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让步政策”与反攻倒算 |
沈庆生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2
|
向教育革命反攻倒算的一发黑色炮弹——批判“四人帮”的所谓知识分子“破坏基础论” |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3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怎样分析让步这种历史现象的 |
谢天佑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4
|
如何看待农民起义之后若干新王朝实行的政策 |
王士立
|
《安徽史学》
|
1985 |
0 |
|
5
|
评“史学革命” |
彭年
沈庆生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6
|
从《保存鼍山记》看太平军在苏州东山的斗争 |
吴竞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7
|
略论隋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兼评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两个公式 |
赵文润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2
|
|
8
|
换汤不换药——谈《三下桃园》到《三上桃峰》的几处变动 |
杜景荣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
9
|
评司马光的“元祐”复辟 |
施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
10
|
“贯串于人类历史的根本性规律”和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答戎笙同志 |
孙达人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11
|
“智育第一”的招魂曲——批判湘剧《园丁之歌》 |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