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赞米亚”学说的知识运用与再反思——一个“相对位置关系”的视角
1
作者
李臻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90,157,共14页
本研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呈现当前学者怎样看待和挑战斯科特的“赞米亚”这一学说,并借用“相对位置关系”这一概念探索借由该学说所延伸的反思性知识。研究发现,中文学术文本从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上的“赞米亚”和知识生产空间意义上的“...
本研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呈现当前学者怎样看待和挑战斯科特的“赞米亚”这一学说,并借用“相对位置关系”这一概念探索借由该学说所延伸的反思性知识。研究发现,中文学术文本从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上的“赞米亚”和知识生产空间意义上的“赞米亚”两个方面理解该学说。前者往往通过个案研究验证该学说,质疑山地和谷地之间以对立和抵抗为核心的历史主线。后者则集中评析该学说在研究旨趣、学科视角、方法论以及思想观念上的知识贡献与不足。研究指出,不应忽视一个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被反复提及的重要概念——“相对位置关系”,其有助于重新审视该学说所失衡的“整体”与“部分”分析。通过挖掘“结构”与“能动”这一潜藏的知识线索,上述概念有助于析出共同议题:行动者如何在结构性限制中,寻找能够为自己谋取更多生存空间的“相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米亚”学说
相对位置关系
反思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过密化”现象及应对
2
作者
代红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0-54,共5页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遭遇“知识过密化”的现实困境,即知识总量过多、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问题解决的复杂化。追根溯源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与模仿、过于追求知识的形式化和无意...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遭遇“知识过密化”的现实困境,即知识总量过多、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问题解决的复杂化。追根溯源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与模仿、过于追求知识的形式化和无意义的“精益求精”。突破“知识过密化”现象,需要促进知识“量”与“质”的均衡转化,增加认知结构的主观知识建构比重和提供有意义及反思性知识解决策略。只有如此,才能防止知识冗余,实现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知识
过密化
量与质
主观
知识
反思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
15
3
作者
曹永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9,共9页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提性
反思
教师危机
专业发展
反思性知识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赞米亚”学说的知识运用与再反思——一个“相对位置关系”的视角
1
作者
李臻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90,157,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华夏视野下的高地族群的人类学研究”(项目号:24BSH060)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编号:2025QQJH71)。
文摘
本研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呈现当前学者怎样看待和挑战斯科特的“赞米亚”这一学说,并借用“相对位置关系”这一概念探索借由该学说所延伸的反思性知识。研究发现,中文学术文本从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上的“赞米亚”和知识生产空间意义上的“赞米亚”两个方面理解该学说。前者往往通过个案研究验证该学说,质疑山地和谷地之间以对立和抵抗为核心的历史主线。后者则集中评析该学说在研究旨趣、学科视角、方法论以及思想观念上的知识贡献与不足。研究指出,不应忽视一个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被反复提及的重要概念——“相对位置关系”,其有助于重新审视该学说所失衡的“整体”与“部分”分析。通过挖掘“结构”与“能动”这一潜藏的知识线索,上述概念有助于析出共同议题:行动者如何在结构性限制中,寻找能够为自己谋取更多生存空间的“相对位置”。
关键词
“赞米亚”学说
相对位置关系
反思性知识
Keywords
Zomia
Positionality
reflexive knowledge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过密化”现象及应对
2
作者
代红军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0-54,共5页
文摘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遭遇“知识过密化”的现实困境,即知识总量过多、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问题解决的复杂化。追根溯源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与模仿、过于追求知识的形式化和无意义的“精益求精”。突破“知识过密化”现象,需要促进知识“量”与“质”的均衡转化,增加认知结构的主观知识建构比重和提供有意义及反思性知识解决策略。只有如此,才能防止知识冗余,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知识
过密化
量与质
主观
知识
反思性知识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
15
3
作者
曹永国
机构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IA130077)
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2013SJB880076)
文摘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关键词
前提性
反思
教师危机
专业发展
反思性知识
通识教育
Keywords
teachers' reflection
crisis
reconstruction
teachers'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赞米亚”学说的知识运用与再反思——一个“相对位置关系”的视角
李臻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过密化”现象及应对
代红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
曹永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