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功能移植肾切除对群体反应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宏 李敛 +2 位作者 余荣杰 赵洪雯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6-988,共3页
目的观察无功能移植肾切除对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抗体(panelreactiveantibody,PRA)及再次肾移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15例移植肾切除患者,分别于肾移植前,移植肾切除前,移植肾切除后1个月、半年、1年检测其PRA水平,同... 目的观察无功能移植肾切除对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抗体(panelreactiveantibody,PRA)及再次肾移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15例移植肾切除患者,分别于肾移植前,移植肾切除前,移植肾切除后1个月、半年、1年检测其PRA水平,同时行移植肾病理检查。部分患者经HLA配型检查后进行再次肾移植。结果肾移植后受者PRA高于移植前,移植肾切除后1个月PRA水平进一步升高,在移植后半年及1年后逐渐降低。采用LAT板检查可发现新的HLA致敏位点,肾脏病理检查肾间质有多量C4d沉积。通过HLA配型避开致敏位点选择供肾,7例患者行再次肾移植均获成功。结论移植肾切除可导致血清中PRA水平显著升高,PRA检查可发现新的HLA致敏位点,经良好HLA配型不影响再次肾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群体反应抗体 移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群体反应抗体、TGF-β和nTreg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兴斌 张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其血清群体反应抗体(PR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调节因子3(FOXP3)阳性的天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CD4+CD25+FOXP3+)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其血清群体反应抗体(PR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调节因子3(FOXP3)阳性的天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CD4+CD25+FOXP3+)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及流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妊娠组及URSA患者免疫治疗后未孕组和妊娠组血清PRA、TGF-β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 Treg表达率。结果: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未孕组血清PRA、TGF-β中位数较免疫治疗后妊娠组中位数降低(27.5%、107.7 pg/L vs 68.75%、189.9 pg/L,P<0.01);未孕组n Treg表达率中位数也较妊娠组低(5.05%vs 8.05%,P<0.01)。结论:U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其血清PRA的产生及TGF-β含量增加和n Treg的诱导性升高是RSA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成功妊娠的重要因素,PRA、TGF-β及n Treg的检测对RSA患者的免疫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 转化生长因子-Β 群体反应抗体 天然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思敏 吴小候 +1 位作者 尹志康 刘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43-745,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 body,PRA)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57例等待肾脏移植的PRA致敏患者,年龄21~65岁,PRA值为35%~91%,平均为46.7%±29.5...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 body,PRA)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57例等待肾脏移植的PRA致敏患者,年龄21~65岁,PRA值为35%~91%,平均为46.7%±29.5%。采用静脉滴注IVIG 5g/d,两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时间。用药开始前检测1次PRA,疗程结束立即冉检测1次PRA。结果:57例中有36例患者(63.2%)用药1个疗程,15例患者(26.3%)用药2个疗程,6例患者(10.5%)用药3个疗程。应用免疫球蛋白后PRA降为非致敏48例(84.2%),完全未降3例(5.2%),部分下降6例(10.6%)。用药后PRA下降0~61%(平均38.4%±16.3%),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57例患者均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术前淋巴细胞毒试验(CDC)<10%,均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患者(3.5%)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加用MP及FK506治疗后,急性排斥逆转,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VIG能有效降低高敏肾移植患者的PRA值,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群体反应抗体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反应抗体、HLA交叉组误配率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
4
作者 杨绍娟 吴晓冬 崔亚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HLA配型 群体反应抗体 肾移植术后 早期排斥反应 交叉反应组配型 早期急性排斥反应 肾移植患者 供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原免疫微珠法在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检测中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申林果 王杨 +1 位作者 刘玲 李蜀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3-956,共4页
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human leukocyte antigen-antibody,HLA-Ab)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及检测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重要指标。单抗原免疫微珠法(single antigen beads,SAB)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HLA-Ab检测方法。然而,SAB检测结... 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human leukocyte antigen-antibody,HLA-Ab)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及检测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重要指标。单抗原免疫微珠法(single antigen beads,SAB)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HLA-Ab检测方法。然而,SAB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将讨论使用此方法对HLA-Ab进行检测时的局限性、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希望可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来进一步完善SAB检测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原免疫微珠法 排斥反应 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反应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7
