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72
1
作者 刘恩允 杨诚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对于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今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在观念、主体、标准、机构、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使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其... 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对于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今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在观念、主体、标准、机构、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使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 ,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反思与重构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质量 质量评价体系 反思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19
2
作者 边和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89,共4页
全球化进程使我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高校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全球化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 反思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累犯刑事立法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6,共11页
未成年人作为区别于成年人而存在的特殊主体类群,在刑罚适用层面需格外谨慎并有必要在制度上予以差异化对待。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已经在刑法规范层面得以确立,这一实然性的规定并不能阻碍理论学者在应然层面思考的步伐。基于未成年人同... 未成年人作为区别于成年人而存在的特殊主体类群,在刑罚适用层面需格外谨慎并有必要在制度上予以差异化对待。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已经在刑法规范层面得以确立,这一实然性的规定并不能阻碍理论学者在应然层面思考的步伐。基于未成年人同样存在人身危险性的价值分析,结合累犯从重处罚的根据正是基于行为人再犯可能的视角,未成年人累犯的成立具有理论支撑。在应然性层面的制度设计上,未成年累犯的成立条件需要予以审慎设计,从而实现对未成年人累犯群体权利保障与刑事制裁之间的良性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累犯 刑事立法 反思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国际交流中对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虹余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226-226,共1页
中国有较为悠久的茶文化发展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剧,我国外语文化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团队、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估等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将中英茶文化作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查资料以及通过视频等方... 中国有较为悠久的茶文化发展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剧,我国外语文化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学团队、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估等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将中英茶文化作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查资料以及通过视频等方式对两国茶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推进英语的跨文化教学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国际交流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反思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8,共8页
在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将古代文学现代化、将中国文学研究西方化、将文学研究政治化,是最值得反思的三个方面。《中国诗歌通史》的撰写,就是在这种反思基础上的新的尝试。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场上揭示中国诗歌的艺术本质,阐释其民族... 在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将古代文学现代化、将中国文学研究西方化、将文学研究政治化,是最值得反思的三个方面。《中国诗歌通史》的撰写,就是在这种反思基础上的新的尝试。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场上揭示中国诗歌的艺术本质,阐释其民族文化特征,是新时期文学史写作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确立了"通古今之变"和"观中西之别"的新的文学史观。文学史的目的不是为了"总结规律",而是为了"描述经验"。将诗歌通史的写作立足于对每一时段的充分研究之上,写出每一时代中国诗歌发展的独特风貌,是我们这部《中国诗歌通史》在具体写作中努力的目标,也是其重要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学史观 反思与构建 通古今之变 观中西之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当代困囿与重构 被引量:12
6
作者 钱昌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4,共3页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已走过30个年头,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引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提供了决策依据。但由于受社会发展、评价主客体分离、内外部机制失联、定性与定量评价失调...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已走过30个年头,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引导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提供了决策依据。但由于受社会发展、评价主客体分离、内外部机制失联、定性与定量评价失调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仍然存在着目标狭隘、过程失效、标准单一和机制静态等方面的困境,需要建构多元准确的评价目标、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有序协调的评价过程和动态持续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体系 反思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