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均匀激励磁场磁感应成像的改进反投影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俐 李倩 +1 位作者 何为 徐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介绍一种均匀激励磁场磁感应成像的改进反投影算法。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灵敏度的分布,提出以灵敏度为零的点作为分界点,采用不同方式的加权系数,对反投影算法进行修正。灵敏度分布的仿真实验表明,当检测线圈与成像区间的剖分单元之... 介绍一种均匀激励磁场磁感应成像的改进反投影算法。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灵敏度的分布,提出以灵敏度为零的点作为分界点,采用不同方式的加权系数,对反投影算法进行修正。灵敏度分布的仿真实验表明,当检测线圈与成像区间的剖分单元之间的距离r等于0.06 m时,检测线圈上的测量电压的变化对距离r的变化的灵敏度为0,此时剖分单元的位置标记为P0。当检测线圈与剖分单元的距离r小于0.06 m时,反投影算法的加权系数取为r2;反之r大于等于0.06 m时,加权系数均为P0到检测线圈的距离r0的平方。不同位置的目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异物位于成像区间的中心和偏离中心0.015 m时,都能准确反映异物的位置,但是当异物偏离中心0.03 m时,得到的成像结果比实际模型更偏离中心。不同大小的目标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际模型中异物尺寸相比,直径较小的异物的成像基本能够反映出模型中实际异物的大小,而直径较大的异物的成像在尺寸上和位置上均难以体现模型中实际异物的真实形态。本研究提出的采用不同方式的加权系数的改进反投影算法,能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反投影算法中目标成像拖影范围较大的痼疾,对异物的定位较为准确,是一种在磁感应成像研究中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成像 反投影算法 亥姆霍兹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反投影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禹 高静怀 顾家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8-642,共5页
滤波反投影算法是Radon 逆变换最常用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在CT技术和信号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把小波变换应用于滤波反投影算法中,给出了一种用小波变换对投影数据作滤波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精... 滤波反投影算法是Radon 逆变换最常用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在CT技术和信号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把小波变换应用于滤波反投影算法中,给出了一种用小波变换对投影数据作滤波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精度高,抗噪能力强,参数易于选取等优点。文中给出了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滤波反投影算法 CT 信号处理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重建滤波反投影算法中指数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骆岩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0-223,共4页
CT技术的核心是图像重建,而图像重建的决定因素是重建算法,其优劣直接影响对重建结果准确性的判断。CT图像重建算法可以分为迭代法和解析法两大类,其中解析法具有比较严密的数学理论基础,且处理速度快,所以在CT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CT技术的核心是图像重建,而图像重建的决定因素是重建算法,其优劣直接影响对重建结果准确性的判断。CT图像重建算法可以分为迭代法和解析法两大类,其中解析法具有比较严密的数学理论基础,且处理速度快,所以在CT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解析重建算法中,滤波反投影算法拥有较高的运算效率,能获得较好的图像重建质量,而且滤波反投影算法的成本低,易于通过并行实现,便于进一步提高其重建速度,所以该算法为解析法中的主流算法。根据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实现原理,其中滤波函数的选取对重建结果、重建速度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滤波函数的选择进行研究,首先在分析常用R-L和S-L滤波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指数滤波函数的研究,并借助调整指数参数的取值,分析了该函数在无噪声和有噪声情况下对图像重建的影响。通过实验仿真的方法,验证了指数滤波函数在保证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的图像重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重建 滤波反投影算法 滤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加速卷积反投影算法的滤波并行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贝贝 李志华 班晓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4期69-72,共4页
当重建的图像规模偏大、实时性要求高时,卷积反投影(CBP)重建过程比较慢,达不到预期满意的速度。针对这一不足,通过深入研究卷积反投影算法的原理,优化投影数据在图形处理器(GPU)中的存储结构、分析和挖掘算法执行过程中滤波阶段的可并... 当重建的图像规模偏大、实时性要求高时,卷积反投影(CBP)重建过程比较慢,达不到预期满意的速度。针对这一不足,通过深入研究卷积反投影算法的原理,优化投影数据在图形处理器(GPU)中的存储结构、分析和挖掘算法执行过程中滤波阶段的可并行性,对其中的滤波操作进行并行化处理,从而提出并行滤波过程的方法。通过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并行化方法在保证重建图像精度和清晰度的前提下,同串行卷积法相比较,滤波过程运算的加速比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卷积反投影算法 图形处理器平台 并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反投影算法并行化实现