作者 喻琦钦 杨泽昕 +6 位作者 张俊麒 桂泽平 倪斌 郑明 沈百欣 王子杰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3-1081,共9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hronic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cABMR)模型。方法:采用雄性6~8周龄BALB/cH2d与C57BL/6H2b小鼠,随机分为:①同基因对照组;②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组;③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目的:构建并鉴定同种异体小鼠肾移植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hronic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cABMR)模型。方法:采用雄性6~8周龄BALB/cH2d与C57BL/6H2b小鼠,随机分为:①同基因对照组;②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组;③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组(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BMR);④cABMR组1;⑤cABMR组2;⑥cABMR组3。移植肾行病理染色及Banff评分诊断,绘制生存曲线,检测移植肾组织中补体片段C3d沉积、外周血IgG类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检测移植肾组织中CD3^(+)T细胞、CD19^(+)B细胞、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Ly6G标记的髓系细胞数量。结果:cABMR组1模型符合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诊断标准,术后存活率为80%,CD3^(+)T细胞不明显,故选用cABMR组1作为cABMR模型进行后续论证。与对照组相比,cABMR的C3d表达阳性区域显著增多,外周血IgG类DSA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外周血血清Cr与BUN水平明显升高。与aABMR相比,cABMR移植肾管周毛细血管出血、扩张,肾小球内可见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管内出现更典型的小管损伤及刷状缘脱落,Banff评分更高,C3d表达阳性区域显著增多,外周血IgG类DSA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外周血血清Cr与BUN水平明显升高。与aABMR相比,cABMR肾间质和管周毛细血管CD19^(+)B细胞、CD3^(+)T细胞浸润均不显著,肾间质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Ly6G标记的髓系细胞浸润均更显著,Foxp3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10的表达在cABMR模型中显著减少,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趋化因子CCL2炎症细胞因子的浸润在cABMR模型中显著增多。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一种生存周期得到延长的cABMR模型,可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评估cABMR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Banff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5p调控的FoxO1作为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潜在治疗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柴玉慧 杨云云 +4 位作者 权丹妮 张凌鹏 高丽红 王学彬 王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9-1366,共8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miRNA参与肾移植术后AMR的可能发生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以期为移植后AMR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miRNA参与肾移植术后AMR的可能发生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以期为移植后AMR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数据集GSE115816,使用DESeq2R包在线分析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稳定(SGF)组和AMR组的差异表达miRNAs,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NA的相关作用靶点,差异性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cytohubba进行关键基因(Hub基因)筛选,最后TargetScan在线分析进行验证。结果:与SGF组相比,AMR组共发现10个差异性表达的miRNA,其中miR-144-5p的表达差异最具有显著性。使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44-5p的相关作用靶点,共143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血管生成、突触信号传递、转录共激活因子调控。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g基因。基于cytoHubba中的6种算法,取各个算法的前10个Hug基因取交集后得到5个关键基因,分别是NCOA2、NCOA1、FOXO1、PAX3、PPARGC1A。经过文献调研发现FoxO1在免疫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FoxO1作为miR-144-5P的潜在作用靶点蛋白。最终,TargetScan在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44-5p与FoxO1的3'UTR区有靶向结合的位点。结论:miR-144-5p是参与肾移植术后AMR的关键miRNA,miR-144-5p靶向FoxO1可能作为AMR的潜在治疗靶点及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miR-144-5p FOXO1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王祥慧 丁振山 代贺龙 秦燕 薛武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肾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影响受者、移植肾存活的重要障碍。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移植免疫学等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布的《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指南和成熟的临床经验,结合我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诊治的临床现状,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涵盖肾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急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规范诊治,以期为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及临床实践参考,旨在改善及促进肾脏移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去致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现状
10
作者 彭华彬 孙丽莹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后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对部分患者无效,即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易导致移植物丢失,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认为细胞介导排斥反应和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均参与了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已比较成熟,而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国内以往关注较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耐激素性 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他克莫司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绍娟 张文岚 +3 位作者 傅耀文 操海萍 张桂珍 刘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板、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混合抗原板进行供受者HLA I类抗原分型、HLA II类基因分型、PRA检测。