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二乙苯烷基转移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杜迎春 杨立英 张吉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5-409,共5页
应用等温液固积分反应器和Gauss -Newton法求得 β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二乙苯烷基转移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考虑到内外扩散的影响求得宏观动力学方程 ,并对用于烷基转移反应的液固相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操作条件 :2 40~ 2 80℃ ,n(... 应用等温液固积分反应器和Gauss -Newton法求得 β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二乙苯烷基转移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考虑到内外扩散的影响求得宏观动力学方程 ,并对用于烷基转移反应的液固相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操作条件 :2 40~ 2 80℃ ,n(苯 ) /n(二乙苯 ) =8~ 12 ,总质量空速 5~ 10h-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模拟 烷基转移反应 沸石催化剂 二乙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轴向反应器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恺杰 马宏方 +2 位作者 张海涛 房鼎业 李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针对二氧化碳加氢生产甲醇的轴向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修正拟合,通过MatlabR软件计算了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情况,并优化了反应器的操... 针对二氧化碳加氢生产甲醇的轴向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修正拟合,通过MatlabR软件计算了二氧化碳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情况,并优化了反应器的操作参数,得到了较优的反应器操作条件:进料n(CO2):n(H2)为1:4、n(CO2):n(CO)为10:1、温度为235℃,管外换热水温度230℃,单管进料速度为2.1 mol/s。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17.9%,目标产物甲醇的选择性为72.8%,单套生产能力为300 kt/a,为工业化反应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甲醇 反应器模拟 轴向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化反应工艺流程和反应器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叶婷 张海涛 +1 位作者 房鼎业 李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2-47,共6页
通过分析绝热反应曲线和反应过程CO转化率曲线,设计可行的多级绝热固定床甲烷化工艺流程,得到了一个第一甲烷化反应器循环比为3.0,反应器个数为3的甲烷化反应系统。建立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分析了... 通过分析绝热反应曲线和反应过程CO转化率曲线,设计可行的多级绝热固定床甲烷化工艺流程,得到了一个第一甲烷化反应器循环比为3.0,反应器个数为3的甲烷化反应系统。建立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分析了该流程中3个甲烷化反应器内的温度和摩尔分数分布规律。在合成气的进料速度800 kmol/h,进料温度553 K,操作压力为3.0 MPa,氢碳物质的量比约为3.0,循环比为3.0的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物料在3个反应器出口的温度分别为879,725,611 K;甲烷干基摩尔分数分别为53.48%,79.24%和95.49%;CO在3个反应器出口的转化率分别为82.18%,99.41%和100%。第3反应器出口CH4干基摩尔分数为95.49%,满足了工业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化 绝热固定床反应器 一维拟均相 反应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甲烷化反应器模拟和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兆东 李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3,共7页
通过分析和简化合成气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流程,建立了第一甲烷化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合成气甲烷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甲烷化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调整,用Matlab计算了第一甲烷化... 通过分析和简化合成气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流程,建立了第一甲烷化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合成气甲烷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甲烷化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调整,用Matlab计算了第一甲烷化反应器中浓度和温度分布。考察了反应器各个操作参数对床层的影响,综合各种参数影响因素,反应器较优的操作条件如下:合成气的进料速度800kmol/h,进料温度553K,操作压力为3MPa,氢碳比在3左右,循环比为3。在此条件下,第一甲烷化反应器的出口温度在873 K左右,CO的转化率为82.18%,出口气体中CH4的干基的物质的量分数达到57.07%,满足工业生产要求,为工业化反应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甲烷化 反应器模拟 绝热固定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加氢反应器模拟和工艺条件优化
5
作者 邹芳蓉 李涛 +2 位作者 蒋立立 张海涛 房鼎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6-984,共9页
针对苯酚加氢生产环己酮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苯酚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拟合,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了苯酚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并证明了所建立的一维拟均... 针对苯酚加氢生产环己酮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苯酚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拟合,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了苯酚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并证明了所建立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考察了反应器的操作参数对苯酚加氢反应的影响,综合考虑各参数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反应器操作条件:气体入口温度185℃、原料气进料量300 mol/s、操作压力0.2 MPa、原料气中氢气与苯酚的摩尔比6∶1、管外载热体温度180℃。在此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为98.8%,目标产物环己酮的选择性达到91.7%,满足工业生产要求,为工业化反应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加氢 环己酮 反应器模拟 一维拟均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径向反应器模拟
6
作者 顾杰 李涛 +1 位作者 房鼎业 张海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2,共6页
