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铜树银花”的实验改进
1
作者 刘亮荣 张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人教版教材中关于“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等传统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等情况。结合文献中一些改进方案,借助宣纸等用品,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让“铜树银花”完美呈现。改进后的微型实验现象明显、易于推广、有艺术趣味、观赏... 人教版教材中关于“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等传统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等情况。结合文献中一些改进方案,借助宣纸等用品,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让“铜树银花”完美呈现。改进后的微型实验现象明显、易于推广、有艺术趣味、观赏效果好,学生在收获实验成果的同时提升了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微型实验 实验改进 铜树银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反应法制取钛酸钡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正芳 李彦锋 李军荣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5-338,共4页
介绍了溶液反应法制取钛酸钡(BaTiO3)的工艺,对主要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用BaTiO3微粉制备了PTC陶瓷和压电点火陶瓷,测试了有关电性能。结果表明,这种BaTiO3微粉具有纯度高、结构均匀、组成准确的特点。... 介绍了溶液反应法制取钛酸钡(BaTiO3)的工艺,对主要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用BaTiO3微粉制备了PTC陶瓷和压电点火陶瓷,测试了有关电性能。结果表明,这种BaTiO3微粉具有纯度高、结构均匀、组成准确的特点。PTC陶瓷和压电陶瓷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反应 PTC 压电陶瓷 钛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以及溶液反应法合成金属磁性纳米颗粒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里 李国玲 +3 位作者 郑捷 冷永华 黄婧 李星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2,29,共9页
当磁性材料尺寸进入纳米级时,颗粒尺寸与磁性材料的特征物理长度相当,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交换作用长度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磁性纳米材料就会呈现出与块状材料不同的磁学性质。氧化物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比较容易,这方... 当磁性材料尺寸进入纳米级时,颗粒尺寸与磁性材料的特征物理长度相当,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交换作用长度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磁性纳米材料就会呈现出与块状材料不同的磁学性质。氧化物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比较容易,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金属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则要困难很多,所以金属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以及磁学性质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对等离子体法和溶液反应法合成磁性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并对工作进行了简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性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合成 溶液反应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紫甘蓝汁和pH传感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被引量:9
4
作者 夏琴 杨砚宁 毛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41,共3页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通过观察混合液酸碱度和紫甘蓝汁的色差变化,从定性、定量和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实验方法严谨,实验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实验只用试管间断性检验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与NaOH溶液反应 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 酸碱度 PH传感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铁丝绒做“Fe与CuSO_4溶液反应”的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德前 魏海 张羿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80,共3页
对铁丝绒与CuSO_4溶液反应做了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将比表面积很大的铁丝绒缠绕在弯曲的粗钢丝(或粗铜丝)上然后插入CuSO_4溶液中,可显著提高反应的速率,在反应开始后的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溶液中有"铜树"形成,而且反应后的溶... 对铁丝绒与CuSO_4溶液反应做了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将比表面积很大的铁丝绒缠绕在弯曲的粗钢丝(或粗铜丝)上然后插入CuSO_4溶液中,可显著提高反应的速率,在反应开始后的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溶液中有"铜树"形成,而且反应后的溶液也呈现明显的浅绿色。该实验有利于学生准确获取"Fe与CuSO_4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丰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表面积 铁丝绒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铁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反应限度实验探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碧华 《化学教学》 CAS 2008年第9期17-18,共2页
1 问题的提出 “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必修)第32页上以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说明许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是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提出该实验现象不明显... 1 问题的提出 “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必修)第32页上以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说明许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是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提出该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学生容易提出质疑,教师若不能有效地解答.将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本人通过实验对此反应进行探究。找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希望能为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氯化铁溶液 氯化钾 FeCl3溶液 化学教师 化学反应 实验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亚硝酸钠与碘化钾反应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瑞蔡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73,共2页
