性的反映,则有如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精神自由丧失,生活枯燥单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省性 山水画 艺术精神 顺承 徐复观 士大夫 反映时代 精神自由 专制政治 过度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的宏观把握与微观传导——关于诗表现时代的思考
7
作者 沈泽宜 《探索(浙江)》 1986年第2期34-39,共6页
时代造就诗人。诗人也大多有表现身临其境的时代的潜在向往。在这点上诗人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然而,在如何实现反映时代这一点上,却往往各执一端,争论激烈。究竟如何按照诗歌自身规律艺术地反映时代精神(或时代情绪)呢?本文试作一... 时代造就诗人。诗人也大多有表现身临其境的时代的潜在向往。在这点上诗人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分歧。然而,在如何实现反映时代这一点上,却往往各执一端,争论激烈。究竟如何按照诗歌自身规律艺术地反映时代精神(或时代情绪)呢?本文试作一探讨。 一 综观诗歌发展史,诗(不包括史诗)反映时代情绪,不外两种情况。其一是篇幅较长的单篇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把握 微观 时代 时代情绪 反映时代 象物 风诗 意象诗 张祜 心理定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与“这一个”——谈李宽定的小说创作
8
作者 罗强烈 《当代文坛》 1984年第7期46-48,共3页
李宽定是贵州的青年作家。这两年他以辛勤的劳作和朴素的成就引起了文坛的注目。仅就一九八二年到八三年,李宽定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两年时间里,就连续写作和发表了《爱的价值》、《小家碧玉》、《良家妇女》等六部中篇和《乡民... 李宽定是贵州的青年作家。这两年他以辛勤的劳作和朴素的成就引起了文坛的注目。仅就一九八二年到八三年,李宽定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的两年时间里,就连续写作和发表了《爱的价值》、《小家碧玉》、《良家妇女》等六部中篇和《乡民》、《野渡》、《山妖》等五个短篇。其中,《乡民》荣获《北方文学》八二年短篇小说一等奖;《爱的价值》、《小家碧玉》和《良家妇女》先后被《中篇小说选刊》选载;《小家碧玉》、《良家妇女》还先后被西影和北影选中正在改编成电影。《山花》和《作品与争鸣》曾经开展过关于《野渡》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一个” 作家 小说创作 小家碧玉 飞云 乡土 贵州 沈从文 作品 反映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训练
9
作者 朱洪祥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我国一向有以文取仕的传统,历代文人把文章看成千古盛事予以高度重视,因而我们的前人对文章可以说是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有好多宝贵的东西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挖掘、继承,也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比如科举应试的八股腔、程... 我国一向有以文取仕的传统,历代文人把文章看成千古盛事予以高度重视,因而我们的前人对文章可以说是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有好多宝贵的东西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挖掘、继承,也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比如科举应试的八股腔、程式化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天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在很多中学生写作文总是陷入这样一种模式,写“园丁赞”总是把落脚点放在歌颂某位教师身上;写“夕阳”总是要去赞颂一下某位思想品德好的老人,写“小草”就写敢在逆境中崛起的芸芸众生……,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平凡中见出不平凡”、才能“小中见大”,才能“反映时代本质特征”。相当多的教师对这类作文也是倍加青睐。这样做的结果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求异思维的训练,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异思维训练 中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题目 魏忠贤 好古 教师 作文评改 愚公移山 小中见大 反映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