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量缓释营养液防治夜间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翠凤 张帆 +4 位作者 卢东晖 施雪雁 孙晶丹 陈恒娇 于红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21-723,共3页
目的通过临睡前补充能量缓释营养液观察其对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和清晨反应性高血糖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方法按一定的要求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40例,按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分为普通糖尿病治疗饮食组(... 目的通过临睡前补充能量缓释营养液观察其对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和清晨反应性高血糖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方法按一定的要求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40例,按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分为普通糖尿病治疗饮食组(A组)和临睡前补充能量缓释营养液(益力佳SR)的糖尿病治疗饮食干预组(B组).A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进食普通糖尿病饮食定量治疗; B组的热能摄入量及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供热比同A组,但提取100 kcal用益力佳SR替代作为临睡前点心,剩下的热量按照1/3、1/3、1/3的方式分餐摄取,持续14 d.两组病人每天都于22∶ 00,24∶ 00,3∶ 00,7∶ 00检测血糖,并观察夜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干预后第7 d和干预后第14 d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以观察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调整期3∶ 00的血糖、空腹血糖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组不同时期胰岛素敏感性(IS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组第14 d ISI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第14 d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S)与第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睡前补充相当于全日总热能5%~10%的营养液,可有效防治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敏感 营养液 夜间 缓释 防治 胰岛素分泌功能 糖尿病治疗 反应性高血糖 补充能量 空腹血糖 糖尿病病人 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饮食 产热营养素 热能摄入量 血糖反应 空腹胰岛素 显著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小词典——黎明现象
2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942-1942,共1页
黎明现象(DMDP)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3:00~9:00)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DMDP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 黎明现象(DMDP)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3:00~9:00)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DMDP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亦可见于健康人群。应该注意将DMDP与其他原因的清晨高血糖相鉴别,如降糖剂或夜间胰岛素(INS)不足所致夜间基础血糖升高延续至清晨的清晨高血糖、降糖剂过量所致的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明现象 全科医生 SOMOGYI现象 清晨血糖 夜间低血糖 词典 反应性高血糖 D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小词典——黎明现象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2980-2980,共1页
黎明现象(DMDP)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3:00-9:00)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DMDP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 黎明现象(DMDP)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3:00-9:00)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这一现象最初是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DMDP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亦可见于健康人群。应该注意将DMDP与其他原因的清晨高血糖相鉴别,如降糖剂或夜间胰岛素(INS)不足所致夜间基础血糖升高延续至清晨的清晨高血糖、降糖剂过量所致的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等。诊断除了解患者有无乏力、心悸、饥饿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明现象 全科医生 SOMOGYI现象 清晨血糖 夜间低血糖 词典 反应性高血糖 D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