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优化研究
1
作者 冯颖龙 王振明 +2 位作者 王屹华 许耀峰 王晓冬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装填机构动作的特点和时长,设计分步并行的方法,优化了调炮动作与装填动作的联动过程,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化后的方法使得该型自行加榴炮的平均系统反应时间减少了7.02 s,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32.3%,使之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规定的战术动作,明显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加榴炮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操瞄解算模型 分步并行方法 作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检测的跟驰瞬时反应时间估计方法
2
作者 刘婧 王扬 +2 位作者 刘冬梅 刘娉婷 贺正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85-95,共11页
反应时间是车辆跟驰模型的关键参数之一,为解决现有基于车辆轨迹的反应时间提取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瞬时反应时间估计新方法。首先,基于刺激-反应理论利用峰值检测算法捕捉轨迹数据中相对速度和加速... 反应时间是车辆跟驰模型的关键参数之一,为解决现有基于车辆轨迹的反应时间提取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瞬时反应时间估计新方法。首先,基于刺激-反应理论利用峰值检测算法捕捉轨迹数据中相对速度和加速度的局部峰值,然后结合最小费用时间函数匹配刺激-反应关系进而估计瞬时反应时间。应用高精度轨迹数据集Zen Traffic Data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分别从单个车辆和总体的层面进一步挖掘驾驶员的时变反应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与现有方法估计结果的均值差异不超过0.1 s,且与实际分布一致。对交通状态分析发现,反应时间在畅通条件下集中分布在0.4~1.0 s,在拥堵条件下集中分布在0.5~1.5 s;对车辆行驶状态分析发现,反应时间在匀速驾驶状态下较稳定,均值为0.94 s。研究表明,基于峰值检测的新方法不仅能够准确估计反应时间,而且能够揭示反应时间在不同交通拥堵条件和行驶状态下的显著差异,为车辆行驶安全研究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行为 瞬时反应时间 反应特性 峰值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子对抗系统干扰反应时间指标测试方法的改进
3
作者 全鹏 王信钢 张俊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为解决某电子对抗系统验收测试过程中,原测试方法对测试设备要求较高、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采用普通示波器来替代高速示波器,射频前端增加检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检波,干扰反应时间为信号源输出射频信号和干扰机输出... 为解决某电子对抗系统验收测试过程中,原测试方法对测试设备要求较高、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采用普通示波器来替代高速示波器,射频前端增加检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检波,干扰反应时间为信号源输出射频信号和干扰机输出干扰信号的检波信号由低到高变化的时间差值,降低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缩短了测试时间。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情况下,该改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干扰反应时间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重构数据的不同反应时间跟驰模型
4
作者 耿志军 程陆 +2 位作者 李阳 柏海舰 汪雪松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于NGSIM-I80数据集,首先通过人工标注跟驰车辆轨迹曲线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提取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得到4种不同反应时间的跟车数据,然后采用零反应时间跟驰模型重构刺激点后的跟驰车轨迹数据,得到任意不同反应时间的重构跟驰轨迹样本,... 基于NGSIM-I80数据集,首先通过人工标注跟驰车辆轨迹曲线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提取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得到4种不同反应时间的跟车数据,然后采用零反应时间跟驰模型重构刺激点后的跟驰车轨迹数据,得到任意不同反应时间的重构跟驰轨迹样本,最后采用LSTM神经网络架构,基于重构样本建立不同反应时间的跟驰行为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反应时间越小,和前车保持的车头间距越小,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反应时间的大小与仿真交通流稳定后的速度大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 跟驰模型 轨迹重构 反应时间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吕集尔 朱留华 +1 位作者 郑容森 韦艳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6,共7页
公路交通中的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或其他不良驾驶行为会直接导致驾驶员的反应迟钝,极易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本文着重研究了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首先,基于NaSch模型提出了一种能模拟驾驶员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元胞自动... 公路交通中的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或其他不良驾驶行为会直接导致驾驶员的反应迟钝,极易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本文着重研究了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首先,基于NaSch模型提出了一种能模拟驾驶员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反应时间对交通安全影响的曲线.研究发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影响行车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最后,本文试图提出一种降低风险的策略.研究结论是: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不良驾驶行为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反应时间 元胞自动机 交通安全隐患 安全行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霖 朱西产 马志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5-1229,1253,共6页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通过对上海地区采集到的真实交通工况进行筛选和分类,得到6种典型的危险工况类型。对这6种危险工况,特别是"前车减速"工况中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通过对上海地区采集到的真实交通工况进行筛选和分类,得到6种典型的危险工况类型。对这6种危险工况,特别是"前车减速"工况中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随危险工况类型不同而不同。