针对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的径向绝热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拟合,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并考... 针对草酸二甲酯加氢生产乙二醇的径向绝热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拟合,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并考察了反应器的操作参数对加氢第一反应器的影响,为工业化反应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乙二醇 反应器模拟 径向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CO_(2)催化加氢制航空煤油筒式反应器数学模拟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成 刘操 +3 位作者 黄磊 崔灵瑞 马宏方 曹发海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8,共9页
借助Fe基催化剂,CO_(2)通过加氢反应可成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航空煤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目前缺少准确适宜的CO_(2)加氢合成航空煤油的反应器模型,因此亟需对其反应模型进行构建,为相关工艺的工业化提供参考。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实... 借助Fe基催化剂,CO_(2)通过加氢反应可成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航空煤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目前缺少准确适宜的CO_(2)加氢合成航空煤油的反应器模型,因此亟需对其反应模型进行构建,为相关工艺的工业化提供参考。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实验条件和关键组分CO和CO_(2)物质的量分数关系,构建了关键组分CO和CO_(2)预测模型;基于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规律,构建了碳链增长模型,进一步构建了产物分布模型;基于催化床层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压降计算,建立了筒式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拟一定工艺条件得到了CO_(2)加氢合成航空煤油的反应结果,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进口温度升高、空速增大,CO_(2)转化率降低,航空煤油集总组分C_(11)H_(24)时空产率增加;操作压力增大,CO_(2)转化率增加,C_(11)H_(24)时空产率在反应压力为2.0 MPa时最高;饱和沸腾水温度升高,CO_(2)转化率和C_(11)H_(24)时空产率增加。最佳CO_(2)加氢制航空煤油反应条件:反应器进口温度为275℃、进口压力为2.0 MPa、空速为4000 h-1和饱和沸腾水温度为294℃。此时CO_(2)转化率为21.95%,C_(11)H_(24)时空产率为12.14g/(L·h),床层压降为0.2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航空煤油 机器学习 筒式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氢氯化固定床反应器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静 程党国 陈丰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9-755,共7页
根据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动力学以及工业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建立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有效扩散数学模型.结合中试经验数据,采用Crank-Nicholson方法求解方程并对工业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计算所得固定床内温度和... 根据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动力学以及工业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建立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有效扩散数学模型.结合中试经验数据,采用Crank-Nicholson方法求解方程并对工业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计算所得固定床内温度和转化率分布与工业数据相符.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当催化剂活性水平较低时,乙炔空速和催化剂活性对反应结果有较大影响,将两者进行关联,可以建立不同催化剂活性水平下的最佳乙炔空速计算公式.通过对工业条件下不同管壁温度和不同反应管尺寸的模拟分析,可知现在工业上设置的管壁温度98℃和反应管尺寸51mm×3.5mm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 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模拟 最佳空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吸式反应器气液传质实验研究和CFD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庆文 蔡子金 +2 位作者 李军庆 石东升 洪厚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4,共5页
对一种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ANSYS CFX中对自吸式反应器在600,800,1 000,1 200 r/min 4种转速条件下气液二相流的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整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Higbie溶质渗透模型... 对一种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ANSYS CFX中对自吸式反应器在600,800,1 000,1 200 r/min 4种转速条件下气液二相流的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整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Higbie溶质渗透模型模拟研究了反应器的容积传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气液二相流场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结果相同,成对称分布;自吸式反应器的局部气含率分布均匀,上下分布良好,整体气含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实验值和模拟值误差为5.1%;局部容积传质系数分布良好,气体出口附近较好,容积传质系数模拟值与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反应器 气液氧传质系数 自吸反应器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膜方式对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启动与稳态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京 朱亮 +2 位作者 丁炜 冯丽娟 徐向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对比研究了自然挂膜和改进型闷曝排泥挂膜2种启动方式对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修复微污染水源水过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闷曝排泥挂膜法有效缩短了弹性填料的挂膜周期,该反应器的NH_3-N去除率比自然挂膜组提前1周达到70%以上.... 对比研究了自然挂膜和改进型闷曝排泥挂膜2种启动方式对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修复微污染水源水过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闷曝排泥挂膜法有效缩短了弹性填料的挂膜周期,该反应器的NH_3-N去除率比自然挂膜组提前1周达到70%以上.挂膜成熟后,闷曝排泥挂膜组附着的生物膜量和胞外多聚物含量分别为自然挂膜组的1.38倍和1.41倍,生物膜结构亦较为致密,2组反应器的NH_3-N、COD_(Mn)平均去除率最终分别稳定在92%和82%以上.通过改变曝气强度和方式开展系统运行工况研究,发现2组反应器的NH_3-N和COD_(Mn)去除性能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相比而言,采用闷曝排泥挂膜法启动的反应器对工况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P_((NH_3-N))为0.001,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挂膜方式对填料附着的生物膜群落结构以及微污染水源水修复系统稳态运行性能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膜方式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 微污染水源水 弹性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01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Ⅱ.反应器的模拟