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利用对比实验,对溶液中亚硝酸钠与碘化钾反应的条件和I2、NO的检验的课堂演示方法进行了探究.得出的结论是,亚硝酸钠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氧化碘化钾,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利用注射器作反应器... 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利用对比实验,对溶液中亚硝酸钠与碘化钾反应的条件和I2、NO的检验的课堂演示方法进行了探究.得出的结论是,亚硝酸钠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氧化碘化钾,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利用注射器作反应器,课堂演示该实验,能达到兼顾NO、I2的检验和良好观察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与碘化钾反应 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低温溶液的缩聚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煜彤 刘兆峰 +1 位作者 周助胜 张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09,共6页
采用N-乙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EP-CaCl2)溶剂体系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聚合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2)溶剂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提高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 采用N-乙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EP-CaCl2)溶剂体系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聚合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2)溶剂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提高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并相对延长了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的比浓对数黏度,PPT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提高了40%.PVP水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VP不是酸吸收剂,溶剂体系中加入PVP不影响PPTA的化学结构.对PPTA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知,在NEP-CaCl2、NMPCaCl2和NMP-CaCl2添加PVP的3种溶剂体系中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PVP在聚合过程中并非起催化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PPTA缩聚反应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低温溶液缩聚反应 聚合反应动力学 比浓对数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跟稀CuSO_4溶液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9
作者 龚秋纹 刘怀乐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4-44,共1页
Zn跟稀CuSO_4溶液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重庆师范学院龚秋纹重庆巴蜀中学(630013)刘怀乐Zn跟稀CuSO4溶液反应要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这应当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化学现象和事实,但这种黑色粉末的化学成分... Zn跟稀CuSO_4溶液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重庆师范学院龚秋纹重庆巴蜀中学(630013)刘怀乐Zn跟稀CuSO4溶液反应要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这应当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化学现象和事实,但这种黑色粉末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至今还没有统一一致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反应 黑色物质 CuSO4 ZN 巴蜀中学 重庆师范学院 化学成分 化学现象 基础化学实验 黑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晓青 王伟群 顾菲菲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59,共4页
通过SPSS16.0设计正交试验,利用手持技术研究各反应物浓度对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硫酸浓度的主效应显著;在得出适宜高锰酸钾和草酸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堂实验所需硫酸的适宜浓度;探究了Mn2+... 通过SPSS16.0设计正交试验,利用手持技术研究各反应物浓度对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硫酸浓度的主效应显著;在得出适宜高锰酸钾和草酸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堂实验所需硫酸的适宜浓度;探究了Mn2+的自催化作用和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认为在改进的基础上本实验可作为课堂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正交试验 色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固态化学反应100%完成的方法
11
作者 雷立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无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具有“一旦发生,就必完全”的特质,但因为固体的非流动性,它常常会因严重的传质困难而有始无终。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作者提出了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LSR)的概念,即通过使用少量的溶剂赋予固体流动性,使反应物固... 无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具有“一旦发生,就必完全”的特质,但因为固体的非流动性,它常常会因严重的传质困难而有始无终。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作者提出了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LSR)的概念,即通过使用少量的溶剂赋予固体流动性,使反应物固体部分溶解,再使用搅拌反应器解决其“三传”问题,使之完全反应,从而达到使一些化学工业过程绿色化的目的。本文用平衡热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图解了几种代表性LSR的Gibbs自由能随反应进度的关系,进而指出:LSR的中间阶段如同没有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两端像溶液化学反应,因此,LSR虽继承了混合自由能导致的化学平衡,但其平衡点比溶液化学反应更接近100%完全。特别地,在LSR即将结束时,通过逐步移除溶剂以使反应物和产物固体持续存在而延长中段,能推动反应达到100%完全;对于连串反应,LSR仍有可能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获得中间产物;对于Δ_rG_m~?略小于零的反应,可以通过使用较多的溶剂跨越可能的早期平衡态,或者使用大量的产物固体“种子”使所有的产物一直与其饱和溶液平衡,最终通过逐渐蒸发溶剂推动反应进行到底;LSR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或产物的溶解度关系不大,但与反应物的溶解速度、化学反应速度和产物的结晶速度紧密相关。本文还讨论了使一些竞争反应、非自发反应进行到底的方法,获得高度的反应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 固态化学反应 溶液反应 吉布斯自由能 绿色化学 100%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探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红萍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0,共2页
探究了影响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最终总结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适宜实验条件。同时分析讨论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