相对于由其他车辆导致的危险,当危险是由行人等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引起时,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更短。在"前车减速"工况中,当车速上升、危险紧急程度增加或者在非路口行驶时,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有减小的趋势。本研究为开发适合我国特殊交通状况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危险工况 驾驶员行为 制动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缬氨酸自组装成聚合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红 赵文杰 +2 位作者 曹书霞 卢奎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66-1868,共3页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and enzymatic peptide synthesi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by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ctivation was report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hosphorus oxychloride, the phosphorylation of L-valine could take place and then was assembled into oligo-peptides, which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 On quenching with methanol, the reaction mixtures, which were produc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yielded the corresponding peptide methyl ester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a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reaction time,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were change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hanged. An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温度 溶剂 缬氨酸 自组装反应 聚合肽 链锁反应 正离子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对DPPH·法、ABTS+·法评价抗氧化性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8
8
作者 林恋竹 赵谋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7,共5页
由于DPPH·法、ABTS+·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通过反应体系颜色的改变评价试样抗氧化性),因此,常被选作抗氧化性能评价方法。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抗氧化性评价时,通常用固定反应时间下算得的EC50值(自由基清除率为50%... 由于DPPH·法、ABTS+·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通过反应体系颜色的改变评价试样抗氧化性),因此,常被选作抗氧化性能评价方法。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抗氧化性评价时,通常用固定反应时间下算得的EC50值(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所需试样浓度)表征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强弱(对于DPPH·法,固定时间为30min;对于ABTS+·法,固定时间为6min),结果表明:不同抗氧化剂因其组成、结构的差异,与DPPH·、ABTS+·反应速率不同,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同,将反应时间固定在某一值时,可能对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评价带来错误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DPPH·法 ABTS+·法 抗氧化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和注意力的噪声品质主观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海卿 周鋐 任永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0-743,730,共5页
使用人工头声学传感器采集了某国产汽车车内噪声的32个样本,计算了它们的心理声学参数,结合视觉-手指动作反应时间测试和以噪声对于注意力的干扰程度为尺度进行车内噪声品质主观评价。相关分析表明,噪声品质与双耳响度的相关程度最高。... 使用人工头声学传感器采集了某国产汽车车内噪声的32个样本,计算了它们的心理声学参数,结合视觉-手指动作反应时间测试和以噪声对于注意力的干扰程度为尺度进行车内噪声品质主观评价。相关分析表明,噪声品质与双耳响度的相关程度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较好地拟合噪声品质。以双耳响度为控制变量进行反应时间测试发现,当响度有较大幅度的突然变化时,测试者不易适应,反应时间增加;而响度变化较小或逐渐变化时,测试者容易适应,反应时间缩短或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注意力 噪声品质 主观评价 相关分析 线形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对牛肉、牛骨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迎楠 刘文营 +5 位作者 张顺亮 李家鹏 陈文华 曲超 艾婷 成晓瑜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以牛肉、牛骨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不同,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反应时间为30、45、60、75、90 min条件下分别检测出42、40、43、43... 以牛肉、牛骨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不同,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反应时间为30、45、60、75、90 min条件下分别检测出42、40、43、43、4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高达92.95%,具有特征风味的醛、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47.38%。运用电子鼻分析可知,不同反应时间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主成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反应时间下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所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肉香味浓郁,回味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牛骨 美拉德反应 反应时间 挥发风味物质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驰车流中的反应时间和车头间距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婷 曹世理 +2 位作者 马壮林 朱彤 王伟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3-177,共5页
