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2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多指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丰 曹春平 +1 位作者 张蔚 孙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共6页
针对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R-RIM)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及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LFR-RIM制品综合质量(包括弯曲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翘曲变形... 针对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LFR-RIM)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制品质量因素的多样性及制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用正交试验及模糊加权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LFR-RIM制品综合质量(包括弯曲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翘曲变形量等)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成型工艺参数,即纤维含量30%、纤维长度25 mm、模具温度45℃、混合料温50℃、在模时间12 min、A料与B料配比1∶1.85,并进行了实际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方案明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正交试验 综合质量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PUR/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丰 张华 +2 位作者 夏显明 张海涛 陈洪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2,共5页
采用浓硫酸和硅烷偶联剂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可变纤维注入技术和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R)/CF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CF表面处理及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破坏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CF表... 采用浓硫酸和硅烷偶联剂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可变纤维注入技术和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R)/CF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CF表面处理及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破坏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CF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PUR/CF泡沫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随着C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面处理的CF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UR增加了1.52倍、2.73倍和2.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碳纤维 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玻纤增强反应注射成型PU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秋明 顾远 +2 位作者 刘涛 田春蓉 王建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3-76,共4页
利用高压喷灌机开展了长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的成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RPUF的弯曲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密度为0.75 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0.95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 利用高压喷灌机开展了长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的成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RPUF的弯曲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密度为0.75 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0.95g/cm3的RPUF的弯曲强度随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玻纤质量分数大于40%时,弯曲强度开始下降;在载荷垂直于玻纤的分布方向,RPUF的压缩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载荷平行于玻纤分布方向,压缩模量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增大;RPUF的压缩强度随着玻纤用量的增加而减小;RPUF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在载荷平行于玻纤分布方向明显高于载荷垂直于玻纤分布方向;随着玻纤用量和长度的增加,RPUF的冲击强度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长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长玻纤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丰 孙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进技术进行了介绍,这些先进工艺与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微细发泡技术 模内涂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及其混合头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丰 孙宇 +1 位作者 张蔚 王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3,共3页
为了克服反应注射成型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并设计了新型混合装置。实践表明:这种先进成型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该新型混合装置实... 为了克服反应注射成型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并设计了新型混合装置。实践表明:这种先进成型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该新型混合装置实现了可变纤维(纤维长度、含量、种类和分布等可变)与A/B料的良好混合,制备了性能优良的汽车内饰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反应注射成型 混合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机混合头内流体高压高速对撞过程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世欣 王建 杨卫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136,共7页
以型号为MK-8/12UL-2K的L形混合头为模型,运用了CFD数值模拟软件对混合头腔内两相物料流体的高压高速对撞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了流量和黏度对混合结果的影响,同时为了更好地表征玻璃微珠在混合过程中的运动情况,还... 以型号为MK-8/12UL-2K的L形混合头为模型,运用了CFD数值模拟软件对混合头腔内两相物料流体的高压高速对撞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了流量和黏度对混合结果的影响,同时为了更好地表征玻璃微珠在混合过程中的运动情况,还对整个流场进行了粒子示踪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质量流量会导致混合腔内速度压力的提升,也就是对撞程度变高,对撞的位置会更加偏向于黏度高的物料出口侧;增加黏度会导致混合腔内物料的压力提升速度降低,同时对撞的位置会明显更加偏向于黏度高的物料出口侧,且摩擦力显著增加;粒子停留时间则随质量流量的提高而减短,随物料黏度的提高而增加;通过模拟获得的这些结果为混合头设计及工艺优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L形混合头 玻璃微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嵌件注射成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津烁 何继敏 +2 位作者 张文武 张禹 周麒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82,共5页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嵌件注射成型工艺通过结合连续和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势,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生产效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嵌件注射成型工艺特点及应...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嵌件注射成型工艺通过结合连续和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势,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生产效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嵌件注射成型工艺特点及应用,综述了材料体系、界面改性、工艺参数对嵌件注射成型制件界面结合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嵌件注射成型复合材料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界面性能的方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件注射成型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性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尼龙6反应注射拉挤成型实验平台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佳慧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124,128,共6页
