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限制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来自近红外功能成像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彬彬 李丹阳 +1 位作者 吕辰楠 吕万刚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4,共17页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mHg、150 mmHg、250 mmHg、350 mmHg)×3[兴趣脑区:初级运动皮层(M1)、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双因素被试内设计,对血流限制结合30%1RM颈后深蹲训练中的大脑皮层含氧血红蛋白浓度(HbO)变异进行测量,同时使用主观疲劳量表和心率表监控内负荷。结果①相比无加压条件(0 mmHg),150 mmHg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皮层HbO水平更高,而3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HbO水平对比150 mmHg和250 mmHg出现大幅下降;②加压强度和兴趣脑区的交互作用显著,加压强度对于皮层HbO水平的调控在M1、PMC-SMA区域相比DPLFC更加明显;③加压条件下的平均心率显著大于无加压条件,但不同加压强度之间的平均心率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加压强度和评估阶段(前、后)在主观疲劳等级(RPE)上有显著交互作用,血流限制训练前的RPE无明显差异,训练后的RPE随加压强度增加同步上升;⑤深蹲1RM和血流限制训练中皮层HbO水平呈负相关,并且相关程度在M1、PMC-SMA区域较DLPFC更高;⑥深蹲1RM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获得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流限制训练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中等强度的加压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M1、PMC-SMA在血流限制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主动调控作用;在有抗阻训练经验的人群中,最大力量素质不同的个体能够在血流限制训练中获得等量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抗阻训练 近红外功能成像 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氚水基于Nrf2通路诱导肺癌细胞的辐射适应性反应
2
作者 丁子仪 徐照 +4 位作者 曹敬文 季涛涛 周袁媛 杨彦彦 李桃生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氚水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诱导辐射适应性反应及其高活度阈值,并进一步探究了Nrf2通路在氚水诱导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设置7×103、1.4×104、2.1×104、2.8×104、3.5×104 Bq/mL五个梯度氚水活度... 本文研究了氚水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诱导辐射适应性反应及其高活度阈值,并进一步探究了Nrf2通路在氚水诱导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设置7×103、1.4×104、2.1×104、2.8×104、3.5×104 Bq/mL五个梯度氚水活度(累计照射剂量为0.55~8.27 mGy),用氚水预处理A549细胞24 h,随后照射4 Gy X射线,用MTT检测细胞活力,显示较低活度(7×103和1.4×104 Bq/mL)氚水处理后可恢复4 Gy照射后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具有适应性反应;而大于2.1×104 Bq/mL活度的氚水处理后,A549的细胞活力不再恢复,适应性反应消失,随着活度的增加,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鉴于1.4×104 Bq/mL的氚水诱导的适应性反应最为显著,因此,选用此活度氚水开展氧化水平的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氚水可以显著降低X射线高剂量照射后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表明适应性反应受控于氧化水平;在氚水(1.4×104 Bq/mL)预处理细胞阶段加入Nrf2的抑制剂(ML385),可显著抑制氚水诱导的辐射抗性,表明抗氧化途径Nrf2参与了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水 电离辐射 适应性反应 Nrf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属种间杂交新种及其后代对低温的适应性反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庄飞云 陈劲枫 +3 位作者 钱春桃 李式军 任刚 王志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研究了甜瓜属种间杂交新种 (Cucumis×hytivusChen&Kirkbride ,2n =38)及其后代幼苗对低温逆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 :可能由于亲本染色体组间的功能不协调 ,在低温处理下新种幼苗出现代谢异常 ,丙二醛 (MDA)、脯氨酸含量变化... 研究了甜瓜属种间杂交新种 (Cucumis×hytivusChen&Kirkbride ,2n =38)及其后代幼苗对低温逆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 :可能由于亲本染色体组间的功能不协调 ,在低温处理下新种幼苗出现代谢异常 ,丙二醛 (MDA)、脯氨酸含量变化大 ,冷害指数达到 3 5 ,表现对低温的适应性相对较弱。但新种与黄瓜的回交自交后代却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超出了参试黄瓜品种。经 4d变温处理后 ,其冷害指数仅为 1 0 ,MDA含量为 9 2 μmol·g-1,在所有供试材料中为最低。这表明通过回交和自交 ,杂种代谢系统已基本恢复正常 ,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属 种间杂交 后代 低温 适应性反应 新品种 抗性 冷害指数 回交 自交 杂种代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叶磷在白羽扇豆缺磷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田中民 李春俭 王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9-66,共8页