为了研究利用驾驶模拟舱研究驾驶行为的效果,考虑道路几何线形、交通设施、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以北京四环道路环境为例搭建模拟场景,在该模拟环境和相应真实道路环境下进行车辆跟驰实验,提取并对比了加减速跟车状态下的反应时间... 为了研究利用驾驶模拟舱研究驾驶行为的效果,考虑道路几何线形、交通设施、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以北京四环道路环境为例搭建模拟场景,在该模拟环境和相应真实道路环境下进行车辆跟驰实验,提取并对比了加减速跟车状态下的反应时间和车头间距数据,从虚拟环境深度线索和仿真车辆行为特性两方面分析了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速和减速跟驰状态,在仿真环境中的驾驶人反应时间均略大于真实道路环境,但差别不显著;仿真环境下的车头间距显著大于真实环境;采用驾驶模拟舱研究驾驶行为时,需修正与距离相关的参数才能得到与实际道路环境相符的结果,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驾驶模拟舱 跟驰车流 车头间距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固氮酶活性测定中酶促反应时间的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季天委 方萍 +1 位作者 朱日清 周钗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2-386,共5页
乙炔还原法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测定生物固氮活性的方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乙炔还原反应的温育时间不同,直接影响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结果的可比性.为确保大批量的联合固氮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一致性,有必要选择一... 乙炔还原法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测定生物固氮活性的方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乙炔还原反应的温育时间不同,直接影响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结果的可比性.为确保大批量的联合固氮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一致性,有必要选择一种固氮酶活性阻断剂,使联合固氮体系中的乙炔还原反应维持在特定时间后予以阻断.本文比较了3种灭菌剂对2株联合固氮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对水稻根际联合固氮酶活性阻断效果,结果表明,3.5%甲醛水溶液是一种理想的联合固氮酶活性阻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固氮酶 酶活性 测定 酶促反应时间 控制方法 乙炔还原法 甲醛水溶液 酶活性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时间的中间视觉道路照明功率密度分析及显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建平 严晓龙 徐晓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603,共9页
给出了一种在人眼中间视觉条件下道路照明光源安全节能性能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中间视觉行车行为反应时间模拟测试系统,建立了人眼中间视觉条件下的光视光效模型,获得了中间视觉下的光视光效曲线。并通过该模型,给出了基于照... 给出了一种在人眼中间视觉条件下道路照明光源安全节能性能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中间视觉行车行为反应时间模拟测试系统,建立了人眼中间视觉条件下的光视光效模型,获得了中间视觉下的光视光效曲线。并通过该模型,给出了基于照明功率密度LPD的光源节能性评价方法。从色度学理论出发,选用Luv均匀颜色空间,基于显色指数的光源显色性评价分析计算方法,探讨了不同主波长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变化对光源颜色的影响,建立了光源主波长与显色指数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可计算获得人眼敏感度与光源颜色各个波长点的关系。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反应时间模拟测试实验和道路照明图像清晰度计算实验验证,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中间视觉条件下,以540~550 nm为主波长的白绿色照明光源的功率密度和显色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光视光效模型 照明功率密度LPD 显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视听反应时间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丽 徐辰 杨文革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5,14,共3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视听反应时间 (RT)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CA 10 0 0型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39例抑郁症、4 1例焦虑症和 4 9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 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 反应时间...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视听反应时间 (RT)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CA 10 0 0型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39例抑郁症、4 1例焦虑症和 4 9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 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 反应时间和视 反应时间上两两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与对照组 (听反应时间 2 30± 2 9ms,视反应时间 2 36± 4 9ms)相比 ,抑郁症组听 反应时间 (339± 4 6ms)及视 反应时间 (32 9± 38ms)延迟 (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焦虑症组也见相同结果 (P<0 0 1)。抑郁症组与焦虑症组相比 ,在听 反应时间和视 反应时间上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前者又较后者延迟。结论 反应时间可辅助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视听反应时间 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和挂车气压行车制动反应时间测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勇 李飞 许志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0,共5页
行车制动反应时间是评价气压制动系统响应特性的重要指标,决定着行车制动的安全性。该文分析制动管路、部件布置和管路气压3个关键因素对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基于ECE R13法规和GB 12676标准阐述商用车和挂车制动反应时间的测试方法,测... 行车制动反应时间是评价气压制动系统响应特性的重要指标,决定着行车制动的安全性。该文分析制动管路、部件布置和管路气压3个关键因素对制动反应时间的影响,基于ECE R13法规和GB 12676标准阐述商用车和挂车制动反应时间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体现两者的不同,挂车反应时间测试需要单独额外的模拟装置。该文分别选用商用机动车(牵引汽车)和挂车相关测试样车,重点阐述气压行车制动反应时间的测试流程及注意事项,对数据处理的具体过程做详细解释。测试数据表明:商用车和挂车两测试样车的行车制动反应时间均符合ECE R13法规和GB 12676标准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制动系统测试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制动 行车制动 反应时间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对大豆肽-木糖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平 张晓鸣 车振明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4年第3期16-20,25,共6页
