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邓鑫 王进 +1 位作者 杨军 李笃信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2-1385,1394,共5页
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IM)、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RIM)、毡片模塑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MMRIM)以及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嵌段共聚物(NBC-RIM)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nylon 6-RIM材料在各个领域... 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IM)、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RIM)、毡片模塑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MMRIM)以及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嵌段共聚物(NBC-RIM)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nylon 6-RIM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反应注射成型 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多指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丰 曹春平 +1 位作者 张蔚 孙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共6页
针对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R-RIM)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及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LFR-RIM制品综合质量(包括弯曲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翘曲变形... 针对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R-RIM)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及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LFR-RIM制品综合质量(包括弯曲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翘曲变形量等)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成型工艺参数,即纤维含量30%、纤维长度25 mm、模具温度45℃、混合料温50℃、在模时间12 min、A料与B料配比1∶1.85,并进行了实际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方案明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正交试验 综合质量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PUR/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丰 张华 +2 位作者 夏显明 张海涛 陈洪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2,共5页
采用浓硫酸和硅烷偶联剂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可变纤维注入技术和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R)/CF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CF表面处理及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破坏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CF表... 采用浓硫酸和硅烷偶联剂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可变纤维注入技术和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R)/CF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CF表面处理及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破坏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CF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PUR/CF泡沫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随着C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面处理的CF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UR增加了1.52倍、2.73倍和2.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碳纤维 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PU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秋明 顾远 +2 位作者 刘涛 田春蓉 王建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3-76,共4页
利用高压喷灌机开展了长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的成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RPUF的弯曲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密度为0.75 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0.95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 利用高压喷灌机开展了长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的成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RPUF的弯曲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密度为0.75 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0.95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玻纤质量分数大于40%时,弯曲强度开始下降;在载荷垂直于玻纤的分布方向,RPUF的压缩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载荷平行于玻纤分布方向,压缩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RPUF的压缩强度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减小;RPUF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在载荷平行于玻纤分布方向明显高于载荷垂直于玻纤分布方向;随着玻纤用量和长度的增加,RPUF的冲击强度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长玻纤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刚性网络对于体系形态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范连华 胡春圃 应圣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刚性网络抑制了PU网络中硬段有序结构的形成,两个网络间有一定程度的互穿,而两个网络间的化学键作用进一步削弱氢键强度。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的测定进一步表明网络间存在一定的互穿以及刚性相对于PU硬段结晶的抑制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SIN的形态有关。VERA网络对PU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而由VERH网络形成的SIN则由于体系相分离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使材料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VER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成型加工讲座(第八讲)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申长雨 陈静波 +1 位作者 刘春太 李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27-30,共4页
主要介绍反应注射成型工艺、设备、材料、模具和制品设计等。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模具设计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丰 孙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进技术进行了介绍,这些先进工艺与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微细发泡技术 模内涂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固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四平 杨伟 +2 位作者 朱海静 杨鸣波 黄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9,共5页
依据反应动力学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基本理论 ,对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必要的简化 ,建立了体系反应程度和温度的数学模型。采用显示有限差分法并结合数学软件Matlab对固化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固化初... 依据反应动力学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基本理论 ,对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必要的简化 ,建立了体系反应程度和温度的数学模型。采用显示有限差分法并结合数学软件Matlab对固化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固化初始的 2 0s内交联反应剧烈 ,体系迅速升至最高温度 ,交联度达到 80 %所需时间与经验值一致 ,约为 17s。同时为优化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因素 ,探讨了催化剂浓度、原料初始温度和模具温度等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浓度增加 ,使体系固化周期缩短 ,制品内部交联度的变化减小 ,但延长了制品处于高温部分的时间 ;模具温度主要影响制品壁面附近的反应 ,而物料初始温度则能影响到体系的最高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固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脲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宁 王得宁 应圣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用L-MDI/DETDA/GH-350E制备了化学交联的RIMPUU弹性体,硬段含量为37%。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和种类对微相分离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浓度限制了化学交联体系RIMPUU的微相分离,... 用L-MDI/DETDA/GH-350E制备了化学交联的RIMPUU弹性体,硬段含量为37%。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和种类对微相分离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浓度限制了化学交联体系RIMPUU的微相分离,使相间距有所增加,软段玻璃化温度几乎不受影响。实验制备的RIMPUU弹性体模量-温度稳定性好,拉伸强度为12MPa,伸长率达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反应注射成型 化学交联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春银 丁焰强 +2 位作者 周云飞 谢涵广 戴干策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70,80,共9页
