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反挤压变形对n-SiC_p/2024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文林 王向杰 +3 位作者 崔建忠 孙刚 杨蓓 王长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6,25,共5页
利用半连续铸造-热反挤压工艺制备了n-SiCp/2024复合材料棒材。通过金相组织观察(OM)、扫描电镜(SEM)、室温力学性能以及电导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热反挤压前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 利用半连续铸造-热反挤压工艺制备了n-SiCp/2024复合材料棒材。通过金相组织观察(OM)、扫描电镜(SEM)、室温力学性能以及电导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热反挤压前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电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铸锭中粗大第二相沿晶界非连续分布,Cu、Mg元素偏聚显著,大多数n-SiCP偏聚在晶界处,少量分布在晶内;热挤压变形后,n-SiCp团聚现象显著消除,Cu、Mg元素及n-SiCP分布趋于均匀,n-SiCp及破碎第二相沿热挤压方向呈纤维状分布;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热挤压后复合材料的强度及塑性显著提高;热挤压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低于基体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挤压n-SiCp 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反挤压成形模具磨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伟伟 余心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基于修正Archard磨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GH4169合金反挤压成形过程中各挤压工艺参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参数范围内,挤压凸模最易产生磨损失效的区域为凸模圆角处,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凸模圆角半径及... 基于修正Archard磨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GH4169合金反挤压成形过程中各挤压工艺参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参数范围内,挤压凸模最易产生磨损失效的区域为凸模圆角处,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凸模圆角半径及坯料预热温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挤压速率小于100 mm/s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挤压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当挤压速率大于100mm/s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挤压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工艺参数坯料预热温度1020℃,摩擦系数0.05,变形速率100mm/s,模具预热温度300℃时模具磨损量最小,为9.28×10-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反挤压 模具磨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超塑性反挤压成形 被引量:4
3
作者 阮锋 柳烈 +1 位作者 李振南 林法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0-19,共10页
本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超塑性反挤压成形的流动规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超塑性变形抗力的因素,预测了反挤压变形抗力和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为预测超塑性材料的反挤压变形抗力、速度场及等效应变速率提供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通... 本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超塑性反挤压成形的流动规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超塑性变形抗力的因素,预测了反挤压变形抗力和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为预测超塑性材料的反挤压变形抗力、速度场及等效应变速率提供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通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超塑性变形 反挤压 挤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轴承套圈热反挤压成形模具的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晓林 黄敏纯 +1 位作者 黄蔚平 章嘉琼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591-594,共4页
通过对3Cr2W8V钢超低温处理试验的研究表明:在常规淬火、回火后进行的超低温改性处理会使合金钢的回火马氏体中析出大量微细的碳化物颗粒,这些颗粒会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马氏体的孪晶带上;不仅提高了合金钢的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同时... 通过对3Cr2W8V钢超低温处理试验的研究表明:在常规淬火、回火后进行的超低温改性处理会使合金钢的回火马氏体中析出大量微细的碳化物颗粒,这些颗粒会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马氏体的孪晶带上;不仅提高了合金钢的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增加了冷-热疲劳抗力和抗回火稳定性.将该项新技术应用到轴承套圈热反挤压成形模具上,明显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挤压成形模具 超低温处理 力学性能 冷-热疲劳 抗回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挤压积极摩擦功率的计算
5
作者 彭炎荣 陶泽球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文针对现有文献中用相对速度计算积极摩擦功率的问题,提出了准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结合杯形件反挤压的实例,对积极摩擦反挤压和常规反挤压的上限解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反挤压 积极摩擦 摩擦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盒形件反挤压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阎洪 潘伟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9年第3期47-50,55,共5页
设计了一套专用实验装置,能实现盒形件常规和积极摩擦下多种方案的反挤压,并对各种挤压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对文献〔1 ~3〕导出的理论解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解与实验值相吻合,可用于指导挤压生产-
