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矩阵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龙桥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文讨论了一种近年来由Alberly等提出的矩阵方法,在此方法中,反应的化学体系可用一种矩阵形式描述,通过使用线性代数的方法可获得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关键词 矩阵法 化学反应方程式 配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化合价标定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孙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3,共3页
提出了“基团化合价标定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新方法,用三种方法对两例有机物部分被氧化的反应方程式进行了配平,通过对比分析凸显了“基团化合价标定法”的优点.
关键词 有机氧化还原 反应方程式配平 基团化合价标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方程式叠加”在解题中的应用
3
作者 唐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提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叠加的条件、“反应方程式叠加”的正确表述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并进一步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中出现多重计量数的原因。
关键词 反应方程式叠加 循环反应 连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钮银锋 王淑月 +1 位作者 于涛 钮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4-26,7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配平任何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却不需知道反应式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的变化值及得失电子数。本方法包括下面几步:1)将要配平的反应式分解为2个半反应式,并将这2个半反... 介绍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配平任何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却不需知道反应式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的变化值及得失电子数。本方法包括下面几步:1)将要配平的反应式分解为2个半反应式,并将这2个半反应式通过添加氢原子配平;2)使用2个半反应式中氢原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将2个半反应式相加,整理后便可得到最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平方法 氢原子 氧化数 化学反应方程式 电子 最小公倍数 氧化还原反应 相加 变化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教学探索
5
作者 周虹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7年第Z2期68-69,共2页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教学探索●山西太原市第18中学周虹化学方程式是中学化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学教材中有数百个化学方程式需学生理解掌握,学生对要掌握如此之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教学探索●山西太原市第18中学周虹化学方程式是中学化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学教材中有数百个化学方程式需学生理解掌握,学生对要掌握如此之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所学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 离子方程式 化学实验 有机反应 学习方法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红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5-46,共2页
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上海澄衷中学(200082)黄红妹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般常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但遇到特殊或较难配平的方程式时,以上两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本文介绍的“零价”法能很简便地解决氧... 零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上海澄衷中学(200082)黄红妹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般常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但遇到特殊或较难配平的方程式时,以上两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本文介绍的“零价”法能很简便地解决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中的“疑难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反应方程式 化合价 氧化剂 氧化一还原反应 零价 还原剂 变价元素 最小公倍数 还原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实践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经志俊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现状提出问题,通过论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价值,提出合理把握教学契机、恰当把握教学难度、理性拓展教学功能的教学策略,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理性回归高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教学现状 教学价值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加氧”与“加氢去氧”——谈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8
作者 倪立刚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9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氧化还原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 配平 加氢 加氧 去氢 有机物分子 化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方程式”
9
作者 胡艳平 《化学教学》 CAS 2010年第10期77-77,75,共2页
教材必须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勿庸质疑的。在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8页实验3-6中:新制的Cu(OH)2也是一弱氧化剂,能使乙醛氧化生成乙酸.氧化生成乙酸.方程式为“CH3CHO+2Cu(OH)2”加热CH3COOH+Cu2O↓+2H2O,笔... 教材必须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勿庸质疑的。在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8页实验3-6中:新制的Cu(OH)2也是一弱氧化剂,能使乙醛氧化生成乙酸.氧化生成乙酸.方程式为“CH3CHO+2Cu(OH)2”加热CH3COOH+Cu2O↓+2H2O,笔者对该反应方程式产生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H)2 反应方程式 乙醛氧化 化学基础 氧化剂 科学性 人教版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化合价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汝永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9,共2页
提出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时,在遵循“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虚拟一种或几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简洁快速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且不影响整体电子转移数目... 提出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时,在遵循“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虚拟一种或几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简洁快速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且不影响整体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合价 虚拟价态配平法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平分解反应方程式的简易方法
11
作者 杨柳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5-45,共1页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sub>3</sub>H<sub>5</sub>N<sub>3</sub>O<sub>9</sub>—N<su...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sub>3</sub>H<sub>5</sub>N<sub>3</sub>O<sub>9</sub>—N<sub>2</sub>+CO<sub>2</sub>+O<sub>2</sub>+H<sub>2</sub>O,因硝化甘油(C<sub>3</sub>H<sub>5</sub>N<sub>3</sub>O<sub>9</sub>)中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所以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就难于下手。如果用“一改、二拆、三扩大”的配平方法,就不难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方程式 升降法 分解反应 高考题 分子反应 氧化一还原反应 平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活与学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2