5
作者 鲁亚楠 鲁恒亚 +4 位作者 潘红兵 李丽 何书专 沙金 李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85-288,294,共5页
反投影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雷达成像算法。针对该算法运算效率低、处理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分析反投影算法的原理及其运算过程,提出一种算法并行化加速方法,即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算法中的反投影运算单元设计成专用的反投影运算... 反投影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雷达成像算法。针对该算法运算效率低、处理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分析反投影算法的原理及其运算过程,提出一种算法并行化加速方法,即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算法中的反投影运算单元设计成专用的反投影运算硬件加速模块,并通过模块内的流水线处理及多个模块间的并行计算提高该算法的运算效率。运用该方法对2 048×4 096大小的目标网格点进行反投影成像,成像时间为139 s,平均单点成像时间是基于GPU加速方法的3倍,并且成像结果和计算机成像结果误差极小。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化方法可有效提高反投影算法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投影算法 反投影运算模块 合成孔径雷达 批处理 并行化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自旋式综合孔径辐射计分辨率与灵敏度分析
6
作者 孙逢林 张升伟 +1 位作者 刘浩 张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3-1418,共6页
针对自旋式稀疏阵列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近似于极坐标的采样方式下成像算法复杂、系统参数估计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系统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极坐标下狄拉克采样梳子函数进行1维傅里叶-汉克尔变换得到系... 针对自旋式稀疏阵列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近似于极坐标的采样方式下成像算法复杂、系统参数估计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系统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极坐标下狄拉克采样梳子函数进行1维傅里叶-汉克尔变换得到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并根据点扩散函数主副瓣分解,重点分析了径向与角度方向采样间隔对无混叠视场范围的影响以及主瓣宽度对应的分辨率。该文同时利用滤波反投影算法推导了自旋式稀疏阵列辐射灵敏度的估计方法。数值仿真与实测点源响应函数的一致性表明了该模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式综合孔径成像辐射计 滤波反投影算法 傅里叶-汉克尔变换 空间分辨率 辐射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TDLAS温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显朴 王亮 +1 位作者 蓝伟 邢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0,共9页
为提高二维重建温度场的抗噪声、抗干扰能力,研究了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可调节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滤波反投影算法的重建质量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机噪声达到10%时,重建图像仍能较好地反映原温度场特... 为提高二维重建温度场的抗噪声、抗干扰能力,研究了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可调节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滤波反投影算法的重建质量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机噪声达到10%时,重建图像仍能较好地反映原温度场特征;滤波函数能明显改善重建质量;三次样条曲线插值的重建质量最高。通过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TDLAS系统对弱旋流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进行重建,将重建结果与热电偶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相对误差范围为1.4%~8.9%,较好地反映出温度场的特征,验证了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层析成像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反投影算法 TDLAS 重建温度场 重建质量 噪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反投影网络的细粒度交通流推断模型
8
作者 许明 齐光尧 奇格奇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66,共10页
为解决现有细粒度城市流推断模型在复杂交通区域中的推断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反投影网络的细粒度交通流推断模型。计算输入粗粒度交通流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将交互结果与粗粒度交通流进行动态自适应融合,使... 为解决现有细粒度城市流推断模型在复杂交通区域中的推断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反投影网络的细粒度交通流推断模型。计算输入粗粒度交通流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将交互结果与粗粒度交通流进行动态自适应融合,使其特征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和调整,以协助模型推理。结合深度卷积和自注意力机制来学习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提高后续模块对输入数据的理解能力。