关键词 盒形件 反挤压 金属成形工艺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索具接头内孔反挤压成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冀晓磊 韩鹏彪 +5 位作者 鲁素玲 刘乐 马磊 王同会 陈玉玺 崔建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为研究索具接头内孔挤压成形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具接头内孔热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从金属流动规律及金属的流线分布两方面分析了索具接头内孔的成形性,并研究了不同挤压条件下索具接头的应力场、应变场及成形件晶... 为研究索具接头内孔挤压成形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具接头内孔热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从金属流动规律及金属的流线分布两方面分析了索具接头内孔的成形性,并研究了不同挤压条件下索具接头的应力场、应变场及成形件晶粒大小的关系。确定了热挤压工艺参数:初始挤压温度为1 100~1 150℃,挤压速度为10mm/s。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得出,内孔成形挤压后金属流线分布合理,无明显交叉、断裂的情况,且成形效果较好,尺寸精度较高。因此,该索具接头内孔热反挤压成形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加工工艺与设备 索具接头 反挤压 内孔成形 数值模拟 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冲头半积极摩擦反挤压力与实验研究
8
作者 邓文怀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34-38,共5页
通过分析双锥冲头反挤杯形件的主应力导出了双锥冲头半积极摩擦反挤压的主应力解表达式。设计了可用于实验和生产的半积极摩擦反挤压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装置上验证了轴承钢半积极摩擦反挤杯形件降低挤压力的效果。指出半积极摩擦反挤压... 通过分析双锥冲头反挤杯形件的主应力导出了双锥冲头半积极摩擦反挤压的主应力解表达式。设计了可用于实验和生产的半积极摩擦反挤压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装置上验证了轴承钢半积极摩擦反挤杯形件降低挤压力的效果。指出半积极摩擦反挤压适用于深杯、薄壁、外形尺寸大、变形抗力高和毛坯润滑不良的挤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挤压 摩擦力 挤压 半积极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Mg-13Gd-4Y-2Zn-0.5Zr镁合金旋转反挤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屈晓晓 张治民 +2 位作者 于建民 房庆龄 刘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9-395,共7页
旋转反挤压是一种将旋转运动和正常反挤压运动相结合的塑性成形新方法,可以实现Mg-13Gd-4Y-2Zn-0. 5Zr镁合金的剧烈塑性变形,改善其组织和性能。以旋转挤压为工艺对象,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研究了镁合金杯形件成形过程中应变速率对... 旋转反挤压是一种将旋转运动和正常反挤压运动相结合的塑性成形新方法,可以实现Mg-13Gd-4Y-2Zn-0. 5Zr镁合金的剧烈塑性变形,改善其组织和性能。以旋转挤压为工艺对象,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研究了镁合金杯形件成形过程中应变速率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g-13Gd-4Y-2Zn-0. 5Zr镁合金杯形件旋转反挤压过程中,显微硬度分布较为均匀,试样从外部到内部的晶粒逐渐细化,沿旋转方向动态再结晶程度逐渐提高,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在周向应变速率ε周从0增大到0. 05 s^(-1)的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占比逐渐上升,在ε周为0. 005 s-1时,片状LPSO相的破碎使此时材料的硬度提高,并抑制了动态再结晶晶粒的产生。ε周的继续增加使位错密度增大,促进了动态再结晶。在旋转反挤压进行过程中,随时间的增加成形载荷波动上升,且随着ε周的增加,成形载荷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镁合金 旋转反挤压 应变速率 显微组织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挤压成形内圆筒上限单元技术研究
10
作者 罗凯文 骆先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7-79,共3页
在以前各种著作中出现的速度场不满足在模具和材料接触面的法线速度必须为零的条件,而且忽略了冲头下面的材料旋转.对上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利用新的速度场,本文中挤压载荷的理论计算值比以前文献中出现的低,但更接近实验结果... 在以前各种著作中出现的速度场不满足在模具和材料接触面的法线速度必须为零的条件,而且忽略了冲头下面的材料旋转.对上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利用新的速度场,本文中挤压载荷的理论计算值比以前文献中出现的低,但更接近实验结果;平均挤压高度计算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限单元技术 内圆筒 反挤压成形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80镁合金复杂壳体反挤压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潘雪新 安玉良 +1 位作者 梁海成 王忠堂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反挤压成形工艺获得AZ80镁合金复杂壳体零件,并对成形件的显微组织、室温力学性能以及拉伸断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温度在320℃时,成形件的挤压成形性较差;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成形零件的挤压成形性逐渐变好。反挤压成形的AZ8... 采用反挤压成形工艺获得AZ80镁合金复杂壳体零件,并对成形件的显微组织、室温力学性能以及拉伸断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温度在320℃时,成形件的挤压成形性较差;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成形零件的挤压成形性逐渐变好。反挤压成形的AZ80镁合金零件,室温力学性能比铸态的明显提高。挤压温度为410℃时,成形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其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280MPa、12%。挤压温度在380℃以上,其室温拉伸断口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80镁合金 反挤压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挤压的研究
12
作者 朱伟成 水野高尔 小岛之夫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38-43,28,共7页
论述了反挤压时冲头形状、润滑条件对材料内部流动和冲头负荷等的影响。理论计算中用抛物线代替过去的直线或圆弧来划分变形区域,得出了与实际更接近的速度场和冲头负荷。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挤压 反挤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辐射取向环形磁体的反挤压法生产
13
作者 葛鹏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3年第1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NDFEB 辐射取向环形磁体 反挤压 生产工艺 热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坯料温度对AZ31镁合金反挤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强 张治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10-312,316,共4页