实验用液体培养的方法 ,对比分析了在不同供磷条件下 ,白羽扇豆子叶中的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及对排根和根尖中有机酸积累和分泌的作用。结果表明 ,子叶中的磷能使白羽扇豆在完全缺磷 2 3d的环境中 ,不仅没有使干物质的积累减少 ... 实验用液体培养的方法 ,对比分析了在不同供磷条件下 ,白羽扇豆子叶中的磷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及对排根和根尖中有机酸积累和分泌的作用。结果表明 ,子叶中的磷能使白羽扇豆在完全缺磷 2 3d的环境中 ,不仅没有使干物质的积累减少 ,反而使干物质的积累略有增加。相反 ,如果没有子叶磷的供给 ,则使白羽扇豆在缺磷环境中产生强烈的抗胁迫反应 ,表现在干物质的积累明显下降 ,根系能产生大量的排根 ,排根能积累和分泌大量的柠檬酸 ,而根尖能积累和分泌苹果酸。在整个缺磷反应过程中 ,根尖中苹果酸的积累和分泌要早于排根中柠檬酸的积累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扇豆 有机酸 缺磷胁迫 子叶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DNA裂解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淑春 吕喆 +3 位作者 王珍琦 刘扬 刘光伟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5-677,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 DNA裂解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 :用 X射线照射Kunming雄性小鼠 ,其诱导剂量 (D1)及其后攻击剂量 (D2 )分别是 75 m Gy和 1.5 Gy,D1剂量率为 6 .2 5、 12 .5、2 5、 5 0、 10 0和 2 0 0 m Gy... 目的 :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 DNA裂解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 :用 X射线照射Kunming雄性小鼠 ,其诱导剂量 (D1)及其后攻击剂量 (D2 )分别是 75 m Gy和 1.5 Gy,D1剂量率为 6 .2 5、 12 .5、2 5、 5 0、 10 0和 2 0 0 m Gy· min- 1 ,D2剂量率为 2 87m Gy· m in- 1 ,D1和 D2间隔 6 h。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DNA裂解断片的变化。结果 :D2组胸腺细胞 DNA裂解率明显高于假照组 (P<0 .0 0 1) ;当 D1剂量率为 6 .2 5、12 .5和 2 5 m Gy· min- 1 ,D1+D2组 DNA裂解率明显低于 D2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当 D1在 75 m Gy,剂量率为 6 .2 5~ 2 5 m Gy· min- 1 ;D2为 1.5 Gy,剂量率为 2 87m Gy· min- 1 ;D1和 D2间隔 6 h,可在全身照射条件下诱导小鼠胸腺细胞 DNA裂解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辐射剂量 DNA裂解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淑春 赵文举 +3 位作者 吕喆 李艳博 康顺爱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以揭示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及其诱导适应性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D2组(攻击剂量)、D1(诱导剂量)+D2组和假照组。用X射线照射离体EL-4淋巴瘤细胞,...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以揭示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及其诱导适应性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D2组(攻击剂量)、D1(诱导剂量)+D2组和假照组。用X射线照射离体EL-4淋巴瘤细胞,其D1为75mGy(剂量率6.25~200.00mGy·min-1),D2为1.5Gy(剂量率287mGy/min),D1和D2间隔6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剂量率为6.25~50.00mGy,D1+D2组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G0/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1),而S期细胞百分数不同程度高于D2组。结论:D1为75mGy(剂量率6.25~50.00mGy·min-1),D2为1.5Gy(剂量率287mGy·min-1)、D1和D2间隔6h,可诱导体外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淋巴瘤细胞 剂量率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X线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喆 刘淑春 +3 位作者 刘扬 王珍琦 刘光伟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 :观察 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 :用 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 ,其诱导剂量 ( D1 )及其后攻击剂量 ( D2 )分别是 75 m Gy和1 .5 Gy,D1 剂量率为 6.2 5、1 2 .5、2 5、5 0、1 0 0... 