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1
作者 郑文豪 柯丹 +1 位作者 刁庆春 冯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3-375,共3页
报告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女,58岁。全身多发丘疹1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粟米至米粒大红色丘疹,以头面颈为重,下唇见一外生性红色结节,头皮及耳前大部分丘疹融合成片,... 报告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女,58岁。全身多发丘疹1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粟米至米粒大红色丘疹,以头面颈为重,下唇见一外生性红色结节,头皮及耳前大部分丘疹融合成片,呈桑椹样外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见分叶状肿瘤细胞团块,并可见较多血管腔,增生的血管及内皮细胞形态较规则,无异形。诊断: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林璇 陈岷 吕子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8-651,共4页
1病例介绍1.1患者情况患者,男,51岁,体质量51 kg,体表面积1.488 m^(2)。2023年2月2日因“食管鳞癌(cT4bN2M0 IVA期)第3周期化疗后20余天,寻求下一步治疗”入院。2022年9月,患者自觉进食硬物后吞咽困难,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未... 1病例介绍1.1患者情况患者,男,51岁,体质量51 kg,体表面积1.488 m^(2)。2023年2月2日因“食管鳞癌(cT4bN2M0 IVA期)第3周期化疗后20余天,寻求下一步治疗”入院。2022年9月,患者自觉进食硬物后吞咽困难,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未予以重视。2022年10月吞咽困难加重。2022年11月胸部增强CT示食道中上段管壁僵硬、偏心增厚,最厚处壁约13 mm,管腔狭窄,食道外膜欠规则,左侧壁明显,可疑侵犯周围脂肪间隙,病变与气管关系密切,气管轻度受压;纵隔见多发小淋巴结显示,较大者短径约8 mm,强化不均。于2022年11月14日胃镜活检,活检后常规病理报告示:查见鳞状细胞癌。初步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cT4bN2M0 IVA期)。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否认心、肾、肝等重要器官疾病史。有银屑病史:全身斑块皮屑瘙痒反复10年,治疗史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3
作者 姚树兰 闫汝 卢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
患者男,54岁。主诉:头部、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结节1个月。现病史:患者因腹部不适,于2020年3月2日来我院肿瘤科就诊,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肺转移、肝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2020年3月11日予静脉滴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 患者男,54岁。主诉:头部、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结节1个月。现病史:患者因腹部不适,于2020年3月2日来我院肿瘤科就诊,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肺转移、肝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2020年3月11日予静脉滴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1次)治疗。患者首次应用卡瑞利珠单抗第17天面部、颈部、躯干及上肢均出现红色丘疹、结节,皮损逐渐增大、增多。遂于2020年4月29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4
作者 黄月香 李兴 +1 位作者 肖敏 马文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1-552,共2页
报告1例卡瑞利珠单抗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男,69岁。全身出现多发鲜红色丘疹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侧颧部一1.5 cm×2 cm带蒂暗红色肿物,无破溃。头部、面部、颈部、肩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数十个粟粒至黄豆大泛发性鲜红... 报告1例卡瑞利珠单抗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男,69岁。全身出现多发鲜红色丘疹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侧颧部一1.5 cm×2 cm带蒂暗红色肿物,无破溃。头部、面部、颈部、肩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数十个粟粒至黄豆大泛发性鲜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无破溃、糜烂及渗出。诊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益琴 乔晓雪 +3 位作者 王馨 林群博 施秀玲 肖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0-466,共7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140例的RCCEP...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140例的RCCEP发生率。观察250 mg和125 mg阿帕替尼两个剂量组治疗50例单药卡瑞利珠单抗诱发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40例晚期实体瘤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RCCEP发生率:贝伐珠单抗组为93.3%,安罗替尼组为72.7%,呋喹替尼组为47.6%,瑞戈非尼组为70.6%,阿帕替尼组为14.0%。阿帕替尼较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显著降低RCCEP发生率:贝伐珠单抗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安罗替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呋喹替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5);瑞戈非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观察50例晚期实体瘤不同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诱发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提示42例250 mg阿帕替尼治疗组有效率为97.6%,8例125 mg阿帕替尼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个剂量组均未出现≥G3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论:阿帕替尼较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更显著降低卡瑞利珠单抗的RCCEP发生率,低剂量阿帕替尼可有效安全地缓解RCC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阿帕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毛细血管增生症 疗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东来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报告1例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患者女,53岁。反复发热2年,面部出现多发性水肿性红斑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畸形伴赘生物形成。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有许多增生和扩张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管腔闭... 报告1例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患者女,53岁。反复发热2年,面部出现多发性水肿性红斑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畸形伴赘生物形成。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有许多增生和扩张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管腔闭塞,可见纤维蛋白性血栓。内皮细胞均无不典型性,无核分裂相。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4和波形蛋白阳性,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FⅧ、CD45RO、CD20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症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皮肤试验评价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血管反应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双瑜 王学民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皮肤试验用于评价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SPSS)血管反应性的可能性。方法:对SPSS受试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及98%DMSO试验。根据乳酸刺痛分数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人群DMSO临床评分及多普勒血流量的差异性。结果:根...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皮肤试验用于评价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SPSS)血管反应性的可能性。方法:对SPSS受试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及98%DMSO试验。根据乳酸刺痛分数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人群DMSO临床评分及多普勒血流量的差异性。结果:根据乳酸评分将受试者分为组0[(0.22±0.12)分]、组1[(1.84±0.70)分】和组2[(5.12±1.33)分]。组2与组0相比,临床评分和多普勒血流量在30 min及60 min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组1相比,60 min时血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SS中乳酸刺痛试验分数高者血管反应性较强,98%DMSO刺激试验有助于对SPSS血管反应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自我感知敏感皮肤 血管反应 多普勒血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5在成年色素性荨麻疹病人皮肤肥大细胞中的表达可预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生 被引量:6