本研究自行设计研制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反应注射拉挤成型实验平台。将实验平台分为配胶系统与拉挤系统两个模块,通过对尼龙6阴离子聚合反应条件的分析及料液流量输出的计算,完成配胶系统的配置选型及拉挤单元加热模具的设计,结... 本研究自行设计研制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反应注射拉挤成型实验平台。将实验平台分为配胶系统与拉挤系统两个模块,通过对尼龙6阴离子聚合反应条件的分析及料液流量输出的计算,完成配胶系统的配置选型及拉挤单元加热模具的设计,结合碳纤维纱线的储存、预处理系统及牵引系统,完成实验平台的研制,并且通过实验平台的运转,制备出树脂固化完全且分布均匀,纤维体积含量为47.48%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平板。考虑到后续连续工业化生产需求,保证料液的持续供给,提出了一种连续在线配胶反应注射机的设计思路,为工业化生产的前期筹备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 反应注射拉挤成型 阴离子聚合 设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志强 冯敬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生存率、免疫功能情况、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53.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6,P=0.02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为71.15%高于对照组48.08%(χ^(2)=5.751,P=0.016)。治疗后,两组的免疫功能水平(CD_(3)^(+)、CD_(4)^(+)、CD_(4)^(+)/CD_(8)^(+))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I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保护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复方苦参注射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鑫 王进 +1 位作者 杨军 李笃信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2-1385,1394,共5页
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IM)、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RIM)、毡片模塑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MMRIM)以及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嵌段共聚物(NBC-RIM)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nylon 6-RIM材料在各个领域... 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IM)、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RRIM)、毡片模塑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nylon 6-MMRIM)以及反应注射成型尼龙6嵌段共聚物(NBC-RIM)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研究进展。并讨论了nylon 6-RIM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反应注射成型 增强反应注射成型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刚性网络对于体系形态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连华 胡春圃 应圣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刚性网络抑制了PU网络中硬段有序结构的形成,两个网络间有一定程度的互穿,而两个网络间的化学键作用进一步削弱氢键强度。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的测定进一步表明网络间存在一定的互穿以及刚性相对于PU硬段结晶的抑制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SIN的形态有关。VERA网络对PU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而由VERH网络形成的SIN则由于体系相分离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使材料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VER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成型加工讲座(第八讲)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申长雨 陈静波 +1 位作者 刘春太 李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27-30,共4页
主要介绍反应注射成型工艺、设备、材料、模具和制品设计等。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模具设计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固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四平 杨伟 +2 位作者 朱海静 杨鸣波 黄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9,共5页
依据反应动力学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基本理论 ,对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必要的简化 ,建立了体系反应程度和温度的数学模型。采用显示有限差分法并结合数学软件Matlab对固化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固化初... 依据反应动力学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基本理论 ,对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的固化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必要的简化 ,建立了体系反应程度和温度的数学模型。采用显示有限差分法并结合数学软件Matlab对固化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固化初始的 2 0s内交联反应剧烈 ,体系迅速升至最高温度 ,交联度达到 80 %所需时间与经验值一致 ,约为 17s。同时为优化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因素 ,探讨了催化剂浓度、原料初始温度和模具温度等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催化剂浓度增加 ,使体系固化周期缩短 ,制品内部交联度的变化减小 ,但延长了制品处于高温部分的时间 ;模具温度主要影响制品壁面附近的反应 ,而物料初始温度则能影响到体系的最高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固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交联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脲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宁 王得宁 应圣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用L-MDI/DETDA/GH-350E制备了化学交联的RIMPUU弹性体,硬段含量为37%。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和种类对微相分离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浓度限制了化学交联体系RIMPUU的微相分离,... 用L-MDI/DETDA/GH-350E制备了化学交联的RIMPUU弹性体,硬段含量为37%。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和种类对微相分离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浓度限制了化学交联体系RIMPUU的微相分离,使相间距有所增加,软段玻璃化温度几乎不受影响。实验制备的RIMPUU弹性体模量-温度稳定性好,拉伸强度为12MPa,伸长率达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反应注射成型 化学交联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反应注射成型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春银 丁焰强 +2 位作者 周云飞 谢涵广 戴干策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70,80,共9页