为了考察反应时间对大豆肽在美拉德反应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不同分子量分布大豆肽-木糖(SP1/SP2/SP3/SP4/SP5-xyl)为反应体系,研究不同反应时间(0-180min)对pH、A420、游离氨基酸和不同分子量分布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 为了考察反应时间对大豆肽在美拉德反应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不同分子量分布大豆肽-木糖(SP1/SP2/SP3/SP4/SP5-xyl)为反应体系,研究不同反应时间(0-180min)对pH、A420、游离氨基酸和不同分子量分布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各体系的pH逐渐降低,褐变强度逐渐增强,其中SP1-Xyl体系中两指标变化程度最大,而SP5-Xyl体系变化程度最小。同时发现,各反应体系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先降低而后稳步增加。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SP1-Xyl和SP2-Xyl体系中美拉德肽含量逐渐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产物含量逐渐减少,大于5000的产物含量逐渐增加;SP3-Xyl体系中美拉德肽含量变化不显著;SP4-Xyl和SP5-Xyl体系中美拉德肽含量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0的产物含量逐渐增加,小于1000的产物含量仅在后者体系中显著增加。感官评定结果显示,反应时间控制在120-150min,所获得的MRPs提升鲜味、醇厚味和持续感的呈味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美拉德反应 反应时间 肽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动车司机对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孜政 谭茜 +2 位作者 吴志敏 潘雨帆 张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准确预测动车组司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是构建危险性驾驶状态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脑电信号的动车组司机反应时间的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作为动车组司机反应时间预测... 准确预测动车组司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是构建危险性驾驶状态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脑电信号的动车组司机反应时间的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作为动车组司机反应时间预测的客观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动车组司机对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的预测模型。利用20名动车组司机连续驾驶2h的脑电数据与反应时间数据,对该模型予以试算。研究结果表明,脑电特征参数预测的反应时间与实际反应时间的最大绝对误差为8.66%~13.63%,相对均方误差为6.69%~10.97%,模型具有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反应时间 脑电信号 BP神经网络 动车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炮火控系统反应时间与精度关系的仿真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昌风 陈栋 刘高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4,50,共4页
对舰炮火控系统中反应时间和系统精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的介绍,并论述了舰炮火控系统中时间和精度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分析采样点数和误差之间的关系,结合采样点数和系统反应时间之间的联系以及误差与系统精度之间的联系,引出反应时间... 对舰炮火控系统中反应时间和系统精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的介绍,并论述了舰炮火控系统中时间和精度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分析采样点数和误差之间的关系,结合采样点数和系统反应时间之间的联系以及误差与系统精度之间的联系,引出反应时间与精度之间的某种关系,最后对从接收目标指示到给出射击诸元这个过程的各个时间段与其相对应的精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机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炮火控系统 反应时间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控作业中信号检察反应时间与信源数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百华 傅亚强 梁赫 《人类工效学》 2000年第4期12-14,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 ,考察了采用多个仪表显示的监控作业中信号检察反应时间与信源数量的关系。信源数量的变化范围为 2~ 8个同时呈现的仪表 ,每种实验条件下的监控作业持续 80min ,等分为 4个时间段 ,每个时间段为 2 0min。实验结果表明 :... 通过模拟实验 ,考察了采用多个仪表显示的监控作业中信号检察反应时间与信源数量的关系。信源数量的变化范围为 2~ 8个同时呈现的仪表 ,每种实验条件下的监控作业持续 80min ,等分为 4个时间段 ,每个时间段为 2 0min。实验结果表明 :信源数量对信号检察反应时间有明显影响 ,随着信源数量的增加 ,反应时间也随之延长 ;信源数量与时间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 ,信源数量越多 ,各时间段之间的差异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作业 信源数量 信号检察 反应时间 人机工效学 监控人员 信息加工 仪表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中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4-129,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苯胺和喹啉在内的28个化合物,其中16个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苯胺和喹啉在内的28个化合物,其中16个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特别是对吡嗪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吡嗪类化合物的总量均增加;其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相对于其他吡嗪化合物,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延长,2,5-二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赖氨酸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吡嗪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