通过反投影算法和门控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在细粒度层次中学习复杂区域的交通流特征。在流量归一化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非线性变换通路,旨在利用不同层次信息实施空间结构约束,进一步提升模型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评价和客观度量上均优于同类模型,特别是在市中心入口、桥梁区域等复杂交通区域下的表现尤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交通流推断 动态自适应融合 反投影算法 门控交叉注意力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模式SAR快速反投影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熊金涛 陈娟 +1 位作者 黄钰林 杨建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102-1105,共4页
从波束投影方式和飞行轨迹与测绘带几何关系入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条带模式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快速反投影算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结合反投影算法的计算过程,减少标准反投影算法中的计算冗余,从而在保持标准... 从波束投影方式和飞行轨迹与测绘带几何关系入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条带模式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快速反投影算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结合反投影算法的计算过程,减少标准反投影算法中的计算冗余,从而在保持标准反投影算法高的成像精度的优点下显著减少了计算量。该快速算法处理所需内存空间小,且易于实现并行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处理效率。与标准反投影算法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快速反投影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投影算法 快速反投影算法 条带模式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SAR的快速卷积反投影成像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运能 孙进平 +1 位作者 王俊 毛士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4-867,共4页
本文对应用于聚束SAR成像的卷积反投影 (CBP)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采用子孔径处理的方法 ,使得这种算法的计算量得到明显的降低 .同时 ,对计算过程的分析表明CBP算法中所涉及的数量巨大的乘法运算可以用加法运算代替 ,加法操作又可以简... 本文对应用于聚束SAR成像的卷积反投影 (CBP)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采用子孔径处理的方法 ,使得这种算法的计算量得到明显的降低 .同时 ,对计算过程的分析表明CBP算法中所涉及的数量巨大的乘法运算可以用加法运算代替 ,加法操作又可以简单有效地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并行处理 .通过上述改进 ,CBP算法成像处理在计算量降低的同时 ,硬件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的简化 .论文同时给出了大前斜视角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点目标仿真和利用快速CBP算法对E SAR原始数据的成像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卷积反投影算法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SAR快速卷积反投影成像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猛 张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7,共4页
对应用于聚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卷积反投影(CBP)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反投影算法,在分割图像及角度降采样基础上,采用递归调用方法,降低了CBP算法的计算量,相对于直接反投影的计算量O(N3),快速反投影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可... 对应用于聚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卷积反投影(CBP)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反投影算法,在分割图像及角度降采样基础上,采用递归调用方法,降低了CBP算法的计算量,相对于直接反投影的计算量O(N3),快速反投影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可降低为O(N21bN)。同时讨论了递归参数和角过采样参数的选择对算法的影响,仿真了四种插值方法对运算性能的影响,从而分析了计算复杂度和精确度的关系,并且通过与直接反投影算法仿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快速卷积反投影算法在较小均方根误差水平下可以显著减小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聚束模式 卷积反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扇束CT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过传卫 胡福乔 《电讯技术》 2007年第1期182-184,共3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扇束CT(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的快速滤波反投影算法。这种算法是传统标准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的加速形式,主要通过减少投影数量然后重建子图像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幅512×512图像,这种算法可以将重建过程... 提出了一种用于扇束CT(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的快速滤波反投影算法。这种算法是传统标准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的加速形式,主要通过减少投影数量然后重建子图像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幅512×512图像,这种算法可以将重建过程加速40倍以上,并且不会引入明显的图像误差。这种算法也适应于多层螺旋三维重建,并且可以延伸用于三维锥形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CT 扇束投影 滤波反投影算法 快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投影坐标快速算法的木材CT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葛浙东 侯晓鹏 +3 位作者 鲁守银 戚玉涵 张国梁 周玉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5-341,327,共8页
