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的拉伸诱导结晶行为
1
作者 张政 梁玉蓉 +2 位作者 王龙 高国玮 张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2-346,共5页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测试表征OC/TPI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动态性能。结果表明:OC用量为1%时,OC/TPI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22.5MPa,较纯TPI的拉伸强度上升11.4%;随着有机粘土的添加,OC/TPI复合材料的临界诱变点(ε0)发生前移,表明拉伸诱变行为逐渐在较低应变下发生,当OC用量为1%时,ε0对应的拉伸应变值最小,这说明有机粘土填加量为1%时拉伸诱导性能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有机粘土 拉伸诱导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环己烷制备反式-1,2-环己二醇的新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田红艳 章亚东 王振兴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39,共3页
制备了聚苯乙烯接枝季铵盐催化剂,并用于环氧环己烷水解制备反式-1,2-环己二醇,通过溶解度测定,确定了重结晶的较佳溶剂为1,2-二氯乙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较佳水解条件为(以0.1 mol环氧... 制备了聚苯乙烯接枝季铵盐催化剂,并用于环氧环己烷水解制备反式-1,2-环己二醇,通过溶解度测定,确定了重结晶的较佳溶剂为1,2-二氯乙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较佳水解条件为(以0.1 mol环氧环己烷计):催化剂用量2.4%,n(H_2O):n(C_6H_(10)O)=4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00 min,收率大于93%。在该条件下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活性未见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接枝季铵盐 环氧环己烷 反式-1 2-环己二醇 1 2-二氯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的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田 杨运泉 +2 位作者 杨彦松 陈健 刘文英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与苯磺酰氯加成、水解乙酰化、皂化3步反应,合成了辅酶Q10的重要中间体——反式-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简称终产物);分别考察了3步反应的反应条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其结构。实验结...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与苯磺酰氯加成、水解乙酰化、皂化3步反应,合成了辅酶Q10的重要中间体——反式-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简称终产物);分别考察了3步反应的反应条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加成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氯化亚铜为催化剂,三乙胺盐酸盐为相转移助催化剂,乙腈为溶剂,90~100℃下密闭带压(约0.6M Pa)反应2h,n(异戊二烯)∶n(苯磺酰氯)=1.2,中间产物反式-1-苯磺酰基-2-甲基-4-氯-2-丁烯的收率为75%;水解乙酰化、皂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120~125℃下常压回流反应4h,0~5℃下碱性水解反应3h,以体积比为1∶1的乙酸乙酯-乙醚混合溶剂进行结晶精制。3步反应终产物的总收率为60%;终产物经液相色谱法分析,纯度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异戊二烯 苯磺酰氯 反式-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 催化 加成 水解乙酰化 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张疲劳对丁苯橡胶/反式-1,4-聚异戊二烯并用硫化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钰 杨晨燕 +1 位作者 高文廷 杜爱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7,91,共5页
研究伸张疲劳对炭黑填充丁苯橡胶(SBR)硫化胶及S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质量比80/20,下同)并用硫化胶交联结构、动态性能和并用胶中TPI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S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均大幅下降,ta... 研究伸张疲劳对炭黑填充丁苯橡胶(SBR)硫化胶及S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质量比80/20,下同)并用硫化胶交联结构、动态性能和并用胶中TPI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S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均大幅下降,tanδ峰值和E′小幅下降;而SBR/TPI硫化胶性能下降幅度较小,tanδ峰值和E′在疲劳初期有所下降;增加疲劳次数,TPI结晶衍射峰0.47nm对应的峰强不断减弱,0.39nm对应的峰强不断增强,同时在疲劳100万次时,SBR/TPI(80/20)硫化胶在晶面间距0.76nm处出现了新的结晶衍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结晶性 伸张疲劳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张疲劳对未填充顺丁橡胶/反式-1,4-聚异戊二烯并用硫化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钰 任佳帅 +1 位作者 赵学康 杜爱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研究伸张疲劳对顺丁橡胶(BR)及不同配比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并用硫化胶的拉伸性能、交联结构及形变能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R并用TPI以后,硫化胶力学性能明显改善,但交联密度降低;在伸张疲劳初期,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BR的拉伸... 研究伸张疲劳对顺丁橡胶(BR)及不同配比BR/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并用硫化胶的拉伸性能、交联结构及形变能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R并用TPI以后,硫化胶力学性能明显改善,但交联密度降低;在伸张疲劳初期,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BR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及形变能密度变化不明显,而BR/TPI并用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及形变能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当TPI并用量少于30份时,BR/TPI并用硫化胶在疲劳60万次时,拉伸强度、交联密度和形变能密度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TPI) 伸张疲劳 拉伸性能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4-聚异戊二烯形状记忆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景振 姚薇 +1 位作者 黄宝琛 杨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23-327,共5页
