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威廉姆森和克里普克的同情性辩护——兼评陈波教授新作《对话、交往、参与》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敏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对话、交往、参与——走进国际哲学共同体》是陈波教授积极投身中国分析哲学国际化进程的较为完整的记录,该书显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三通”国际化路线:通过国际对话了解真正的国际学术前沿,通过国际交往获取国际同行的批评,通过国际...
《对话、交往、参与——走进国际哲学共同体》是陈波教授积极投身中国分析哲学国际化进程的较为完整的记录,该书显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三通”国际化路线:通过国际对话了解真正的国际学术前沿,通过国际交往获取国际同行的批评,通过国际发表真正走进国际哲学共同体。该书堪称为中国分析哲学国际化“摇旗冲锋”之力作,值得中国分析哲学界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阅读、借鉴。针对作者对威廉姆森和克里普克的批评,本文尝试为两位哲学家做同情性辩护。若对威廉姆森作创造性诠释,威廉姆森本该断言的或许是,在元逻辑层面,二值原则对非二值原则具有绝对性优势,乃逻辑学家普遍持有的一个顽固信念。作者对克里普克的反描述论的语义论证的反驳,在认定隐含假设、批评隐含假设,以及对克里普克所提反例的回应方面,皆有可疑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分析哲学
国际化
创造性诠释
二值原则
反描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威廉姆森和克里普克的同情性辩护——兼评陈波教授新作《对话、交往、参与》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敏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克里普克洛克讲座中译”(14JHQ005)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虚构对象创造机制理论研究”(2016AD010)。
文摘
《对话、交往、参与——走进国际哲学共同体》是陈波教授积极投身中国分析哲学国际化进程的较为完整的记录,该书显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三通”国际化路线:通过国际对话了解真正的国际学术前沿,通过国际交往获取国际同行的批评,通过国际发表真正走进国际哲学共同体。该书堪称为中国分析哲学国际化“摇旗冲锋”之力作,值得中国分析哲学界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阅读、借鉴。针对作者对威廉姆森和克里普克的批评,本文尝试为两位哲学家做同情性辩护。若对威廉姆森作创造性诠释,威廉姆森本该断言的或许是,在元逻辑层面,二值原则对非二值原则具有绝对性优势,乃逻辑学家普遍持有的一个顽固信念。作者对克里普克的反描述论的语义论证的反驳,在认定隐含假设、批评隐含假设,以及对克里普克所提反例的回应方面,皆有可疑之处。
关键词
中国分析哲学
国际化
创造性诠释
二值原则
反描述论
分类号
B81-0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威廉姆森和克里普克的同情性辩护——兼评陈波教授新作《对话、交往、参与》
徐敏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