在300~400℃温度范围内,挤压比λ=5的条件下,对铸造态AZ31镁合金的反挤压成形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挤压变形力、挤压成形性以及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300~400℃范围内反挤成形,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挤压变形力... 在300~400℃温度范围内,挤压比λ=5的条件下,对铸造态AZ31镁合金的反挤压成形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挤压变形力、挤压成形性以及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300~400℃范围内反挤成形,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挤压变形力呈现下降的趋势;而△T(坯料温度的不均匀度)的增大,使得挤压件表面质量变差,外表面出现垂直于挤压方向的横向裂纹;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挤压件晶粒逐步细化,硬度上升.为AZ31镁合金反挤压变形温度的优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镁合金 反挤压 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冲头反挤杯形件的主应力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文怀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34-39,共6页
推导了双锥冲头的主应力解,分析了主应力解轴间应力表达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并且与平直冲头的主应力解作了比较,指出平直冲头的主应力解是双锥冲头主应力解的特例。根据挤压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说明用本文推导的双锥冲头主应力... 推导了双锥冲头的主应力解,分析了主应力解轴间应力表达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并且与平直冲头的主应力解作了比较,指出平直冲头的主应力解是双锥冲头主应力解的特例。根据挤压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说明用本文推导的双锥冲头主应力解的结果计算反挤杯形件的挤压力可满足一般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模 主应力 反挤压 冲头 杯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杆型复合挤压力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小亭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将杯一杆型复合挤压情况分解为单纯正挤压和带芯轴反挤压模型进行研究,推导了复合挤压力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挤压 反挤压 复合挤压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挤压有限元分析
17
作者 杨务滋 杨国庆 周立强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3年第4期41-45,共5页
详细阐述了杯形反挤压成形的冷挤压过程。通过经典理论算法和ANSYS有限元算法,计算出了挤压力的大小,分析比较可以发现:有限元法能获得更高的计算精度。通过ANSYS的求解后处理,分析得出了挤压件的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和挤压阶段凸模的... 详细阐述了杯形反挤压成形的冷挤压过程。通过经典理论算法和ANSYS有限元算法,计算出了挤压力的大小,分析比较可以发现:有限元法能获得更高的计算精度。通过ANSYS的求解后处理,分析得出了挤压件的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和挤压阶段凸模的压力行程曲线。在此基础上,改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凸模的形式、润滑条件以及通过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改变挤压件的尺寸大小进行反复求解,从而获得了这些因素对挤压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形反挤压成形 经典理论算法 ANSYS有限元 应力应变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挤压摩擦对金属变形流动和模具受力的影响
18
作者 尹甜甜 李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8-40,51,共4页
采用Deform-3D软件对不同摩擦状况下反挤压金属变形流动的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摩擦状况下,凹模内壁压力分布及其最大值,凹模内壁压力最大值与凸模单位压力的关系。
关键词 挤压摩擦 反挤压金属 变形流动 模具受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挤压逆冲型残留盆地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政文 何明喜 +2 位作者 宋建华 古哲 杜建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6,共6页
该文根据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南强北弱的继承性挤压反转变形特征,由南向北划分了"南部滑脱推覆—中部逆冲褶皱—北部走滑调整"3个构造变形分区。其中,NWW向(近EW向)压性构造与NW向扭性构造交织,组成"菱... 该文根据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南强北弱的继承性挤压反转变形特征,由南向北划分了"南部滑脱推覆—中部逆冲褶皱—北部走滑调整"3个构造变形分区。其中,NWW向(近EW向)压性构造与NW向扭性构造交织,组成"菱形网格状"构造格局,控制了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的展布特征。在原型盆地南、北凹陷构造-沉积分野的基础上,后期改造更一步强化了其分割性,形成了南、北古地温场分区和各自相对独立的油气系统。残留盆地具有独特的3种(挤压、走滑和拆离滑脱)基本变形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构造控油组合及油气聚集类型。依据残留盆地的改造类型及油气成藏特征,预测了北部凹陷"继承-再生型"和"改造-再生型"成藏单元,它们为近期拿储量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单元 变形风格 挤压 残留盆地 新疆焉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杯形件热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欢欢 吴淑芳 +3 位作者 朱丽丽 王培安 陈卜宁 张京 《汽车零部件》 2017年第11期39-43,共5页
通过软件DEFORM对典型杯形件进行反挤压成形工艺分析,讨论不同直径对典型杯形件的成形效果影响。根据点示踪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等效应力、载荷行程图、凸模磨损量值的大小对成形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点跟踪方法可以计算出内径成型效果以及... 通过软件DEFORM对典型杯形件进行反挤压成形工艺分析,讨论不同直径对典型杯形件的成形效果影响。根据点示踪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等效应力、载荷行程图、凸模磨损量值的大小对成形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点跟踪方法可以计算出内径成型效果以及高度成型效果。根据等效应力、模具的磨损量以及载荷行程图对理想直径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为理想直径。研究结论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降低试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杯形件 反挤压 成型效果 理想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