针对木材内部结构复杂、不同树种间密度差异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反投影坐标快速算法,基于此算法构建一套木材无损检测CT成像系统。该系统由X射线发射器、等距平板检测器、旋转载物平台和计算机数据采集成像软件构成。以集成材和小径级... 针对木材内部结构复杂、不同树种间密度差异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反投影坐标快速算法,基于此算法构建一套木材无损检测CT成像系统。该系统由X射线发射器、等距平板检测器、旋转载物平台和计算机数据采集成像软件构成。以集成材和小径级原木为试验对象,验证反投影坐标快速算法的可行性。首先采集并修正投影数据;其次根据射线源到旋转中心的距离计算出投影坐标值;最后设置滤波函数并与投影数据作卷积运算,重建木材断层图像。结果表明:应用反投影坐标快速算法,使CT系统图像重建工作平均用时缩短至1 s以内,断层图像分辨率达0.052 mm^2,可显示木材内部裂纹、孔洞等缺陷及节子、年轮、早晚材变化等构造特征,验证了该算法应用于木材无损检测成像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无损检测 CT系统 反投影坐标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束工业CT滤波反投影重构算法的快速实现 被引量:13
14
作者 傅健 路宏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扇束工业CT一般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进行CT图像重构,其计算复杂度为O(N3)。如果不进行优化,这种算法的计算速度很难达到工业构件检测的要求。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性质,提出了针对扇束滤波反投影重构算法的一种优化方法。分析表明,这种优... 扇束工业CT一般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进行CT图像重构,其计算复杂度为O(N3)。如果不进行优化,这种算法的计算速度很难达到工业构件检测的要求。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性质,提出了针对扇束滤波反投影重构算法的一种优化方法。分析表明,这种优化方法理论上可以使运算速度提高3倍。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显示,在实际实现中,同时采用这种方法与几何参数表方法可以使重构速度提高6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束工业CT 滤波反投影重构算法 航空发动机 叶片厚度 测量 计算机断层成像 射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大锥角锥束CT圆轨迹反投影滤波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增光 韩玉 +1 位作者 李磊 闫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锥束CT圆轨迹反投影滤波(BPF)算法能够有效处理数据截断问题,在感兴趣区域成像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当锥角增大时,重建图像的顶端和底端会出现严重的伪影,从而影响图像质量。为解决该问题,从扇束圆轨迹BPF算法出发,重新推导了锥... 锥束CT圆轨迹反投影滤波(BPF)算法能够有效处理数据截断问题,在感兴趣区域成像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当锥角增大时,重建图像的顶端和底端会出现严重的伪影,从而影响图像质量。为解决该问题,从扇束圆轨迹BPF算法出发,重新推导了锥束圆轨迹BPF算法,通过对锥束伪影成因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锥角大小和轴向距离大小的权重函数,修正了重建过程中差分反投影图像求解部分,达到抑制伪影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大锥角锥束CT圆轨迹BPF算法能够在锥角增大时有效地抑制锥角效应,提高重建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反投影滤波算法 微分反投影图像 权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投影的MIT动态图像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柯丽 林筱 +1 位作者 杜强 赵璐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400,共7页
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MIT)是一种无创、非接触的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图像重建算法是实现MIT快速、精确成像的关键。提出一种改进的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首先根据成像区域的磁场分布,由磁力线确定反投影路径,降低... 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MIT)是一种无创、非接触的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图像重建算法是实现MIT快速、精确成像的关键。