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因环氧树脂反应性增容聚乳酸复合材料
1
作者 黄吟秋 闫成宇 +2 位作者 江德志 范家鑫 唐龙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固有脆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需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高韧性橡胶,可用于PLA的增韧改性,但两者之间相容性较差,增韧效果有限。文中采用反应性相容剂...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材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固有脆性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需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高韧性橡胶,可用于PLA的增韧改性,但两者之间相容性较差,增韧效果有限。文中采用反应性相容剂海因环氧树脂(HY-EP),利用HY-EP的环氧基团在熔融共混过程中与PLA和TPU中的羟基或羧基结合,以环氧开环反应形成化学键合,通过强烈的界面作用改善PLA与TPU间的相容性,进而提升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动态力学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相容性明显提升。当HY-EP的添加量为3phr时,PL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15.08 kJ/m^(2),较纯PLA材料提升了近5倍;断裂伸长率最高达到337.56%,同时拉伸强度为50.42 MPa,获得了兼具较高强度与韧性的PLA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聚氨酯弹 海因环氧树脂 增韧改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对PP/纳米SiO2界面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红军 尹国强 +1 位作者 葛建芳 严志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拉伸性能的测试,采用不同模型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_2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性增容使纳米SiO_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作用明显增强,使PP分子链的松弛活化能增大。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拉伸性能的测试,采用不同模型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_2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性增容使纳米SiO_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作用明显增强,使PP分子链的松弛活化能增大。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iO_2粒子和反应性增容剂(氨基化P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从1.85 kJ/m^2提高到3.46 kJ/m^2,体现了明显的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反应性增容 界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共混物的反应性增容及相形态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吉亚丽 马敬红 梁伯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共混物的反应性增容及相形态控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聚合物共混物反应性增容的几种方法及增容机理,并从热力学、动力学和熔融共混过程中流动参数三方面对聚合物共混物相形态结构的控制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聚合物共混物 反应性增容 相形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对PP/纳米SiO_2中填料成核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红军 林轩 +1 位作者 尹国强 葛建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1,84,共4页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升高;反应性增容增强了纳米SiO2的成核活性;添加纳米SiO2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反应性增容使复合材...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升高;反应性增容增强了纳米SiO2的成核活性;添加纳米SiO2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反应性增容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活化能减小,与纯PP的结晶活化能相近;但反应性增容使PP的结晶总速率小于未增容填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增容 结晶动力学 成核活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AT共混体系的反应性增容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学莲 史向阳 +4 位作者 赵海鹏 王依娜 刘嘉旋 张硕 郭茗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5,89,共10页
将高强度、高模量的聚乳酸(PLA)与高韧性的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制备复合材料时,界面相容性较差,综合力学性能不高。采用马来酸酐(MAH)、2,2′-(1,3-亚苯基)二噁唑啉(BOZ)作为增容剂,通过反应性增容提高PLA/PBAT体系... 将高强度、高模量的聚乳酸(PLA)与高韧性的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制备复合材料时,界面相容性较差,综合力学性能不高。采用马来酸酐(MAH)、2,2′-(1,3-亚苯基)二噁唑啉(BOZ)作为增容剂,通过反应性增容提高PLA/PBAT体系的相容性,探讨了MAH和BOZ的最佳用量。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印证和对比MAH、BOZ对PLA/PBAT体系的增容效果。结果表明,MAH和BOZ与PLA/PBAT发生了化学反应,增加了PLA与PBAT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与PLA/PBAT相比,增容改性后复合材料拉伸、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提高了13.72%、139.67%、122.12%。增容改性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结晶度和熔点最多分别降低了10.87%和2.8℃。改性后熔体的流动性降低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最多降低了4.58 g/10min。综合比较,BOZ的增容效果优于M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增容 复合材料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红军 罗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7-19,共3页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共混的类型,增容剂的作用原理。对反应性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以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为官能团的反应性增容剂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反应性增容 聚合物共混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H反应性增容HDPE/PA6共混合金的热致形状记忆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树材 陶磊 秦小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6(PA6)共混体系的反应性增容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出固定相具有物理交联结构的热致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了组分含量,拉伸比和形变回复温度对合金的形变回复率和回... 