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_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_0)和模腔壁面温度(T_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维薄层模腔内尼龙6的反应注射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K_0)、物料入模注射温度(T_0)和模腔壁面温度(T_w)对反应加工体系的温度、单体转化率与产物结晶度的影响,并对工程特征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_0的增大,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完全聚合所需时间缩短,体系开始结晶的时间提前,而完成结晶所需时间差别不大。随着T_w的升高,体系的温升幅度增大,聚合加快,单体完全转化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晶完全所需时间延长;但T_w<150℃时,提高T_w会使结晶开始时间提前,而T_w> 150℃后则延迟。T_0对体系温升幅度、单体转化和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大。工程分析表明,单体转化与聚合物结晶适宜匹配的K_0的范围为90×10~4~110×10~4s^(-1),T_w的范围为145~155℃,从能耗角度考虑,T_0应尽可能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法 尼龙 反应注射成型 工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减轻ECMO保存的离体空跳猪心脏的炎症反应
16
作者 王春华 岳晓 +4 位作者 武伟 覃冠斌 罗兰 黄强信 银世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膜肺氧合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12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血必净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血必净组模型建立后,经膜式氧和器,微量泵泵注血必净注射液5 mL/h;生理盐水组则...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膜肺氧合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12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血必净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血必净组模型建立后,经膜式氧和器,微量泵泵注血必净注射液5 mL/h;生理盐水组则以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泵注,两组均持续泵入8 h。记录两组猪心脏的复跳时间以及8 h后灌注压、心率、灌注流量。观察保存8 h后停搏的心脏左心室壁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检测两组在模型建立初(T0)、2 h(T2)、4 h(T4)、6 h(T6)、8 h(T8)时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测T0、T2、T4、T6、T8时刻心肌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信使RNA(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心脏复跳时间及保存8 h后的灌注压、心率、灌注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必净组T4时乳酸脱氢酶(LDH),T6、T8时肌酸激酶(CK)、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较低,T4、T6、T8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T0、T2、T4、T6、T8时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β水平均较低,T2、T4、T6时NLRP3、Caspase-1,T8时Caspase-1、ASC的mRNA相对表达水量较低(均为P<0.05)。苏木素-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必净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生理盐水组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减轻ECMO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移植 离体空跳心脏 供心保存 炎症反应 炎症小体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射成型工艺对陶瓷化学微反应器通道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琳 张智睿 +2 位作者 张晞 白超 于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5,61,共8页
裂纹是陶瓷微注射成型中注射成型和烧结阶段的常见缺陷,对采用具有型芯结构的模具制备化学微反应器的成型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SEM电镜观察和毛细流变仪的测试结果,研究了粉末粒径和注射参数对微反应器通道表面裂纹数量和形态的影响,分... 裂纹是陶瓷微注射成型中注射成型和烧结阶段的常见缺陷,对采用具有型芯结构的模具制备化学微反应器的成型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SEM电镜观察和毛细流变仪的测试结果,研究了粉末粒径和注射参数对微反应器通道表面裂纹数量和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对微反应器通道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提高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裂纹现象将得到明显改善;粉末粒径的差异会影响喂料的流变行为,用较细小的氧化锆粉末进行注射成型,可得到表面质量更好的化学微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微注射成型 表面质量 注射参数 裂纹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快速跟踪聚氨酯脲的反应注射成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宁 潘肇琦 +1 位作者 王得宁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50-1652,共3页
FTIR快速跟踪聚氨酯脲的反应注射成型研究罗宁,潘肇琦,王得宁,应圣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聚氨酯脲,红外光谱,反应注射成型,动力学,相分离反应注射成型(RIM)是生产聚氨酯制品的重... FTIR快速跟踪聚氨酯脲的反应注射成型研究罗宁,潘肇琦,王得宁,应圣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关键词聚氨酯脲,红外光谱,反应注射成型,动力学,相分离反应注射成型(RIM)是生产聚氨酯制品的重要技术。以二醇扩链的聚氨酯的R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红外光谱 反应注射成型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红艳 王继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介绍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 IM)技术的材料体系和工艺特点,对SR IM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讨论了SR IM技术的发展———可变纤维注入(VFI)技术,并比较了典型VFI制品与传统SR IM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低密度制品,两者相当... 介绍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 IM)技术的材料体系和工艺特点,对SR IM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讨论了SR IM技术的发展———可变纤维注入(VFI)技术,并比较了典型VFI制品与传统SR IM制品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低密度制品,两者相当;但对于高密度制品,VFI技术则显示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可变纤维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充模流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伟明 朱复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38,共4页
聚氨酯原料体系反应注射成型(RIM)制品在汽车构件、商用机器外壳等制造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RIM制品也朝着体积大、注射速度快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在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择中仍采用经验或尝试的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此,本... 聚氨酯原料体系反应注射成型(RIM)制品在汽车构件、商用机器外壳等制造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RIM制品也朝着体积大、注射速度快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在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择中仍采用经验或尝试的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此,本文对长扁平板模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RIM)充模流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得出的压力计算公式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充模时间t_f远小于凝胶时间t_(km)时充模过程中混合物料的粘度可视为常量,并可据此计算充模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反应注射成型 充模流动 注塑成型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