目的 :观察 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 :用 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 ,其诱导剂量 ( D1 )及其后攻击剂量 ( D2 )分别是 75 m Gy和1 .5 Gy,D1 剂量率为 6.2 5、1 2 .5、2 5、5 0、1 0 0和 2 0 0 m Gy· min-1 ,D2 剂量率为 2 87m Gy· min-1 ,D1 和 D2 间隔 6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 :当 D1 剂量率为 6.2 5、1 2 .5和 2 5 m Gy,D1 + D2 组胸腺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 D2 组 ( P<0 .0 5或 P<0 .0 1 ) ,G0 / G1 和 G2 + M期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地低于 D2 组 ,而 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 D2 组(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低剂量 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 ,剂量率在 6.2 5~ 2 5 m Gy· min-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X线 剂量率效应关系 胸腺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适应性反应 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B/Hβ催化剂对不同轻烃原料异构化反应的适应性
8
作者 封臻 井晓慧 +1 位作者 朱丽君 夏道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5-892,共8页
采用干混法制备了NiB/Hβ催化剂,利用XRD,NH3-TPD,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异构化性能及对不同轻烃原料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NiB在Hβ分子筛上具有良好的分散度;NiB负载量为5%(w)的NiB/Hβ催化剂催化50%... 采用干混法制备了NiB/Hβ催化剂,利用XRD,NH3-TPD,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异构化性能及对不同轻烃原料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NiB在Hβ分子筛上具有良好的分散度;NiB负载量为5%(w)的NiB/Hβ催化剂催化50%(φ)正己烷混合原料异构化反应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310℃、反应压力2.0 MPa、氢油摩尔比3、质量空速1.5 h^(-1)。在该条件下,所得异构化产品的辛烷值为83.5,二甲基丁烷总含量约为13%(w),异构化烷烃总含量为73.6%(w)。NiB/Hβ催化剂对不同原料具有适应性,原料变化对异构化反应的产物分布影响较小,且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耐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Hβ催化剂 混合原料 异构化 反应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守良 刘淑春 +2 位作者 刘建香 张迎春 刘树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4-298,共5页
本研究采用 X射线全身照射昆明系雄性小鼠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诱导剂量 (D1 剂量 )及其后攻击剂量 (D2 剂量 )的剂量范围。动物随机分为假照组、D2 对照组和 D1 + D2 实验组... 本研究采用 X射线全身照射昆明系雄性小鼠模型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诱导剂量 (D1 剂量 )及其后攻击剂量 (D2 剂量 )的剂量范围。动物随机分为假照组、D2 对照组和 D1 + D2 实验组。结果表明 ,D1 + D2 组胸腺细胞凋亡小体百分数不同程度地低于 D2 组 ,并且减轻 G1 和 G2 + M期阻滞 ,导致 S期 DNA合成的细胞增加 ;当 D1 达 2 0 0 m Gy时 ,不再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本实验结果说明 ,D1 在 2 5~ 1 0 0 m Gy(剂量率为 1 2 .5m Gy/min) ,D2 在 1 .0~ 2 .0 Gy(剂量率为 0 .2 87Gy/min) ,接受 D1 和 D2 照射的时间间隔为 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胸腺细胞调亡 细胞周期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丝裂霉素C诱导抗大剂量辐射照射的适应性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淑清 王彬 姜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血样培养至38h时给予不同浓度(0.01~0.1μg/mL)丝裂霉素C(MMC)作预先处理,4h后再给予1.5GyX射线照射,以观察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的交叉抗性。结果表明,当MMC... 本文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血样培养至38h时给予不同浓度(0.01~0.1μg/mL)丝裂霉素C(MMC)作预先处理,4h后再给予1.5GyX射线照射,以观察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的交叉抗性。结果表明,当MMC处理浓度分别为0.05,0.075μg/mL和0.01μg/mL时,染色体畸变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分别明显低于预期值;而当MMC预处理浓度为0.05、0.075、0.10μg/mL时微核发生率明显高于预期值。