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绵铁和可渗透反应墙的遗留金矿地下水复合污染修复
1
作者 胡璟 王婉玉 +3 位作者 刘鑫 瞿宏璟 喻大松 陈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为了探究海绵铁对遗留金矿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和应用潜力,以海绵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试验、复配试验、动力学与热力学试验和柱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海绵铁对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砷(As)、氰化物(CN-)的去除效果及其应用于可渗透反应... 为了探究海绵铁对遗留金矿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和应用潜力,以海绵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试验、复配试验、动力学与热力学试验和柱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海绵铁对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砷(As)、氰化物(CN-)的去除效果及其应用于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绵铁对As和C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复配比例为海绵铁7.50 g、陶粒14.06 g、中粗砂71.25 g、活性炭0.94 g时,对地下水中As和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75%和91.12%;其伪一阶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1.94±0)和(0.11±0)h^(-1),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3.19±3.55)和(5.02±0.76)mg/100 g;按海绵铁∶陶粒∶中粗砂∶活性炭=0.06∶0.22∶0.67∶0.05(体积比)填充,在孔隙度为0.331、流量为662.4 g/d、流速为15.08 cm/d的条件下,出水中As和CN-的浓度稳定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限值。该研究对推动海绵铁复配材料在PRB技术中的应用和修复遗留金矿污染的地下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复配材料 渗透反应 地下水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墙联合电动修复铜污染黄土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琳 郑文杰 +1 位作者 薛中飞 吕鑫江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90,共9页
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动反应装置,联合电动技术和生物反应墙(PRB),此PRB内引入酶促碳酸盐沉淀(EICP)技术,考虑单次EICP处理、多次EICP处理、pH调控以及氨氮去除,从而缓解电动修复中阴极附近聚焦效应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去除效率,并解决二... 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动反应装置,联合电动技术和生物反应墙(PRB),此PRB内引入酶促碳酸盐沉淀(EICP)技术,考虑单次EICP处理、多次EICP处理、pH调控以及氨氮去除,从而缓解电动修复中阴极附近聚焦效应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去除效率,并解决二次污染。结果表明:PRB与阴极电解液槽两者对去除效率的提升均有显著贡献,使黄土中残余的铜离子减少20%以上。因多次的EICP处理还增加阳极附近碳酸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的概率,反而降低PRB对去除效率的贡献,引入pH调控解决上述问题。多次的EICP处理也因为铜氨络合物的生成缓解阴极附近的聚焦效应,pH调控降低了阴极附近区域的pH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处的聚焦效应,提高阴极电解液槽对去除效率的贡献。氨氮去除不仅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将土中的氨氮降低55%~100%,提高铜离子沉淀在PRB内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盐沉淀 电动修复 黄土 生物可渗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除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文彬 熊思敏 +1 位作者 刘广义 陈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5-910,共16页
砷类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生态和人类健康,有效地去除和防治砷污染是当前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原位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可持续性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利用PRB技术防治砷污染是一种绿色... 砷类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生态和人类健康,有效地去除和防治砷污染是当前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原位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可持续性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利用PRB技术防治砷污染是一种绿色、经济又高效的选择.PRB中的填充材料是除砷的反应主体,因此总结了PRB除砷填充材料及其除砷性能与机理,包括黏土矿物、碳基材料、钙基材料、铁基材料和固体废弃物等.其中,铁基材料对砷物种的固定能力较其它材料更为突出,零价铁、铁矿物、废铁材料等铁基材料广泛应用于砷污染修复,廉价易得又高效的铁基材料是未来PRB除砷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除砷PRB填充材料的实验研究与模拟,并通过PRB除砷工程或中试实验阐述了PRB的运行监测与砷污染治理效果,展望了PRB除砷材料和工程应用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以促进我国地表径流砷污染治理PRB材料和技术的开发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固化 铁基材料 除砷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沸石混合料可渗透反应墙修复镉污染地下水的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子邦 张亮 +1 位作者 刘豪 龚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07-5619,共13页