11
作者 聂永生 杜迎春 张吉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利用已得到的FX -0 1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用内扩散有效因子校正内扩散影响 ;用有关关联式计算外扩散传质系数 ;对不同操作方式的反应器 ,如等温床、单段绝热床和多段绝热床进行模拟 ;并对多段绝热床操作条件进... 利用已得到的FX -0 1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用内扩散有效因子校正内扩散影响 ;用有关关联式计算外扩散传质系数 ;对不同操作方式的反应器 ,如等温床、单段绝热床和多段绝热床进行模拟 ;并对多段绝热床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设计。模拟结果与年产 1 0 0t异丙苯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佛化剂 烷基化 反应器模拟 FX-01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原位修复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可谈 朱亮 +2 位作者 李国平 蒋招林 徐向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以弹性填料为载体,考察了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源水过程挂膜启动特性,并对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河道反应器经24d挂膜启动后,氨氮(NH3-N)、总磷(TP)、高锰... 以弹性填料为载体,考察了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源水过程挂膜启动特性,并对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河道反应器经24d挂膜启动后,氨氮(NH3-N)、总磷(TP)、高锰酸盐(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1.0%,29.6%,16.0%;HRT 24h、体系溶解氧(DO)质量浓度(P)5.5~6.5mg·L^-1条件下,反应系统具有稳定的污染物去除能力,NH3-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0%,11.1%,11.1%和26.1%.同时,增大曝气量和缩短HRT,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略有下降,后者对生物膜去污性能的影响较大.镜检结果发现,模拟河道反应器运行过程填料表面逐渐发生变化,由无色向棕褐色、褐绿色转变,并出现了藻类、细菌和后生动物等,生物量逐渐增多.结果初步揭示,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类与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水源水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甲醇重整制氢动力学及反应器强化研究
13
作者 牛丛丛 栾学斌 +1 位作者 徐润 夏国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4,共8页
基于SR-DE机理和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得到了催化剂幂函数双速率动力学模型,通过内扩散影响判定,在考察的工艺条件范围内,甲醇裂解反应为动力学控制,而甲醇蒸汽重整反应为扩散控制;继而通过调控催化剂颗粒尺寸,强化了颗粒内传质,有效提高... 基于SR-DE机理和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得到了催化剂幂函数双速率动力学模型,通过内扩散影响判定,在考察的工艺条件范围内,甲醇裂解反应为动力学控制,而甲醇蒸汽重整反应为扩散控制;继而通过调控催化剂颗粒尺寸,强化了颗粒内传质,有效提高了催化剂表观活性;进一步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6.1软件对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单管进行多物理场仿真模拟,在相同的结构和工艺参数下,模拟对比了不同催化活性时的反应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活性与反应器结构的匹配性;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反应管结构尺寸,强化了传热过程,提高了供热效率,减小了床层温差,显著提高了催化剂利用效率和装置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重整 催化剂 内扩散 反应器模拟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的氧浓度分布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刚 李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27-631,共5页
采用轴向分散模型模拟计算了工业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内的气液相氧浓度分布,考察了富氧进气(进气中氧的摩尔分数为21%-27%)对于该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气相氧的浓度分布存在一定的梯度,其值沿塔高单调递减;空气进气时,气相氧... 采用轴向分散模型模拟计算了工业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内的气液相氧浓度分布,考察了富氧进气(进气中氧的摩尔分数为21%-27%)对于该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气相氧的浓度分布存在一定的梯度,其值沿塔高单调递减;空气进气时,气相氧摩尔分数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64倍;若保持尾气氧含量不变,则采用富氧进气后,气、液相氧含量有所降低。气相氧含量的降低说明操作安全性不受影响,而液相氧含量的降低则导致反应结果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工艺 反应器模拟 对二甲苯 氧化 氧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加氢脱噻吩中二段反应器入口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桂洋 杨栋 +3 位作者 李刚 程振民 周志明 李天游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以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对实验关联的噻吩加氢脱硫表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加以修正,得出反应动力学方程:r=6.935×1-0 12exp-45 054RTp1.H 42p0.T h83。研究了等温条件下温度对噻吩加氢的影响,并对二段反应器中实际温度的测定曲线进行了... 以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对实验关联的噻吩加氢脱硫表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加以修正,得出反应动力学方程:r=6.935×1-0 12exp-45 054RTp1.H 42p0.T h83。研究了等温条件下温度对噻吩加氢的影响,并对二段反应器中实际温度的测定曲线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温度是噻吩脱除反应的关键因素,入口温度应随着床层绝热温升的下降而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 二段反应器 噻吩加氢 反应器模拟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燃烧对自热透氢膜反应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松军 田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钯膜自热反应器体系,利用钯膜的透氢和换热的作用,燃烧部分氢气来提供热量。通过建立一维拟均相管壳式结构的膜反应器模型,将反应器控制方程、动力学数据、膜渗透数据,以及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Matlab编程计算,比较...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钯膜自热反应器体系,利用钯膜的透氢和换热的作用,燃烧部分氢气来提供热量。通过建立一维拟均相管壳式结构的膜反应器模型,将反应器控制方程、动力学数据、膜渗透数据,以及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Matlab编程计算,比较了氢气均相燃烧和催化燃烧2种动力学对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燃烧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器易发生爆炸,而有催化剂可以避免爆炸,并且能够提高反应器的处理量。指出催化燃烧加快氢气燃烧速率、避免氢气在燃烧一侧的积累是反应器安全操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反应器 氢气燃烧 钯膜反应器 反应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管网生物膜反应器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文芳 余志晟 +1 位作者 陈曦 张洪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8,共8页