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6(PA6)共混体系的反应性增容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出固定相具有物理交联结构的热致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了组分含量,拉伸比和形变回复温度对合金的形变回复率和回复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OE-g-MAH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共混合金的形状记忆性能,当组分配比为80/20/10(HDPE/PA6/POE-g-MAH),形变回复温度为135℃,拉伸比为75%时,试样形变回复率达到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尼龙6 热致形状记忆 共混合金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剂对PP/纳米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红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氨基功能化聚丙烯(PP-g-NH2)作为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反应性增容剂,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性增容剂的加入能较大幅度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尤其是冲击性能,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 以氨基功能化聚丙烯(PP-g-NH2)作为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反应性增容剂,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性增容剂的加入能较大幅度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尤其是冲击性能,在环氧功能化改性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3%、反应性增容剂含量为10%时,冲击强度提高87%,拉伸强度提高了13%,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反应性增容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对PP/纳米SiO 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红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反应性增容使PP的结晶峰温明显提高,结晶速率增大,球晶细化;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明显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减小。在环氧功能化纳米SiO2质量分数... 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对聚丙烯(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反应性增容使PP的结晶峰温明显提高,结晶速率增大,球晶细化;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明显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减小。在环氧功能化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3%,反应性增容剂氨基化PP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从115.8℃升到125.6℃,熔体流动速率从11.0g/10 min降到8.5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反应性增容 结晶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g-MAH反应性增容对PP/EPDM/CNT复合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3,共4页
以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加入碳纳米管(CNT)制备了PP/EPDM/CNT复合材料。以马来酸酐接枝聚己内酯(PCL-g-MAH)为增容剂,对复合材料进行反应性增容。对反应性增容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PCL-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 以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加入碳纳米管(CNT)制备了PP/EPDM/CNT复合材料。以马来酸酐接枝聚己内酯(PCL-g-MAH)为增容剂,对复合材料进行反应性增容。对反应性增容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PCL-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g-MAH可以提高PP/EPDM基体与CNT的相容性,增强两者的界面黏结力,使CNT带来的力学增强效果更加显著,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纳米管 马来酸酐接枝聚己内酯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合金反应性增容剂
11
作者 章结兵 杨伏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01-304,共4页
着重介绍了反应性增容剂的类型与增容机理,并对反应性增容剂的开发及反应性增容剂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反应性增容 高分子合金 反应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W反应性增容PP/PET共混合金的热致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12
作者 刘娜 李宝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29,47,共5页
选用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PTW)作为反应性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TW共混合金。研究了组分含量、拉伸比、形变回复温度和时间对共混合金的形变回复率的影响。结... 选用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PTW)作为反应性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TW共混合金。研究了组分含量、拉伸比、形变回复温度和时间对共混合金的形变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PTW即可显著提高PP与PET之间的相容性,当拉伸比为80%,回复温度为170℃,回复时间为120 s时,PP/PET/PTW(质量比85/15/1)共混合金的形状记忆性能达到最优,形变回复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反应性增容 热致形状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环氧反应性增容改性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晋皓 冯欣 汤兆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30,共5页
主要研究了柠檬酸环氧增容改性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此复合材料完全来源于生物质资源并完全可生物降解。对索氏提取法得到的淀粉进行静态接触角测试表征,表明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柠檬酸环氧与淀粉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淀粉表面由亲水性转... 主要研究了柠檬酸环氧增容改性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此复合材料完全来源于生物质资源并完全可生物降解。对索氏提取法得到的淀粉进行静态接触角测试表征,表明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柠檬酸环氧与淀粉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淀粉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淀粉与聚乳酸基体的界面黏附性。另外,利用S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机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环氧能够显著改善PLA和淀粉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环氧 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 反应性增容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碱性功能基聚合物反应性增容体系的研究
14
作者 胡静 张邦华 +1 位作者 宋谋道 周庆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810-1812,共3页
含碱性功能基聚合物反应性增容体系的研究胡静,张邦华,宋谋道,周庆业(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聚合物共混,反应性聚合物,碱性功能基,反应性增容通过共混单体方法制备聚合物“合金”是聚合物高性能... 含碱性功能基聚合物反应性增容体系的研究胡静,张邦华,宋谋道,周庆业(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聚合物共混,反应性聚合物,碱性功能基,反应性增容通过共混单体方法制备聚合物“合金”是聚合物高性能化、开发材料新品种的主要方法。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共混 功能基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PLA共混体系反应性增容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向阳 夏学莲 +5 位作者 赵海鹏 周鹏飞 张越新 马一超 李东伟 刘嘉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2,共12页