本文结合物理力学测试、静态批和动态柱试验、微观表征分析、地下水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竹炭-沸石混合料填充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对镉的吸附机理和时效性.竹炭(粒径大于0.18mm)和沸石(粒径大于0.5mm)按照质量分数1:10∼3:10混合时,不... 本文结合物理力学测试、静态批和动态柱试验、微观表征分析、地下水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竹炭-沸石混合料填充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对镉的吸附机理和时效性.竹炭(粒径大于0.18mm)和沸石(粒径大于0.5mm)按照质量分数1:10∼3:10混合时,不仅能有效去除地下水中镉,而且具备良好的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竹炭-沸石混合料对镉的吸附能力随竹炭配比增加而增大,随粒径减小而增加;PRB柱穿透和耗竭时间随地下水流量和镉浓度增加而缩短.竹炭-沸石混合料去除镉的过程主要是发生络合反应、螯合作用、离子交换反应.地下水镉污染场地的PRB墙体厚度越大,地下水流速越慢,PRB的有效运行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镉污染 渗透反应 长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渗透反应墙构建材料的吸附和渗流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凡 徐冰 +2 位作者 谌伦建 邢宝林 苏发强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煤炭地下气化(UCG)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是限制其推广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渗透反应墙(PRB)修复技术是地下水原位修复的主要研究热点,而PRB材料特性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首先探究了砂、有机膨润土、活性炭对UCG特征有机污染物... 煤炭地下气化(UCG)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是限制其推广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渗透反应墙(PRB)修复技术是地下水原位修复的主要研究热点,而PRB材料特性是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首先探究了砂、有机膨润土、活性炭对UCG特征有机污染物苯酚的吸附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建的渗流实验系统研究了砂、有机膨润土、活性炭及其混合物的吸附和渗透特性对净化污染水的综合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有机膨润土对溶液中苯酚的吸附速率较快,可在10 min之内达到吸附平衡,但吸附容量较小(1.98 mg/g);活性炭对溶液中苯酚的吸附速率较慢,但吸附容量较大(2.22 mg/g)。(2)有机膨润土对苯酚的等温吸附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模型参数k_(F)=0.040,n=1.207;活性炭对苯酚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模型参数S_(max)=2.44 mg/g,k_(L)=0.125 L/mg。(3)砂和活性炭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006×10^(-3) m/s和4.761×10^(-2) m/s,砂与活性炭或有机膨润土混合可有效调节混合材料的渗透性,当砂与有机膨润土质量比由1∶1增大到3∶1时,其混合材料的渗透系数由2.624×10^(-6)增大至3.468×10^(-5) m/s;而砂与活性炭质量比由1∶1增大到3∶1时,其混合材料的渗透系数由1.379×10^(-3)减小至1.301×10^(-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污染地下水 渗透反应 渗流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泓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地下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新兴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造价低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氯... 地下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新兴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造价低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氯化物、重金属和无机离子等。PRB技术在美国已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并实现商业化,在我国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示范应用阶段。综述了PRB技术的原理、结构类型、活性填料、修复机理和工程应用,指出PRB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PRB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PRB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prb) 地下水污染 零价铁(Z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强 潘超超 +3 位作者 孔殿超 董献彬 张勋 张青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82-187,192,共7页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biological permeable reaction barrier,BPRB)是一种新兴的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从BPRB技术类型、BPRB中微...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biological permeable reaction barrier,BPRB)是一种新兴的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从BPRB技术类型、BPRB中微生物固定化方法、微生物强化方法,以及BPRB联合修复技术应用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混养型微生物修复体系的修复效果远高于异养型与自养型;(2)载体吸附法与材料包埋法固定化微生物效果最好;(3)提高生物刺激剂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是目前研究的重点;(4)微生物修复与其他多种修复技术协同作用效果较好,具备工程应用潜能。现阶段对于生物可渗透反应墙的研究多集中于微生物修复效率的提升,而对于微生物在实际场地中的反应活性及作用机制缺乏研究,建议下一步从构建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微生物修复体系入手,从而更好地推动BPBR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 生物可渗透反应 固定化技术 生物刺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性反应墙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吴鹏宇 纪丹凤 +5 位作者 苏婧 孙源媛 崔驰飞 梁雨晗 党秋玲 唐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论述了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现状。