8
作者 Hollmann T J Brenn T +1 位作者 Hornick J L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色素荨麻疹 预测系统 皮肤 CD25 麻疹病 成年 毛细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毛细取血管用于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柳炎珍 汪晓珍 +2 位作者 冯淑芳 黄良锦 曹建伟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索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在筛查儿科变态反应疾病变应原中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对150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分别采用19种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左侧手臂采用传统方法(传统法),右侧手臂采用定量毛细取血管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目的探索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在筛查儿科变态反应疾病变应原中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对150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分别采用19种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左侧手臂采用传统方法(传统法),右侧手臂采用定量毛细取血管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改良法),比较两种点刺方法各种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改良法各种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定量毛细取血管进行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效果较好,所用的变应原液量少,简化了操作流程,更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态反应疾病 变应原 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 定量毛细血管 改良方法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多发性血管瘤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宇华 刘碧英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71-72,共2页
平阳霉素治疗多发性血管瘤118例,发生发热8例、口腔炎28例、皮肤反应6例。认为加强口腔炎的预防与护理,术前、术后严密监测体温,及时对发热进行处理,对皮肤反应预防性用药等是减轻平阳霉素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 多发血管 不良反应 素治疗 观察与护理 皮肤反应 预防用药 护理措施 平阳霉素 口腔炎 测体温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宋林红 陈栖栖 +1 位作者 董丹丹 王尚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reactiveangioendotheliomatosis,RA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RAE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为直肠腺癌伴RAE,皮损表现为双下... 目的探讨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reactiveangioendotheliomatosis,RA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RAE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为直肠腺癌伴RAE,皮损表现为双下肢和左手Kaposi’ssarcoma(KS)样斑块。病例2患冷球蛋白血症,全身出血性斑块伴溃烂。镜下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毛细血管簇状和弥漫状增生,管腔扩张充血,有纤维素性血栓,血管内皮细胞呈肾小球样增生。2例均HIF1、4阳性。结论RAE临床罕见,需与KS、多种皮肤疾病,特别是血管源性疾病和肿瘤鉴别。免疫性损伤和HIFs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瘤 临床病理分析 反应 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资料分析 免疫组化标记 Kaposi 冷球蛋白血症 肾小球样增生 发病机制 病理学观察 HIF-1 免疫损伤 RAE 鉴别诊断 文献复习 直肠腺癌 皮损表现 毛细血管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勃油膏对白兔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PEDF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爱龙 韩雪 +2 位作者 景伟超 阚成国 喻少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173,I0039,共7页
目的探讨马勃油膏对白兔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马勃油膏组,每组6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制... 目的探讨马勃油膏对白兔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马勃油膏组,每组6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模型,造模后第2天起,马勃油膏组和阳性对照组白兔分别给予马勃油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干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每日1次,连续14 d。干预期间观察白兔的创面情况;在第3、7、14天时测定溃疡创面愈合率;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溃疡创面组织中VEGF、PEDF表达及mRNA水平;ELISA法检测溃疡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马勃油膏组白兔的溃疡创面渗出较少,红肿消退较快,用药后创面颜色加深,愈合、结痂的速度较快。马勃油膏组在第3、7、14天时溃疡创面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创面愈合率随时间呈现为增高趋势。干预14 d后,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RT-PCR结果可见,马勃油膏组白兔溃疡创面组织中的VEGF表达及mRNA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PEDF表达及mRNA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ELISA结果可见,马勃油膏组白兔溃疡创面组织中的IL-6、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以上各指标马勃油膏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勃油膏能够明显促进白兔慢性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该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溃疡创面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与阳性对照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的治疗效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勃油膏 皮肤溃疡创面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源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13
作者 宋芬芬 李胜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4-852,共9页
