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会超 黄晨 +5 位作者 王芃堉 李宏 陈砚凝 张红 丁雅雯 高社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及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及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两步法等检测7例PPCL及3例淋巴...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及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及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两步法等检测7例PPCL及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并进行分析。结果 7例PPCL及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均以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类浆细胞比例均大于20%,且伴形态学异常;外周血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显示7例PPCL均表达CD38及CD138,2例表达CD56,2例表达CD20,轻链(Lamda、Kappa)均呈单克隆限制性表达,符合PPCL诊断;3例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CD19、CD45呈弱阳性,CD38、CD138呈阳性,轻链Ig L未见限制性表达,属于正常浆细胞的免疫表型。3例轻链(Ig)未见限制性表达,经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2例,CD30阳性窦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 PPCL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及相似的细胞形态学特征,PPCL的诊断需结合免疫固定电泳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而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还需结合淋巴结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浆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ISH及细胞遗传学技术检测101例浆细胞疾病的基因异常 被引量:2
2
作者 曹鹏飞 李桂源 +4 位作者 谭倩 张颖 张国平 李晓林 贺玉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8-675,共8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及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eac...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及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eactive plasmacytosis,RP)的几种常见的异常基因,提高对几种常见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初诊的61例MM、20例MGUS及20例R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FISH检测结果。结果:FISH检测61例MM患者中50例患者出现基因异常,FISH阳性检出率为81.9%,其中1q21扩增19例(31.1%)、D13S319缺失18例(29.5%)、RB1缺失10例(16.4%)、IGH易位10例(16.4%)、p53缺失7例(11.4%),出现两种或多种基因异常的阳性率为12例(19.8%);20例MGUS中FISH阳性检出率为30%,其中1q21扩增4例(20%)、IGH易位2例(10%),未发现两种或多种基因异常;而RP患者仅1例出现D13S319缺失,阳性率仅为5%。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中FISH的阳性检出率为81.9%,明显高于MGUS及RP的患者,应用FISH可检测MM中的多种异常基因,对MM,MGUS及RP的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多发骨髓瘤 MGUS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