针对PRB技术类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PRB技术中常用的还原型、吸附型、沉淀型和降解型4类介质材料以及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 论述了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现状。针对PRB技术类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PRB技术中常用的还原型、吸附型、沉淀型和降解型4类介质材料以及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效果。着重讨论了降解型PRB技术在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所添加的有机碳源、微生物种类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PRB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应用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要注意的问题,如碳源和细菌易导致地下水二次污染,修复过程中介质易堵塞,碳源释放速率不易控制,硝酸盐向PRB底部沉积不易去除。提出在加强PRB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可通过PRB与植物修复技术结合,解决PRB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渗透反应(prb)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的结构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仲如 张澄博 +3 位作者 李洪艺 张永定 邱锦安 林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1,共6页
可渗透反应墙是一种地下水修复的新兴高效技术。总结了国内外可渗透反应墙修复受污染地下水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介绍了渗透性反应墙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类型、组成、主要材料选取,论述了其设计程序,并参考若干个国外工程实践,结合岩土工... 可渗透反应墙是一种地下水修复的新兴高效技术。总结了国内外可渗透反应墙修复受污染地下水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介绍了渗透性反应墙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类型、组成、主要材料选取,论述了其设计程序,并参考若干个国外工程实践,结合岩土工程设计理念,分析了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公式。可渗透反应墙的反应墙的厚度主要由地下水流速和水力停留时间来确定,高度主要由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的埋深和厚度决定,宽度主要由污染物羽流的尺寸决定。反应介质的渗透系数与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具体倍数关系应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加以试验模拟分析确定。一般来说,渗透系数是含水层渗透系数的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渗透反应 结构 设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栅(墙)技术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梓龙 魏永富 +1 位作者 郭中小 龙胤慧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6期70-74,80,共6页
为了促进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在我国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PRB技术进行简要综述,包括PRB类型、原理,污染羽流的类型和污染方式,设计和安装PRB之前勘察的内容,反应介质材料类型的介绍和选择等,PRB的设计与施工、后期的维护... 为了促进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在我国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PRB技术进行简要综述,包括PRB类型、原理,污染羽流的类型和污染方式,设计和安装PRB之前勘察的内容,反应介质材料类型的介绍和选择等,PRB的设计与施工、后期的维护与监测,并对PRB技术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我国在研究PRB技术时,不应局限于研究反应介质,还应考虑前期勘察、结构、运行监测等方面的因素,并选择合理的地下水修复投融资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栅() prb 地下水修复 反应介质 污染羽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尺度下可渗透反应墙位置优化模拟——以铬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吕永高 蔡五田 +2 位作者 杨骊 边超 李敬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9-195,共7页
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高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场地墙体位置布设合理性影响其修复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可实现墙体位置优化。文章以某Cr^6+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 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高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场地墙体位置布设合理性影响其修复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可实现墙体位置优化。文章以某Cr^6+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平面二维稳定流数值模型,并通过模型检验。根据墙体的设计尺寸(长20 m×宽2 m×深12 m)及填充材料的渗透系数(80 m/d),利用所建模型分别计算了4种布设方案(墙体尺寸大小和填充材料渗透系数相同,布设位置不同)下墙体的捕获区宽度、粒子滞留时间和通过墙体的Cr^6+通量。结果表明:4种布设方案模拟的滞留时间和捕获区宽度取值差异性不大,变异系数小于2%;Cr^6+通量差别较大,变异系数高达76.32%,主要由地下水中Cr^6+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引起。对比分析4种方案的各评价指标,方案2求得的捕获区宽度为21.9 m,粒子滞留时间为4.1 d,Cr^6+去除量可达127.7 mg/d,可作为最佳布设方案。本研究建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符合场地实际情况,可有效评估PRB截获污染羽的范围和去除目标污染物的能力,为铬渣类污染场地PRB原位修复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数值模拟 铬污染 污染场地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有机污染处理的渗透性反应墙技术 被引量:36
