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心理疲劳下射击运动员反应效果监控的ERP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四化 张力为 刘淑慧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为探讨长期心理疲劳下射击运动员的反应效果监控能力是否下降,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错误相关负波(ERN)幅值的变化。采用Flanker任务,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预实验,发现该认知任务在诱发ERN方面是有效的。以长期心理疲劳为自... 为探讨长期心理疲劳下射击运动员的反应效果监控能力是否下降,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错误相关负波(ERN)幅值的变化。采用Flanker任务,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预实验,发现该认知任务在诱发ERN方面是有效的。以长期心理疲劳为自变量、行为数据和ERN幅值为因变量探讨射击运动员长期心理疲劳与反应效果监控的关系,发现长期心理疲劳状况下,出现错误后反应延时、正确率降低、ERN幅值变小,但有、无长期心理疲劳组差异不显著,ERN最大波幅点是FCz;因此,长期心理疲劳状况下,射击运动员错误后调整行为受阻,反应效果监控能力有所下降,监控时,大脑额叶中部活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心理疲劳 射击运动员 反应效果监控 Flanker任务 错误相关负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运动技能反应效果的若干因素与开放性运动技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芝 刘文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58-61,79-80,共6页
在参考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影响运动技能反应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运动技能反应准备期、反应的激活水平、选择反应的数量和反应者对刺激的预见性程度,并对如何在开放性体育项目比赛中提高本方和降低对方的运动技能反应效... 在参考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影响运动技能反应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运动技能反应准备期、反应的激活水平、选择反应的数量和反应者对刺激的预见性程度,并对如何在开放性体育项目比赛中提高本方和降低对方的运动技能反应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技能反应效果 开放性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反应效果检验方法的研究及其中试样品的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惠芳 时宏 关多元 《中国油脂》 CAS 1987年第4期32-42,共11页
本文报道了以猪油与菜油,棕榈油与菜油,乌桕油与菜油以及猪油为原料的酯交换法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中间试验时,检验酯交换效果的研究。作者按IUPAC方法,用胰酯酶对油样进行部分水解,从而测定分布在甘油三酯中2—位的脂肪酸,并用线性回... 本文报道了以猪油与菜油,棕榈油与菜油,乌桕油与菜油以及猪油为原料的酯交换法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中间试验时,检验酯交换效果的研究。作者按IUPAC方法,用胰酯酶对油样进行部分水解,从而测定分布在甘油三酯中2—位的脂肪酸,并用线性回归方法,将其与样品的总脂肪酸组成相比较。结果表明经酯交换反应后随机化的油脂,其2—位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组成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和良好的线性相关。在42个酯交换油样品中有39个样品的酯交换效果是十分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法 乌桕油 总脂肪酸 起酥油 部分水解 胰酯酶 交换反应 反应效果 油酯 线性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水表面反应法萃取人心果果汁的最佳条件
4
作者 濮文辉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5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最佳条件 表面反应 萃取温度 多元分析 萃取条件 影响因子 回归模型 反应效果 文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误相关负波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四化 张力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0-575,共6页
为了解错误相关负波(可反映反应效果监控)研究进展,有效预防和正确对待错误,在掌握错误相关负波理论解释、功能意义和诱发范式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影响因素主要归纳为减小(如心理疲劳)和增大(如激励)两类,... 为了解错误相关负波(可反映反应效果监控)研究进展,有效预防和正确对待错误,在掌握错误相关负波理论解释、功能意义和诱发范式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影响因素主要归纳为减小(如心理疲劳)和增大(如激励)两类,还有刺激选编等部分中性因素。在行动中,要合理利用这些因素提高错误监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相关负波 反应效果监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的免疫接种过程及其对动物机体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靳芹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第2期27-29,共3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畜禽的大量存栏,造成了传染病的高发趋势。为了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动物疫病的预防则在养殖中至关重要。预防动物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用疫苗等生物制剂激发动物机体产生...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畜禽的大量存栏,造成了传染病的高发趋势。为了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动物疫病的预防则在养殖中至关重要。预防动物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用疫苗等生物制剂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 反应效果 反应机理 作用机理 生物制剂 马立克氏病 病毒疫苗 传统疫苗 基因工程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兽药残留检测应用中的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汉中 《河北农业》 2023年第4期78-79,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项定性/半定量检测抗体(抗原)的免疫酶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质(违禁物或兽药小分子)作为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反应,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性将此反应效果放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项定性/半定量检测抗体(抗原)的免疫酶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待测物质(违禁物或兽药小分子)作为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反应,再利用酶的高效催化性将此反应效果放大,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生物毒素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转基因产品检测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兽药残留检测 抗原抗体复合物 固相载体 线性相关关系 颜色反应 微生物检测 反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化学实验研究方向的雏议
8
作者 徐祖迁 康金铃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24,共1页
化学和众多的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更有独特的作用,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讨论一下课堂化学实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专用仪器 物质结构 集气瓶 反应效果 中学学生 青年学生 正交设计 防污染 理论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犬感染犬双殖绦虫致病一例
9
作者 马世泽 曾有清 《浙江畜牧兽医》 1990年第1期51-51,共1页
杭州橡胶厂洋溪分厂派出所一一警犬,4岁,雄性。饲养员发现警犬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毛逆立,来兽医站求诊。查:体温、心跳等均正常;粪硬、色、量均正常,细观粪便表面有白色绦虫体节附着,经镜检确定为犬双殖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Lin... 杭州橡胶厂洋溪分厂派出所一一警犬,4岁,雄性。饲养员发现警犬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毛逆立,来兽医站求诊。查:体温、心跳等均正常;粪硬、色、量均正常,细观粪便表面有白色绦虫体节附着,经镜检确定为犬双殖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该成虫寄生于犬、猫,偶然侵入人体。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虫卵被跳蚤(犬蚤)的幼虫吞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犬 孕卵节片 洋溪 头节 粪便检查 反应效果 研碎 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val of tin and extraction of indium from acid-dissolved solution of waste indium-tin targets
10
作者 李瑞迪 袁铁锤 +3 位作者 范文博 周立波 吴浩波 李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741-1746,共6页
The recovery of indium from waste indium tin oxide (ITO) targe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cid leaching technique,the present study foc... The recovery of indium from waste indium tin oxide (ITO) targe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cid leaching technique,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in removal via zinc substitution and indium recovery from a tin-free leach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mount of added zinc powder and reaction time increase,the tin removal effect can be improved.The optimal condition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additional content of zinc powder from 20 g/L to 25 g/L,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0 ℃,and reaction time from 3 h to 4 h.Under this condition,the tin removal rate exceeds 98%,and the tin content in the tin removal solution is lower than 0.05 g/L.After tin removal,the substitution time could be reduced from 3-5 d to 1-2 d by neutralizing the residual acid by using alkaline residue and maintaining the pH value less than 2.The indium recovery rate is also improved when this condition is used.The indium content in the tin residue is reduced to lower than 0.1% and the acid-insoluble β-SnO2 could be obtained via the strong nitric acid leaching of the indium-containing tin residue.Indium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ITO with a high purity of 99.995% via electroref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removal leaching ITO waste targets recovery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