饮用水在经管道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到管网内壁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水质问题如病原菌的生长、色度和浊度的变化、管道的腐蚀等,对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生物膜对消毒剂有顽强的抗性,一旦形成就... 饮用水在经管道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到管网内壁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水质问题如病原菌的生长、色度和浊度的变化、管道的腐蚀等,对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生物膜对消毒剂有顽强的抗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控制。所以生物膜一直是给水管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是给水管网中生物膜的实际采样研究比较困难,而且实际取样无法连续监测生物膜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用反应器实验模拟研究生物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给水管网生物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方法,还出现了一些新手段如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显微镜图像分析技术,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了解给水管网生物膜,从而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文章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用于研究给水管网生物膜的反应器及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并对其原理及优缺点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生物膜 模拟反应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内毫秒级甲烷蒸汽重整过程分析
18
作者 张忠涛 翟绪丽 +1 位作者 阳宜洋 程易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74-477,共4页
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强化热量和质量传递、流动均一、无放大效应等优点。本文建立了微通道反应器模型,模拟了高活性Rh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催化甲烷蒸汽重整过程,预测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结构参数对毫秒级重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反... 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强化热量和质量传递、流动均一、无放大效应等优点。本文建立了微通道反应器模型,模拟了高活性Rh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催化甲烷蒸汽重整过程,预测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结构参数对毫秒级重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反应器壁面温度、减小空速、减小微通道高度均可以增大过程转化率;其中微通道高度严重影响反应的转化率,特征尺寸小于500μm的微通道反应器能够达到毫秒级操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蒸汽重整 制氢 毫秒级过程 反应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活性指标与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关系及链烷烃热裂解过程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立国 倪力军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51-657,共7页
本文采用广义休克尔法(EHMO)与全略微分重叠法(CNDO/2)计算了链烷烃及其自由基的反应活性指标.通过分析已知的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与这些指标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预测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对链烷烃热裂解速度常数的预测,证明该法是可靠... 本文采用广义休克尔法(EHMO)与全略微分重叠法(CNDO/2)计算了链烷烃及其自由基的反应活性指标.通过分析已知的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与这些指标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预测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对链烷烃热裂解速度常数的预测,证明该法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推流反应器(PFR)模型及拟稳态假设描述C_4^-烃类热裂解过程,模拟了c_4^-单一烃及混合烃的热裂解过程.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总包反应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所建模型是正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 基元反应 反应器模拟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四氯化钛生产的组合式流化床的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聪 袁章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59-1468,共10页
组合式流化床是一种将提升管和湍床串联使用的新型反应器 ,适合于所需单程反应时间较长且需颗粒间、气固间作用力较大———防黏结、提高传质效率等的气固反应体系 .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提升管预热方式、氧气初始浓度、初始炭矿比对... 组合式流化床是一种将提升管和湍床串联使用的新型反应器 ,适合于所需单程反应时间较长且需颗粒间、气固间作用力较大———防黏结、提高传质效率等的气固反应体系 .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提升管预热方式、氧气初始浓度、初始炭矿比对用于四氯化钛生产的组合式流化床的反应特征和反应性质的影响 ,其中颗粒沿轴向的粒径分布变化通过粒子数平衡模型进行描述 .模拟指出 :富钛料主要的转化在湍床中进行 ;焦炭颗粒的燃烧反应存在“着火”温度 (约 873K) ;氧气初始浓度和富钛料初始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大富钛料的转化量 ,但氧气初始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3 0mol·m-3 )后已不能有效增加富钛料转化量 ;氧气和氯气初始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 ,在合适的氯化温度范围内 (973~ 1373K) ,湍床才存在稳定的操作温度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流化床 四氯化钛 粒径分布 反应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