结果 :PRA为低、...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板、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混合抗原板进行供受者HLA I类抗原分型、HLA II类基因分型、PRA检测。结果 :PRA为低、中、高三组受者的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6 %、2 7%、6 6 6 %。HLA位点错配数 (MM)为 0 1组明显比 5 6组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率低。结论 :良好的组织配型、低水平的PRA ,可降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群体反应抗体 肾移植 早期 急性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对猪细小病毒弱毒苗抗体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盘宝进 白安斌 +3 位作者 姚瑞英 陈西宁 黄安国 蒋玉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时间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 ,观察豚鼠对PPVN株弱毒苗的抗体反应。结果 4种不同剂量和 3个不同批次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后第 14天均产生抗体反应 ,其PPVHI效价在 1∶16~ 1∶6 4之间 ,0 .1ml... 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时间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 ,观察豚鼠对PPVN株弱毒苗的抗体反应。结果 4种不同剂量和 3个不同批次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后第 14天均产生抗体反应 ,其PPVHI效价在 1∶16~ 1∶6 4之间 ,0 .1ml和 1ml剂量接种豚鼠产生的PPVHI抗体水平相近 ,抗体持续长达 12个月以上。在 4℃保存 0天、12个月和 - 2 0℃保存 2年、3年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 ,其PPVHI价在 1∶16~ 1∶32之间 ,说明该苗在 4℃至少能保存 12个月 ,- 2 0℃能保存 3年以上。比较了不同批次疫苗接种猪和豚鼠所产生的抗体反应 ,结果两者相似。用 3批引起豚鼠产生抗体反应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 76 8头后备母猪 ,共产仔 7136头 ,其中健活仔 6 5 75头 ,平均每窝产健活仔 8.5 6头 ,产死仔仅 0 .73头。证明豚鼠是监测PPV弱毒苗抗体的首选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细小病毒 PPV N株弱毒苗 抗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反应性抗体技术及HLA配型在1700例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立新 姚冰 +6 位作者 叶桂荣 杜传福 邓文锋 徐健 马俊杰 付绍杰 萧露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HLA配型技术对肾移植近远期的效果.方法对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运用PRA检测、HLA组织配型,要求HLA抗原3~6个位点相合,PRA阳性(20%以上)给予3~5次血浆置换,共1 700例作为第一组,未采...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HLA配型技术对肾移植近远期的效果.方法对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运用PRA检测、HLA组织配型,要求HLA抗原3~6个位点相合,PRA阳性(20%以上)给予3~5次血浆置换,共1 700例作为第一组,未采用PRA、HLA组织配型的423例患者为第二组.观察两组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变化,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HLA-A、B、DR位点对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第一组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用量减至5~7mg@kg-1@d-1,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2~16d,平均5 d,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52例(14.8%),1年人/肾存活率高达98.6%/96.7%,3年人/肾存活率93.1%/87.3%,5年人/肾存活率88.1%/83.6%.第二组肾移植术后CsA用量8~12mg@kg-1@d-1,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4~30d,平均13 d,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2.1%),急性排斥反应198例(46.8%),1年人/肾存活率86.7%/76.3%,3年人/肾存活率72.5%/67.9%,5年人/肾存活率69.5%/59.3%.结论PRA阴性加良好的HLA配型可杜绝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群体反应抗体 人白细胞抗原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素霞 敖建华 +3 位作者 董隽 卢锦山 高江平 洪宝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影响。方法50例群体反应性抗体增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卡尼汀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在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g,疗程6个月,对照组不给药。采用ELISA...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影响。方法50例群体反应性抗体增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卡尼汀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在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g,疗程6个月,对照组不给药。采用ELISA方法对50例患者治疗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左卡尼汀治疗组群体反应性抗体显著下降,而对照组群体反应性抗体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左卡尼汀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透析 群体反应抗体 左卡尼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天来 刘永光 +1 位作者 赵明 郭颖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例发生AMR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7年,分娩后移植肾失功,1年后行...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例发生AMR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7年,分娩后移植肾失功,1年后行二次肾移植术。术后予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吗乙酯(MMF)+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肾功能正常。术后5 d患者出现突发尿少,移植肾区胀痛,群体反应性抗体(PRA)Ⅰ类分子升高至14.29%,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y,DSA)阳性,血清肌酐(Scr)升高达606μmol/L,予血浆置换1次(血浆2 000 ml),置换后给予单剂利妥昔单抗500 mg静脉滴注,治疗18 d后复查PRA及DSA阴性,尿量增加,肾功能恢复正常。患者随访至2011年6月,查PRA及DSA一直维持阴性,肾功能良好。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AMR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 排斥反应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群体反应抗体 供体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641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泓 赵小兵 武大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52-852,855,共2页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PRA)对于肾移植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641例肾移植患者进行PRA检测:术前570例、术后71例。