作者 张荣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0,3,共5页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创造性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走发明者之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创造性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走发明者之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思维和品质的培养,进行创造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习过程 现代教学论 创造性学习 氧化一还原反应 反应方程式 创造思维 氧化还原 思维过程 创造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反应方程式错例分析
13
作者 党学堂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3-34,共2页
离子反应方程式错例分析陕西省柞水县中学(711400)党学堂正确地、熟练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也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物质的性质掌握... 离子反应方程式错例分析陕西省柞水县中学(711400)党学堂正确地、熟练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也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物质的性质掌握得不牢,书写时常常出现错误,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反应方程式 错例分析 氧化一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 溶解度 双水解反应 苛性钠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 碳酸氢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
14
作者 陈筱勇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5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方程式 配平方法 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四例
15
作者 李仲康 镡贵才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0年第1期57-59,64,共4页
高考题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虽然占分不多,可是历年来每年几乎都要出现,一般来说,题中所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现行高中统编化学教材中均未出现过:我们在高三化学综合练习时,曾遇到过一种氧化剂两种还原剂以及一... 高考题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虽然占分不多,可是历年来每年几乎都要出现,一般来说,题中所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现行高中统编化学教材中均未出现过:我们在高三化学综合练习时,曾遇到过一种氧化剂两种还原剂以及一种还原剂两种氧化剂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试题。若用所学知识的原则与方法进行配平,结果不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得出几套配平系数,难定取舍,就是时倍无功不得其解。笔者经过观察、实践、总结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得出一个简捷的配平方法,妥否,和大家商榷,诚望同仁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方程式 化学教材 氧化还原 还原反应 综合练习 不得其解 高考题 还原产物 无功 试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的层次设计
16
作者 李立芬 周红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3年第6期39-40,共2页
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从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此类题型分析发现,其考查层次已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因此,在进行此知识点的教与学时,应在弄清实质的基础上着眼于综合运有水平的提高,为了真正掌握方... 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从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此类题型分析发现,其考查层次已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因此,在进行此知识点的教与学时,应在弄清实质的基础上着眼于综合运有水平的提高,为了真正掌握方程式的配平,我们可按下列知识梯度,结合历届高考试题,分八个层次设计习题,层层深化,逐步“攀登”。这样既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又可达到培养能力选拔人才的高层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方程式 高考试题 知识的巩固 层次设计 氧化一还原反应 高层次要求 选拔人才 简单应用 简单型 能力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教学
17
作者 周德馨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3年第3期44-45,共2页
一、教学中应揭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原理、实质和规律这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中最重要关键的环节。我们知道酸和盐反应有两个原理,一是难挥发性酸能和易挥发性酸的盐反应,二是酸性较强的酸能与酸性较弱的酸的盐反应,这也是制酸的... 一、教学中应揭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原理、实质和规律这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中最重要关键的环节。我们知道酸和盐反应有两个原理,一是难挥发性酸能和易挥发性酸的盐反应,二是酸性较强的酸能与酸性较弱的酸的盐反应,这也是制酸的原理。我们在讲教材中实验室制氯化氢、氟化氢、硝酸等反应方程式时应指出它们应用的是前者原理,在讲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硫化氢,工业上制磷酸等反应方程式时应指出应用的是后者原理。那末学生就不难得出应用前者原理可制取溴化氢、碘化氢等气体(只不过浓硫酸要氧化HBr、HI、故改用难挥发的浓磷酸就可以了)。从后者反应原理就不难理解漂白粉在空气作用下的漂白反应方程式Ca(ClO)<sub>2</sub>+CO<sub>2</sub>+H<sub>2</sub>O=CaCO<sub>2</sub>↓+2HC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方程式 挥发性酸 浓磷酸 热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性 化学教学质量 平行反应 离子反应 溶液反应 发散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理论在配平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改进的线性代数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会霞 职桂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8-71,共4页
利用线性方程组的基本理论对现有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线性代数法加以改进 ,通过增加一行元素 ,将电子表征向量体现出来 ,使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实例证明改进后的方法比其他配平化学方程式方法更优越 。
关键词 化学反应方程式 线性代数计算法 线性方程 配平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化学计量数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判断依据和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绍良 喻嵘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7,共4页
对唯一化学计量数和多组化学计量数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判断依据和方法作介绍,对复杂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作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先判断确定其是唯一计量数还是多组计量数,分析多组计量数什么情况下是合理的,形式上存在多组计量数问题... 对唯一化学计量数和多组化学计量数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判断依据和方法作介绍,对复杂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作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先判断确定其是唯一计量数还是多组计量数,分析多组计量数什么情况下是合理的,形式上存在多组计量数问题时如何挖掘隐含关系,对某些配平中化学计量数之间关系作人为限定的必要性分析,并剖析难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其难在何处,对如何突破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唯一化学计量数 多组化学计量数 反应方程式配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氯酸分解方程式
20
作者 杨晓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5-36,共2页
也谈氯酸分解方程式浙江省金华卫生学校(321000)杨晓东《化学教学》1995年第五期刊登了丁学军的文章“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似下简称丁文)本人读后认为,该方程式实际上是由两个反应方程式按不同倍数合并而成的:7HCI... 也谈氯酸分解方程式浙江省金华卫生学校(321000)杨晓东《化学教学》1995年第五期刊登了丁学军的文章“这个反应不宜出现”.似下简称丁文)本人读后认为,该方程式实际上是由两个反应方程式按不同倍数合并而成的:7HCIOa=SHCIO。+C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程式 计量形式 氯酸 电极反应 标准电极电位 化学教学 减压蒸馏法 竞争反应 分解反应 反应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