关键词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条件探究 化学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持技术测定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 被引量:2
13
作者 眭苏奇 刘立雄 +1 位作者 钱扬义 程俊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3-65,69,共4页
运用手持技术定量测定不同浓度K2Cr2O7溶液达到化学平衡(Cr2O^2-7+H2O?2CrO^2-4+2H^+)时溶液的pH,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同时又测量同一浓度K2Cr2O7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的pH变化关系,得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 运用手持技术定量测定不同浓度K2Cr2O7溶液达到化学平衡(Cr2O^2-7+H2O?2CrO^2-4+2H^+)时溶液的pH,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同时又测量同一浓度K2Cr2O7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的pH变化关系,得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等其他物理量无关的结论。揭示现行教材存在的一些局限与不足,突破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上某些误区和疑点,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和本质,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价值。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促进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测定 PH传感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KCl对FeCl_3和KSCN溶液反应平衡移动的再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永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9-50,共2页
固体KCl对FeCl_3和KSCN溶液反应平衡移动的再讨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200030)吴永兴说一般在讨论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往往会做下列演示实验:溶液中红色物质主要是Fe(SCN)Cl2中的[Fe(SCN... 固体KCl对FeCl_3和KSCN溶液反应平衡移动的再讨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200030)吴永兴说一般在讨论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往往会做下列演示实验:溶液中红色物质主要是Fe(SCN)Cl2中的[Fe(SCN)](2+)离子。当增大任何一种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反应 FeCl3 KCL KSCN 机电工业 络合离子 盐酸水溶液 取代反应 溶液颜色 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凌一洲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1,共3页
实验探究了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发现加入反应物的顺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结果。设计了两个趣味实验,对实验中产生的异常现象作了推测并验证。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主要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之,则... 实验探究了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发现加入反应物的顺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结果。设计了两个趣味实验,对实验中产生的异常现象作了推测并验证。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主要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之,则主要生成碱式硫酸铜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 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时钟法分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向刚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0-72,共3页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引入时钟法,解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化解难点。结合实例,介绍通过构建时钟及时针的转动,直观形象地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能的情况展现出来。该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及解题。
关键词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时钟法 习题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过量锌粉跟FeC1_3溶液反应的产物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正德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47,共1页
《化学教学》98年第4期刊登了商老师撰写的“锌粒、锌粉跟FeC13溶液反应的产物相同吗”一文似下简称“商文”);拜读这篇文章后,本人受益非浅,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与“商文”不同的看法,供商讨.实验一在装有少量锌粉... 《化学教学》98年第4期刊登了商老师撰写的“锌粒、锌粉跟FeC13溶液反应的产物相同吗”一文似下简称“商文”);拜读这篇文章后,本人受益非浅,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与“商文”不同的看法,供商讨.实验一在装有少量锌粉(分析纯)的试管中加入足量0.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反应 锌粉 絮状沉淀物 气泡产生 化学教学 沉淀析出 实验现象 反应 溶液颜色 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的补充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成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7-27,共1页
高二化学第三章《硅和胶体》中介绍了硅能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Si+2NaOH+H<sub>2</sub>O=2H<sub>2</sub>↑+(Na)<sub>2</sub>SiO<sub>3</sub>),这一反应不仅是硅的重要性质之... 高二化学第三章《硅和胶体》中介绍了硅能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Si+2NaOH+H<sub>2</sub>O=2H<sub>2</sub>↑+(Na)<sub>2</sub>SiO<sub>3</sub>),这一反应不仅是硅的重要性质之一,而且是中学教材中唯一提到用非金属来制备氢气的。我认为有必要增补这一实验。 硅与碱反应放出氢气。如果制取1米<sup>3</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反应 硅能 中学教材 单质硅 三章 硅酸溶胶 爆鸣 敲碎 夫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盐水溶液与金属镁反应的一点疑问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以航 张赤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金属镁 盐水溶液 溶液反应 酸碱质子理论 离子反应方程式 反应机理 白色沉淀 中学化学 贵州省黔南州 教育局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关于“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限度”的原创题
20
作者 程小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74,共4页
利用苏教版新教材《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限度”的实验探究为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命制了一道浙江高考理综27题(化学反应原理)的模拟题,并对命题和解题思路进行了仔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化学反应原理 原创题 溶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