制备了反式 1 ,4 聚异戊二烯 (TPI)形状记忆功能材料 ,考察了硫黄用量、炭黑、防老剂和不同老化条件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形变热刺激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TPI硫化胶的形变热刺激温度随硫黄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在形状记忆材料中 ,硫黄... 制备了反式 1 ,4 聚异戊二烯 (TPI)形状记忆功能材料 ,考察了硫黄用量、炭黑、防老剂和不同老化条件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形变热刺激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TPI硫化胶的形变热刺激温度随硫黄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在形状记忆材料中 ,硫黄用量不应大于 2 5份 ;加入炭黑可提高胶料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 ,同时也使热刺激温度特别是老化后胶料的热刺激温度有明显提高 ;防老剂除了可改善TPI形状记忆材料的老化性能外 ,还有提高热刺激温度的作用 ,防老剂 4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TPI) 形状记忆材料 热刺激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对SBR/RNR/NR/TBIR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郎钺 徐聪 +2 位作者 冯宇 韩佳赤 王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以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再生天然橡胶(RNR)为基础胶,加入新型弹性体材料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制备了橡胶密封材料—SBR/RNR/NR/TBIR硫化共混胶,研究了TBIR用量对硫化共混胶硫化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再生天然橡胶(RNR)为基础胶,加入新型弹性体材料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制备了橡胶密封材料—SBR/RNR/NR/TBIR硫化共混胶,研究了TBIR用量对硫化共混胶硫化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BIR用量为20份时,SBR/RNR/NR/TBIR硫化共混胶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4.8MPa,断裂伸长率为197%,邵尔A硬度为84.3A,压缩永久变形为1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 密封材料 力学性能 压缩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棒柄花中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布鸣 卢文杰 +2 位作者 林霄 陈家源 牙启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99,102,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棒柄花中反式-4-(1-阿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含量。色谱柱Reli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2:7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7nm。结...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棒柄花中反式-4-(1-阿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含量。色谱柱Reli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2:7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7nm。结果待测组分在0.0804—0.28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RSD为1.8%(n=6)。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柄花 -4-(1-丙烯基)苯酚-β-D-毗喃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代液体发泡剂E-HCFO-1233zd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升 曾纪珺 +4 位作者 唐晓博 赵波 郝志军 张伟 吕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0,共3页
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E-HCFO-1233zd)作为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的理想替代品而被关注。介绍了第四代液体发泡剂E-HFO-1233zd的性能以及合成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液体发泡剂 反式-1--3 3 3-三氟丙烯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芽苗中含硫化合物对其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楠 王浩宇 +1 位作者 赵芳 刘常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5-39,共5页
通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HS-SPME)对香椿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富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对其特征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从而进一步探究香椿中的香气组成成分。结果表明:在香椿芽苗的生长过程中... 通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HS-SPME)对香椿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富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对其特征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从而进一步探究香椿中的香气组成成分。结果表明:在香椿芽苗的生长过程中,第一次得到反式-1-丙烯基双二硫化物,该化合物在一定基础上可以转化为香椿中所含有的1-丙烯基硫醇和3,4-二甲基噻吩。通过对比含硫化合物的结构式发现,香椿与大蒜在很大基础上存在一致性,而导致两者拥有特征性风味的物质在一定基础上也有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反式-1-丙烯基双二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脊髓背根向运动神经元传入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胜光 张艳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对离体脊髓背根向运动神经元(MN)传人的调制作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mGluRs广谱激动剂反式-1-氨基-1,3-环戊烷二羧酸(ACPD)对背根(DR)电刺激诱...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对离体脊髓背根向运动神经元(MN)传人的调制作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mGluRs广谱激动剂反式-1-氨基-1,3-环戊烷二羧酸(ACPD)对背根(DR)电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结果:对离体脊髓切片灌流ACPD(5~25μmol/L)15~20min,在11个测试的MN,能可逆性抑制DR刺激诱发的EPSP(即DR—EPSP)的幅度(P〈0.01)和曲线下面积(P〈0.05)。在用抑制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印防己毒素和士的宁预处理后,DR—EPSP仍能被10μmol/LACPD显著性抑制(P〈0.05,n=3)。结论:ACPD可激活mGluRs而抑制脊髓DR向MN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其机制可能不涉及增强弘氨基丁酸A受体或甘氨酸受体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背根 突触传递 印防己毒素 士的宁 反式-1-氨基-1 3-环戊烷二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菊酯气质联用全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湘宁 蒋木庚 +2 位作者 章维华 刘益平 蒋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2,共4页
采用气质联用分析外标定量法,测定了苯醚菊酯的顺、反式异构体及其总含量;采用制备衍生物,气质联用分析法,测定了苯醚菊酯4个光学异构体和主要副反应产物的含量,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式,实现了苯醚菊酯定性、定量全分析。
关键词 苯醚菊酯 全分析 (1R S)顺 -2 2-二甲基-3-(2-甲基-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苯氧基酯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