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反应性代谢物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岑 钟大放 陈笑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2,共12页
已有报道一些药物进入体内后在各种代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反应性代谢物,然后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DNA)共价结合,导致毒性。在药物发现和开发阶段进行反应性代谢物筛查,对上市药物进行反应性代谢物监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常... 已有报道一些药物进入体内后在各种代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反应性代谢物,然后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DNA)共价结合,导致毒性。在药物发现和开发阶段进行反应性代谢物筛查,对上市药物进行反应性代谢物监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常,反应性代谢物具有亲电性,能被小分子亲核试剂(如谷胱甘肽及其衍生物、氰离子、胺类等)体外捕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并鉴定这些结合物的结构是研究反应性代谢物的基本方法。本文综述了液相色谱与不同质谱仪联用(三重四极杆、离子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高分辨质谱仪)检测反应性代谢产物的方法以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反应性代谢物 捕获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氧代谢物清除剂逆转ROM对NK细胞抗K562细胞系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健欣 潘敬新 +5 位作者 朱元贵 骆永河 郭熙哲 蔡俊峰 李永加 李秋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89-595,共7页
为了探讨新型反应性氧代谢物(reactiveoxygenmetabolites,ROM)清除剂在NK细胞抑制K562细胞时作为免疫佐剂的作用,采用IL-2及PHA活化单核(MO)细胞,使MO细胞的ROM产量增加,观察NK细胞活性和K562细胞抑制率(KIR)的相应变化,然后在不同比例... 为了探讨新型反应性氧代谢物(reactiveoxygenmetabolites,ROM)清除剂在NK细胞抑制K562细胞时作为免疫佐剂的作用,采用IL-2及PHA活化单核(MO)细胞,使MO细胞的ROM产量增加,观察NK细胞活性和K562细胞抑制率(KIR)的相应变化,然后在不同比例的MO+NK+K562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OM清除剂(硫普罗宁),定期检测ROM产量及KIR(每种检测均做3个复孔),同时应用不同浓度的二氢氯组胺(DHT)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在K562细胞、NK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当E/T=10/1时,加入IL-2/PHA后ROM的产量从33.17±25.02U/ml增至223.59±59.41U/ml(P<0.05),KIR从65.56%升至85.89%(P<0.05);当按E/MO=10/2、10/5、10/10三种比例加入MO细胞后,ROM产量随着MO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ROM产量分别为389.79±43.83U/ml,456.74±42.77U/ml,601.42±21.92U/ml),而KIR则相反(KIR分别为82.36%,81.36%,48.09%);而在K562+NK+MO+IL-2/PHA混合培养体系中加入硫普罗宁、DHT后,当E/MO=10/2时,ROM产量从389.79±43.83U/ml分别降至-1.20±60.70U/ml和50.21±22.4U/ml(P<0.05),KIR则从82.53%分别升至96.09%和94.64%(P<0.05)。随着硫普罗宁、DHT浓度的增加,ROM产量逐渐减少。ROM产量与KIR呈负相关(r=-0.518)。当E/MO为10/5或10/10时,各浓度硫普罗宁及高浓度的DHT可使ROM产量减少(P<0.05),但KIR提高不明显(P>0.05)。硫普罗宁在提高KIR的效应方面与DHT相似(P>0.05),而在清除ROM方面,硫普罗宁较DHT为优(P<0.05)。结论:①MO细胞是ROM产生的最主要来源,其产生的ROM可使NK细胞的抗瘤(抗K562)活性下降;②新型ROM清除剂(硫普罗宁)可有效清除ROM,在一定程度上逆转ROM对NK细胞抗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且在逆转ROM方面优于DHT,在提高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方面效应强度与DHT相似,但毒副作用较低,有望替代DHT作为免疫佐剂用于白血病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代谢 硫普罗宁 二氢氯组胺 NK细胞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抗白血病免疫佐剂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敬新 林玲 +4 位作者 郭健欣 朱元贵 蔡俊峰 郭熙哲 陈志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59-362,共4页
本研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逆转反应性氧代谢物(ROM)对NK细胞抗白血病效应的抑制作用。在K562细胞、NK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富含单核细胞的单个核细胞(Mo)和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ROM产量和K562细胞抑制率,然后分别加入GS... 本研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逆转反应性氧代谢物(ROM)对NK细胞抗白血病效应的抑制作用。在K562细胞、NK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富含单核细胞的单个核细胞(Mo)和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ROM产量和K562细胞抑制率,然后分别加入GSH或二氢氯化物组胺(组胺),观察ROM产量及K562细胞抑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IL-2后,ROM的产量从33.17±25.02U/L增至223.59±59.41U/L(P<0.01),K562细胞抑制率从65.56%升至85.89%(P<0.01);在加入E/Mo=10/1、10/5、10/103种浓度的Mo后,ROM产量分别为389.79±43.83U/L,456.74±42.77U/L,601.42±21.92U/L,K562细胞抑制率分别为82.36%,81.36%,48.09%,加入组胺或GSH后,E/Mo=10/2时,ROM产量从389.79±43.83U/L,分别减至50.21±22.4U/L和-3.58±9.49U/L(P<0.05),随着GSH或组胺浓度的增加ROM产量逐减少,K562细胞抑制率从82.53%分别升至94.64%和96·39(P<0·05),ROM产量与K562细胞抑制呈负相关(P<0.05);E/Mo=10/5或10/10时,高浓度的GSH或组胺可使ROM产量减少,但K562细胞抑制率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当E/Mo=10/2时,GSH逆转ROM强于组胺,提高NK细胞对K562的抑制率与组胺相似,但毒副作用轻微,GSH可能成为更理想的抗白血病的免疫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白血病 免疫佐剂 反应代谢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R1/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功能检测
4
作者 赵桂华 龚业莉 翁秀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9-655,共7页
目的构建MR1/IgG1Fc融合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使其在昆虫细胞内表达获得MR1/IgG1Fc二聚体,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用于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β2m编码基因。商业... 目的构建MR1/IgG1Fc融合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使其在昆虫细胞内表达获得MR1/IgG1Fc二聚体,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用于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调控研究。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β2m编码基因。商业化合成MR1胞外段和IgG1Fc融合基因的全序列基因MR1/IgG1Fc,与β2m基因重组构建pFastBac^(TM)Dual+[β2m+MR1/IgG1Fc]表达载体;利用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表达MR1/IgG1Fc二聚体融合蛋白,并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建立MR1/IgG1Fc二聚体加载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rtifici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APCs),即MR1aAPCs,提呈大肠埃希菌(DH5α)来源的代谢物,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检测MAI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水平。结果经PCR及测序鉴定证实pFastBac^(TM)Dual+[β2m+MR1/IgG1Fc]载体中MR1/IgG1Fc与β2m具有正确序列。ELISA、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MR1/IgG1Fc二聚体在重组杆粒感染的Sf9细胞培养上清富集,具有正确构象。加载DH5α来源代谢物的MR1aAPCs能够促进MAIT细胞活化和增殖。结论成功构建pFastBac^(TM)Dual+[β2m+MR1/IgG1Fc]重组质粒,并在Sf9细胞中表达MR1/IgG1Fc二聚体,制备获得MR1aAPCs,为研究MAIT细胞反应性代谢物及MAIT细胞功能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 MR1/IgG1Fc二聚体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反应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