提示在研究化学物质与电离辐射的交叉抗性时,不同观察指标结论可能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辐射照射 染色体畸变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氢醌、甲醛及过氧化氢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适应性反应的共同差异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习艺 庄志雄 +3 位作者 刘建军 卫秦芝 黄海燕 杨晓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氢醌(HQ)、甲醛(FA)及过氧化氢(H2O2)刺激引起的细胞耐受与适应反应是否存在共同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HQ,FA及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适应性反应模型,分别选择能诱导产生适应性反应的低剂量和致死剂量的HQ,FA及H... 目的研究低剂量氢醌(HQ)、甲醛(FA)及过氧化氢(H2O2)刺激引起的细胞耐受与适应反应是否存在共同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HQ,FA及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适应性反应模型,分别选择能诱导产生适应性反应的低剂量和致死剂量的HQ,FA及H2O2交叉染毒,AlamarBlue还原率检测细胞增殖。适应剂量HQ,FA及H2O2处理细胞后,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细胞总蛋白,图像分析后选取共同变化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MRC-5细胞交叉染毒结果发现,低剂量HQ预刺激后再给予致死剂量FA或H2O2刺激,以及低剂量FA或H2O2预刺激后再给予致死剂量HQ刺激,其AlamarBlue还原率均较单独用致死剂量HQ,FA或H2O2刺激增高。低剂量HQ,FA和H2O2刺激MRC-5细胞后2-DE图谱图像分析发现,对照组MRC-5细胞检测到1519±154个蛋白点,低剂量HQ组为1551±172个,低剂量FA组为1572±179个,低剂量H2O2组为1429±159个,凝胶匹配后发现,染毒后出现4个共同消失的蛋白点,7个新增蛋白点,经肽质量指纹图谱和串联质谱鉴定了其中6个蛋白点。已鉴定的蛋白包括二磷酸核苷激酶B,蛋白磷酸酶PP1-β催化亚基,Ufm1结合酶1,肌苷-5′-单磷酸脱氢酶,α晶状体球蛋白B链,巯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这些蛋白功能涉及氧化应激、细胞骨架、蛋白折叠等各个方面。结论HQ,FA和H2O2交叉染毒可相互诱导适应性反应;低剂量HQ,FA和H2O2可诱导多种共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 甲醛 过氧化氢 适应性反应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剥对小金海棠缺铁适应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恒涛 许雪峰 +2 位作者 王忆 李天忠 韩振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5-789,共5页
利用环剥技术研究了液体培养下小金海棠根系缺铁适应性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缺铁条件下小金海棠表现出根际pH值降低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升高等缺铁适应性反应,而环剥后小金海棠根系的缺铁适应性反应受到抑制,根际pH值与对照相比无... 利用环剥技术研究了液体培养下小金海棠根系缺铁适应性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缺铁条件下小金海棠表现出根际pH值降低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升高等缺铁适应性反应,而环剥后小金海棠根系的缺铁适应性反应受到抑制,根际pH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根系Fe3+还原酶活性也无显著升高。半根供铁植株环剥的试验结果显示,只对缺铁一侧进行环剥则缺铁侧根系无显著的根际酸化和还原酶活性增加等生理变化,但正常供铁一侧根际pH值从第2天开始降低,第6天达到最低。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有所增加,第6天达到最高值。如对正常供铁一侧根系环剥,则正常供铁一侧根系无显著生理变化,缺铁一侧出现根际pH值降低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升高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海棠 缺铁 环剥 缺铁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时间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淑春 赵文举 +3 位作者 孙丽光 李鹏武 吕喆 龚守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时间效应,以揭示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及其诱导适应性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D2组(攻击剂量)、D1(诱导剂量)+D2组和假照组。用X射线照射离体EL-4淋巴...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时间效应,以揭示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及其诱导适应性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D2组(攻击剂量)、D1(诱导剂量)+D2组和假照组。用X射线照射离体EL-4淋巴瘤细胞,其D1为75mGy(剂量率12.5mGy·min^-1),D2为1.5Gy(剂量率287mGy·min^-1),D1和D2间隔为3~60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和D2间隔为3~24h时,D1+D2组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G0/G1期细胞百分数不同程度低于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D2组(P〈0.05)。