背景 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人源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目前已在食管癌治疗中获批适应证,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仍缺乏。目的 评估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 背景 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人源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目前已在食管癌治疗中获批适应证,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仍缺乏。目的 评估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在不同的治疗背景 下,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能否预测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11-01—2022-05-3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RCCEP组患者和无RCCEP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在纳入研究的70例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中,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11例(15.7%)、部分缓解(PR)35例(50.0%)、疾病稳定(SD)17例(24.3%)、疾病进展(PD)7例(10%),ORR 65.7%(46/70),DCR 90.0%(63/70)。其中,接受一线至三线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8.1个月(95%CI=6.46~9.74个月),1年PFS率为34.0%;中位OS未达到,1年OS率为76.3%。接受新辅助治疗的23例患者都达到R0切除,6例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6.1%)。RCCEP(65.7%)、恶心/呕吐(42.8%)、贫血(37.1%)、乏力(37.1%)和脱发(34.2%)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15/70),主要为白细胞计数减低(5.7%)、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5.7%)以及血小板计数减低(4.3%)。4例患者发生了≥3级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3级心肌炎1例,3级肺炎1例,3级皮疹1例以及4级肾炎1例。所有患者经对症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均得到缓解,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RCCEP与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相关,RCCEP组患者的ORR(76.1%比45.8%,P=0.010)和DCR(97.8%比75.0%,P=0.009)高于无RCCEP组患者,RCCEP组患者较无RCCEP组患者的中位PFS(18个月比7.4个月,P=0.015)及OS(未达到比15.7个月,P<0.001)显著延长。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方案能够为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不同的治疗背景 下,RCCEP能够预测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食管癌 反应毛细血管增生症 有效 安全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药的皮肤反应副作用
14
作者 陈昌友 《医药导报》 CAS 1989年第6期41-41,共1页
荷兰副作用委员会最近发表了所收集的1968年至1985年因使用降压剂而产生的皮肤反应副作用的资料。噻嗪类利尿剂的31~59%的副作用为皮肤反应,主要有血管炎、苔癣样皮疹、光敏性及过敏性皮炎、多形性红斑、湿疹等。阿米洛利(Amiloride)... 荷兰副作用委员会最近发表了所收集的1968年至1985年因使用降压剂而产生的皮肤反应副作用的资料。噻嗪类利尿剂的31~59%的副作用为皮肤反应,主要有血管炎、苔癣样皮疹、光敏性及过敏性皮炎、多形性红斑、湿疹等。阿米洛利(Amiloride)5mg与双氢克尿噻50mg并用,皮肤反应高达59%,其半数为光敏性湿疹。阿米洛利单剂给药时的皮肤反应占33%。单剂给予利尿磺胺时,50%的副作用为与皮肤有关的皮疹、紫斑、苔癣、水泡性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反应 利尿磺胺 阿米洛利 双氢克尿噻 噻嗪类利尿剂 过敏皮炎 光敏 多形红斑 血管 紫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36例反复发作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范兴忠 李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反复发作 过敏紫癜 病程 关节痛 变态反应 皮肤紫癜 自限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130/0.4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亚平 邹定全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Voluven)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脂多糖(LPS)组与LPS+Voluven组用LPS“二次打击法”复制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LPS组用生理盐水(NS),LPS+Voluve...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Voluven)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脂多糖(LPS)组与LPS+Voluven组用LPS“二次打击法”复制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LPS组用生理盐水(NS),LPS+Voluven组羟乙基淀粉10ml/kg后再用NS维持输液;NS组用NS代替LPS注射,用NS维持输液。于第2次注射LPS/NS前(T0)、第2次注射LPS/NS后1h(T1)、4h(T4)、8h(T8)测定氧合指数(PaO2/FiO2)、肺动态顺应性(Cdyn);于T0、T4、T8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于实验结束时测定肺通透指数(LPI)和肺水含量。结果T1、T4、T8时LPS组与LPS+Voluven组PaO2/FiO2与Cdyn较T0时均有下降(P<0.05或P<0.01),但LPS+Voluven组高于LPS组(P<0.01);T4、T8时LPS组与LPS+Voluven组TNF-α与IL-8较T0时均有升高(P<0.01),但LPS+Voluven组低于LPS组(P<0.01);LPS组与LPS+Voluven组LPI和肺水含量大于NS组(P<0.05或P<0.01),LPS+Voluven组低于LPS组(P<0.05或P<0.01)。结论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可减轻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抑制炎性反应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肺损伤 内毒素 毛细血管通透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17
作者 袁芳 高庆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急性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中医中药也成为重要治疗方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 急性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中医中药也成为重要治疗方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1-2]。本研究对2008年至2013年5月全国关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目的是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是否能改善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病死率和早期有效率,且不引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出血 治疗方式 系统 毛细血管通透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不良反应 自由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8-iso-PGF2α的水平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钢 曹卫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812-2812,共1页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HSP)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以周身性小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HSP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1]。8-iso-PGF...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HSP)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以周身性小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HSP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1]。8-iso-PGF2α是经自由基催化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后的稳定终末产物.故在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紫癜 8-ISO-PGF2Α 变态反应疾病 儿童 血浆 毛细血管 不饱和脂肪酸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过敏紫癜 统计分析 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疾病 患儿 统计学分析 多发病 常见病 H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统计分析
20
作者 刘涛 姜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过敏紫癜肾损害 统计分析 蛋白指标 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疾病 患者 微量 早期诊断指标 小儿常见病 损害程度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