提出一种改进的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首先根据成像区域的磁场分布,由磁力线确定反投影路径,降低了直线反投影用于磁场成像的定位误差;其次根据MIT电磁关系推导,构建了边界检测数据的修正模型,据此对边界相位差数据进行修正处理,进一步提高了重建图像定位准确性;最后分别对成像区域内扰动目标电导率大小变化及位置变化2种情况,构建了序列重建图像,对该图像序列联合分析获取纵向阻抗变化信息,反映了成像体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重建速度快、定位准确的特性,能够准确反映成像区域内部电导率变化,结合序列图像联合分析实现MIT动态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断层成像 图像重建 反投影算法 动态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反投影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郭伟伟 章品正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09年第3期321-329,共9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频域运动估计和迭代反投影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根据输入低分辨率序列图像各帧之间的傅立叶变换相位差,估计出每幅低分辨率图像相对于参考低分辨率图像的子象素位移;依据所得的子象素位移并结合迭代反投影算法,实现... 提出了一种结合频域运动估计和迭代反投影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根据输入低分辨率序列图像各帧之间的傅立叶变换相位差,估计出每幅低分辨率图像相对于参考低分辨率图像的子象素位移;依据所得的子象素位移并结合迭代反投影算法,实现了超分辨率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图像重建 迭代反投影算法 频域运动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中反投影矩阵的计算与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柯丽 曹冯秋 杜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56-2262,共7页
反投影算法是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MIT)中一种有效的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中反投影矩阵的计算与检测数据的处理是提高重建图像质量的关键。依据磁感应断层像原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MIT反投影矩阵计算方法和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所建立... 反投影算法是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MIT)中一种有效的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中反投影矩阵的计算与检测数据的处理是提高重建图像质量的关键。依据磁感应断层像原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MIT反投影矩阵计算方法和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和实际模型基础上,分别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图像重建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在反投影算法中可以实现MIT图像重建。重建图像能准确反映成像区域内部电导率变化,具有较高分辨率,扰动目标定位准确,形状信息清晰可见。进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断层成像(MIT) 反投影算法 反投影矩阵 检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投影滤波重建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模拟分析
19
作者 周文静 李海鹏 韩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060-15064,共5页
开展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分布反投影滤波重建效果及其最小折射率分辨率的模拟分析。为提高折射率重建分辨率,选取适用于多投影方向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分别分析了轴向梯度变化及径向梯度变化的两类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重建效果,相同模拟条件... 开展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分布反投影滤波重建效果及其最小折射率分辨率的模拟分析。为提高折射率重建分辨率,选取适用于多投影方向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分别分析了轴向梯度变化及径向梯度变化的两类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重建效果,相同模拟条件下,重建误差均约为1%;同时也模拟分析了上述两类梯度折射率的最小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当投影量保持为90不变的情况下,径向梯度变化折射率较轴向梯度变化折射率重建准确度高,且相邻梯度间隔>0.003时,重建得到的两种梯度变化趋势的梯度折射率分布仍然能较好地分辨出其梯度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层析重建 滤波反投影算法 功能梯度材料 梯度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排的半覆盖螺旋锥束CT的反投影滤波重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晓兵 曾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77-2085,共9页
由于传统的螺旋锥束CT系统采用的扫描方法使视场范围受到限制,本文深入分析了螺旋锥束CT的半覆盖扫描方式,提出了螺旋锥束半覆盖扫描的重建算法。该扫描方式只要求射线束覆盖物体横截面的一半以上,探测器的宽度和投影数据量大约是传统... 由于传统的螺旋锥束CT系统采用的扫描方法使视场范围受到限制,本文深入分析了螺旋锥束CT的半覆盖扫描方式,提出了螺旋锥束半覆盖扫描的重建算法。该扫描方式只要求射线束覆盖物体横截面的一半以上,探测器的宽度和投影数据量大约是传统螺旋锥束CT的一半,从而节约了探测器的成本。结合扇形束投影的特点和二维反投影滤波(BPF)来实现这种横向截断投影的重建,研究了重排的加权BPF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重建的层将半覆盖的螺旋锥束CT投影数据重排为半覆盖的扇形束CT投影,然后用加权的扇形束BPF算法进行重建。同传统视场区域横截面全覆盖的FDK算法相比,该方法即使在大螺距的情况下其重建结果也更接近于真实值,而且均方误差减少了一半,重建时间节约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束CT 半覆盖扫描 重排 反投影滤波(BPF)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