结果570例术前检测PRA,阴性490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5例;弱阳性68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6例;12例阳性...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PRA)对于肾移植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641例肾移植患者进行PRA检测:术前570例、术后71例。结果570例术前检测PRA,阴性490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5例;弱阳性68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6例;12例阳性术后检测仍为阳性,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71例术后检测PRA,阴性5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阳性1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7例。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前检测PRA有助于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群体反应抗体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影响因素及高群体反应性抗体的临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爱民 郑军华 闵志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是目前临床尤其是器官移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存在着一些相关因素 ,如 Ig A、Ig M的存在 ,Ig G不同亚型的作用及非 HL A抗体的影响等 ,PRA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一些误差。分析 PRA的影响因素并正确判断PRA检测... 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是目前临床尤其是器官移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存在着一些相关因素 ,如 Ig A、Ig M的存在 ,Ig G不同亚型的作用及非 HL A抗体的影响等 ,PRA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一些误差。分析 PRA的影响因素并正确判断PRA检测的临床意义 ,可使部分 PRA假阳性的患者获得移植机会。对于高 PRA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有 :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IVIG)、组织配型、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及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反应抗体 肾移植 免疫球蛋白 P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第一代β-hCG避孕疫苗免疫恒河猴的抗体反应及免疫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善培 陈淑群 +3 位作者 曹佐武 刘学高 陈乾生 潘庆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1-88,共8页
用国产第一代hCG避孕疫苗(以β-hCG-TT为免疫原制备的氢氧化铝吸附制剂)免疫成年雌性恒河猴,评价疫苗在实验猴体内诱发抗hCG抗体的能力和免疫安全性.结果显示疫苗能在实验猴诱发抗hCG抗体,但抗体滴度较低(峰滴度... 用国产第一代hCG避孕疫苗(以β-hCG-TT为免疫原制备的氢氧化铝吸附制剂)免疫成年雌性恒河猴,评价疫苗在实验猴体内诱发抗hCG抗体的能力和免疫安全性.结果显示疫苗能在实验猴诱发抗hCG抗体,但抗体滴度较低(峰滴度为14000),持续时间较短,加入Freund’s佐剂免疫能显著增强动物的抗体反应(峰滴度可达164000),免疫猴对强化免疫有较好的记忆反应.免疫前后各免疫猴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均未见异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等肝脏功能指标也未见异常.免疫猴心、肝、肾、脾、胰腺、腺垂体、卵巢、子宫等器官未发现组织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疫苗 抗体反应 免疫安全性 Β-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弱抗体抗原反应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景春 车嘉琳 +2 位作者 邹文涛 何子毅 刘赴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6-837,共2页
目的:对常用盐水法、凝聚胺以及微柱凝胶技术3种方法检测弱ABO抗原抗体反应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采用我站发现的2例AxB和A3B标本,分别以其红细胞与10例B型个体的血浆反应,以其血浆与10例AB型的红细胞反应,同时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 目的:对常用盐水法、凝聚胺以及微柱凝胶技术3种方法检测弱ABO抗原抗体反应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采用我站发现的2例AxB和A3B标本,分别以其红细胞与10例B型个体的血浆反应,以其血浆与10例AB型的红细胞反应,同时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检测效果。结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中,盐水试管法有4例,凝聚胺法20例,微柱凝胶卡技术29例。结论:检测ABO弱抗原抗体反应能力以盐水法检测灵敏度最高,在交叉配血时,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应该不能省略盐水法,以防弱ABO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卡技术 凝聚胺 盐水法 弱抗原抗体反应 输血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群体反应性抗体评估临床肾移植中受者获得移植的几率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敏 于立新 肖露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应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患者与供者不相容几率的校正PRA(cPRA)方法,采用校iFPRA(cPRA)方法分析临床肾侈植中受者获得移植物的几率。方法计算2000年1月~2012年12月间2004例移值供者HLA-A、B、DR基因以及A-B...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应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患者与供者不相容几率的校正PRA(cPRA)方法,采用校iFPRA(cPRA)方法分析临床肾侈植中受者获得移植物的几率。方法计算2000年1月~2012年12月间2004例移值供者HLA-A、B、DR基因以及A-B、A-DR、B-DR和A-B-DR单倍型出现的频率作为HLA数据库,对202例PRA阳性患者的CPRA进行分析,并评价PRA和CPRA的-致性。结果本研究基于2004例移植供者的HLA设计的CPRA-Java计算软件,从中输入PRA阳性受者的HLA特异性抗体,即可获得-个CPRA的百分数,代表受者不可接受的HLA基因在供者群体中存在的几率。202例PRA阳性受者平均强度为(23.12±17.83)%,CPRA均值为(46.07±23.30)%。低度致敏组(PRA〉0~10%)的平均强度(6.874±2.41)%与组中CPRA均值(21.634±11.75)%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致敏组(PRA〉10~30%)的平均强度为(20.154±5.70)%与组中CPRA均值(50.56±16.86)%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致敏组(PRA〉30%)中两值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低度、中度致敏组中PRA强度与CPRA值的一致率为19.35%和10.99%(P〈0.05),高度致敏中PRA强度与CPRA值的一致率为100%(P〉0.05)。结论研究证明,PRA呈低度致敏时受者实际获得移植的几率可能比PRA强度反映的低;而PRA〉30%时CPRA均〉30%,证实PRA〉30%为肾移植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PRA反映了肾移植受者自身的致敏程度,可靠的HLA抗体特异性检测极为重要,而cPRA则可以如实反映受者获得移植的几率,为临床医师预测受者等待时间、选择移植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PRA 应用群体反应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