12
作者 崔俊芳 郑西来 林国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方法(渗透性反应墙),具体包括渗透性反应墙的布置形式、介质选取、反应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墙的布...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方法(渗透性反应墙),具体包括渗透性反应墙的布置形式、介质选取、反应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墙的布置形式来有效地截获羽状体。与传统的抽出-处理系统相比,渗透性反应墙具有处理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特别对高密度非水溶相液体(DNAPLs)形成的污染羽状体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有机污染 渗透反应 非水镕相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骆其金 谌建宇 +1 位作者 许振成 虢清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通过中试规模的模拟试验,进行了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PRB)反应材料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铁屑、焦炭、沸石和石灰石为反应材料的不同配比的6个反应器(A~F)对COD、TN及TP均有一定得去除效果,其中,反应器E对COD、TN及TP的... 通过中试规模的模拟试验,进行了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PRB)反应材料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铁屑、焦炭、沸石和石灰石为反应材料的不同配比的6个反应器(A~F)对COD、TN及TP均有一定得去除效果,其中,反应器E对COD、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61.0%、85.8%和82.0%,显著高于其它材料配比的反应器;各反应器出水铁离子含量均高于进水,但远远低于抑制微生物降解作用的最高容许含量。综合各项指标,反应器E和F反应材料铁屑、焦炭、沸石的体积比较佳,分别为1:2:1和1:1:2,适于典型地表污水-污染河水的修复,其中又以反应器E的反应材料配比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受污染河水 材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水质净化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骆其金 谌建宇 +1 位作者 许振成 虢清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9,34,共5页
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的动态水质净化特性。结果表明:(1)在动态条件下,PRB中试系统中COD、NH4+-N、NO3--N、TN、TP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而增加。当HRT为7.00h时,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59.4%、2... 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的动态水质净化特性。结果表明:(1)在动态条件下,PRB中试系统中COD、NH4+-N、NO3--N、TN、TP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延长而增加。当HRT为7.00h时,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59.4%、26.9%、76.6%、62.2%、82.0%。HRT的延长使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也得到部分降解,PRB中试系统中铁屑及新生态的[H]、铁离子的氧化还原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的可生化性。(2)PRB技术对COD、NH4+-N、TN、TP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反应区前半段,而且PRB中试系统中COD、NH4+-N、TN、TP沿程的变化情况可用指数方程来描述,动态模型预测曲线拟合较好。同时,对于实际PRB技术工程,PRB技术选择适当的反应介质及介质配比是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河道污水 水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材料渗透反应墙对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庆玲 任群 +2 位作者 王显胜 于广菊 杨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3-416,共4页
利用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地下水,开发出适合处理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新型组合渗透反应墙材料。研究了新型组合材料作为渗透反应墙体的使用安全性;对渗透反应墙填充组合材料的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模拟反应槽对渗透反应墙处理... 利用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地下水,开发出适合处理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新型组合渗透反应墙材料。研究了新型组合材料作为渗透反应墙体的使用安全性;对渗透反应墙填充组合材料的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模拟反应槽对渗透反应墙处理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组合材料的使用是安全的,经组合材料处理的废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最佳模拟柱条件为铁碳比5∶1,pH值4~5,铁屑粒径0.1~2.0mm,反应时间60min,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94.2%。渗透反应墙在最佳条件下对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9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材料 硝基苯 渗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对地下水中多氯联苯的处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连柱 张兰英 +1 位作者 刘娜 房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3,共5页