目的 综述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体系反应性增容机理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归纳PBAT/PLA体系的4类反应性增容机理,即催化酯交换反应,引发支化和交联反应,端羟基与酸酐反应,端羧基与氨基反应。比较各类反应... 目的 综述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体系反应性增容机理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归纳PBAT/PLA体系的4类反应性增容机理,即催化酯交换反应,引发支化和交联反应,端羟基与酸酐反应,端羧基与氨基反应。比较各类反应性增容方式的优缺点,展望PBAT/PLA体系反应性增容的发展前景。结果 采用多种反应性增容方式可有效提高相容性,但其增容机理各不相同。酯交换催化剂可催化PBAT与PLA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PBAT-PLA共聚物,达到增容的目的。过氧化物可分解为活性自由基,引发生成PBAT-PLA共聚物。含有二酸酐基团或多氨基的增容剂,可分别与聚酯的端羟基、端羧基反应生成PBAT-PLA共聚酯。结论 这些增容剂与聚酯的端基发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热降解造成的分子量降低。在过量添加带有多个活性官能团的增容剂时,还可能发生支化、交联反应。在反应性增容过程中,还伴随着热老化、水解、酯化、酯交换等不可控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 聚乳酸 相容 反应性增容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共混体系反应性增容研究的进展
16
作者 高峻 雷景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9年第4期62-64,共3页
综述了近期国内外通过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聚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加入能与共混组分起反应的聚合物、添加能与共混组分在熔融共混过程中形成共聚物或产生交联的低分子化合物
关键词 聚烯烃 共混 反应性增容 反应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容制备高性能PLA/PA11共混物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晓磊 徐长福 +3 位作者 王鑫 周为夷 彭少贤 赵西坡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1,35,共5页
由于聚乳酸(PLA)与尼龙11(PA11)的相容性较差,因此,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PL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物PLA-g-GMA,并充当共混物的增容剂。在共混的过程中,利用增容剂原位反应性,增容PLA与PA11的共混体系。对共混物进行力学性... 由于聚乳酸(PLA)与尼龙11(PA11)的相容性较差,因此,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PL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物PLA-g-GMA,并充当共混物的增容剂。在共混的过程中,利用增容剂原位反应性,增容PLA与PA11的共混体系。对共混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增容剂的条件下,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较差;随着接枝物的加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在PLA/PA11(80/20)组分中,当增容剂的含量达到20%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81. 14%、53. 16 MPa,且材料抗冲击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与纯PLA相比,增加了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尼龙1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反应性增容 共混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反应增容对PLA/TPU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德志 范家鑫 +2 位作者 闫成宇 黄吟秋 唐龙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增韧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反应型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U/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S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动...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增韧剂、环氧大豆油(ESO)为反应型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PLA/TPU/ESO复合材料,研究了ES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ESO后,PLA/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其中,84PLA/10TPU/6ESO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纯PLA相比,其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32倍和8倍,拉伸强度下降了20%,但是,韧性较高,这是由于,ESO与PLA/TPU发生反应,形成PLA-g-TPU共聚物,充当PLA和TPU界面之间的桥梁,提高了PLA与TPU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聚氨酯 环氧大豆油 增韧改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容聚丙烯/碳酸钙复合物力学性能与增容机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良均 童身毅 樊庆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6-38,共3页
用在 5 0L固相接枝反应器中合成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 g MAH )作界面改性剂 ,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聚丙烯 /碳酸钙 (i PP/PP g MAH/CaCO3 )复合材料。研究了i PP/PP g MAH/CaCO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增容机理。结果表明 ,PP ... 用在 5 0L固相接枝反应器中合成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 g MAH )作界面改性剂 ,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聚丙烯 /碳酸钙 (i PP/PP g MAH/CaCO3 )复合材料。研究了i PP/PP g MAH/CaCO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增容机理。结果表明 ,PP g MAH对i PP/CaCO3 复合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提高 ;PP g MAH与CaCO3 反应形成PP g MAH的钙盐 ,实现反应性增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固相接枝聚丙烯 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增容制备PP/纳米TiO2复合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宝立 李笃信 石璞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
在纳米TiO_2表面包覆一层SiO_2薄膜,用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对TiO_2表面进行修饰合成功能化纳米TiO_2(sTiO_2-NH_2),然后将sTiO_2-NH_2与聚丙烯(PP)及少量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通过熔融共混结合反应增容技术制备PP/PP-K-MAH/sTiO_... 在纳米TiO_2表面包覆一层SiO_2薄膜,用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对TiO_2表面进行修饰合成功能化纳米TiO_2(sTiO_2-NH_2),然后将sTiO_2-NH_2与聚丙烯(PP)及少量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通过熔融共混结合反应增容技术制备PP/PP-K-MAH/sTiO_2-NH_2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粒子和大分子相容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由于功能化纳米粒子表面-NH_2与PP-g-MAH发生了化学反应,增强了两相的界面作用并促使纳米粒子在PP中的均匀分散,在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纳米粒子和质量分数为5%大分子相容剂时,相对纯PP材料而言,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2%和400%,实现了对PP的增强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复合材料 反应性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