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_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_0)和模腔壁面温度(T_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_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_0)和模腔壁面温度(T_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_0的增大,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完全聚合所需时间缩短,体系开始结晶的时间提前,而完成结晶所需时间差别不大。随着T_w的升高,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聚合加快,单体完全转化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晶完全所需时间延长;但T_w<150℃时,提高T_w会使结晶开始时间提前,而T_w> 150℃后则延迟。T_0对体系温升幅度、单体转化和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大。工程分析表明,单体转化与聚合物结晶适宜匹配的K_0的范围为90×10~4~110×10~4s^(-1),T_w的范围为145~155℃,从能耗角度考虑,T_0应尽可能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法 尼龙 反应注射成型 工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快速跟踪聚氨酯脲的反应注射成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宁 潘肇琦 +1 位作者 王得宁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50-1652,共3页
FTIR快速跟踪聚氨酯脲的反应注射成型研究罗宁,潘肇琦,王得宁,应圣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聚氨酯脲,红外光谱,反应注射成型,动力学,相分离反应注射成型(RIM)是生产聚氨酯制品的重... FTIR快速跟踪聚氨酯脲的反应注射成型研究罗宁,潘肇琦,王得宁,应圣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聚氨酯脲,红外光谱,反应注射成型,动力学,相分离反应注射成型(RIM)是生产聚氨酯制品的重要技术。以二醇扩链的聚氨酯的R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红外光谱 反应注射成型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及其混合头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丰 孙宇 +1 位作者 张蔚 王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3,共3页
为了克服反应注射成型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并设计了新型混合装置。实践表明:这种先进成型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该新型混合装置实... 为了克服反应注射成型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并设计了新型混合装置。实践表明:这种先进成型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该新型混合装置实现了可变纤维(纤维长度、含量、种类和分布等可变)与A/B料的良好混合,制备了性能优良的汽车内饰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反应注射成型 混合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红艳 王继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介绍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 IM)技术的材料体系和工艺特点,对SR IM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讨论了SR IM技术的发展———可变纤维注入(VFI)技术,并比较了典型VFI制品与传统SR IM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低密度制品,两者相当... 介绍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 IM)技术的材料体系和工艺特点,对SR IM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讨论了SR IM技术的发展———可变纤维注入(VFI)技术,并比较了典型VFI制品与传统SR IM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低密度制品,两者相当;但对于高密度制品,VFI技术则显示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可变纤维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充模流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明 朱复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38,共4页
聚氨酯原料体系反应注射成型(RIM)制品在汽车构件、商用机器外壳等制造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RIM制品也朝着体积大、注射速度快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在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择中仍采用经验或尝试的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此,本... 聚氨酯原料体系反应注射成型(RIM)制品在汽车构件、商用机器外壳等制造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RIM制品也朝着体积大、注射速度快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在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择中仍采用经验或尝试的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此,本文对长扁平板模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RIM)充模流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得出的压力计算公式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充模时间t_f远小于凝胶时间t_(km)时充模过程中混合物料的粘度可视为常量,并可据此计算充模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反应注射成型 充模流动 注塑成型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厚度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春银 丁焰强 +3 位作者 沈晓华 周云飞 谢涵广 戴干策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3-70,78,共9页
对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加工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三维模腔的厚度对加工过程中体系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存在厚度效应。入模初期表层温度较高,约24s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的逐渐递增分布;体... 对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加工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三维模腔的厚度对加工过程中体系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温度、转化率及结晶度存在厚度效应。入模初期表层温度较高,约24s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的逐渐递增分布;体系各层温升高至极值后呈现由表面层向中心层转化率递增、结晶度递减分布。片材厚度增大会使体系的极值温度升高、升至峰值温度的时间延迟、峰温变宽甚至出现高温平台期;厚度变化不影响单体聚合完全所需时间,但中心层的转化率最大上升速率出现的时间相应地延迟,由2mm时的约40s增至10mm时的约72s。表面层的结晶度不受厚度影响,但中心层结晶时间随厚度增大而显著延长,由2mm时的约238s延长至10mm时的约49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厚度效应 尼龙6 反应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朋生 黎华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1-34,38,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外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DCPD RIM)的研究近况,主要介绍了原料的准备、加工过程、加工设备及制品改性方面的研究,对制品的性能和用途作了简单说明,同时对这一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反应注射成型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充模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伟明 辛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在分析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基础上,对影响选择充模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流动阶段充模区域图。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充模参数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对聚氨酯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唐红艳 王继辉 +1 位作者 陈淳 秦志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205,共4页
采用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的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件(简称SRIM制件)的表面性能差,提高表面性能是SRIM工艺制备高品质产品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研究了SRIM工艺对制件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改善方法,即选择适当的无纺织物作为附加表... 采用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的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制件(简称SRIM制件)的表面性能差,提高表面性能是SRIM工艺制备高品质产品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研究了SRIM工艺对制件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改善方法,即选择适当的无纺织物作为附加表层或在局部保持适当的压力水平。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无纺织物的组合对SRIM制件表面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无纺织物;保持压力8.0 MPa,同时采用无纺织物B和C,可以明显改善SRIM制件的表面性能,粗糙度为0.30μm,表面观察不到玻璃纤维的痕迹,仅出现细微的桔皮状和极少量的黑色缩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反应注射成型 表面性能 附加表层 局部保压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中B组分的合成
19
作者 刘朋生 李友芬 +1 位作者 刘锦 赵先菊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多元醇3M146和1M104混合与纯 MDH 反应合成聚氨酯塑料和弹性体反应注射成型中 B 组分的方法。发现 B 组分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并求出了方程申的常数和流动活化能。也研究了粘度与 B 组分中异氰酸酯含量的关... 本文研究了多元醇3M146和1M104混合与纯 MDH 反应合成聚氨酯塑料和弹性体反应注射成型中 B 组分的方法。发现 B 组分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并求出了方程申的常数和流动活化能。也研究了粘度与 B 组分中异氰酸酯含量的关系.同时再一次证明了用多元醇液化 MDI 的必要条件是所用醇的溶解度参数与纯 MDI 的溶解度参数差为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反应注射成型 多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及其制品性能和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翟文 张溪 杨焕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31-33,共3页
介绍反应注射成型特点与原理,以及反应注射成型制品的性能与应用。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树脂 注塑成型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