结论:75mGy(12.5mGy·min^-1)照射后3~24h,进行1.5Gy(287mGy·min^-1)照射,可诱导体外EL-4淋巴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淋巴瘤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生殖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彬 姜杰 +1 位作者 蔡露 王献理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实验以0.05—0.30Gy的X射线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照射,4h后再以1.5GyX射线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预先照射剂量在0.05—0.30G... 本实验以0.05—0.30Gy的X射线预先对雄性昆明种小白鼠照射,4h后再以1.5GyX射线照射,观察其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精原干细胞染色体易位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预先照射剂量在0.05—0.30Gy之间都能诱导出适应性反应;剂量越小,诱导出的适应性反应越明显,最佳剂量为0.05Gy。说明生殖细胞同体细胞一样,预先给予小剂量照射可以降低随后较大剂量照射所造成的损伤,存在着适应性反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照射 生殖细胞 染色体畸变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i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海青 鞠桂芝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为探讨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 Fura- 2 /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 [Ca2 +]i的变化及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 ... 为探讨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 Fura- 2 /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 [Ca2 +]i的变化及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 ,小鼠接受 1.0~ 6.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 2 4 h,脾细胞内[Ca2 +]i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 p <0 .0 5~ p <0 .0 1) ,而小鼠接受 0 .0 75~ 0 .2 Gy较低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后 2 4 h,脾细胞内 [Ca2 +]i却明显高于假照射组 ( p<0 .0 1)。同时证实 ,预先给予 0 .0 75Gy低剂量 X射线全身照射可减轻其后 2 .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对脾细胞内 [Ca2 +]i的抑制作用。提示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内 [Ca2 +]i的升高可能在低剂量辐射诱导脾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脾细胞 免疫适应性反应 游离钙离子浓度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化的员工适应性反应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淼 潘学峰 刘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69,81,共3页
当今经济发展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随着人力资本重要性的提升,对于员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员工对变化的不同反应的角度对员工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对于不同类型员工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员工适应性反应模型 变化 企业 人事管理 明星型员工 独狼型员工 公民型员工 冷漠型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X射线和低浓度MMC、H_2O_2、CP诱导人血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孟庆勇 蔡露 金玉珂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218,共7页
采用低剂量 X射线 (剂量 10和 5 0 m Gy,剂量率 5 0 m Gy/ min)和低浓度丝裂霉素 C(MitomycinC,MMC)、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H2 O2 )、环磷酰胺 (Cyclophoshamide,CP)交叉作用 ,观察了它们诱导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整体小鼠骨髓... 采用低剂量 X射线 (剂量 10和 5 0 m Gy,剂量率 5 0 m Gy/ min)和低浓度丝裂霉素 C(MitomycinC,MMC)、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H2 O2 )、环磷酰胺 (Cyclophoshamide,CP)交叉作用 ,观察了它们诱导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整体小鼠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以探讨辐射与化学物质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 ,(1)预先给予 10 m Gy的 X射线照射 ,3h后予以不同浓度的 MMC(0 .5、2 .5、5 .0 mg/ kg) ,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2 )预先给予 5 0 m Gy的 X射线照射 ,3h后予以不同浓度的 MMC、H2 O2 、CP,其中 ,辐射与 MMC和 H2 O2 之间可诱导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而辐射与 CP之间未观察到交叉适应性反应 ,二者有协同作用 ;(3)预先给予 MMC(终浓度为 35 ng/ m L)处理 ,6 h后给予 1.5 Gy X射线照射 ,可诱导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4)预先给予低浓度 MMC、H2 O2 和 CP处理 ,2 4 h后给予 1.5 Gy X射线照射 ,低浓度MMC和 H2 O2 可以诱导抗 X射线损伤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而低浓度的 CP不能诱导抗 X射线损伤的交叉适应性反应 ,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提示 X射线与 MMC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不仅存在于整体的小鼠骨髓细胞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X射线 MMC H2O2 CP 淋巴细胞 骨髓细胞 生殖细胞 交叉适应性反应 辐射 化学物质 染色体畸变 化学致突剂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干旱适应性反应研究进展--以桑树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瑞雪 周荣 +1 位作者 苏雪强 汪泰初 《广西蚕业》 2021年第4期29-37,共9页
为了深入探索干旱对桑树等植物的影响和危害以及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反应,从干旱胁迫的概念、干旱对桑树等植物的影响和危害、植物对干旱适应性反应以及在今后植物应用中的展望4个方面阐释了植物尤其是桑树在遭受干旱后,为响应干旱胁迫,... 为了深入探索干旱对桑树等植物的影响和危害以及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反应,从干旱胁迫的概念、干旱对桑树等植物的影响和危害、植物对干旱适应性反应以及在今后植物应用中的展望4个方面阐释了植物尤其是桑树在遭受干旱后,为响应干旱胁迫,在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分子水平作出的一系列适应性改变,为桑树等植物的抗旱机制研究和抗旱品种改良选育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植物 桑树 影响 适应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胶寄主树和胶虫的适应性反应研究
19
作者 杨成源 张加研 +3 位作者 路卫华 蔡静 邓疆 陈玉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紫胶虫是南亚热带特有的资源昆虫。它分泌的紫胶是军工、电器、涂料、化妆品、医药保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尽管今天的化学合成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合成物尚不能完全取代紫胶的位置。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提高紫胶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仍... 紫胶虫是南亚热带特有的资源昆虫。它分泌的紫胶是军工、电器、涂料、化妆品、医药保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尽管今天的化学合成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合成物尚不能完全取代紫胶的位置。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提高紫胶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虫 寄主树 适应性反应 紫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长波紫外线诱导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适应性反应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仲荣 张海龙 +2 位作者 孙林潮 赵小东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长波紫外线(UVA)诱导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程度及特点,探讨其对皮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具有致死作用的86.4J/cm2UVA照射经7.2J/cm2低剂量UVA单次或多次预照射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并在光镜、电... 目的:观察低剂量长波紫外线(UVA)诱导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程度及特点,探讨其对皮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具有致死作用的86.4J/cm2UVA照射经7.2J/cm2低剂量UVA单次或多次预照射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比例,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程度。结果:单次或多次7.2J/cm2UVA预照射处理后的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对随后86.4J/cm2UVA照射诱导的相应细胞在形态学上的毒性反应减轻,细胞凋亡的比例下降、DNA链断裂减少及修复加快,和未经预处理的86.4J/cm2UVA照射的相应细胞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01);单次7.2J/cm2的UVA预照射诱导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在预照射12h后消失,而当低剂量UVA预照射的累积剂量>28.8J/cm2时,预照射的培养细胞即使是14d后,对86.4J/cm2UVA照射仍有明显的防护作用。结论:低剂量UVA照射可诱导培养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出现对随后高剂量UVA照射的适应性反应,其滞留期及强度与低剂量UVA预照射的累积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紫外线 低剂量 适应性反应 角质形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