以还原铁粉、铸铁粉、铸铁粉与活性炭的混合物为可渗透反应墙(PRB)的主要反应介质,设计了三种反应体系,处理多氯联苯PCBs(1242)污染的地下水·在有效孔隙率为60%—65%,水力停留时间为12—14·4h的条件下,考察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 以还原铁粉、铸铁粉、铸铁粉与活性炭的混合物为可渗透反应墙(PRB)的主要反应介质,设计了三种反应体系,处理多氯联苯PCBs(1242)污染的地下水·在有效孔隙率为60%—65%,水力停留时间为12—14·4h的条件下,考察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三个反应体系中,pH值从6·83分别升高到10·66,9·40和8·50;氧化还原电位从81mV分别降到-30mV,-18mV和12mV;PCBs(1242)的去除率分别为91·0%,93·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多氯联苯 铸铁粉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虹 张兰英 +2 位作者 刘娜 高松 李志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共5页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2mg/L,后端介质TPH含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10个取样点中TPH均低于0.29mg/L,生物PRB出水中未检出TP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生物PRB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PRB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其中B2与B5取样点微生物相似度最高,达83.1%。在生物PRB前端TPH浓度高的部位,微生物群落较为稳定,多样性较低,而后端TPH浓度低的部位,微生物群落不稳定,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地下水 渗透反应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技术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庆春 崔康平 +1 位作者 许为义 洪天求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6,共4页
针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不可预见性、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应急处理困难等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介质可渗透反应器对受重金属污染的模拟地下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了这种混合介质可渗透反应器对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 针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不可预见性、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应急处理困难等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介质可渗透反应器对受重金属污染的模拟地下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了这种混合介质可渗透反应器对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由磷灰石和电石渣组成的混合介质可渗透反应器对Cu(Ⅱ)和Cr(Ⅵ)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Cu(Ⅱ)的去除率为95.10%,对Cr(Ⅵ)的去除率为95.78%,处理后的地下水pH值也提高到8.5左右,说明采用这种混合介质的渗透反应墙技术对修复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重金属污染 渗透反应 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敬杰 蔡五田 +3 位作者 吕永高 边超 刘雪松 王明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53-258,共6页
该文采用铸铁、椰壳活性炭、河沙作为可渗透反应墙(PRB)的反应介质,在实验室开展PRB修复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铸铁与活性炭体系中添加适当河沙,增大了PRB墙体的渗透系数,却降低了Cr(Ⅵ)整体去除率,填充材料为F... 该文采用铸铁、椰壳活性炭、河沙作为可渗透反应墙(PRB)的反应介质,在实验室开展PRB修复高浓度Cr(Ⅵ)污染地下水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铸铁与活性炭体系中添加适当河沙,增大了PRB墙体的渗透系数,却降低了Cr(Ⅵ)整体去除率,填充材料为Fe∶C(质量比(1∶1))的柱A完全穿透时对Cr(Ⅵ)整体去除率为91.98%,远高于填充材料Fe∶C∶沙(质量比3∶1∶4)的柱B对Cr(Ⅵ)整体去除率(67.02%);随着Cr(Ⅵ)浓度的增加,铸铁表面氧化产物积累量增加,铸铁表面反应位点有限,导致PRB墙体对高浓度400 mg/L Cr(Ⅵ)去除速率及整体去除率降低;Cr(Ⅵ)的去除与Ca^(2+)和HCO_(3)^(-)的去除同时进行,Ca^(2+)和HCO_(3)^(-)是Cr(Ⅵ)去除的主要影响因素,硬石膏、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矿物的饱和指数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体系中沉淀量在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Cr(Ⅵ)污染 地下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桂华 潘伟斌 +1 位作者 秦玉洁 黄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3-157,共5页
以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铁粉、沸石和活性炭及其混合物为反应介质,设计了5种不同介质及配比的PRB反应器,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以铁粉和活性炭为介质的2种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分别平均达到89%和90%;以铁... 以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铁粉、沸石和活性炭及其混合物为反应介质,设计了5种不同介质及配比的PRB反应器,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以铁粉和活性炭为介质的2种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分别平均达到89%和90%;以铁粉和沸石为介质的2种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都达到90%以上,在反应器中沸石含量相同的情况下,Fe0含量越高对氨氮的处理效果越好;活性炭与铁粉的比例较高的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也达到90%;以铁粉和活性炭为反应介质的反应器对总磷的去除率也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地下水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